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有两种:
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
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
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亦即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加教师职称。
2.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专业职称,亦即双职称,同“双职称”说的界定一致。
3.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主要强调科研能力。
B. 双师型教师是什么意思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
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
二是“双能力论”,认为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
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但不管是哪种概括,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一是停留在字面解释上,二是表现为较有理性的综合解释。
(2)双师的成果扩展阅读: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为认定对象为具有讲师或者以上教师职称,且满足其他四项要求之一的专任教师。其他四项要求包括:
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
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五年主持或者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且效益良好;
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C. 怎么样才算双师型人才
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的高职师资概述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时下,人们对高职教师以“双师型”为培养目标几乎已达成共识,但对“什么是‘双师型’的高职师资”的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答案。高职师资的任职资格标准是作为一个合格高职教师所应达到的最低要求,、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对高职教师的任职资格唯一能明确规定的是有关学历的标准,即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至少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的资格还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的看法和表述不一。综合起来一共有以下六种“双师型”的观点:
一是“双证”说,认为凡是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
二是“双能(双素质)”说,认为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
三是“叠加”说,与以上两种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相比,此观点比较折衷,也比较普遍,它强调的是“双证十双能”;
四是“双职称”说即要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
五是“双层次”说,认为所谓职业院校教师就是各级各类大中专职业院校中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其第一层次为能力之师,即:经师(经典专业知识)/技师(精湛专业技术):第二层次为素质之师,即:人师(价值引导)1事师(职业指导);
六是“特定”说,该界定没有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给出具体的操作定义,只是指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这一特定的情况就是当前职业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背景,“双师”的提法就不再有意义,因为普通教育同样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编辑本段“双师型”师资的标准
由于对“双师型”内涵把握的不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职业师范院校及研究者等制定或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标准。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1)行政标准: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亦即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加教师职称。
——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专业职称,亦即双职称,同“双职称”说的界定一致。
——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主要强调科研能力。
2)院校标准:如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原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提出了“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的标准。“双师型”教师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经验(即具有所教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岗位经历、资格或能力)的教师。具体标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两年以上的相关专业经历或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接受过系统教育理论的培养和培训,“一体化”教师是指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教师。具体标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接受过系统教育理论的培养和培训。“双师型”和“一体化”的关系是:“一体化”是“双师型”的一部分,因为“双师型”要求实践经历,但不一定必须具备承担实践教学特别是技能训练的能力。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双师型”高职师资概念及其标准的确定,具体参照的是上述教育部的“双师素质”说。
3)学者标准:有的学者提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标准是“一全”、“二师”、“三能”、“四证”。“一全”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二师”是指“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技能训练教学、指导,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经师”,又是引导师范生成长成才的“人师”。“三能”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全面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或教师职业基本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的能力。“四证”是指毕业证、技术
(技能)等级证、继续教育证和教师资格证等。
D. 双师教育的效果好么
我们也是一直怀疑,从学而思等推出双师课堂我们就在实验
我就结合这两年实验和了解说一下吧
我们一直以为双师无法解决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但是经过对比和实验,我们发现,视频教育反而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孩子对他兴趣挺高,而且老师资源也确实更好
另外就是现场老师不用讲课,反而有时间陪伴和辅导孩子,每个孩子都能被照顾到
这样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孩子的认知和学习能力都在提高
所以双师还是挺好的,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待证明
比如对孩子视力问题,等等等等,其实国家早就在推广双师,只是不是这个名字罢了
现在的小学每个学校黑板后面不都有一个液晶显示吗,我们小时候的投影仪,不都是一种表现吗,对未知存戒心是好事,但是也应该接受和改变
E. 双师型的意义,作用
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的看法和表述不一。综合起来一共有以下六种“双师型”的观点:
一是“双证”说,认为凡是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
二是“双能(双素质)”说,认为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
三是“叠加”说,与以上两种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相比,此观点比较折衷,也比较普遍,它强调的是“双证十双能”;
四是“双职称”说即要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
五是“双层次”说,认为所谓职业院校教师就是各级各类大中专职业院校中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既能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其第一层次为能力之师,即:经师(经典专业知识)/技师(精湛专业技术):第二层次为素质之师,即:人师(价值引导)1事师(职业指导);
六是“特定”说,该界定没有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给出具体的操作定义,只是指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这一特定的情况就是当前职业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背景,“双师”的提法就不再有意义,因为普通教育同样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F. 什么是双师课堂
双师课堂是指2位老师对1位学生进行授课辅导。双师课堂 摒弃“老师只负责授课”的固有思维,每位学员都配备两位专业老师陪伴教学。 双师由授课老师、辅导老师组成。授课老师专业知识讲解,辅导老师1对1复习巩固、贴心陪伴。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学习的意义,教育的温度。
双师课堂摒弃传统填鸭式教育,开启对话教学新风格,站在孩子的角度培养授课; 上课学生全程参与,配以有趣的课程内容,丰富好玩的上课形式,让学生爱听、听得懂、有收获。
双师课堂的特点
1、名师资源最大化的实现共享。双师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名师资源共享,解决各地教育资源分配平衡的问题。线上的名师讲课,线下的老师进行答疑辅导,可以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利用程度。
2、课堂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双师课堂作为一种已被验证的远程实时直播互动教学系统,相对于传统无互动模式的直播及录播课堂,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3、对互联网技术依赖性强。双师课堂需要采用一定的互联网技术,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撑,也无法实现远程实时直播互动,双师课堂也就成了空话。
4、学习效果有待检验。双师课堂的原意应该是希望通过这个新型课堂,为学员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环境,从而更好地接受课堂知识,达成内化效果。
G. 双师课堂的优势与特点是什么
近两年来,双师课堂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明星产品之一,受到教育业界内的一片好评,现在很多的教育行业都纷纷在这一领域中加大投入,增强布局,所以现在的双师课堂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虽然现在业内人士对于双师课堂能够带来的效益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人认为双师课堂只是网络教育在线直播的一种模式,但是也有许多的人士坚持认为双师课堂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推进在线教育产业的发展。那么双师课堂的优势主要有哪些呢?
