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王曙光的荣誉与奖励:
1.19923 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奖学金”2.1996 北京大学“安泰奖学金”3.1996 北京大学“中日经济关系论文大赛”一等奖4.1997 北京大学“世川良一奖学金”5.1998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一等奖学金”6.1999 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7.2000 北京大学摩托罗拉科研奖8.200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学优秀奖(香港)9.2001 北京大学博士创新基金奖10、2002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韩国学”奖助金11、2004 北京大学“中流-喜马拉雅”奖教金12、2004 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获奖著作为《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3、2004 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14、2007 北京市精品教材奖(《农村金融学》)
15、2013 北京市精品教材奖(《金融伦理学》)
16、2014 第二届全国金融图书金羊奖(《普惠金融》)Awards:
1. 2004: Peking University “Excellent social science achievement prize” 2. 2004: Peking University Excellent teaching achievement prize3. 2003: Peking University Zhongliu Research Fund.4. 2002: Peking University Ecation Fund “Korea Study Award”.5. 2001: The Innovation Award of Ph.D. of Peking University.6. 2001: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Awards of Peking University.7. 2000: Chen Dai Sun Economic Research Awards, Peking University.8. 1999: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Awards of Peking University.9. 1998: Highest Scholarship of China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Economy Research (CCER) of Peking University.10. 1997: Japan Shichung Scholarship, Peking University.11. 1996: Antai Insurance Scholarship, Peking University.12. 1992/3: Excellent Students Scholarship, Peking University.
『贰』 丘维声的获得荣誉
他两次被评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他积极进行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建设,编写的《高等代数(上册、下册)》被评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他先后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他共出版了《有限群和紧群的表示论》等著作15部。
他的科研工作成绩显著,发表学术论文34篇;七、八十年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和总参谋部科学技术成果奖;1991年以来研究差集和乘子猜想,提出了新的方法,取得了乘子猜想的一系列进展,解决了n=3p^r情形的乘子猜想,获得国内外同行的称赞,多次应邀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所获奖励
获奖时间 所获奖励
1977 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
1985 总参谋部某部科学技术成果奖
1985 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86 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86 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1991 北京大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1991 北京大学安泰青年教师科研成果奖
1995 北京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1996 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96 北京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1997 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
1997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9 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
1999 主持的“高等代数及习题”课程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主干基础课
2001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 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 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
2003 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2003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4 编著的《简明线性代数》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叁』 朱汉城的获奖情况
一、指挥、指导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获得过以下奖项:
1.1986年指挥合唱队获北京市“五月的鲜花”大学生合唱一等奖
2.1992年指挥、辅导军乐队获北京市大学生管乐比赛 合奏一等奖、重奏一等奖、独奏一等奖
3.1993年指挥军乐队获全国大学生吹奏乐比赛 舞台演奏金奖
4.1993年指挥军乐队获全国大学生吹奏乐比赛 指挥金奖
5.1999年指挥军乐队获北京大学生艺术节管乐队合奏一等奖第一名
6.1999年指挥军乐队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管乐队合奏两个一等奖
7.2001年指挥合唱队获得全国大学艺术歌曲比赛合唱一等奖
二、其他奖项
1.1997年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2000年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3.2001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五人集体奖)
4.2002年获清华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
5.2003年获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
6.2003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奖
『肆』 湛中乐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专著:《现代行政过程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年); 《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2003年); 《法治国家与行政法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国家责任法》(合著)(台湾元照出版社,2005年)
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与教材有:《公立高等学校法律问题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 ;《行政法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该书为国家九五、十五核心教材,获北京大学优秀科研教学成果一等奖);《公务员法释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公务员行政许可法读本》(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依法行政培训教材》(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行政法学》(副主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中国九十年代行政法治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副主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副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公安行政法》(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该书获1995年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法治的理想与现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该书被全书翻译成日文于1995年在日本出版);《环境行政法》(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行政行为法研究》(分编主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警察行政法》(合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行政诉讼法概论》(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2007年承担中国法学会部级重点课题《行政调解、和解制度研究》和司法部课题《社会抚养费问题研究》;2006年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公立高等学校相关法律问题研究》;2005-2006年承担广州市政府法制办《依法行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2005年承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条款与费率监管制度比较研究》课题;2004年承担中国工商学会《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制度创新》课题。等等。
