❶ 火星探测成果有哪些
火星也是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比地球小。它的半径是0.53倍的地球半径,质量是0.11倍的地球质量,密度为地球密度0.71倍。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687天,平均运行速度每秒24.11千米,离开我们约9000万千米,所以是地球的另一个近邻。火星和地球一样也自转,且速度和地球速度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24.6小时,因此火星上1天和地球上1天极相似。多少年来,火星一直是人类心目中最富传奇色彩的行星。在火星是否有过生命存在,是科学家们不断猜测和争论的问题。
火星上确实存在着大气,虽然和地球相比,它的大气层很稀薄。但那里的气候一度比较暖和,有过水及河流。俗话说,水就是生命,因此现在还很难说火星上没有生命。在火星表面那些具有足够热量的地方,生命有可能延续下来。总之,我们对火星了解很少,猜测、争论还缺乏有力证据。发射自动航天器对火星进行探测,揭开火星奥秘是解决人们对它争论的唯一办法。
美、苏两国为探索火星,都作出了举世瞩目的努力。1971年5月30日,美国成功发射了“水手9”号探测器,并在同年的11月13日成为美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水手9”号探测器绕火星飞行时拍摄了7000张照片并做了大批光谱测量。这些照片证实火星表面呈现许多陨石坑,也发现若干火山。火山之一奥林匹斯山高为26000米,约为珠穆朗玛峰高度的3倍。科学家从这些高分辨率照片上还发现火星表面的一些地区,有一些类似四角金字塔的“建筑群”,在火星的南极地区专家们又发现几何构图十分方正的结构体,这不禁提出一个扣人心弦的问题:火星上是否有高级智慧生物生活过?有些研究火星照片的专家,提出这些结构体系人工建造的大胆设想;另有一部分研究人员面对火星照片上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群”,作出了非人工建造的结论。他们认为这些结构体都是自然形成的物体。科学家们对火星的奥秘,继续进行着猜测和争论。
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美国又先后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自动探测飞船,并分别在1976年6月19日和8月7日进入了火星轨道。专门用于研究火星生命的这2个探测飞船的着陆舱则分别在同年7月20日和9月3日在火星表面实现了软着陆。着陆舱从火星表面向地球传送了它拍摄的火星图像;自动实验室化验了火星土壤。母船在火星轨道上对火星进行观测,绘制火星表面地形图。“海盗1”号探测器也拍摄到了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废墟”。在“金字塔城”东侧9千米处竟还发现了形状类似于人类的石质结构体以及奇特的黑色圈形构成体。
1971年5月19日,前苏联发射“火星2”号自动探测飞船,同年11月27日成为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紧接着,1971年5月28日,前苏联又发射“火星3”号探测飞船,其着陆舱从探测飞船本体分离后于12月2日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其后,前苏联又多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其中“火星5”号、“火星6”号和“火星7”号进入火星轨道后,拍摄了大量照片,获取了火星大气资料。
美国的一大批科学家对“水手9”号、“海盗1”号和“海盗2”号等探测飞船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和收集的土壤化验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后认为,在火星的两极有水,在其表面也有水;离表面0.8千米深处可能还有液态水。火星的水比人们曾估计的要多得多。探测到的信息还确定,在火星上发现了尘旋风,高达0.5~7英里,这说明太阳足以使火星大气变暖并显著地升温。
