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是经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以促进中国高等学校科技发展为目的的教育部直属事业机构。主要承担高校有关科研基金、科研成果、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科技产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并为教育部在高等学校科技政策方面提供咨询和建议。
2. 我国多少家高校将建设技术转移办公室
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4月26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版化实施方案》,将在权12家高校率先建设技术转移办公室。高校是北京重要的创新资源,具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也是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方案同时计划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促进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早期深度融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并举办全球前沿技术大赛,挖掘转化前沿颠覆性技术。为解决好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方案还将建立政策落实协调机制,完善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来源:新华网
3. 教育部科技部称破除SCI论文至上,SCI论文至上会有哪些弊端
破除SCI论文至上是必须要做的,随着近年来高校出现的SCI论文至上的倾向,对高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尽管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设置SCI论文是必要的,但是盲目追求发文数量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师发展和教学的主要因素。
所以目前高校必须要认真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4. 有谁有关于“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与产业化”这方面的内容,来个2段字就行,写报告急用,谢谢
2005年1月23日,教育部发布了一份由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0多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由于受到缺乏内在动力机制、外在经济载体、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3个“瓶颈”制约,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至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这是中国的现状,了解具体情况请登录http://www.civillaw.com.cn/wqf/weizhang.asp?id=37385
5. 科技成果转化将纳入双一流体系考核吗
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方案,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双一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这一方案仅在北京执行。
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第六章
项目验收与成果转化
第二十二条 教育部社科项目完成后,均需进行验收和结项,履行必要的结项手续。
1.一般项目最终成果鉴定工作由依托学校组织,鉴定专家主要由校外同行专家组成;成果鉴定合格者方可申请结项,并提交由鉴定专家签名的鉴定证明材料报教育部备案。
2.重大项目最终成果鉴定工作由教育部组织,项目责任人可选择通讯鉴定或会议鉴定方式进行。通过鉴定后,须按教育部提供的带统一标识的封面和规格出版。
3.申请结项须填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终结报告书》,提供最终成果鉴定证明及成果原件、成果摘要报告(含电子版),经依托学校和申报单位审核同意后,在每年第二季度由申报单位汇总后集中向教育部报送。
4.教育部对通过验收、确认可以结项者,颁发结项证明或鉴定证明,拨付项目经费的其余部分,并将验收结项情况予以公布。
第二十三条 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成果评价体系,注重成果质量,注重实际价值。
1.最终成果形式可以是论文、专著、咨询报告、软件、数据库、专利等;除学术成果本身外,项目责任人及课题组成员结合项目研究进行的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学术报告、咨询服务及其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等,一并纳入验收范围综合考虑。
2.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是:项目责任人按项目合同和任务计划书完成了研究任务;最终成果与立项时批准的“最终成果形式”相符,不存在署名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经费开支合理合法。最终成果须在显著位置标明“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字样,否则验收时不予承认。咨询报告类成果须有采纳单位的证明材料,并详细注明采纳内容和实际价值。
3.项目验收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一般项目中的优秀项目由依托学校推荐报送,教育部对学校推荐的优秀成果进行复审。教育部每年对一般项目组织抽查。重大项目由鉴定专家在打分和投票基础上确定成果等级。
第二十四条 建立项目成果奖惩制度。对成果验收为优秀的项目,予以通报表扬并作为项目责任人下次申请项目的重要参考;对成果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一律做撤项处理,项目责任人3年内不得申报教育部社科项目。
第二十五条 强化成果转化意识,拓展成果转化渠道,充分发挥教育部社科项目成果的社会效益。
1.各类项目结项时,须同时报送3~5千字的成果摘要报告,简述本课题学术价值、创新内容、社会影响等情况,经依托学校审核后报教育部。教育部除择优选报有关部门外,还可向有关媒体推荐刊登,或结集出版。
2.鼓励项目成果向课程、教材、教学转化,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向决策咨询转化,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服务;向社会转化,为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质服务;向文化产品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3.项目责任人应注意收集本课题的引用、转载、采用、获奖或进入教材、产生效益的情况,由依托学校择优上报教育部。对那些通过一个项目形成一个创新领域、一支创新团队、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其成功经验。
4.建立教育部社科项目成果库和学术精品库。所有验收合格并正式出版、发表的项目成果转入成果库集中保存、展阅。对其中优秀的作品以“学术精品”的形式统一出版和展示。成果库分设实物展示库和电子文本库,面向高等学校和社会开放。
5.申报单位和各高等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和资助项目优秀成果的出版,积极做好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工作。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咨询报告、调研报告,在提交有关部门的同时须报送教育部。
7. 教育部将和科技部到底有没有合并
目前,教育部将和科技部合并只是民间一些人的呼声或建议,还没有合并。
提出两个机构合并者认为,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紧密联系,但现行的体制却是科学技术与教育相分离,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而且,就政府部门设置来说,有负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科学技术部,却没有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的政府机构。合并后有利于统一管理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事业,可以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此外,借鉴国外,韩国机构精简时科技部与教育部合并为教育科学技术部。
事实上,科技部教育部一直在探索建立两部会商机制。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务院成立了科教领导小组,成员也包括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