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何在浙江成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后,其他省市还在继续分离
因为各个省市出现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在浙江成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后,其他省市,仍然在继续分离。这次病毒最严重的地区就是武汉了。真个武汉地区的人们都挺危险的,因为这次病毒的发现地点就是武汉的一个海鲜市场,所以说武汉的疫情才会如此严重。并且这次疫情的爆发,还集中在过年这个时间点。所以会有很多人会从武汉出去,像是一些在武汉做生意的人回家过年,或者是在武汉上学的人放假回家。并且这个病毒还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因此需要作下一步的准备,并且浙江成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并不代表不会出现差错,而如果一旦出现差错,这个成果被所有人使用了,是会带来很多的麻烦的,很有可能会陷入又一次的恐慌中,所以在浙江成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之后,其他的省市还在继续分离病毒。
⑵ 研制出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今年能得到诺贝尔奖吗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已经在全世界蔓延,已造成数百万人感染,二十余万人死亡。在有医疗资源保障的情况下,其致死率虽然不及SARS和MERS,但传染能力明显要强。对于新冠肺炎,目前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能够杀死致病病毒,主要是依靠人的免疫系统将病毒清除掉。如果有人能够研制出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为其颁发诺贝尔奖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至于什么时候能获奖,至少也要等十几年。
如果药物真的研发成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要拿诺贝尔奖还有一个时间问题。这个时间长也正常,短也正常。屠呦呦在70年代发现青蒿素,到了2015年才获得诺贝尔奖。目前大多数获诺贝尔奖的成果要经历这种时间的考验。
⑶ 李兰娟关于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成果为何遭到质疑
因为体外实验与最终应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往往结果差异很大 。
李兰娟团队的研究成果
我希望这一次并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希望这两种药物最终能真到一只新冠状病毒。我希望武汉人民可以渡过这次难关,我希望中国可以活这此难关。
那么你对这次遭到质疑的研究成果有什么看法呢?
⑷ 新研究发现冠状病毒致命弱点,这种研究对于疫情防控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新研究发现,冠状病毒致命弱点,对于所有相关冠状病毒,它都具备一定的效果。那么这种研究对于疫情的防控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那作用就大了去了,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很好的控制新冠病毒,而使得其传染性和危害性最小化,对于我们的防疫有着巨大作用。随着这一年以来的接触,新冠病毒早已让我们畏惧不已,对于任何有效的防疫方法,目前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毕竟能够全方位的控制疫情,对于我们生活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好处的。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这种所谓的新研究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是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终有一天能够战胜疫情,终有一天会恢复到原有的生活节奏。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一定要引起重视。
⑸ 谭家驹的医学研究及成就
从事医疗工作近30年,在食道癌、肺癌以及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疾患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和治疗胸腔疾病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对乳腺癌有较深入的研究,参加世界性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协作组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果。先后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佛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参与国家863、973项目各1项,主持省、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项,获专利9项。主编(副主编)《微创外科手术与麻醉》、《医院的法律风险》、《实用微创外科手册》、《农肥、污水与食管癌》、《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搜索引擎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等专著。
谭家驹(1841—1917)
字雪庵,四川旌阳人,优贡生。长于诗文,书风取意
石涛,久居金陵。所画多淡远超旷,于花卉功力尤
深。最喜画梅,系出于王冕,笔墨能繁能简,风格浓
艳简淡皆能为之。于江南画界极富声望,晚归故乡,
富收藏。
⑹ 科学家找到能在48小时内杀死冠状病毒的药物,什么时候能上市
莫纳什生物医学发现研究所(BDI)与墨尔本大学以及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多尔蒂研究所)领导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已经找到一种药物可以在48小时内干掉COVID-19病毒,但这种药物从现在还看还有一个致命缺点!
但瓦格斯塔夫博士同时称,他们仍然不清楚依维菌素对到底对病毒是怎么样产生作用的,但它在对付其他寄生虫的原理中,可能会恢复宿主细胞清除病毒的能力!
⑺ 新型冠状病什么时候结束
目前大家最关心的无疑是这次新冠肺炎了,那么这个病毒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这个“冠状病毒”比当年“非典病毒”传播速度和范围以及危害的人数程度要轻很多。而且国家已经有了控制“突发性病毒”的经验和科学防范系统,组织了相关专家对“冠状病毒”进行科学研究,以及研发出针对此病毒的药物控制方法。
提醒大家,不要串门、不要到人员聚集的地方去,尽可能待在家里,外出时戴好口罩,这是对自己、家人最好的保护,也是对抗击新型冠状肺炎所可以作出的最大贡献!
⑻ 除开在抗击疫情方面有突出贡献,钟南山院士还有什么科研成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爆发之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就赶往武汉,因为时间紧迫,他还是在高铁上随便找了一个靠近餐车的位置,争分夺秒,在高铁餐车上面研究文件。钟南山院士的出现,仿佛一剂社会情绪的镇定剂。在民众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钟南山院士对抗击新冠肺炎有着巨大的贡献,不过,他不仅仅是在抗击疫情有突出贡献,他在其他领域也是得到丰硕的科研成果。
钟南山院士多次获得中国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在2005年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了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个人特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
⑼ 新冠病毒的首个3D图像曝光,新冠病毒究竟长什么样子
新冠病毒究竟长什么样子?近日,奥地利研究人员通过提取,扫描和数字化样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状病毒病毒颗粒,成功拍摄了该病毒的3D照片。今日俄罗斯RT称,这是新冠病毒首个3D图像。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做好自我保护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2020年8月,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新冠病毒的传播特征:高传染性和高隐蔽性 ;9月,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课题组联合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李赛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真实新型冠状病毒全病毒三维精细结构 ;10月,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可在钞票、玻璃等表面存活近一个月 。12月23日,英国继又发现了另一种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新冠病毒 。
⑽ 在此次疫情中,李兰娟院士做出了什么贡献
2020年的一场病疫,让我们记住了无数的"逆行者",更记住了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84岁的钟南山爷爷,73岁的李兰娟奶奶。
"李兰娟口罩下的勒痕"一度占据了热搜榜单很久,这位慈眉善目又雷厉风行的奶奶,是这场疫情中的灵魂人物之一。
2月4日,李兰娟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她的团队发现了"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病毒。"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可是,脏水也随之而来,矛头直指李兰娟。
"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言。"李兰娟在接受访问时,只是匆匆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谣言止于智者,在李兰娟看来,这些谣言总会不攻自破,与新冠肺炎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决不能浪费在这些无聊的谣言上。
有些人把自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而李兰娟把病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夜以继日地对新冠肺炎病毒进行研究,不顾疲惫地进入"红区"探视病情,在李兰娟的人生字典上,对自己的标记永远是一个医生。
3月31日,李兰娟院士团队撤离武汉,但她依旧继续关注着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应该怎样管理和治疗?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疫情?这些问题李兰娟都还在和她的团队一起研究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李兰娟院士就像披甲上沙场的巾帼英雄一样,值得人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