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邓州市国土资源局
邓州市国土面积236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办、区)、592个行政村,170万人,244万亩耕地。1988年撤县建市,198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扩权县(市)之一。邓州是全球华裔“邓姓”发源地、医圣张仲景故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市、丹江口水库库区市、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中原速生杨树生产加工基地市。
刘刚 党组书记、局长
刘国伟 党组副书记、主任科员
黄彦鹏 党组成员、副局长
常吉朝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彦涛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李定岑 主任科员
刘刚简介:邓州市人,男,回族,生于1959年10月,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5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市公安局、组织部、外贸局工作;历任邓州市东城办事处副主任,邓州市委事务局局长,邓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邓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2008年4月至今,任邓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邓州市国土资源局位于邓州市北环路988号,现有干部职工330人,其中,行政编制15人,事业全供编制101人,事业自收自支编制210人,机关设办公室、用地科、规划科、市场科、耕保科、地籍科、财务科、审计科、党办室、信访科、人事教育科、纪检监察室、后勤科、法制科、督查科、土地事务所、测绘科17个科室;设邓州市国土资源局城区分局、邓州市土地监察大队、邓州市人民政府地租征收处、邓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邓州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邓州市土地储备中心、邓州市杏山地质公园管理处7个局属单位;设穰东、构林、赵集、十林、张村、张楼、九龙、彭桥、孟楼、腰店、汲滩、都司、刘集国13个国土资源所(国土资源中心所)。
【土地资源】邓州市耕地24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17.5万亩,保护率为89.1%。2006年,邓州被确定为全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示范区之一,连续12年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2010年度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标兵单位,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耕地保护】全面实行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基本农田三级保护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制、乡镇长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制、村级耕地保护协管员聘任制等制度,将全市244万亩耕地保有量和217.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并纳入邓州市政府对各乡镇办区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实行严格奖惩。切实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国土、农业、财政、审计、司法和纪检、监察等部门在耕地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通力协作,实现耕地保护责任社会化。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成果,在确保162693.42公顷(24万亩)耕地和145000公顷(217.5万亩)基本农田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彰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耕地保护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建立健全补充耕地储备制度和补充耕地验收标准,切实加强建设用地补充耕地项目的管理,通过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全年补充耕地11000亩,不但保证了耕地的占补平衡,且耕地数量稳中有升。
【三项整治和土地整理】2010年10月15日~2011年1月15日,邓州市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土地“三项整治”工作集中行动,复垦土地23680亩。桑庄、白牛、穰东3个土地整理项目提前完成。桑庄等(2)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为2007年度河南省新增费有偿使用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2125.87公顷,投资总额3667.23万元,新增耕地78.37公顷;白牛等(2)个乡土地整理项目为2009年度河南省新增费有偿使用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2336.8公顷,投资总额4292.51万元,新增耕地77.52公顷;穰东等(3)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为2009年度河南省新增费有偿使用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942.68公顷,投资总额1735.09万元,新增耕地28.83公顷。桑庄等(2)乡镇土地整理项目于2010年4月,穰东、白牛两个新增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于2010年10月均通过南阳市国土资源局、省国土资源厅验收。
【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用地】2010年,共上报审批用地19批次,面积7517.7亩,涉及城乡建设项目158个,主要有内邓高速公路、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点项目、邓州市阳光油脂项目、永泰棉纺项目、裕丰复合肥项目、中医院项目、保利广场项目、邓州市花洲建材项目、内乡牧原养殖公司饲料厂、河南省南阳市220千伏邓州南输变电工程、邓州市新引资项目激光切割机厂等,申报建设用地批次及面积位居南阳市第一。完成卫片执法补办建设用地手续报件11个批次,面积2824.3亩,降低了邓州市市卫片执法违法占地比例,避免了2010年的15号令实施后的首次违法用地问责。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按照《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的要求,科学进行市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使本轮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结合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挂钩规划,为各乡镇今后工业和新农村建设留足空间,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和批复。邓州市作为县级代表在省规划修编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按时归还了2009年挂钩周转指标750亩;2010年,上报挂钩项目共16个乡(镇)、19宗地,面积391亩,涉及新农村用地15宗,乡镇企业用地4宗,均得到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邓州市被河南省确定为全省挂钩现场会发言试点县市。