『伍』 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系的研究生教育
经济学系课程层次和责任层次分明,课程设置注重基础性和前沿性。经济学系将研究生课程分为4个层次,采取4级分工负责制。第一个层次的课程是公共课(政治和英语),由研究生处负责设定和管理;第二个层次的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由系部(及研究生处)负责设定和管理;第三个层次的课程为专业课,由学位点负责设定和管理;第四个层次的课程为方向课,由各研究方向负责设定和管理。经济学系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注重基础性和前沿性,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及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学及专题、计量经济学及专题以及博弈理论及应用专题等基础课程,跟踪理论前沿,实现了国际接轨。
经济学系研究生管理规范,研究生活动活跃。经济学系专门配备一名研究生教学秘书,并为每个硕士点配备了一名专业教学秘书,经济学系研究生教学秘书的配备为各个硕士点的工作和全体研究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经济学系成立了研究生分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先后举行了学术论文写作、文献阅读等方面的学术活动,在研究生中每年评比“学术标兵”、“学习标兵”,鼓励和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经济学系硕士生导师队伍精干,具有高级职称的导师30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10余名。博士生导师李小建教授是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16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出版专著14部。主要学术贡献领域包括:(1)建立了中国的公司地理学;(2)发展了区域研究的微观尺度方向;(3) 系统进行经济地理的空间网络研究;(4)立足国际学术前缘,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系统研究,推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
硕士生导师周雄飞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受业于厉以宁教授,是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在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以及博弈论方面教学成果突出。周教授近几年先后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在《经济研究》和《地理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两次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周教授应邀作为专题会场主持人或论文评论人连续参加第2-8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其学术造诣在国内经济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硕士生导师李利英教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是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其研究工作获得福特基金会赞助的第五期“中国女经济学者研究培训班”资助,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经济学系的硕士生导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仉建涛教授是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崔朝栋教授是河南省首届优秀中青年社科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曾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王艳萍教授师从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高鸿业教授,获中国人民大学外国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学位,其专著《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获2006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霍彦立教授对经济学思想的剖析深刻,在制度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胡荣涛教授是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国民经济管理领域有重要影响。郭军教授在《中国工业经济》等核心期刊和《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等权威媒体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5部,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樊明教授,是美国北伊利诺大学经济学博士,在劳动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十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经常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朱红恒博士连续参加数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并在2008年第8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担当论文评论人。
『陆』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获奖成果汇编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4项)
1. 第一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年/8项)
王 力(一等奖):工具书《同源字典》;
徐通锵(一等奖):著作《历史语言学》;
林 庚(一等奖):著作《天问论笺》;
孙钦善(一等奖):著作《中国古文献学史》;
陈贻焮(二等奖):著作《杜甫评传》;
蒋绍愚(二等奖):著作《古汉语词汇纲要》;
乐黛云(二等奖):著作《比较文学原理》;
陈平原(二等奖):著作《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2. 第二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8年/9项)
何九盈(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王福堂(集体,二等奖):著作《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
裘锡圭(二等奖):论文《释殷墟卜辞中的“▲”等字》;
温儒敏(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袁行霈、孟二冬(二等奖):著作《中国诗学通论》;
陈保亚(三等奖):著作《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
沈 阳(三等奖):著作《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
陈平原(三等奖):著作《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
乐黛云(集体,三等奖):著作《世界诗学大辞典》。
3.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3年/2项)
陈平原(一等奖):著作《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陈保亚(三等奖):著作《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4.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6年/6项)
袁行霈(一等奖):著作《陶渊明集笺注》;
沈 阳(二等奖):著作《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
袁毓林(二等奖):著作《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
李 杨(三等奖):著作《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孟二冬(三等奖):著作《登科记考补正》;
