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论文如何评审
论文的评审:主要看论文的内容、逻辑、结构性、层次、科学性强度如何,还有论文的格式和错别字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细节,当然还有论文的仿照率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
⑵ 研究性学习中论文成果摘要怎么写
摘要
摘要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它是解决读者既要尽可能掌握浩瀚的信息海洋,又要面对自身精力十分有限这一对矛盾的有效手段。
根据GB6447-86的定义,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有两种基本写法:报道性摘要--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也称简介);指示性摘要--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摘要。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摘要--以报道性摘要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摘要。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摘要应简明,它的详简程度取决于文献的内容。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纯指示性摘要可以简短一些,应控制在200字上下(GB6447-86规定:报道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一般以400字为宜;指示性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GB7713-87规定: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对于使用英、俄、德、日、法以外文种书写的一次文献,它们的摘要可以适当详尽一些。学位论文等文献具有某种特殊性,为了评审,可写成变异式的摘要,不受字数的限制。摘要的编写应该客观、真实,切忌掺杂进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论。如果发现一次文献有原则性错误,可加注"摘者注"。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编写摘要的注意事项]:
① 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
② 不得简单地重复文章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③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气呵成,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没有得出结论的文章,可在摘要中作扼要的讨论。
④ 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作者"、"我们"等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
⑤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尚未规范化的,以采用一次文献所采用的为原则。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⑥不要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如果确有必要,在摘要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⑦ 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号、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等;
⑧ 必要提及的商品名应加注学名。
当然,应该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及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符号。
摘要的书写要求详细见国标GB6447-86。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摘要,或成为摘要的注释。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除非是学位论文,为了反映著者的学业等等,允许有较详尽的文献综述段落。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
⑶ 论文评成果后论文还加分吗
一般是可以加分的,因为评成果和最后评职称都是 可以用到的
⑷ 如何写论文评述
论文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三、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四、注意事项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⑸ 论文在职称评审,科研成果评价中有何利弊
浅谈论文在职称评复审、科研成果评价制中利弊
论文在科研成果评价、职称评审硬件要求中的弊端,已是人人诟病的问题。个人觉得任何评价机制都有其两面性,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即需顺应形势,改革是必需要进行的。以下内容从自身的经历,谈论文用于科研成果评价、职称评审的利弊,同时提出了对应策略。
鉴于我所在行业为检测行业,对于整个制度的评述,肯定比较片面,欢迎拍砖、讨论。
在此简单界定,学术型的科研机构主要指高校、非业务服务型研究院/所等,学术研究是员工的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论文作为研究成果之一,是工作绩效考核最重要指标之一。
而非学术研究机构,包括基层检测集体、业务服务型研究院/所等,这些机构对员工发表论文无明确要求,员工发表论文普遍是为了自己的职称评审,而非日常工作业绩要求。
⑹ 论文发表与科技成果对职称评定是否有相同作用
论文发表与科技成果对职称评定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论文发表一般是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是必须的,不具加分能力;
科技成果一般是职称评定的补充条件,不是必须的,是加分项。
⑺ 论文的评析,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评价:
一、学术论文的选题
学术论文的选题,是所决定研究的第一步,是研究的开始,直接影响所研究课题的价值,论文的优劣。因此,应该看“关于分拆提高公司价值”这一题目是否具有时代感。另外,题目太大等都会直接影响论文的优劣。
二、学术论文的研究水平
学术论文的研究水平可以从一下五个方面来说明。
