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敬畏成果

敬畏成果

发布时间:2021-07-13 11:11:54

⑴ 以心存敬畏为题写一篇800作文

为什么可以在天上飞翔?人很羡慕,于是有了飞机。鱼,为什么能够在水里游刃有余?人觉得很新奇,于是我们知道了潜艇。人类的先祖,曾经蜷居于洞穴之内,树叶裹身,与自然万物同生共处,与天地万象亲密接触,对自然界充满着敬仰与赞美,对动物界充满着膜拜与信服,对一切生命、生灵充满着敬畏之情。他们和平共处,相互依存。而当我们汇聚了天地之精气,承载了自然之光华,以站立的姿态爬上了生物链的顶端,在走向自我文明的演变中却渐渐疏离了自然。于是,冷血、凶狠、残冷便记录在了人类文明的词典中。
动物以死亡的方式接近人类,人类却以遗忘的方式抛弃过去。在优胜劣汰、适着生存的游戏规则中,人类越来越不信赖自己,以致于彼此之间需要一段段关系来不断地验证与固定。然而,这关系往往太过脆弱,不堪一击,以致于我们徘徊在不断地伤害与受伤的边缘。
曾几何时,人类是如此自信:在人定胜天的口号声中,我们削山、填海、围湖、造田,林立的工厂覆盖了田园牧歌,钢筋水泥盘剥了绿色大地,潜水艇开进了龙王的殿堂,宇宙飞船驶向了嫦娥的枕边。人类变得为所欲为,认为自然界不再神秘。可正当人类沾沾自喜地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洪水、火灾、地震、干旱、沙尘暴,还有许多来不及取名的疾病,伴随着自然界的种种惩罚不期而至。人,是应该心存敬畏的。
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心存敬畏,还应该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因为心存敬畏,我们三思而后行,不再莽撞;因为心存敬畏,我们审时度势,永远谦逊平和。
人类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战胜了自然,而在于不断地克制自己。“人定胜天”不过是人类极其无知的盲目自大,“天意难违”则更是人类懦弱胆怯的搪塞借口。茫茫宇宙,孕育了世间纷繁万物;滚滚红尘,蓄养了人间万千生灵。所有的困惑,不过是人类内心的嗔念所起,事因何起,也能因何而灭。人,是应该心存敬畏的。只有心存敬畏,才可能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审视、自我约束和自我节制;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够抵制和克服困惑、困难、诱惑、犹豫、踌躇和羁绊。心存敬畏,让我可以和自己对话;心存敬畏,让我们的生命疆域更加宽阔;心存敬畏,让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得以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远