【集约节约用地】2010年,盘活存量土地,供地总量95.4794公顷,其中,2008年以前批而未供12.9419公顷;2009年省政府批准6个批次未供建设用地37.8423公顷;2010年省政府批准3个批次未供52.6589公顷,已供应43.383公顷。超额完成南阳市局下达的30公顷目标任务。大力开展标准化厂房建设,2010年标准化厂房建设面积98550平方米。
【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供应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5.133公顷(合77亩),规划建筑面积78750平方米,所供应土地可满足2010年度邓州市1575套保障性住房的用地需求。
【第二次土地调查】2010年,先后完成了农村外业调查、数据库建设和基本农田上图14.413万公顷工作,农村土地调查成果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审核验收通过;城区地籍更新调查工作,调查面积为23.2平方公里,共投资150.8万元,完成了平面控制测量和权属调查工作;乡镇政府所在地地籍调查工作,共投资173.4万元,调查范围为全市25个乡镇办政府所在地建成区,调查面积34平方公里。
【地籍管理】规范土地登记程序,加快登记进程,使邓州市土地登记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集体土地所有权应发证数568本,实发数557本,发证率98.1%;集体土地使用权应发证数373000本,实发数319000本,发证率85.5%。地籍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土地登记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查询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
【矿产资源概况】邓州市矿产资源主要有固体矿产、水汽矿产和地质遗迹资源。境内共发现各类矿产19种,已探明储量的3种,固体矿产为非金属矿产。
固体矿产主要有河砂、石灰岩和花岗岩。河砂多分布于湍河,赵河少量,主要为河床冲洪积淤砂,储量大于35000万立方米。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杏山、禹山一带,总面积73平方公里,总远景储量12.9亿吨,其中杏山南坡勘探B+C级储量2584万吨,杏山北坡勘探B+C级储量1.1亿吨。花岗岩,分布在罗庄吐谷山,主要为花岗岩石料和饰面花岗石,两者共生,上部为花岗岩石料,中深部为饰面花岗石,勘探程度低,仅做过普查,踏勘远景总储量超过1.5亿立方米,饰面花岗石普查D+E级储量511.91万立方米,远景储量大于5000万立方米。
水汽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和地热水。地下水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可采量1.249亿立方米/年;矿泉水为优质锶、偏硅酸复合型饮用矿泉水,单井自流量9.5~12立方米/小时;地热水温度40度左右,单井涌水量30~40吨/小时。
【矿产资源整合】2010年,按照《河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合总体方案》和《南阳市重点矿种开发整合总体方案》要求,编制了《邓州市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案》,将邓州市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杏山董营水泥用灰岩矿和邓州市花洲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杏山董营水泥灰岩01、02段矿整合为一个采矿权,整合矿区数达到100%。做好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辖区内11个矿山企业都按要求编制了2010年度储量动态监测报告,辖区内甲类矿产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率达98%。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全面整顿和规范以石灰岩矿、花岗岩矿、河砂矿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使无证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按照《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2010年度探矿权检查的通知》(宛国土资〔2010〕44号)文件要求,对辖区内2个探矿权进行实地勘查,杜绝以采代探,辖区内勘查持证率达100%。
【地质灾害防治】2010年,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编制了《邓州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强调了公安、安监、水利、国土、民政等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职能职责;与矿山企业签定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责任书,向矿山所在地村、组、居民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雨季向矿山企业及附近居民发警示短信100余条;开展“4·22世界地球日”地球知识科普活动,提升广大公民的地质环境保护意识;继续搞好城区15个井点的地下水位、水温监测工作,发布了邓州市地下水水情通报。
【杏山地质公园建设】完成了博物馆、主题碑、旅游步道的建设,并通过南阳市局组织专家对杏山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检查验收,地质公园建设已具备开园揭碑条件。
【执法监察】2010年,全面落实村级土地保护协管员制度,在全市592个行政村聘请了耕地保护协管员,构建了市、乡(镇)、村耕地保护网络体系。全年共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514起,其中消灭萌芽状态7起,依法查处507起,立案507件,共拆除违法建筑48起,面积近2万平方米,到期结案466起,正在查处41起,发现率、制止率和处置率均达到上级要求水平,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发现立案率达100%以上,结案率达92%。
【卫片执法检查】2010年,为做好迎接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4月17日起邓州市开展了加强耕地保护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集中行动。2009年度,邓州市土地卫片监测图斑185个,涉及土地219宗,占地3456.77亩。通过整改,调整农业结构用地35宗489.1亩,补办用地手续98宗1290.93亩,拆除复耕土地32宗117.62亩,年度违法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3.8%。