1、学术论文研究水平的独创性。每一篇学术论文都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论文作者创造性智力劳动的成果。论文应该或者在观点上,或者在方法上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看文章的学术核心有没有属于自主研究成果的说明。独创性是评价学术作品的重要的道德性尺度,是有关学术论文优劣的生命线,研究应该具有同类研究中的独创性,作者应该是该成果的主要或至少是一般参加者。
2、学术论文研究水平论证的严密性。任何学术观点都是建立在严格的论证基础上的,总的说来,任何学术论文的研究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过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所以,学术论文研究论证是否严谨也直接影响到学术论文的优劣。
3、学术论文研究水平语言的规范性。学术论文的语言特征应该是句式严格,行文规范、术语准确,详略得当。特别是术语和详略问题。作为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其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有严格的界定,反映在术语上应有其十分严格的意义界定。
4、学术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定位是否相符。每一学术论文都有其严格的学术方向,即使属于同一学术方向的论文,它们的倚重点也不一定相同,但一般也有所倚重,这些都是评价一篇学术论文优劣的标准。
5、新颖性和创新性是科技论文学术水平不可或缺的要素,有些文章洋洋洒洒地介绍其“成果”,但对该研究领域他人已有成果、水平、本研究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和独到之处丝毫不提,造成“无对照”的致命缺憾。这种新颖性和创新性可以表达在“前言”部分、“结果与分析”与“参考文献”部分,而且尽可能表达为翔实的数量化指标。
三、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可以是审核评价研究成果大小的标准之一,他可以便于检验研究同等性质的问题。如果说研究方法模糊不清,说明很含糊,就可能引起他人对你提出材料的质疑,最终影响评价论文的优劣。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研究方法要采用哪种或哪几种方法来研究目标对象
2、通过采用的方法带来的信息、资料进行汇总、经验总结、分析,进行理论学习
3、如何安排具体研究的程序等这样些问题也影响论文的优劣。
四、学术论文的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对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判断其学术演进动向和趋势,带有很大重要性。统计方法可以反映学术论文结论准确性,更加准确、全面反映了本篇学术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的实际状况。
五、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基金支持项目的标注以及属于获奖研究项目的标注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基金支持项目的标注以及属于获奖研究项目的标注对学术论文的优劣也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1、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科学研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事业,每一项研究都要参照大量前人的成果,因此,将文中引用的重要前人成果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标注清楚,既是一个人科学素质的表现,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如果引文中有该刊以往发表过的文章,则更不应遗漏,因为评价一个刊物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就是指该刊物在统计当年的前面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学术期刊引用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文章总数之比。这里说的“学术期刊”既包含其它刊物也包含该刊物,目前,有人建议将本刊引用的数量扣减出去,或单列一个“自引率”,但权威科技刊物统计分析机构迄今并未执行。常见有的作者对参考文献草率处理,甚至标以“参考文献略”,这在任何刊物处理时,都会使文章大失其分。
2、基金支持项目的标注。属于科研基金支持项目研究的文章,可以显示该研究方向的“含金量”和加大评价该文章的“砝码”,因为国际统计源检索机构和国内科技期刊统计分析机构均将这一类做单独的统计,并以“基金支持研究论文比率”指标,一并列入刊物评比大表。因此不应遗漏,当然,这里指的是省、部级以上立项的科研项目,同时应给出项目登记编号。这是参评进入优秀学术论文的重要指标。
六、最后还可以谈谈你自己通过文章学到了什么。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⑻ 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研究成果
主要应从学术价值复、制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评审。对不同类型的成果,要有不同的侧重,但不能偏废。对基础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学术价值;技术研究成果(应用研究印发展研究成果)应侧重于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在成果具体评价上,必须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原则。体育科研成果有:体育科学理论成果、体育科学新技术成果、体育科学新产品成果、体育软科学和体育信息成果,以及对已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分为理论性成果和应用性成果两种形式。对前者通过评审的方式进行评价.对后者用鉴定的方式进行评价。体育科研的理论性成果,通常是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专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类成果占有相当数量.但“可比性”较差,又缺乏一种相对检验的标尺,所以较难评审。对这类成果可以通过各种学术会议来宣读论文,组织评审;组织专题报告,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评审;把论文上报本单位学术委员会,或通过本部门年度科研评奖工作进行评审;把材料寄给有关专业研究机构.或通过报刊编辑出版单位进行评审等。具体的评审方法有写出评审意见、推荐宣读、批准发表。投票表决、订分评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