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级职称评审 科研成果按时间还是级别排序好
同等级别领导干部排序一般规则如下1、对于“新提拔”的干部,排名主要按被提拔回的时间为顺序答。2、官员排名的普遍规则是,官员平级调动后的排名主要看资历,也即根据担任“同一级别”职务的年限长短确定排名,而不是看任现职的时间先后。3、在干部任用的实践中,经常会同时任命同一部门几个副职,对他们的排名同样要论资排辈,主要就是看他们在任新职务之前所担任的职务高低、年限长短。
『贰』 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在职称评审中算啥
加分项 佐证材料
推荐抄中创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中心是在国家政策指导和河南省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专业从事于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的权威机构,得到省市科技部门、教育部门的认可,中心主要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原科技成果鉴定)、高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人才评估及对接等。一七五一三一三一零零零。
『叁』 郑州市中级职称评审必须有省部级科技成果吗
不用啊,中级职称用不上的,中级职称只需要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不用核心期刊就行,只要杂志有刊号,是正规杂志);一定的工作年限;还要考职称英语,只需要这些就行了。
省部级科技成果是评高级时用的,你评中级有省部级科技成果也可以的,也不多余,不过也没有必要 ,再说了,那省部级科技成果也肯定不是你来主持的,你只能是挂个名,也没啥用。
『肆』 评审中一职称里的科研成果指那些
应该是发表的或者获奖的论文、专著、课题等,应该侧重于“研究”。
求采纳。
谢谢。。
『伍』 科学技术成果证书第六位可以进副高吗
你好!
评审副高不止你上面说的条件,具体如下,仅供参考:
工程专业技术正高、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应用研究员(正高) 一、申报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任高级工程师职称;获得博士学位任高级工程师两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任高级工程师四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任高级工程师五年以上。上述人员在任高级工程师以来业绩突出,能指导其他高级工程师的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其他国家级奖励的主要研究人员,其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主要研究人员,其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获得四项以上专利(其中至少一项为发明专利),或取得六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并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人员; 4.获两项以上国家设计金质奖、银质奖、部一等优秀设计奖、部一等优秀勘探设计奖,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工程设计项目的主持人员或主要设计人员; 5.主持或为主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 6.在省以上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中,担任设计、施工方面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高级工程师(副高) 1.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师工作2年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3.取得后学历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并在取得学历后继续从事该专业工作3年以上。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破格申报指导条件 一、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资格 破格申报评审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须在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承担国家级项目(课题),解决关键性问题,其成果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须有同行权威专家和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和认可),或在管理、应用技术推广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完成人;或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文五篇以上(其中第一作者的论文至少要有三篇);或者公开出版由本人撰写的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两部以上专著或译著。 二、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资格 破格申报评审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一般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中的两条;受市地以上政府表彰者,具备其中一条即可: (一)承担省、部级项目(课题),解决关键性问题,其成果具有省内先进水平(须有同行专家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和认可),或在管理、应用技术推广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者市地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文三篇以上(须为第一作者);或者公开出版由本人撰写的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一部以上专著或译著;或者主持编写大型系列国家或部颁标准及规范;或者主持编写在省以上范围通用的教材(理工类教材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5万字,文史类教材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20万字)。 (摘自山东省人事厅鲁人职[1999]11号文件)
『陆』 评职称用科技成果
你从事的工作中应该就有啊,比如说比较大的或者新的项目.
『柒』 如何体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职称评审中的评价
过去,研发了高新技术并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也可能无缘高级职称,现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成了评职称的重要条件;过去,在科技人员申报职称时,论文具决定性作用,现在,可用专业技术分析报告、专利代替论文……日前,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人员职称评价改革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12条创新举措,对科技人员职称评价标准、评审通道、评价领域、评价机制等四方面进行改革,打破以往职称评审中唯论文论的评价体系。
以往评职称,一定要有论文或科研项目,这种评价标准有利于基础研究,但让从事应用型技术创新的科研人员处境尴尬,因为其技术创新并不能通过论文或科研项目来体现。这导致不少科研人员不得不将时间花在发论文上。
此次改革,建立了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审导向,今后只要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并成功实现转化,申报最高为正高级的相应级别的职称就有很大机会。
比如《意见》规定,在评职称时,科技人员作为第一主持(责任)人研发的高新技术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单个技术项目转让交易额累计达50万元的,或3年内多个技术项目转让交易额累计达100万元的,每个项目或每100万元可替代一项课题成果;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2项技术创新并实现成果转化的,可以一篇专业技术分析报告替代一篇论文要求。
“这就有利于技术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研究和开发上,避免为发论文和跑科研项目而费心费力。”业内人士指出。
『捌』 论文发表与科技成果对职称评定是否有相同作用
论文发表与科技成果对职称评定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论文发表一般是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是必须的,不具加分能力;
科技成果一般是职称评定的补充条件,不是必须的,是加分项。
『玖』 教师职称评定中科研成果是指什么
SCI,SSCI,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学术成就
『拾』 职称评定时成果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人是指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和地市级奖励规定证书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