【信访工作】全年进京访24起106人次、赴省访6起8人次,以上30件信访案已按期结报,结案率达到100%。全年共收到上级交办(转送)京信6件、省信2件、南阳信8件、南阳电话6件,均按期办结,结案率达到100%。本级年度受理信访事项122起562人次,结案118件,结案率达到96%,办结件的群众满意率达到90%,达到规定标准。接听12336和62190377两部举报电话3000余次,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
【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收费政策,足额征收国土资源各项规费。2010年协调解决上年遗留款385万元;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4宗19.4584公顷,总价款为2.8915亿元,净收益约合1.53亿元;全年征收国有土地收益租金192万元。
【基础测绘】建立了邓州市GPS+2单基站和D级GPS大地控制网。积极申报“数字城市”推广项目试点,2010年6月邓州市被国家测绘局列入“2010年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计划”全国六个县市之一。
【队伍建设】切实履行“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了以“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为内容的“四型机关”创建活动,国土资源管理队伍不断壮大,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人员由256人扩充到目前的330人,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人员编制遗留40人,安排系统内干部职工子女30人。全系统新购置车辆28辆、电脑40台,有力支持了动态巡查、重大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和办公自动化工作。
【国土所建设】在穰东、张楼、汲滩等13个乡镇设立国土资源中心所,采取新建与购置相结合、以新建为主的办法,筹资1500万元,强力推进基层乡所规范化建设,13个国土资源中心所在全省率先全部达标。
【电子政务】配置了国土资源管理主干网,建立了局域内网,有力支持了动态巡查、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重大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和办公自动化工作。
【推行阳光行政】实施政务公开和承诺服务制度,就用地报批、信访调处等群众普遍关注的事项,郑重做出承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建设用地报批、土地登记发证、地产交易等工作上,实行“窗口式”办公,“一站式”接待。2010年,国土局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工作被评为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红旗窗口”和“巾帼文明岗”,工作人员被评为“服务标兵”。
(杨桂丽)
② 汉朝时期三位姓张的历史名人及突出成就.
张良(?-前186),西汉臣。字子房,传为西汉初城父(今安徽亳县)人。祖先为韩国贵族。曾谋刺秦始皇未遂,后隐姓埋名,亡匿下邳(今江苏邳县),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前208年,聚众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又与韩信整理编次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皆封故旧、亲近,而诛私怨引起群臣不满,遂建议封刘邦故最怨者雍齿,使群臣释疑。刘邦曾夸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释之,西汉司法官。字季,南阳堵城(今河南方城)人。文帝时以赀选为骑郎。累迁谒者仆射、公车令、中郎将,后官至廷尉。敢于直言极谏,多次劝谏文帝以亡秦为鉴,改善政治。他处理狱案,严格依法办事。有人犯跸与盗汉高祖庙前玉环,文帝欲分别处以死刑与族诛,他不曲法阿容,建议按法处刑,世称持平。景帝立,任淮南相。
张苍(?一前152),西汉历算家。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秦时为御史,有罪亡归。寻降汉,从定三秦,封北平侯,迁御史大夫。他博学好读书,明图籍,精律历。肖何为相,苍尝佐办计政。文帝立,为丞相,谢病免,卒谥文。
张汤(?-前115),西汉臣。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初为长安吏,后历任廷尉,御史大夫。曾与赵禹共同编定律令,并主办许多重大刑狱案件,阿顺帝意,用法严峻。建议铸造白金(银币)及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支持打击富商大贾政策,制定“告缗令”(奖励告发工商业者具报财产不实及偷漏财产税的法令),锄灭横行不法的豪强地主。后被朱买臣等陷害,自杀。
张骞(?-前114),西汉使臣。汉中成固(陕西城固)人。官至大行,封博望侯。前139年,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协商约定共同夹攻匈奴。他越过葱岭,亲历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地,至前126年方归汉,在外共十三年。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前后达十一年,他与之说理,坚贞不屈。前115年,他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
张安世(?-前62),西汉臣。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字子孺。为张汤之子。昭帝(刘弗陵)时,任右将军、光禄卿,封富平(今陕西省富平县,位渭南县西北)侯。昭帝死,与大将军霍光定策立宣帝,为大司马。他拥有家僮七百人,使之从事工业生产,家财富有胜过霍光。
张敞,西汉臣。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子高。初为太仆丞,宣帝(刘询)时,任太中大夫,得罪大将军霍光,出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都尉。后任京兆(今陕西西安)尹,以与杨恽友善,被罢职。未几复起用,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刺史。他直言敢谏,其所至之处皆有治绩。元帝立,欲以左冯翊,会病卒。曾为妻画眉,被劾奏,后世用为夫妻相爱的典故。
张禹(?-前5),西汉经学家。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字子文。通经学,为博士。元帝时,授太子《论语》。迁光禄大夫,出为东平内史。成帝时任丞相,封安昌侯专治《论语》,兼治《易》。曾改编今文本《论语》,将《齐论》、《鲁论》合为一书,称《张侯论》。