火星有两颗小卫星,火卫1和火卫2,它们是1877年首次被发现的。1971年“水手9”号探测飞船成功拍摄了火卫1的照片。“海盗”号探测飞船又分别从89千米和23千米距离外给火卫1和火卫2拍了照片。两颗卫星都像是患病的土豆,奇特的形状可能是由于他们被陨石轰击所造成的。火卫1直径22千米,距火星表面7570千米,它像被咬过一口,这个缺口就是斯蒂克尼火山口。火山口直径11千米,占据了半个火卫1。火卫2直径只有11千米,距火星表面20700千米。火卫1和火卫2外形都呈椭球形,长轴永远指向火星,为观察火星提供了极好的姿态。它们的轨道接近火星赤道,近似整圆。火卫1离火星这样近,绕火星1周只需要7小时39分钟。倘若站在火星上,就会看到这个“月亮”从西边升起,以4个半小时的时间迅速地飞越天空,其形状不断地变化着,在东边下山后6个半小时又匆匆从西边出现。火卫1和火卫2的引力很小,如果一个人在地球上能跳起15厘米高,则他在火卫1上能跳起244米高,而在火卫2上能跳457米高。
火卫1表面覆盖着一层粉末,从太阳系诞生以来就是如此。火卫1的年龄、起源和物质以及岩石的特性将为揭开太古年代的秘密提供线索。因为它类似于碳质球粒状陨石类小行星。前苏联发射的“福波斯”号火卫1探测器,虽然通信中断,但在通信中断前也向地面发回一组火卫1照片。专家们从照片得知,火卫1表面的物体近似于一种含碳球陨石,且表面成分很不均匀,其矿物层中含水量比设想的要少。火卫1白天温度约27℃。
有的科学家认为,火卫1可以充当人类在火星上着陆的转运站,因此火卫1已经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有人猜测,除了月球以外,人类将要攀登的天体首先可能不是火星,而是火星的卫星火卫1或火卫2。
知识点
火星大气层
与地球相似,火星周围也笼罩着大气层。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是氮、氩,此外还有少量的氧和水蒸气。火星大气层与地球大气层都有氮存在,这是火星与地球最大的相似之处。 火星大气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表面大气压500~700毫帕。火星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与地球不同:由表面至50千米高度。
❷ 火星探测计划的探测成果
这是加拿大宇航局为“凤凰”号着陆器专门研制的新仪器。它由激光雷达和温度压力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可以监测火星大气层的尘埃、温度等变化,记录火星北极每天的天气状况。
在2008年6月19日,NASA宣布由机器人臂掘开的渡渡鸟金发状毛莨内,被切成方块大小丛集的明亮物质,经历四天就蒸发掉了,强烈的暗示它们是由刨冰组成的,因为暴露在外而升华了。虽然干冰也会升华,但在目前的条件下他会以比观测到的更快的速度进行。
在2008年7月31日,NASA宣布,就如同在2002年由火星奥德赛轨道船的预测,凤凰号证实了火星上出现的是刨冰。一个新的样品在最初的加热程序中,当样品的温度达到0 °C时,TEGA(热与蒸发气体分析仪)的质谱仪侦测到了水蒸气[7]。液态的水在火星低压的表面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最低海拔处可能存在很短的时间。
由于凤凰号的状况良好,NASA宣布在2008年9月30日之后继续资助他的运作。科学团队希望能确定是否有足够的刨冰可以解冻供应生活上的需要,以及这些冰中是否含有生命所需的其他物质与化学成分。
另外,在2008年和2009年初,NASA内部在争论凤凰号登陆时出现在着陆脚架上呈雾状聚集的小滴是否是水滴。由于在凤凰号的科学项目中缺乏公众的与论,这个问题从未出现在NASA的任何新闻报导中。
一位科学家指出,登陆艇为保持平衡的盐水袋可能在登陆时被加速器飞溅到登陆艇的脚架上,这些盐份会吸收大气中的水蒸气,这可以解释水蒸气如何在44天的火星日当中,在火星温度下降的过程中如何慢慢的蒸发。
研究火星的地质概况可以了解火星的变化过程和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区别与共性。作为火星探测计划的一部分,科学家希望理解风、水、火山作用、构造地质学、撞击坑等过程在形成和改变火星表面中的相关角色。
比如,火星上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火山,其规模是地球上火山的10倍甚至100倍以上。这个不同点的解释就是火星地壳不像地球地壳一样运动。这意味着所有的岩浆汇集成为一个非常巨大的火山。
火星环球监测者探测器最近发现了在火星上分布着大面积的磁性物质,这表明火星曾经有一个像地球一样的磁场。由于磁场通常表现为保护行星不受各种宇宙射线的伤害,这一发现暗示很可能发现火星表面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对于远古磁场的研究对火星过去的内部结构、温度和组成也将提供重要信息。磁场的存在还表明火星曾经像地球一样充满生机。
