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7-10 20:59:37

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什么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明确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为我们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准确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扩展阅读: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现这“五个振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就需要把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统筹谋划和推进,尤其要注重遵循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乡村建设规律,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有序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切忌贪大求快、急于求成。

B.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1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文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中央认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文件确定,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C.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今后乡村振兴将从哪四方面发力

2021年1月13日,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的司长曾衍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新、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负责人赵长保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有关提问。

曾衍德说,为了进一步地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对于农业生产需要做到保证数量、保证多样性、还要保证质量加强产能建设,保证数量要深入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对于藏粮于技这其中的一项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打好众业的翻身仗。曾衍德说,自从党召开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以来,我国的种业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目前种子的供给都是有保障的,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推进更高质量发展,保证中国碗主要装的是中国粮食,中国粮食主要用的是中国种子,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打是务实基础,第二件事是推进技术创新,第三件事是培育主体,重点关注领头企业。

从2021年开始,在我国的脱贫摘帽地区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那么怎样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施有机连接呢?刘焕新说,我们需要守住一条底线,这条底线就是不发生规模性的返贫。我们需要对于脱贫不稳定户,还有边缘贫困户以及嗯因灾因病容易致贫户进行动态的帮扶以及监测。赵长宝说下,在下一步农业农村部的工作中,将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推进新一轮的农村改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撑。

D.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中国怎样向乡村振兴过渡

中国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时,贫困人口数量约为7.7亿人;如今“十三五”收官,现行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摆脱了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券在握。 资料图为航拍贵州省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崇德小区移民安置点。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将脱贫攻坚融入乡村振兴,将脱贫成果对接乡村发展……众多建议、提案也被代表委员带进了“议事厅”。
今年两会召开在即,从脱贫攻坚胜利的“倒计时”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行时”,中国工作重心的转向路线正逐渐明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直言,总体上看,通过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摘帽和实施乡村振兴的目的,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实现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战略则为脱贫摘帽更加稳定、脱贫攻坚战果更加持久提供了保证。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更进一步,设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5年过渡期。

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资料图为航拍普格县甲甲沟村。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求是》杂志刊发的《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引发关注,其署名作者为“中共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这一新机构的首次亮相释放重大信号,官方已在从制度层面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就在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乡村振兴局也将正式“接棒”,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如何确保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外界期待从此次两会中寻找答案,而从目前已公布的政策文件和学者分析来看,平稳过渡至少要从三方面共同发力。
巩固脱贫成果,为平稳过渡“夯实地基”。脱贫是动态工作,低收入农户在脱贫后有可能因主客观原因而返贫,尤其在后期摘帽的深度贫困地区,诸多方面较为薄弱,巩固脱贫成果并织牢防止返贫的一张网显得极为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不少贫困县脱贫后,若后续政策落实没跟上,可能会返贫,这就需要在过渡期内保持政策稳定性,“脱贫不脱政策”才能巩固好现有脱贫成果,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块“压舱石”。

2020年9月17日,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毛葡萄园。中新社记者 翟李强 摄
拓展脱贫成果,为平稳过渡“添砖加瓦”。乡村振兴着眼于所有农民和行政村的发展,其目标指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而拓展脱贫成果可拉近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距离。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成杰认为,要进一步接续和拓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业态和模式,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
建立衔接机制,为平稳过渡“搭桥铺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要加强顶层设计,而脱贫攻坚积累了多年的“实战经验”,其验证成功的模式、政策若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使得过渡期更为平稳顺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指出,有效衔接需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脱贫攻坚中的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乡村治理、组织领导等方面的“智慧”都可考虑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作用。
两会召开在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何新表述?来自乡村的代表委员又会带来哪些一线声音?这些问题即将得到解答。(完)

E. 乡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是怎么样的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施关键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发展的核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一鼓作气,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研究解决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党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

F.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句话对吗

对的,由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作用对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因战略针对性与整体性、特惠性与普惠性、福利性与经济性等矛盾而引发的现实挑战。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有预见性地主动寻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对接方式,通过政策内容和实施方式的适度细化与调整,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扩展阅读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现这“五个振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就需要把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统筹谋划和推进,尤其要注重遵循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乡村建设规律,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有序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切忌贪大求快、急于求成。

G.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由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作用对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内必然存在因容战略针对性与整体性、特惠性与普惠性、福利性与经济性等矛盾而引发的现实挑战。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有预见性地主动寻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对接方式,通过政策内容和实施方式的适度细化与调整,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H. 人才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现在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吸引人才利用人才。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才能够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I.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抢抓战略机遇,把更多资源向“三农”倾斜,让更多发展要素向乡村集聚,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目标任务
●2021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到2025年,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深入推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走前列,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落实五年衔接过渡期要求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阅读全文

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