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份全站仪导线测量附和导线,闭合导线,XLS坐标计算表及导线记录、成果计算表格
附合导线(左角)坐标计算表(范本)
点号 ° ′ ″ 观测左角(°) 坐标方位角(°) 改正后左角(°) 改正后坐标方位角(°) 距离(m) ΔX(m) ΔY(m) 改正后ΔX(m) 改正后ΔY(m) X(m) Y(m)
A —— —— —— —— 237.9916667 —— 237.9916667 —— —— —— —— —— —— ——
起点B 99 1 0 99.01666667 157.0083333 99.01833333 157.01 225.85 -207.9114199 88.21033932 -207.8672046 88.16894537 2507.69 1215.63
1 167 45 36 167.76 144.7683333 167.7616667 144.7716667 139.03 -113.5680106 80.19755523 -113.5407923 80.17207371 2299.822795 1303.798945
2 123 11 24 123.19 87.95833333 123.1916667 87.96333333 172.57 6.132974502 172.4609855 6.166759074 172.4293568 2186.282003 1383.971019
3 189 20 36 189.3433333 97.30166667 189.345 97.30833333 100.07 -12.72979187 99.25702645 -12.71020085 99.23868555 2192.448762 1556.400376
4 179 59 18 179.9883333 97.29 179.99 97.29833333 102.48 -13.01862422 101.6497212 -12.99856139 101.6309386 2179.738561 1655.639061
终点C 129 27 24 129.4566667 46.74666667 129.4583333 46.75666667 —— —— —— —— —— 2166.74 1757.27
和 —— —— —— —— —— —— —— 740 -341.0948721 541.7756277 -340.95 541.64 —— ——
已知α1 237 59 30 237.9916667 方位角闭合差('')= -36 坐标闭合差fx(m)= -0.14487213 坐标闭合差fy(m)= 0.135627732
已知α2 46 45 24 46.75666667 方位角闭合差限差('')= 97.97958971 导线全长闭合差(m)= 0.198451041
未知点个数n= 4 角度改正数('')= 6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1/ 3728.879404 <1/2000
② 求一份全站仪导线测量闭合导线,XLS坐标计算表及导线记录、成果计算表格.
请留下你的邮箱
③ 求一份全站仪导线测量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及导线记录、成果计算表格.
我有导线测量坐标计算的EXCEL表格,可以自动计算出结果的,你要吗?
④ 求一份全站仪导线测量附和导线,闭合导线步骤,XLS坐标计算表及导线记录、成果计算表格
我有全站仪导线测量附和导线,闭合导线步骤,XLS坐标计算表及导线记录、成果计算表格,里面都有计算公式的,很方便快捷的,你要吗?
⑤ 求一份全站仪导线测量附和导线,闭合导线,XLS坐标计算表及导线记录、成果计算
给我发封邮件提醒一下 [email protected]
⑥ 求一份全站仪导线测量闭合导线,XLS坐标计算表及水准测量。导线记录、成果计算表格 !!
你去工程测量网站或者筑龙网下载一个 里面多的是
⑦ 工程测量闭合导线如何计算成果,如下数据如何整理
算出角度拒绝,用平差软件去算
⑧ 闭合导线的内业计算怎么计算的
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近似平差)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调整
1.角度闭合差:
由几何关系,多边行的内角和为:∑β理 = (n-2)×180°
设实测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β测
由于观测误差的存在,实测值与理论值称之为角度闭合差,以fβ表示,那么:
fβ = ∑β测—∑β理
《铁路测量技术规则》规定:fβ限 = 30
式中,n—多边形的内角个数
若fβ>fβ限时,超限,数据不符合要求,分析原因后返工;
当fβ≤fβ限时,符合规范要求,可进行闭合差调整。
2.调整的原则:
由于角度观测是等精度观测,故角度闭合差调整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则,
将fβ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值中。即:
Vβ = ― fβ/n
式中 Vβ—— 观测角度的改正数
n —— 角度的个数
计算时,改正数取至秒位,不能整除时,将余数凑整, 分配到短边夹角上,
为保证∑β测 = ∑β理的要求,∑Vβ= ― fβ
二、推算方位角
对于观测角为右角的闭合导线
α前 = α后+180°-β右
对于观测角为右角的闭合导线
α前 = α后-180°+β左
计算出来的方位角大于360°时要减掉360°,为负值时要加上360°。
【例1】有一个五边行的闭合导线,水平及数据如书中图7-8所示,试计算角度闭
合差及其调整值,以及根据起始边推算其他边的方位角。
【解】1.计算内角和:∑β测 = 540°00′36″
2.计算角度闭合差:fβ = ∑β测—∑β理= 540°00′36″- (5-2)×180°
=36″
3.平均分配角度闭合差:Vβ = ― fβ/n =36/5=7″余1″
所余1″分配在短边夹角上,则∑Vβ= 4×(-7)-8 = -36 = - fβ
4.推算各边方位角
α23=α12+180°-β2=65°17′36″+180°-135°48′59″=109°28′37″
α34=α23+180°-β3=109°28′37″+180°-84°10′29″=205°18′07″
α45=α34+180°-β4=205°18′07″+180°-108°26′29″=276°51′39″
α51=α45+180°-β5=276°51′39″+180°-121°27′59″=335°23′40″
α12=α51+180°-β1=335°23′40″+180°-90°06′04″= 65°17′36″
计算无误
三、坐标计算
1.坐标增量计算
Δx12 = D12 ×cosα12
Δy12 = D12 ×sinα12
若1点的坐标已知,则2点的坐标为:
x2=x1+Δx12
y2=y1+Δy12
坐标正算:根据已知点坐标、已知边长以及已知方位角计算待定点坐标的方法
坐标反算:根据两已知点的坐标(x1, y1)( x2,y2)计算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α12 = arctg(Δy12/Δx12)
D12 = Δx²12 +Δy²12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调整
坐标增量闭合差:由于误差的存在,观测值计算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值的差值。
任意多边形,其纵横坐标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
∑Δx理 = 0
∑Δy理 = 0
fx =∑Δx计- ∑Δx理 =∑Δx计
fy =∑Δy计 -∑Δy理 =∑Δy计
导线全长闭合差:f = fx²+ fy²
导线越长,f值将相应增大,绝对量不能作为衡量导线精度的标准,通常用导线
全长相对误差K来表示:K=f/∑D=1/∑D/f=1/N
式中,∑D——导线边全长,一般取K≤1/2000。
增量闭合差的调整原则:以相反的符号与边长成正比例分配到各边增量中
Vxi = ―(fx/∑D)×Di
Vyi = ―(fy/∑D)×Di
改正数计算至增量计算时的最后一位(厘米或毫米),经过改正后的增量总和应该和
理论值相等。
3.导线点坐标推算
由起始点的坐标,用调整后的坐标增量值依次推算各点的坐标。为了检查推算过
程是否出现误差,应由起点推算到终点后再继续推算起点坐标,应与已知的坐标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