夏晓虹(三等奖):著作《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5.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09年/9项)
陈平原(一等奖):著作《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严绍璗(一等奖):著作《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三卷)》;
袁行霈(集体,二等奖):著作《中华文明史(四卷)》;
汪 锋(二等奖):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s in Contact-The Distillation Method and the Case of Bai》;
孔江平(二等奖):著作《Laryngeal Dynamics and Physiological Model》;
刘勇强(三等奖):著作《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
陈泳超(三等奖):著作《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
陆俭明、沈阳(普及奖):著作《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李 零(普及奖):著作《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7项)
1. 第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87年/8项)
王 瑶(荣誉奖):论文《鲁迅〈故事新编〉散论》;
朱德熙(一等奖):论文《自指和转指》、《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
裘锡圭(一等奖):论文《战国货币考》;
陈贻焮(一等奖):著作《杜甫评传(上卷)》;
严家炎(二等奖):著作《求实集——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徐通锵(二等奖):论文《宁波方言的‘鸭’[e]类词和儿化的残迹》;
孙玉石(二等奖):著作《〈野草〉研究》;
葛晓音(二等奖):论文《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
2.第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1年/7项)
裘锡圭(特等奖):著作《文字学概要》;
袁行霈(一等奖):《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褚斌杰(二等奖):教材《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葛晓音(二等奖):著作《八代诗史》;
张少康(二等奖):著作《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吕德申(二等奖):著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
陆俭明(二等奖):论文《“V来了”试析》、《“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
3.第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4年/6项)
徐通锵(一等奖):著作《历史语言学》;
孙钦善、倪其心(集体,一等奖):古籍整理《全宋诗》;
金开诚(一等奖):著作《屈原辞研究》;
钱志熙(一等奖):著作《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方锡德(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
张双棣(二等奖):工具书《吕氏春秋词典》;
4.第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6年/5项)
何九盈(一等奖):著作《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商金林(一等奖):著作《叶圣陶传论》;
沈 阳(一等奖):著作《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
蒋绍愚(二等奖):著作《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夏晓虹(二等奖):著作《晚清文人妇女观》。
5.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年/9项)
张双棣(一等奖):著作《淮南子校释》;
钱志熙(一等奖):著作《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
孟 华(罗芃等,集体,一等奖):著作《法国文化史》;
张联荣(二等奖):著作《汉语词汇的流变》;
徐通锵(二等奖):著作《语言论》;
佘树森(二等奖):著作《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
马 真(二等奖):著作《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
沈 阳(二等奖):论文《汉语句法结构中名词短语部分成分移位现象初探》;
郭 锐(二等奖):论文《过程和非过程》。
6.第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0年/7项)
袁行霈(集体,特等奖):著作《中国文学史》;
王洪君(一等奖):著作《汉语非线性音系学》;
张 健(二等奖):著作《清代诗学研究》;
袁毓林(二等奖):著作《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
张少康(二等奖):著作《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孙玉石(二等奖):著作《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褚斌杰(二等奖):著作《诗经全注》。
7.第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2年/7项)
张少康(一等奖):著作《文心雕龙研究史》;
沈 阳(一等奖):著作《生成语法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
詹卫东(一等奖):著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
杜晓勤(张燕瑾等,集体,一等奖):著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
张 健(二等奖):著作《元代诗法校考》;
傅 刚(二等奖):著作《文选版本研究》;
王岳川(二等奖):著作《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
8.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4年/7项)
袁行霈(一等奖):著作《陶渊明集笺注》;
郭 锐(一等奖):著作《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孟二冬(一等奖):著作《登科记考补正》;
董秀芳(二等奖):著作《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胡敕瑞(二等奖):著作《〈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
李 杨(二等奖):著作《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顾永新(二等奖):著作《欧阳修学术研究》。
9.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年/4项)
陈平原(一等奖):著作《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韩毓海(二等奖):论文《所谓无词的言语》;
陆俭明、沈阳(二等奖):著作《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杨荣祥(二等奖):著作《近代汉语副词研究》。
10.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8年/4项)
袁行霈(集体,特等奖):著作《中华文明史》;
严绍璗(一等奖):著作《日藏汉籍善本书录》;
温儒敏(二等奖):著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汪 锋(二等奖):著作《Comparison of Language in Contact》。
11.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3项)
陈平原(二等奖):著作《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
陈晓明(二等奖):著作《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袁毓林(二等奖):著作《基于认知的汉语计算语言学研究》。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及指导教师(5项)
孙玉文(导师郭锡良):博士论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1999年);
詹卫东 (导师陆俭明):博士论文《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2000年);
张 赪(导师蒋绍愚):博士论文《汉语处所介词词组和工具介词词组词序变化》(2001年);
陈 剑(导师裘锡圭):博士论文《殷墟卜辞的分期分类对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性》(2002年);
姜 涛(导师温儒敏):博士论文《“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研究》(2003年)。
2.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项)
陆俭明:第一届国家教学名师(2003年);
蒋绍愚:第二届国家教学名师(2006年);
温儒敏:第四届国家教学名师(2008年)。
3.国家级精品课程(7项)
陆俭明等:《现代汉语》(2003年);
蒋绍愚等:《古代汉语》(2005年);
温儒敏等:《中国现代文学》(2005年);
洪子诚等:《中国当代文学》(2006年);
袁行霈等:《中国古代文学史》(2006年);