⑵ 关于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

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已有好些年了,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位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将捕获的大量猎物卖钱后,除了自己消费一少部分外,更多地是用来救济那些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着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
老猎人一面大量杀生,一面不断行善,风餐露宿,日子虽然艰辛却也逍遥自在。直到有一天清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老人眼睛一亮,迅速回到帐篷拿来猎枪,他举枪瞄准。这时候藏羚羊也看到了老人。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老人,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用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清泪从它的眼里流了下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因为藏区流传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可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悲悯打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于是老猎人双眼一闭,扣动扳机。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虽然老猎人成功地猎杀了藏羚羊,但他并没有往日捕猎成功的喜悦和轻松。他感到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可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近藏羚羊,随后对藏羚羊开膛扒皮,当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被打开时,老人惊呆了,手中的屠刀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但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终于明白了藏羚羊的身体为什么肥肥壮壮,也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当天,老猎人没再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跟了他大半辈子的猎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天下所有的母亲,包括动物在内,都爱自己的孩子;天下所有母亲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我们在有感于母爱伟大的同时,是不是也感悟到了生命的珍贵、感悟到了生命——来之不易。
的确,生命来之不易。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寄托了父母、家人无限的希望,都饱含着母亲孕育的不易与生产的艰辛,都是母亲在十个月的喜悦、担心、期盼、害怕后迎来的新的、最大的希望。能顺利来到这个世界是我们的幸运,能为这个世界添一抹亮光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我们更没有理由漠视生命、残害生命!
还清楚地记得我校高九六届有一名女生,高一第一眼见到她时,发现她的嘴唇是紫色的。显然,这孩子的健康有问题。随后听说她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母亲在生下她时就被告知“这孩子活不过18岁”。女生的父母在猝不及防、伤心痛惜之后理智地接受了现实,他们向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疼爱着自己的宝贝,而这个女生也很懂事、很争气,从不怨天尤人、自怜自艾,她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孝敬父母、与人为善,她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但不出医生所料,未及上到高三,她的生命就终结了。对于她的离去,尽管父母亲人伤心、同学老师不舍,但大家悲痛过后,内心留下的是这个女孩儿的美好与顽强。对于她的离去,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内心释然、没有抱怨与遗憾,因为尽管她的生命很短暂,但她珍惜生命、认真过好了她所拥有的每一天。大家都觉得她没有死,她只不过像到过人间的天使一样重返了天堂,留给人们无尽的美好与遐想。相反,我们周围那些不珍爱生命,因为一点坎坷与不如意就自戕、就结束自己生命的人留给父母亲人的是无尽的伤痛与悲哀,留给同学朋友的是长期的恐惧与阴霾。这些人,他们的世界是灰暗的,也让周围人的世界变得灰暗;他们的内心有阴影,最终让这阴影笼罩了更多的人。就在上周,土门新华印刷厂家属院内,一名15岁花季少年从16层楼上跳了下来,他的父母悲痛欲绝、精神崩溃。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得不问:多大的事情能让你放弃生命?你这是跳楼,如果没有身亡,而是摔残了、摔瘫了、摔成植物人了,你后半生怎么过?现在身亡了,你倒是所谓的“解脱”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可你想过你的父母家人没有?你知不知道从此以后他们的天——塌了!他们将不再有欢笑和喜悦,不再有幸福与美好,他们万念俱焚、形如枯槁。特别是到了晚年,当别人阖家团聚、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将在孤独、寂寞、追悔、痛苦中度过余生,想想这些,你忍心抛下他们不管吗?你真的就那么自私自我吗?
人常说,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问题、磨难与煎熬,但只要我们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以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多替他人想想,我们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定能跨过阻挡在我们面前的那道坎儿。我们要坚信山重水复之后一定会是柳暗花明,风雨过后定将有彩虹!
人的一生很长,也许你现在不出色但你将来很优秀,也许你做这件事情困难重重但做其他事情却得心应手。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乐观顽强,只要我们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过程,我们的一生必将无怨无悔。
珍爱生命,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药家鑫就是因为不尊重他人生命最终也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周克华就是因为践踏他人生命最终被武警击毙;纳粹分子、日本军国主义者更是因为涂炭生灵遭人唾弃,最终被压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害人者终将害己的道理大家都懂,可近年来,学生中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就报复同学、残害同学的事情还是时不时发生,让人难以理解。这些人,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宝贵,更不懂得尊重他人生命,他们的眼里只有一己之利、只有自己的私欲!他们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置别人的生命于不顾。其实,生命不分贫富贵贱,生命更没有优劣差异,他人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一样宝贵,一样值得珍惜、值得尊重。
珍爱生命,我们不仅要牢固树立这样的意识,更要认真落实这样的行动,要让珍爱生命成为我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大家知道美国“雅虎新闻网”上列举的全球10大意外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的是什么原因吗? 对,是发短信走神。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称,2001年至2007年,因开车或走路时发短信、打手机造成的交通事故,已导致大约1.6万人死亡。 想想看,我们中的很多人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危险习惯?的确,在死亡原因中,除了疾病,还有很多让我们忽视的因素:高空坠物、不良饮食、溺水、违规用电等等等等,你的许多不经意的行为都有可能让你靠近死亡。
平日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肆意横穿马路,老师家长讲了一遍又一遍,可有多少同学真正听进去了?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做危险的事情,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2010年,18名复旦大学的学生因为探险,被困在黄山一段未开放的区域,为了救他们,年仅24岁的民警张宁海不幸坠崖牺牲。近年来,因驴友探险遭遇险情的事件不断发生。应该承认,探险体现出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本可以提倡。但是探险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去的,要通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包括专业器材的准备。穿上鞋背个包,就敢杀进深山老林,就敢闯入鲜有人去的地方,那不是探险,那是冒险,是玩命。一旦遇险,你知道得有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你?得耗费多少社会成本、社会资源去换回你?如此浅显的道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同学不懂。更有甚者,事情发生后,有些获救学生不仅不反思、不感恩,反倒在校园网上忙着讨论如何控制媒体,如何危机公关,甚至有人说出“他们就该为纳税人服务”这样让人心寒的话!这件事不仅暴露出部分大学生的冷血与自私,更表明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在对待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的生命及付出时缺乏一种最基本的尊重与敬畏。试想若干年后,当推动社会前进的重担落在他们肩上时,他们能承担得起吗?
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前提是什么?是生命的美好延续,是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良好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珍惜生命、都有义务延续生命,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剥夺自己的生命、更没有资格践踏他人生命。真正的仁者,视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勇者,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而我认为,真正的智者,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生命。让我们做个智者,珍爱生命, 珍惜曾经的走过、此刻的经历、将来的拥有,不管是幸福快乐,还是苦痛折磨!做个智者,享受生命给予我们的一切:苦难挫折那是我们活过的证据,爱和伤害都是值得欢呼的经历、都该表框起来当做回忆!做个智者,不让自己的生命贬值消逝,也不让别人的生命因为自己留下遗憾、缺少完美。
珍爱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及劳动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他应有的光辉!