张道陵(34-156),一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初入太学,通达五经。明帝时曾任巴郡江州令。顺帝时于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后道教徒尊为天师(一说陵自称)。后裔承继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历任主簿、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尚书等。早年入京师太学攻读,博通群书。精于天文、阴阳、历法。曾掌管天象观测,创立“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和地的关系就像蛋壳包蛋黄一样,天外地内。又写成天文学著作《灵宪》,书中已用赤道、黄道、南极、北极等名词,并画出我国第一张完备的星图,共有2500颗恒星。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候风地动仪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长于文学。所作《归田赋》,文辞清丽,一扫汉赋虚夸堆砌的陋习,为东汉抒情子赋优秀之作。其《同声歌》、《四愁声》是五、七言诗创始时期的重要作品。著有诗、赋、铭、七言诗、《七弁》《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另著《周官训诂》,补《东观汉记》。原有集十二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张河间集》。
张纲(108或98-143),东汉臣。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字文纪。顺帝时任御史,上书反对宦官专权。汉安元年(142),与杜乔、周举等八人奉命分巡州郡,七人皆出赴任,他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即奏劾大将军梁冀及其弟河南尹梁不疑,京师为之震动。继任广陵太守,曾诱降张婴所领导的起义军。
张仲景,汉末医学家。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名机
③ 河南省邓州市国税局局长吴雷工作优秀,作风严谨是邓州的楷模
邓州国税局长,吴雷:邓州市国家税务局网站既是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和征管制度的冠冕堂皇 【秦秸雌】口【秦秸雌】碑【秦秸雌】营【秦秸雌】销【秦
④ 邓州市有姓徐的局长吗
您好,有,据了解,邓州市姓徐的局长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徐某某
⑤ 南水北调邓州赵集断是自西向东流还是
“南水北调工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是指把长江流域水资源自其上游、中游、下游,结合中国疆土地域特点,分东、中、西三线抽调部分送至华北与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区.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4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基础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南水北调邓州主干渠属于中线工程渠首,2014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千载奔流的汉江水从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通过1200多公里长的输水干渠一路北上抵京。
赵集镇位于邓州市北部,距市区25千米。东与镇平县马庄乡接壤,南与裴营乡毗邻,西部同张村镇隔河相望,北与罗庄乡相连。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南水北调”工程从镇中部东西横穿,全长32华里;镇域西部湍河流经约8公里,形成湍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中部的半坡水库,面积1500亩,总库容72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东部严陵河穿境,总流域面积18.38平方公里。
这是位于十林镇张坡村与赵集镇冀寨村之间的湍河渡槽。是目前国内同类工程中跨度最大,单跨过水断面最大、单跨重量最大的工程,邓州段最先开工的控制性工程。
由于邓州赵集镇位于邓州西南,与丹江口水库东岸接壤,渠水是从东向西流的,然后通过引渠拐向北,沿途经过各省一路北上到达京津冀地区,为缺水的地方带来清泉。
⑥ 邓州市2016教师职称晋升文件
各县(市、区)教育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社会管理保障局,各直属学校(单位):
根据国家、省、市职称工作部门及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2016年全市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职称评审涉及教师切身利益,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单位)要加强对职称工作的领导,认真学习、掌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政策、内容和要求,明确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做到思想认识统一,政策理解准确,贯彻执行到位。
(二)严格按岗申报。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单位)要根据人事部门批复的岗位设置方案及教师岗位空缺数量和工作需要,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组织推荐申报,无岗不得申报。
(三)农村支教要求。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自今年起,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须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申报者须填报《南通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考核登记表》(见附件5),有关学校及主管部门加盖公章。
(四)加强监督管理。各学校(单位)要根据申报者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业绩、教科研水平,经考核择优推荐申报。申报推荐工作要做到三公开:申报人员述职公开、申报材料展示公开、推荐结果公开。确保申报推荐过程的民主性、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推荐结果的公正性。凡未进行“三公开”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各学校(单位)要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全责。所有推荐申报材料均须公示一周,无异议者由学校(单位)主要领导签字确认。对违反政策规定、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以维护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二、申报范围
全市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教科所)、少年宫、电化教育馆中专门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取得国民教育学历并获得相应教师资格且在职在岗的教师。
三、申报条件
(一)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申报者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
任现职以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延迟申报、不得申报或取消现任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1.年度考核有“基本合格”或受警告处分者,当年及下一年度不得申报。