商金林等:《中国现代名著导读》(网络课程/2008年);
陈保亚等:《理论语言学》(2009年)。
4.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
陆俭明等(一等奖):“现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1996年);
王福堂等(二等奖):“汉语方言学系列课程”(2004年);
蒋绍愚等(一等奖):“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2005年);
温儒敏等(二等奖):“建立严格的博士生教育管理制度”(2005年)。
5.国家级教学团队(1项)
沈 阳等:“现代汉语”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
『柒』 陈红的近年获综合奖励情况
教学获奖:
2014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省级);2013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省级);2012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省级);2010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省级);2009年获第九届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08年指导的研究生论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省级);2007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省级);2005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省级);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科研获奖:
2013年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2年获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
2011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排名第八;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8年获第十七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8年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7年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6年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6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6年获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6年获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5年获江苏省科协首届软科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其它荣誉:
2013年6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2013~2014年中国大学本科分专业排行榜,所任系主任的人力资源管理系专业获得全国综合排名第七的喜人成绩。这既是系学科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也是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次全国参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评估的有297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2012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2010年获中国矿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8年获中国矿业大学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年4月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省级);2005年入选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捌』 樊东升的资料
樊东升,男,汉族,江苏省镇江市人,1963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个人履历1984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士学位;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8年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国。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兼神经科主任、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神经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主攻方向为神经变性疾病(特别是运动神经元病)、神经肌肉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等,发表论文100余篇。2010年12月被选为监察部第五届特邀监察员.
引成就及其荣誉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优秀青年奖、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教育部211工程、北京市科委等重大项目基金课题;同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973计划、“九五”及“十五”医学攻关、卫生部重点项目学科以及中国-斯洛文尼亚政府间合作项目课题等。
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特约监察员、北京市卫生系统“青联”常委、中华神经病学会全国委员、中华神经病学会北京分会委员、中华神经病学会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北京市脑血管疾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北京医学伦理学会理事、北京神经病学沙龙组委会委员、美国纽约科学院ACTIVE MEMBER、日本基因治疗学会会员、日本神经内科学会会员,以及《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中国脑血管疾病杂志》、《中国神经免疫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世界医学杂志》、《临床荟萃》等杂志编委或常务编委
『玖』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如何进去啊
考研的要求和北大本不是一样的,通过全国法硕联考,在经过复试(笔试和面试,全部英文考)。这个项目当然是很好的,2011的招生信息可以参考今年的招生信息。除了法硕联考之外,入学评奖学金还要考LSAT。
招生的计划目标是100人一届,其中推免50%,国际学生20%,还有30%通过考试。学校每年寒暑假有WHP和SHP两个保送项目,如果您的学校可以推免的话可以看看今年的SHP, 项目很好,很有收获。
学院建校时间较短,网上对其评价很多,不过眼见为实,自己亲自去判断吧。但是绝对要强调的是这个学院绝对不是大家认为的什么挂羊头卖狗肉,赚钱项目,富家子弟……这样的。进法学院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如果只是想混一个北大硕士的学位就不要考虑了。
如果有兴趣的话和我私下联系一下吧~
『拾』 国内有在职心理学博士点的院校和专业有哪些具体如何申请
北京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成立的第一个心理学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3个博士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全国重点学科。拥有教育部“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室和“脑与认知科学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招生特点】心理学院按照心理学一级学科统一招生,入学后进行宽口径培养,学生经过两年左右的学习,可分流到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3个专业方向。学院拓宽和加强学科基础教学、强化心理学研究方法训练、鼓励学生早期介入科研与社会实践。
【师资科研】全院有专职教师51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讲师15人,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学院中既有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张厚粲教
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林崇德教授、著名认知心理学专家彭聃龄教授等老一辈著名学者,又有像舒华、董奇、申继亮等成果丰硕的中青年专家。心理学院承担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重点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20余项。
【毕业去向】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毕业生中50%以上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其余则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综合医院、广告公司、市场研究等部门工作。