最重要的是火星上各种岩石的组成以及年龄。地质学家通过岩石的年龄确定火星历史事件的顺序。组成告诉人们在过去的时间内发生了什么。鉴定有水存在才能形成的岩石和矿物质是其中尤其重要的一个任务。水是解开火星生命之谜的关键之一。
其他还有什么岩石中的原料包含有火星历史的信息?不同岩石在火星表面的分布有什么不同?未来的轨道监测以及登陆探测任务将通过特制工具解答这些问题。
中新社华盛顿11月26日电 (记者 吴庆才)美国迄今最先进的火星探测器“好奇号”26日成功发射升空,这个由一名华裔小女生命名的强大“火星车”此行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当天上午,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搭载“好奇号”的火箭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将它送入太空。“好奇号”此行将飞行3.54亿英里的漫漫征途,预计明年8月份才会抵达火星。
“好奇号”探测车将在火星赤道以南的盖尔陨坑中心山丘的一处山脚下着陆,此处有多种不同土壤和一座小山丘,科学家认为此处的物质和地貌的形成与水有关。此次为期近两年的探测任务主要是探索寒冷、干燥、贫瘠的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生命迹象,或者现在是否仍存在有利于生命生存的环境。
“好奇号”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庞大、最复杂、最昂贵、也最先进的火星探测器。上面搭载了一批先进的探测仪器,包括17台先进照相机、一个机械臂、一个钻孔机、一台激光装置,其内部还配备化学实验室,用于样本分析。其大小相当于一辆小汽车,重量约900公斤,是前任“双胞胎”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的五倍,长度约为它们的两倍。
“好奇号”这个名字是由一名12岁的华裔小女生马天琪所起的。美国宇航局2008年向美国学生征集名字,最终马天琪所起的这个名字从9千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马天琪当天也受邀到发射现场,她祝愿“好奇”一路顺利,并透露自己一直对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很感兴趣,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到美国宇航局工作,甚至希望能够去火星。与“勇气”号与“机遇”号不同,总投资达25亿美元的“好奇”号采用的是核动力,而且是利用钚电池做能源,可以持续时间更长。“好奇号”的着陆方式也不同,它将不会采用戴着安全气囊“硬着陆”的方式,而是把降落伞、火箭的动力减速都用上,并借助留空的“太空吊车”,将火星车吊运到火星表面实现着陆。
人类一直对美丽而神秘的火星充满好奇,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人类迄今三十多次探索火星的尝试中,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本月早些时候,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前往火星的任务即宣告失败。
“火星真的是太阳系的‘百慕大三角’,它是一个‘死亡星球’”美国宇航局助理副署长哈特曼说:“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成功登陆并在火星表面驱动火星车的国家,现在我们准备再来一次。
❸ 探索火星60年,人类到底获得了哪些成果
人类探索火星已有60年,最早开始着手探测火星的是苏联的火星1A号,火星1A号于1960年10月10日发射,但是由于第三节火箭出现故障,任务失败,虽然失败了,但是探索火星的愿望没有减弱,之后的二三十年里,都是以美苏为主导进行的火星探测任务。
人类为什么要进行行星探测?
为什么要争相探测火星?因为我们不想再落后人一步,我们要加快步伐追上他们,成为太空探索俱乐部之中的一流成员,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争得一席位。
❹ 我们已经探索火星60年了,获得了哪些成果
人类探索火星已有60年,最早开始着手探测火星的是苏联的火星1A号,火星1A号于1960年10月10日发射,但是由于第三节火箭出现故障,任务失败,虽然失败了,但是探索火星的愿望没有减弱,之后的二三十年里,都是以美苏为主导进行的火星探测任务。
人类为什么要进行行星探测?