⑶ 陈求之的主要成就

1965年生于安徽望江县太阳山下,自幼从父学楷书。劳作之余,为颜真卿楷书所迷,习之。1992年初春赴深圳从事西洋油画临制,于日复一日的临制中获得独特的艺术悟解。2006年在深圳太芬油画村,以传扬中华人文文化为主旨,以旧房改造的方式兴建深圳太阳山艺术中心。2007年在自已的建筑空间中重拾荒废十六年的毛笔、宣纸,知天高地阔,更敬畏前贤,穿山入林,独辟蹊径,经由书艺,国图实现汉字的复魅,创造性回归字、词、句本初的形象表达。
著作:《陈求之书法集》、《东部有大美》太阳山画家画深圳东部油画作品集、《激扬文字——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陈求之文画作品邀请展作品集》、《激扬文字——陈求之作品集》。
建筑:深圳太阳山艺术中心(四合院)、大芬美术馆广场巨石雕塑设计施工、2010年入选深圳设计之都《创意新大陆》纪录片。
设计:北京马奈艺术空间。
太阳山艺术中心
简介:
太阳山艺术中心坐落于大芬村深处,始建于2006年,共三层,展厅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创始人陈求之先生别具匠心的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融合在其空间艺术创作之中,使得艺术中心糅合了徽派、客家、京派、苏州园林及现代设计等诸多元素。在此,感受茶与咖啡,书法与油画,传统与现代的融洽无间。庭院清幽,唯美雅致,青砖黛瓦,古色生香,游鱼流水、花草树木点缀其间,至乎美,止于此。
经过多年发展,太阳山已经建成了一座集展览展厅、多功能厅、会议厅、咖啡厅、茶室、美食、书吧、美术教育于一体的艺术中心,是艺术家、学者进行作品展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一个理想场所。
年表:
2015年5月19日,太阳山艺术中心获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建筑空间优秀奖。
2012年3月,太阳山艺术中心作为艺术与建筑的典范选入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节目。
2011年,太阳山艺术中心艺术建筑选入中央电视台《见证》节目专集。
2010年5月14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程莅临太阳山艺术中心参观指导。

⑷ 古代因心存敬畏成就大事的人有谁

古代因心存敬畏成就大事的人:刘备、李世民……
但凡成大事者,大都心存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道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⑸ 心存敬畏,成就精神是啥意思