2.年度考核有“不合格”或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受处分当年不得申报,并从下一年度起2年内不得申报。
3.伪造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年度起3年内不得申报。对伪造学历、学位等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其现任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4.受处分期间和处分未解除者,不得申报。
(二)学历、资历要求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经考核合格,可初定相应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1)获得专科学历后,在小学教师岗位工作满3年,可初定二级教师。
(2)获得本科学历后,在中小学教师岗位工作满1年,可初定二级教师。
(3)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后,在中小学教师岗位工作满3年,可初定一级教师。
(4)获得博士学位后,能胜任中小学教师工作,可初定一级教师。
2.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小学教师获得专科学历后,受聘二级教师5年以上。
(2)中小学教师获得本科学历后,受聘二级教师4年以上。
(3)中小学教师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年以上。
(三)继续教育要求
任现职以来,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南通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结合所从事的教学和教科研工作需要,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完成市人社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第四轮公需科目培训并取得考试合格证书。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规定科目的合格证。
2.取得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
3.取得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合格证。
4.取得江苏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的人员。
5.取得计算机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四、评审条件
(一)教育工作要求
1.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3年以上,或担任团队辅导员、课外活动小组指导教师等其他学生管理工作4年以上,其中任现职期间担任班主任2年以上或担任其他学生管理工作3年以上。
2.胜任班主任等教育管理工作,能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任现职以来,本人或所带班级、团队和其他学生管理工作获得校级以上表彰奖励。
(二)教学工作要求
具有比较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1.从事过一定年级段的循环教学工作,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因课程计划、学校性质、规模等原因而课时偏少的学科,任课教师须有其他与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工作量作为补充。
2.校级以上公开课教学5次以上,其中校际间2次或县(市、区)级1次以上,公开课教学质量高,受到好评。获得评优课(教学基本功竞赛)校级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或县级三等奖。
3.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得当,每学年学生对其课堂教学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三)教科研工作要求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县(市、区)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2篇;或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县(市、区)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另有在县(市、区)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组织或认可的论文评比中获奖论文1篇;或承担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立项的教科研课题研究并撰写课题报告或课题研究论文,其成果在县(市、区)级以上范围交流、推广;或参与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并已正式出版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5000字以上。
(四)专职电教人员评审条件
专职从事电教教研、教育资源制作、教育信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必须紧密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具体指导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与研究工作。电教研究人员须承担本级以上的教研科研课题,其教研科研成果必须切合学校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对市、区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专职从事电教研究工作的人员正常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以来,应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篇以上。专职从事教育资源制作开发人员每年撰写设计稿本5篇以上,任现职以来,其中至少有2篇在市级以上公开刊物上独立发表,并设计、制作、编辑视频资源30分钟以上,并在市级以上范围推广使用;或每年开发并制作教育资源不少于3个,其中至少有1个在市级评比中获一等奖,并在市级以上范围推广使用。
五、教科研材料(论文)报送要求
(一)申报者应提交任现职以来符合要求的论文不少于2篇,不超过4篇;专职电教研究人员应提交符合论文提交要求的论文不少于3篇,不超过5篇。
(二)凡在各种增刊、内刊、专辑、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学科知识介绍、习题集、复习资料、辅导资料等性质的出版物;非教育主管部门评选或授权评选的获奖论文;在非法出版物上发表的论文,均不作为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材料。
(三)提交的论文(含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研究),字数不少于1500字。
(四)提交的正式发表的论文、获奖论文所附的获奖证书、教科研项目的批文和鉴定书均需原件。
(五)提交的论文(发表或获奖)同时报送电子文稿,每篇论文电子稿的最后须写上作者、发表(获奖)时间和刊物名称(评奖单位)。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电子文稿由各区教育局对照原稿审核后统一汇总,编上号码、姓名和学科,报送材料时一并报市教育局职称办。其它各县(市、区)电子文稿报各县(市、区)教育局职称办。