双师课堂线下教室 - 辅导老师配合主讲
百家云双师课堂是专注于教育行业的一站式双师课堂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帮助数百家教育客户和公立学校成功开展了双师教学业务,全国已部署超过4000+间双师教室,覆盖了除港澳台外的中国大陆所有省份和自治区。百家云双师课堂针对于双师教学场景,专门打造了双师个性化设备方案、双师直播系统、双师互动系统和双师运营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围绕双师业务的生态服务平台,提供了社群营销获客工具、双师直播间租赁、双师教室装修方案咨询、双师运营咨询和双师课程内容对接等服务。
H. 莎车县教育系统2020年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心得体会
高质量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高质量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是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通过学生资助、师资保障、校园建设等措施,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在各个阶段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富裕。
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实现了大规模减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 规划明确要求“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8 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 年)》,着力聚焦深度贫困攻坚难点。2019 年《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指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其中推进教育精准脱贫是完成任务的重要方式。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高质量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必将推进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京雅学云智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结合校园文化进行设计,打造符合学校发展规划的智慧校园、校园信息化等项目提供技术环境搭建方案的公司,公司项目还包括为教育工程实施项目提供基础工程实施、场地建筑、装修装饰等方面建设支持、服务
雅学集团涉及业务以智慧教育为主和中国教育出版网深度合作为区/县域教育现代化提供解决方案,主要包含数据中心、平台类、智慧环境、应用四大部分,产品应用广泛:智慧课堂、优质教学资源库、中高考命题资源库、易搜备课素材库、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智慧题库、教务管理、智慧校园人人通空间系统、在线互动双师课堂、学生行为分析、仿真实验室、数字办公(OA系统)、调查问卷系统等主要是以中共发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标准推进本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公平。
通过现代化设备创新教育,因材施教,将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集办公设备:办公用品、图书、幼儿教育、实验室、教育设备与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设备
针对企业的用工需求与职校开展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科技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智能教学设备、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以及素质教育培训等,以优秀的服务、专业的团队为学生们提供优质技能培训及就业咨询服务,为众多企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咨询服务。
以完善的研学旅行、营地教育、冬令营、夏令营、户外拓展、森林学校等校外教育服务体系,为3-18岁儿童青少年提供社会能力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素质兴趣爱好为己任,倾力打造完善的青少年科学科普实验基地。
集学生营养、集体用餐原料供应与半成品冷链系统物流供应为一体,将现代科技应用服务于学生智慧食堂管理,严格按照视频安全法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经营,以集团公司+基地+农户三体一链的原材料采购模式进行分拣、包装、保险、冷链、配送,从源头上精密把关,在配送中使用智慧食堂系统追档,提供安全可靠学生膳食的供应服务。
为教育工程实施项目提供基础工程实施、场地建筑、装修装饰等方面建设支持、服务。为智慧校园、校园信息化项目提供技术环境搭建方案并实施配套,结合校园文化进行设计,打造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尊重教学人文的良好学区环境。
(侵删)
I. 怎样才能成为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应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2)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要求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针对这一点,有学者还提出,“双师型”教师应能按照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等。
(3)具备相当的经济素养,即具备较丰富的经济常识、熟悉并深刻领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经济理论,树立市场观、质量观、效益观、产业观等经济理论。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市场经济要求办学办事,并善于将经济常识、规律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4)具备相当的社会沟通、交往、组织和协调能力。即既能在校园内交往与协调,又能在企业与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5)具备相当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要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懂得企业和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
(6)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要适应资讯、科技和经济等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