意思:
一个人要懂得谦逊
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才能有所成就

⑹ 请以《敬畏 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思想积极,内容健康,600字以上

这个的话你自己要理解,要做好提纲就可以写得出来。

⑺ “心存敬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敬畏”,这是一个状态的两面,敬对内心,畏对外部;
但这个畏不是“怕”而是一种清晰认知后的震惊、尊重和自持的心理状态,是和敬融合在一起的“惊-敬-信”一体的东西;
而“敬畏”里的敬也是面向人类内心那种万象森严,持有的一样的心理状态。
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句话横跨东西屏障,穿越时间长河,至今仍然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座右铭。
在这句话中,我们需要把握一个关键词:敬畏。
“敬畏”是什么?就是“既敬重又畏惧”。这是人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它囊括了“敬”与“畏”的双重情感内涵:“敬”是指恭敬、敬重、彬彬有礼,“畏”是指惧怕、畏怯、战战兢兢。在这里,“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事物人格化的一种尊重;“畏”,是一种行为的警示界限,是一种对自身言行的自律,是一种对萌生不规行为的自我约束。敬畏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自省、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忧患、一种睿智、一种敏锐、一种原则、一种觉悟。一句话,是内在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的自然外化。
翻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人们就会明白,敬畏是中华伦理道德的精髓,是做人之基、成事之道、从政之德、治国之本。在我国,古人对“敬畏”早有精辟论述:有“君子以恐慌修省”之良言;有“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的名言;有“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的警告;有“畏法度者最快乐”之达观;有“君子观洊雷威震之象,以恐惧自修饬循省也。君子畏天之威,则修正其身,思省其过,咎而改之”之告诫;有“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劝解;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操守;有“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的界限;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之习惯......
中国语境中的“敬畏”常和“道德典范”联系在一起。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天命”对人而言是神圣而不可轻易达致的东西;“大人”是“天命”的承载者,是社会政治秩序的代表;“圣人”是“天命”的阐释者,是人心秩序话语的表述者。由对“天”的敬畏在现实中转变为对“大人”、“圣人”之敬畏,中国人的敬畏对象是指向道德典范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们相信只要表达了对大人、圣人之敬畏必然就表达了对天之敬畏,因为大人、圣人是其现实中的代言人。这里的“畏”具有主动性,“畏”由“敬”生。在“敬”和“畏”之间,“敬”是因,“畏”是果。“畏”在这里不单纯是指一种害怕、顺从,而是指一种为了实现人生理想、信念而对自己行为的主动限制、反省,是一种道德自律,表达的是一种有所不为的精神。
而在西方语境中,“敬畏”往往从“敬畏上帝”开始。英文钦定版《圣经·箴言》中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圣经·希伯来书》中则说,“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神、上帝、耶和华,那是隐秘的,这就使敬畏没有了具体可观的意向对象。由于意向对象是不可观的,因而其不可能成为敬畏者的价值取向,对上帝敬畏并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上帝,而是因为惧怕上帝的惩罚而按照上帝的要求去约束自己的言行。当然,这种怕是与敬相联系的怕,如果不与敬相联系,那么这种怕和动物本能的恐惧也就没有二致了。在西方语境中,“敬”和“畏”之间,“畏”是因,“敬”是果,顺序不可逆转。
然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自步入工业社会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极具创造力的生产力要素,将人们的生活送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与此同时,受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表现得比较明显的就是“唯科技至上”、“唯自我至上”的观念逐步占据人们的心灵,人们盲目地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作为自身唯一的价值追求。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变得狭隘和自私,工具性的思维方式横行,他们开始只关注自我、只关注自身所能控制、掌握的内容,却忽视了对内心的审视,对情感价值的追寻,以及对自我以外的他者的倾听和关注,人们开始显得“肆无忌惮”,无法坚守内心的价值秩序。这给个体心理成长、道德情感发展造成的冲击突出地表现为敬畏意识淡薄,敬畏感缺失。
从前有句老话,常人都知道,说的是:“举头三尺有青天。”还有:“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进一步,话更重,道是“人可欺,天不可欺”,或者说“人在做,天在看”。这么多警句,就一个意思,指的是做人做事要有敬畏。我们可以不相信天地神灵,但我们必须相信道德规律。我们要敬畏生命。生命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世界上最大的罪过,就是将生命无辜地剥夺。
我们要敬畏自然。人是自然之子,在总体上只能顺应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
我们要敬畏律令规则。律令规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保障。没有它们,我们的社会就像没有约束的泛滥洪水,将会淹没一切。
我们要敬畏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的集中体现,其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的下降,会导致社会基础秩序的混乱。
我们要敬畏传统文化。世界各国、各地之间的区别除了自然环境和人种的区别之外,主要就是传统和文化的区别。我们应当敬畏我们的传统和文化,因为它们构成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特质。
我们要敬畏历史。历史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的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和个人的经历。换言之,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实。敬畏历史,就是敬畏当下。敬畏历史,就会对当下负责。你对历史负责,历史就会对你负责。
我们要敬畏民意。民意就是民众的愿望,民众的需求,民众的评判,民众的心声,民众的舆论,民众的信任。民意不是官员手中揉捏的玩物,民意不是水,随着盛它的容器变化而相应变化,它是不可塑造、不可欺诈的。
我们要敬畏信仰。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充满力量,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进前行。
总而言之,时代需要我们心存敬畏。