北京大学
【专业特色】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心理学的学府,早在1900年即开设心理学课程。1917年创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开端,是由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心理学系。生理心理学和基础心理学被教育部确立为重点学科。
【师资科研】该系近20年来发表SCI论文
数居国内高校心理学系之首。截至2002年,有在职教学、科研人员3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7人。该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可授予心理学各
专业理学或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同时设有心理学成人自学考试点,开设大专和专升本教育,还受理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每年招收约30余名本
科生,25名硕士生,15名博士生。
【毕业去向】其本科毕业生85%以上继续在国内攻读研究生或进入国外著名大学深造。
中山大学
【专业特色】心理学系学生接受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训练,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广泛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实际需
要,特别是心理辅导与咨询、组织行为与广告消费心理、工程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康复等方面的工作。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统计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编程与应用等方
面的训练。
【招生特点】心理学系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部分主干课程聘请境外教师授课,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主干课程用英文教材或采用全英文授课;实行导师制
(从第一年开始每位学生都有一名学习导师,进入三年级部分学生将有科研导师)和科研成果代学分制,以鼓励学生开展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并鼓励学生跨系选修课
程。
【师资科研】心理学系现有全职教师14名、兼职教师9名。实验室包括基础心理学实验室,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心理生理学实验室,心理健康实验室。系里目前拥有专业书刊万余册以及42种心理学英文杂志。拥有应用心理学硕士点以及社会学博士点。
【毕业去向】本科毕业后,既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商业管理与策划以及各类学校与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心理学系2001年秋季开始招收各级学生,目前还没有毕业生。
浙江大学
【专业特色】该院是国家重点学科点所在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早批准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所在单位,
是我国心理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所在单位,是心理学领域最早被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心理学科还是浙江大学“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自1998年以来心理系研究生招生规模已居全国心理系首位。
【师资科研】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现有教授12名,博士导师5人,副教授9名。高级职称的教师中10人具有博士学位,百分之九十以上曾出国深造。青年学术骨干中有9人进入学校百名跨世纪人才行列,3人进入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人被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2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国际合作课题20余项。在航空工程心理学领域中连续20年承担国防科研项目。在人机交互领域中连续10年承担863计划项目。
【毕业去向】毕业生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卫生部门、各类公司和重点中学。
武汉体育学院
【专业特色】运动人体科学与心理学系原名运动心理与保健康复系,始建于1989年。该专业主要从竞技运动心理和大众锻炼健康心理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将心理学的原理和竞技体育、大众健身锻炼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应用心理学的特色。
【招生特点】该系对拔尖人才或学有所长的学生,有博士、教授等直接指导,有针对性地选修校内外课程、参与国家2008年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实践,以期造
就体育高科技一流人才。本系还应用“双语”教学、专业外语、口语听力提高、公务员考试辅导、各专业方向技能培训等。给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特点和主动发展的条
件和环境。
【师资科研】现有专职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7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学位16人;硕士和博士学历者占教师总数76%。为加强开放性办学,已聘有7名国际运动医学和运动心理学领域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该系拥有运动心理专业实验室和专业资料室,现有专业书籍万余册,中外文期刊66种,用于心理教学、研究的仪器设备100余台(套)。下设五个教研室和一所附属医院,并有一中心实验室。
【毕业生去向】其毕业生在体育教育、体育科研和全民健身等众多领域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三年本系两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5%-40%。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85%~96%。硕士研究生考博士研究生录取率保持在30%~60%。
首都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心理学系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两个硕士点。有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心理统计与测量,
以及发展与心理咨询四个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的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北京市的重点建设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始建于
1983年,是我国设立学位点后首批批准的博士点之一。
【师资科研】心理学系现拥有专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0名,讲师两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3名,在读博士两人。心理学系目前在研
项目总数3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二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项目29项。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29本,发表论文79
篇(核心刊物以上41篇),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2篇。
【毕业去向】本科毕业后,既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商业管理与策划以及各类学校与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陕西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心理学系是教育部在西北地区成立最早且惟一一所培养心理学专门人才的教育科研基地。现设有基础心理学、教育史硕士学位点两个,研究方向有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学基本理论、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
【师资及科研】心理学系现有教授、副教授10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具有硕士学位。拥有西北地区较为齐全的心理学实验室和微机实验室,有300
余台心理学实验仪器,32台微机和成套实验软件包,可供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科研之用。该系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特别在空间认知、人因工
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风格。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
【毕业生去向】该系本科生就业率98.5%。
南京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是学校的品牌特色专业。自2002年起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全面使用新课程方案。三大板块课程是心