六、相关事项说明
(一)二级教师、一级教师不实行破格申报。
(二)申报者所学专业应与申报学科相同或相近。
(三)申报材料的时间界限
本意见所列申报人员的年龄、教龄、任职年限、学历、论文材料、表彰奖励、计算机考试成绩、科研成果鉴定等取得时间、发表时间、获奖时间均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
(四)本意见中规定的学历、年限、数量、等级等冠以“以上”的均含本级。
(五)申报者必须提供任现职以来近三年的年度考核表。
(六)关于对从事教育工作有关对象的认定
1.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含副职),学科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正职)。
2.确系工作需要,学校安排在毕业班任教的学科教师,所从事教育工作的年限一年按0.5年计算(提供课表)。
3.确系工作需要,学校安排担任副班主任、课外活动小组指导教师、备课组长的教师,所从事教育工作的年限一年按0.5年计算(提供相关材料)。
4.上述范围的教育工作年限可互通累计,不可重复计算。
(七)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根据其工作特点,对教学工作量的要求:
正校级领导(含乡教育机构中的正职负责人)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同学科普通教师任课量的四分之一,且每学年听课不少于40节;副校级领导(含乡教育机构中的副职负责人)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同学科普通教师任课量的三分之一,且每学年听课不少于50节;中层管理人员的教学工作量应不少于同学科普通教师任课量的二分之一,且每学年听课不少于60节。
七、乡村教师评审政策
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乡村教师积极性,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省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政策若干意见的通知》(苏人社发〔2016〕202号)文件精神,决定加大乡村教师职称政策倾斜力度,在符合中小学一级教师基本评审条件的前提下,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且申报当年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适用范围
乡村教师,是指在县(市、区)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涉农街道和村庄学校(含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教学一线任教的在职在岗教师。
(二)评审政策
1.在乡村学校连续任教5年以上,受聘二级教师4年以上,且具有本科学历,可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2.加大乡村教师师德素养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对获得县级以上政府综合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综合性表彰或师德方面表彰奖励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
3.加大乡村教师学生教育工作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对担任班主任10年以上,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书育人成果突出,任现职以来,本人或所带班级获得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政府综合部门表彰奖励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
4.对兼任多门学科或转任其他学科的小学教师,所学专业与申报学科、教师资格任教学科交叉认可,所有兼任学科或转任学科同等互认、业绩同等考量。
5.乡村教师教学工作要求中的公开课不分层级,不分校内外,同等对待。
6.乡村教师教科研工作要求中对发表的论文只做参考条件,不作硬性要求。
7.建立乡村教师职称评聘长效机制。由乡村学校教师岗位流动到非乡村教师岗位,评聘不满5年的,应重新评聘。
8.在乡村学校连续任教满30年,且申报当年年底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二级教师,任现职近五年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可直接认定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没有岗位空缺的,可将取得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原聘岗位调整设置为专业技术十级岗位,并安排聘用,该人员退出后该岗位再行调整复原。
9.取消乡村教师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三)界定范围
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根据乡镇区划调整等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合理界定本地区乡村学校范围,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填报《乡村学校名单汇总表》(见附件6),报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上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教育局备案。
八、材料报送要求
(一)申报人必须登录“南通市专业技术人员在线申报评审职称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域名:www.0513zc.com。按照系统要求录入申报信息,完成网上申报,同时按照本意见规定,提交评审的书面申报材料。
(二)申报人必须如实填写“系统”中提供的《中小学教师申报表》,由单位负责审核,确认后才可提交打印。《评审表》中凡申报者本人填写的栏目,须经学校有关部门逐项审核,并由审核人签字、盖章。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单位)将“系统”中本地、本校申报人员信息导出汇总,核对申报材料,做到准确无误。
(三)每位申报人填写的《申报表》、《简介表》、《教科研材料(论文)申报表》一式2份,所有复印件均须由上级主管人事部门专人对照原件逐一审核,审核人签字并加盖验证章,否则一律不予受理。
(四)申报人必须按《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资格材料目录》的要求提供书面申报材料,书面申报材料在规定的时间一经上报,一律不得作任何更改和补充。
(五)申报材料除《申报表》、《简介表》、《教科研材料(论文)申报表》外,其余材料按附件1要求装订。每位申报者将所有申报材料整理后,装入材料袋,并在材料袋底部附上地区、单位、姓名、申报学科等信息。
(六)报送时间。