为什么要争相探测火星?因为我们不想再落后人一步,我们要加快步伐追上他们,成为太空探索俱乐部之中的一流成员,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争得一席位。
❺ 在对火星的探索中,人类取得了哪些成就
1975年美国向火星发射“海盗1号”和“海盗2号”飞船,其轨道器和着陆器分别从空间到地面对火星99%的面积开展了多项勘测,采集土壤标本进行化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环境极端恶劣,连生命力极强的微生物也未能发现,更没有什么火星人!
之后人们收集到12块火星陨石,其中1984年美国学者在南极洲发现一块重1.9Kg的火星陨石(ALHS,4001),发现其上有原始细胞化石,碳氢化合物及碳酸盐,类似于地球原始生命活动产物,一时又将火星生命探索推向高潮。
半世纪以来,美国、前苏联、欧洲、日本等陆续向火星发射三十八艘探测装置,其中二十一艘失败,十七艘成功,五个着陆器先后登陆,获空间、地面照片二十多万张,数据三万多份。最近两艘是2003年分别发射,2004年1月3日登陆的“勇气号”和1月25日登陆的“机遇号”火星探测车(高智能机器人)。经定点勘测,证实火星上存在一定数量的水(冰),看到了火星远古海洋和洪水泛滥的残迹,科学界认为火星过去曾是一个温暖潮湿的世界。水是生命之先决条件,以上探测成果为解答火星生命之谜提供了线索,为地球人类未来对火星之改造、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前景。
有报道美国拟于2007年派出机器人去挖取火星岩石和土壤标本回地球化验, 2020年发射火星通讯卫星,通过国际合作-2030年建造火星轨道空间站,争取本世纪中实现地球人类之火星旅游及下世纪之火星移民。
❻ 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的研究成果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日前宣布,正在火星表面的勇气号首次对火星土壤进行了取样分析,
获得了一批宝贵数据,并意外发现了此前没有料到的化学物质。科学家惊讶地发现,火星土壤里含有一种名叫橄榄石的化学物质,其形成通常与火 山爆发有关。此外,科学家还在勇气号传回的土壤数据中发现了其它一些熟悉的化学元素,如铁、硫、氯、氩、镍和锌等,其中镍和锌属首次发现。他们据此推断,火星表土可能是由一层颗粒较细的火山岩组成的。2月7日,勇气号成功地在一块玄武岩类岩石上钻出一个小洞。这是人类火星探测史上的首次岩石钻孔。它花了3小时,用机械臂上的磨具钻入一块名为“阿迪朗达克”的岩石,钻出的洞深 2.7毫米,直径45毫米,以分析火星过去的地质构造。接下来,它利用显微成像仪拍摄了岩石的显微照片。
2月10日,勇气号在火星表面行走了21.2米,打破了“旅居者”1997年创下的单日行走7米的纪录。
2月16日,它再次刷新了纪录,走了27.5米。此前的2月15日,勇气号还利用机械臂勘查了一块与众不同的岩石。科学家把这块石头昵称为“米米”。它很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火星地质史线索。
2月21日,勇气号将机械臂伸到火星表面的一道浅沟里,寻找那里曾经有水的线索。
3月5日,勇气号第一次找到火星上曾有水存在的证据。它对一块名为“哈姆佛雷”的岩石进行钻孔。科学家在分析矿物质成分后认为,该岩石在形成过程中或刚刚形成之初曾有水
渗入,矿物质随水分进入岩石,形成结晶并留在岩石内部。
3月11日,勇气号从火星上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获得从其它行星表面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照片拍摄于日出前1小时,其上的地球是一个“明亮的圆点”。照片是黑白的,但如果人站在火星车的位置眺望地球,可能会看到一个淡蓝色的星球。该火星车拍到的另一张照片记录到一条又窄又短的光迹。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一颗流星,也可能是20世纪70年代升空的“海盗”2轨道探测器——它在完成探测使命后一直在围火星旋转。此外,它还拍到距地球约1500光年的猎户星座中多个明亮的星体。科学家称,拍摄天文照片并不在火星车的主要使命之列,但这些照片有助于研究夜间火星大气中的灰尘和水气含量。
4月1日,科学家又宣布,勇气号在其着陆区发现了火星上过去可能有水的新证据。它对一块名为“马扎察尔”的火星玄武岩进行探测发现,该岩石外部被多层不同的尘埃所覆盖。这一发现强有力地表明,古谢夫区域曾有自己的水源供应。探测显示, “马扎察尔”很显然曾受到过与流体有关的改造。不过曾在古谢夫存在过的水有可能是地下水,水量也许没有机遇号着陆的梅里迪安尼平原曾有过的水多。