《道德八书:心存敬畏》定位为大众通俗读物,同时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每册均采用8~10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主题的迫切性;然后援引基本理论分析原因;重点在于实践部分,讲明怎么看待、怎么做、怎么修养;总体体现“问题——解释——原理——实践”的逻辑结构。《道德八书:心存敬畏》主要内容包括:我们这个缺乏敬畏的时代;敬畏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敬畏自然:在自然中诗意地栖居;敬畏律令规则:画一条红色警戒线等。
作者简介
袁卫星,男,1970年生,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曾任中学语文教师,获全国语文教师教学业务大赛“四项全能”称号;现任中学语文教研员、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出版事业部部长。爱好旅游,一般选择自驾游;痴迷音乐,常常为一两支曲子流泪;曾经有很大的野心:做一个特立而不独行的学者型语文教师,记住每—个学生,并让每一学生乃至学生家长记住。25岁开始写书,有《美丽的过程》、《中学语文教与学》、《细数阳光》、《情感:像雾像雨又像风》、《生命课——个父亲的谆谆教诲》、《生命课——一位教师教育手记》、《生命课——名学生的必修课程》等书出版。现致力于唤醒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研究。
檀传宝,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县人。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1979—1983)、北京师范大学(1991—1993)、南京师范大学(1993—1996)。1996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站工作,1998年5月出站,留校工作。曾经访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2002—2003)。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除德育原理外,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美育理论、教师伦理学、教师教育等。截至2005年,已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等1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等5部,以及诗文自选集《作为—棵风中的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德育美学观》获得过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

⑻ 关于心存敬畏的作为

心存敬畏

鸟,为什么可以在天上飞翔?人很羡慕,于是有了飞机。鱼,为什么能够在水里游刃有余?人觉得很新奇,于是我们知道了潜艇。人类的先祖,曾经蜷居于洞穴之内,树叶裹身,与自然万物同生共处,与天地万象亲密接触,对自然界充满着敬仰与赞美,对动物界充满着膜拜与信服,对一切生命、生灵充满着敬畏之情。他们和平共处,相互依存。而当我们汇聚了天地之精气,承载了自然之光华,以站立的姿态爬上了生物链的顶端,在走向自我文明的演变中却渐渐疏离了自然。于是,冷血、凶狠、残冷便记录在了人类文明的词典中。
动物以死亡的方式接近人类,人类却以遗忘的方式抛弃过去。在优胜劣汰、适着生存的游戏规则中,人类越来越不信赖自己,以致于彼此之间需要一段段关系来不断地验证与固定。然而,这关系往往太过脆弱,不堪一击,以致于我们徘徊在不断地伤害与受伤的边缘。
曾几何时,人类是如此自信:在人定胜天的口号声中,我们削山、填海、围湖、造田,林立的工厂覆盖了田园牧歌,钢筋水泥盘剥了绿色大地,潜水艇开进了龙王的殿堂,宇宙飞船驶向了嫦娥的枕边。人类变得为所欲为,认为自然界不再神秘。可正当人类沾沾自喜地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洪水、火灾、地震、干旱、沙尘暴,还有许多来不及取名的疾病,伴随着自然界的种种惩罚不期而至。人,是应该心存敬畏的。
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心存敬畏,还应该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因为心存敬畏,我们三思而后行,不再莽撞;因为心存敬畏,我们审时度势,永远谦逊平和。
人类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战胜了自然,而在于不断地克制自己。“人定胜天”不过是人类极其无知的盲目自大,“天意难违”则更是人类懦弱胆怯的搪塞借口。茫茫宇宙,孕育了世间纷繁万物;滚滚红尘,蓄养了人间万千生灵。所有的困惑,不过是人类内心的嗔念所起,事因何起,也能因何而灭。人,是应该心存敬畏的。只有心存敬畏,才可能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审视、自我约束和自我节制;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够抵制和克服困惑、困难、诱惑、犹豫、踌躇和羁绊。心存敬畏,让我可以和自己对话;心存敬畏,让我们的生命疆域更加宽阔;心存敬畏,让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得以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远。

阅读全文

与敬畏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