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通州湾示范区及市直学校(单位)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书面材料于9月29日报送市教育局职称办(南通市招生办三楼),同时报送申报人员汇总表及使用EXCEL制作的电子表(附件5)。其它县(市、区)学校书面申报材料按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通知执行。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九、初定工作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见习期满,必须登录“系统”,填写《大中专毕业生初定申报表》,一级教师职称初定由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定,二级教师职称初定由各县(市、区)和市各主管部门(机构)审定。网上申报时,应在评委会下拉框内选择与初定资格级别相应的认定机构。正常初定工作于9月底前完成。
十、本意见由市教育局职称办负责解释。
附件:1.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材料目录
2.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民意测评、课堂教学满意度
测评汇总表
3.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论文申报表
4.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
5.南通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考核
登记表
6. 2016年南通市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汇总表1(非乡村教师)
7. 2016年南通市申报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汇总表2(乡村教师)
8.县(市、区)乡村学校名单汇总表
⑦ 谁知道邓州一高啊!详细介绍下。
花洲书院话春秋——传承历史文化的河南省邓州市第一高中 河南省西南部的邓州市,地处秦(岭)淮(河)交界线上的南阳盆地。4000年前的夏王朝,仲康帝封其子于此而建邓国,并于隋文帝3年始置为州。又因其处于“南控荆襄、北连宛洛、西通巴蜀、东际淮海”的交通要冲,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古代志书赞誉邓州为“六山障列,七水环流,舟车会通,地称陆海”。 在邓州外古城墙的东南隅内侧,是名闻遐迩的邓州市第一高中所在地。 之所以说邓州第一高中名闻遐迩,不仅仅是因为这所学校近年来为国家输送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邓州第一高中校园内那群楼交错、绿荫掩映的景色深处,有一个远近知名的古代学府——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起源于唐,兴盛于宋,延续至清。据邓志记载,宋时,邓州的书院至少有7所,花州书院便名列其中。古时候,书院的创建者总是将之建造在僻静幽雅的名胜之地。除了建筑的考究之外,还要在其周围种植竹、桂、松、梅、兰等高雅植物,并参差配置亭台楼榭和小桥流水,构成“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书院园林,使其浑然自成一体,观之别具一格,犹令文人墨客向往。据志书记载,在宋代邓州的7座书院中,花洲书院并非独占鳌头,其中的贾状元书院、韩文公书院等皆因其建造主人身份的显赫而曾各领风骚。但它们缘何却又在历史的长河中过早地灰飞湮灭,唯独花洲书院能延续至今呢?这要感谢北宋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北宋时期,邓州统于京西南路,治穰,领五县:穰、内乡、顺阳、淅川、南阳。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谢绛知邓州,利用风调雨顺的年景,积5县之收成,在邓州外城东南隅的洼地上修湖辟洲植花木,在城墙上建造览秀亭。经过数年的经营,到1045年,已经是一座颇具规模的秀美园林了。范仲淹曾作诗赞曰:“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谢公创危亭,屹在高城头。尽览洲中秀,历历销人忧。”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冬月,因推行“庆历新政”被罢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带着满腹的悲怆,郁郁寡欢地来到了邓州就任知州。虽遭受重大挫折,范仲淹仍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地服务于新职。他不仅重农桑、兴水利、清积案、惩贪官,很快使得政平讼理、万民和乐,而且颇重视教育。在取得了邓州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后,一向就十分喜爱百花洲的范仲淹决定以更高的标准整修百花洲,重建览秀亭。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在花洲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邓州市第一高中,莘莘学子们秉承先贤们求学上进的意志,焕发了新时代青年刻苦向上的精神,先后有3万多人从这里考取了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 2002年,邓州市又投资1400万元,启动了重修花洲书院工程。近3年来,先后完成了春风阁、春风堂、先圣殿、万卷阁、范文正公祠、览秀亭、百花洲、古城遗址公园等工程。 如今,漫步在花洲书院,无论是朝霞初露的早晨,抑或是暮霭氤氲的傍晚,都可以看到邓州市第一高中学生们锻炼身体、学习技能、增强本领的身影;都能够听到邓州市第一高中学生们阅读课文、背诵诗词和外语的声音。一位耄耋之年的革命老人在参观了花洲书院和邓州市第一高中之后,曾欣喜地说:“在这个环境里读书,不成才才奇怪呢!” 邓州市一高中位于邓州市土城东南隅,北宋副宰相范仲淹贬任邓州知州时曾于此创建花洲书院。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 1046年),范仲淹在花洲书院写成了脍炙人口、中外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1905年于花洲书院设立邓州高等小学堂,1926年设立邓县县立初级中学,1950年附设高中班,1952年高中班合并于南阳高中,1956年再次附设高中班,1958年过渡为高级中学,定名为邓县第一高级中学校。1998年更名为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校。 邓州市一高中为南阳市重点高中,现有44个教学班,3700余名学生。教职工191人,其中任课教师151人,中学高级教师32人,中学一级教师68人,特级教师2人,在职进修研究生7人。教师们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193篇,发表论著16部。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力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治学,锐意进取,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风,“刻苦、勤思、尊师、守纪”的学风,教育教学取得优异成绩。高考省专以上进线率稳定在85%以上。学生多人次在省级、国家级奥赛中获奖,教师多人次获省、国家级各类荣誉称号和教学成果奖。 进入新世纪,教育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学校领导班子提出要抓住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机遇,制定了“十五”规划,以“创示范高中,迎百年校庆”为动力和奋斗目标,决心在今后五年中使办学规模、基本建设、电化教学、师资水平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更上一层楼,再创辉煌,力争在2005年前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2010年跨入国家示范性高中行列。!