❼ 探测火星的成果有哪些
频繁的抄火星探测已使我们对于火星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人类不仅在火星的表面发现了曾有水流经过所形成的地形,最近的探测还发现了怀疑是近期流水作用所形成的地形,这一发现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另外,从火星环球勘探者拍摄的照片还可以显示火星表面6年之中的变化?如果这里曾经有过水流,那么便可推断在火星的地下至今仍然有水存在?
❽ 现在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进展到什么程度了,目前对火星成功进行过探测的只有以下几个国家和地区,依据探测成果依次如下。
美国NASA的火星探测
日本于1998年7月3日发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在艰难地飞行了5年之后,最终于2003年12月9日被放弃,此后再也没有在进行火星探测。
综合各航天强国发展火星计划的历程中可以看到,人类探测火星的成功率只有一半,探测火星充满挑战,伴随着失败也在所难免。我们的航天事业发展了这么多年终于迈开了探测火星的步伐,真的是振奋人心。但是这只有一半的成功率提醒应该时刻保持严谨踏实的态度,稳扎稳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可盲目冒进,但同时也不可畏缩不前。相信我们的航天科研团队有着足够的智慧和实力完成探测火星的使命。
❾ 美国火星探索成就那么强大,中国为何要靠自己探测火星
火星是太阳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并且也是当之无愧的地球姊妹星,不过,无论是在东方文化,还是在西方文化中,火星其实都象征着战争,比如说在西方,火星就被誉为战神,而在东方中国古称荧惑星。
荧荧火光,离离乱惑。进入到现代社会,其实所谓的战争战神,大家也都了然于心,这不过只是唯心主义的色彩,再加上统治者的诠释而已,究竟是否有这种诡异的色彩在其中,可能也是需要仔细思量的。
总而言之,火星探索是整个人类共同的使命,不应该仅仅只是局限在一个国家之中。毕竟人类共同体并不是美国的事情,太空探索也应该是各国积极要去做的举措和行为,相信以中国这个榜样和例子在先,各国都会争先进行太空探索的!
❿ 人类探索太空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
1.“新地平线”将飞向冥王星探索太阳系最遥远行星
去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在发射各种探测器内探索太阳系内的容行星,现在,该是拜访最遥远的行星冥王星的时候了。美国“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定于美国东部时间17日13时(北京时间18日1时)借助“宇宙神-5”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长达9年的太空之旅。
2.引力论和宇宙论
量子理论与相对论是二十世纪物理学两大支柱,也是二十世纪物理学所取得的最辉煌的成果。然而,对于爱因斯坦本人最为看重的广义相对论研究,其进展不能令人满意。
3.“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并发现有水的证据
其它:
a.美超音速飞机创飞行时速超万公里新纪录;
b.“卡西尼”号飞船成功进入土星轨道;
c.韩、美科学家首次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
d.美科学家首次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观测到单个电子;
e.美研发利用核反应堆大规模制氢技术;
f.日开发出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
g.美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最遥远的大天体;
h.法艾滋病病毒抗体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i.以、美科学家制成能够停止或暂停的分子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