理教育与咨询课程板块、人力资源测评课程板块、广告与营销心理课程板块。现有基础心理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硕士点。
【师资科研】该院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助教4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7人;4人具有博士学位,2名在读
博士研究生,11人具有硕士学位。在“九五”规划期间,全系共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近20年来,全系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80余篇,出版
著作和教材80部。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学校心理卫生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工作。在全校各专业中,心理学系学生就业形势较好。
江西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有“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硕士点,“基础心理学”是江西省重点学科。该专业在本科教育上有厚基础(开
设8门心理学基础课)、重应用(分别针对学生3个可能就业的方向设置了2-3门专业课程)和强实践(教学上确保1/3的时间用于实践或实验)的特点。
【师资科研】现有专任教师18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35岁以下教师均获硕士以上学位。配备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拥有中、外专业图书3.1万册,中外文期刊100余种。
【毕业去向】可作为各类学校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广告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心理学应用工作。近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7%,直升研究生比率达10%,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华中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心理学系在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力资源与管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理论与历史等领域取得相当突出的成就。主要培养有比较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能够独立地开展研究和教学的心理学工作者。
【师资科研】全系有教授8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位,有国外访问学者或博士后工作经历的教师9位,并且均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该系共获国家级奖
励1项,省部级奖励9项。重要著作奖5项,论文奖20项;教学奖4项。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6篇,出版学术著作13部。实验室共有固
定资产80万元,其中计算机20台,设有多功能实验室(具备单向观察、音频与视频监视、多媒体演示功能)和生理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50平方米。中英文图
书8万余册。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主要去向是高校、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社会服务部门和企业。
华东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心理学系拥有两个博士点(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3个硕士点(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该系基础心理学学科点被批准为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
【师资科研】目前全系教职工近40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8名,讲师9名;博士生导师7人。“九五”期间心理学系承担了19项省部级以上科研与基
金项目,多项横向课题,经费300余万。心理学系下设四个教研室,一个基础实验室。1996年由国家教委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
养基地”,1997年起面向全国招收基地班学生
【毕业去向】本科毕业生每年有30% 40%考取研究生,其他毕业生有的进入高校、中学、机关及研究机构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科研。
上海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应用心理学专业根据市场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除了开设心理学基础专业课程,同时设有心理辅导与咨询、人力
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三个专业方向。各个方向都根据专业的应用特点,设置与市场要求相符合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该系现有“应用心理”专业(本科)和“发展
与教育心理”硕士点,是全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
【师资科研】目前该专业有在编教师23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2名。其所属的教育科学学院拥有心理学科的专业中文图书20万册,外文图书2700册,中文专业期刊24种,外文期刊20种。心理学实验室和儿童心理实验室。
【毕业去向】应用心理专业的毕业生一部分活跃在诸如爱立信、沃尔玛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及各大市场调研公司的研发部,从事心理咨询、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查与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有一部分进入各类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及咨询工作。
华南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心理学专业分两个方向,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从事心理教育、咨询与辅导的教师;非师范类(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测评方向)的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人事、组织部门的管理人员或人事测评的专门人才。
【师资科研】该专业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心理学)。另有一批广东省重点学科、一个重点实验室和一个重点建设资料室。
【毕业去向】近几年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接近100%,主要服务于珠江三角洲的大中专院校,部分毕业生服务于公安、监狱、劳教、军队、公司企业等单位。
西南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从2004年开始,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全日制本科将实施宽口径招生。具体办法如下:学制4年,按心理学一级学科招生(文理兼收);入学
后,前两年统一学习心理学的基础课程和公共课,后两年根据人才市场需要和自己爱好确定专业,以打好基础和满足学生发挥个性特长的需要。本科各专业学生毕业
后通过考试在本院可直接攻读硕士至博士学位研究生。该院目前设有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特别要求:外语语种——英语,师范专业身高男1.60米
以上、女1.50米以上。
【师资科研】学院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助教5名,政工和行政、教辅人员6名。学院有较为先进的重点学科实验室、本科教学实验室,拥有10多万册中外期刊、图书和音像资料。
学院目前拥有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个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三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四个硕士点。
【毕业去向】心理学院每年大约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师专、中小学校从事教学或心理辅导工作。心理学(师范类)历年毕业生考研率约50%,就业率达100%。应有心理学(非师范类)该专业此前无毕业生。
山东师范大学
【专业特色】应用心理学专业在中小学生学习困难及其教育、学习策略、认知风格、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在教学中,该专业注重师生双向互动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师资科研】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1名。获得博士学位者5人、在读博士3人。专业有山东省最大的心理学实验室。
【毕业去向】已毕业的两届本科生有三分之一以上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余毕业生大都进入大学和中学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在企事业单位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