⑧ 邓县有什么好的企业
邓县地处豫鄂边陲,南扼荆襄,北达京郑,西倚秦岭,东邻新唐,素有“三省雄关”之称。全市辖28个乡镇、办事处,578个行政村,160万人口,其中城镇人口40万人,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耕地260万亩。1988年撤县建市以来,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被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中等城市试点市,2004年省政府批准邓州市享有全部省辖市经济及社会管理权限,为经济单列市。
近年来,邓州市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一个目标” (建设经济强市、 文化名市、 现代化中等城市),弘扬“一种精神” (负重拼搏、敢于创新、坚韧不拔、实干兴业的邓州精神),实施“三大战略”(工业立市、开放带动、人才兴邓),实现“五大突破” (工业经济、城镇建设、特色农业、项目建设、民营经济),走好“三条路子” (找准工业和农业结合点, 两篇文章一起做,围绕农业办工业, 实现工农互动发展,走农区工业化路子;找准城乡结合点, 城镇、农村两个轮子一起转,加速各种生产要素优化聚集,实现城乡互动发展,走城镇化路子;找准经济和生态结合点,经济、生态两大难题一起解,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实现经济生态互动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邓州崛起。仅2005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20元。
工业进程加快。近年来,邓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建立现代化中等城市的重要支撑点,突出抓好企业改制,积极实施技术和管理创新,努力把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做活。至2005年底邓州市工业企业总数达757家,总资产达33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达87.95亿元,工业从业人员达13万人。其中限额以上工业达到79家,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6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左右。形成了六大工业体系:
一是以邓州卷烟厂、南阳烟叶复烤厂为龙头的烟草工业体系,形成了年加工卷烟10万大箱,复烤烟叶120万担的生产能力,年产值3亿元以上,入库税金4000万元以上。
二是以邓州市第一化肥厂、第二化肥厂、宣化制药厂为龙头的化工医药工业体系,形成了年产合成氨12万吨、碳铵40万吨、油漆1.5万吨、有机肥10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4亿元以上。
三是棉纺服装加工业:以正兴公司、天龙集团、穰东服装加工厂为龙头的棉纺服装体系,形成了年加工棉花4000万斤、棉纱12万锭、服装200余套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
四是以邓州市水泥厂、灵山水泥有限公司、邓州天合建材公司为龙头的建材工业体系,年产水泥40万吨,石子2000万立方米,机砖20亿块,石灰14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在2亿元以上。
五是以邓州市久友面粉有限公司、永盛油脂有限公司,食品公司屠宰厂,市劲翔肉食品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粮油食品加工业体系,形成年加工面粉30万吨,食用油10万吨,肉食品5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8亿元以上。
六是以第一造纸厂、老廷公司、穰东纸业有限公司、腰店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造纸工业体系,形成年制浆能力5万吨、优质纸2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年产值3亿元以上。
同时邓州还形成了五种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 即通过实施农业企业化经营,改变了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以4.6%、3.2%的速度递增。
农业产业化初步形成。近几年通过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已初步建起具有特点的“经营公司+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加工企业+农户”、“生产基地+农户”、“服务组织+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六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村与农业经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步伐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烟叶、畜禽、瓜类三大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全市各类特色生产基地有10个,特色农业产值达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4%,农民收入来自特色农业的占70%左右。二是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全市共有各类专业企业300家,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24个,年销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家。其中上亿元的2个。三是专业市场发展较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市场48个,其中规模较大,辐射力较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专业市场2个。如穰东的服装市场,市内新风市场(副食批发)等。四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服务组织发展较快。如邓州市植保公司、种子公司为龙头,国营、集体、股份、个体一齐上,建立健全了覆盖全市的社会化服务网络,被农业部称为“邓州模式”在全国推广。同时在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方面 全市已建水库19座,其中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18座,现有机井17750眼。引河自流灌溉区5处,其中中型灌区1处,小型灌区3处,有效灌溉面积120.5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60万亩。在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情况方面,近年来,邓州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已达到45%。一是大力推广应用一批先实用技术。地膜覆盖、育苗移栽、节水灌溉、配方施肥、间作套种、模式化栽培、品种改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等技术、新成果普及率达到40%。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全市有50万人接受了农业科技技术培训,300名农民获得高级、初级技术职称证书。三是建成5个高效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即城郊万亩蔬菜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穰东5000亩高效农业示范区;九龙1.5万亩含税高效农业示范区;都司500亩立体种养殖集约经营示范区。农委100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
城建建设日新月异。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邓州聘请知名专家,运用航拍,GPS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化地形图等先进技术,全面启动了《邓州市2001~2020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布局科学、功能分区合理、现状资料完备、城市特色突出,对今后的城市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利用5~10年时间把邓州建设成为一座城市面积50平方公里,拥有30万人口,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豫西南区域性中等城市。
本着“主攻难点,完善配套,拉大框架,体现特色”的建设方针,在保证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的前提下,坚持走经营城市之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每年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均达到3500万元以上,一大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期待你的满意啊~~国庆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