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党建工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凝聚群众共同奋斗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核心。
一、党建工作具体内容:
1、服务基层。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要从基层的实际出发,要建立和实施联系基层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状况,千方百计帮助基层解决困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决议在基层贯彻落实。
2、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用心服务,使党群干群之间更融洽和谐,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3、服务中心。正确处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找准结合点,把党务工作融合于中心工作中,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任务上同担。坚持在本岗位建功立业。
二、党建工作具体做法:
1、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高领导能力。
农村党支部是最基层的组织细胞。村级党组织担负着带领农村百姓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思想也面临着多元化。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极大挑战。
2、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思想建设。
其次,加强能力建设。
三是认真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3、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
发展农村村级经济,不仅是农村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更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这是农村党组织的第一要务。
(1)党建项目成果扩展阅读:
党组织基本制度:
“三会一课”制度,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内送温暖制度,爱心扶贫助困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党组织活动情况报告制度,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为民服务日制度,“五好五带头”等;
党员基本制度:
党员活动制度,党员行为规范,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党员教育规范,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党员服务日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员监督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谈话诫勉制度;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
非公企业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制度,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标准,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职责,非公企业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职责。
参考资料:党建-网络
⑵ 创新党建工作方法 党建创新工作成果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⑶ 党建工作开展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党建是指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和活动。党建工作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这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遵循。
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强化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
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就必须要增强党建观念,要有强烈的宗旨观念和责任意识。要强化管理,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
二、以党员为根本,激发全体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先进建设主体的积极动能。
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全体党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贴近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全体党员的心坎里去,激发党员作为党的先进建设主体的自觉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三、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切实把党的原则和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中。
不断建立和完善文化建设,促进全面科学发展,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培育行业精神,打造一流团队,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坚持党的建设、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法规章。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大范畴是我们党在长期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之中。
到十七大,又鲜明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这个范畴,十八大时增写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从而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完善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的“六位一体”,使党的建设的内容和范畴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点。
⑷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成果是什么
一、苏州着力推进街道社区、单位和行业基层党建共驻共建互联互动,突出“街道搭台、部门出力、支部行动、党员亮牌”,推动全市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单位、行业党组织与街道挂钩联系,市级带头将180多个市级机关部门、企业、学校和医院等单位全部按属地划分到19个街道中。同时,充分调动全市 3000多个“行动支部”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实践中,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退(离)休党员在社区网格主动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担起治理责任、化解发展矛盾,增进城市居民福祉。
二、苏州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委会,由苏州市委组织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委教育工委、市民政局党委、市财政局党组和市政府国资委党委6个单位构成,由市委党建办负责召集研究城市领域基层党建相关重要工作,齐抓共管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三、苏州出台社区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十项措施,健全完善培养选拔、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大优秀带头人选拔进街道班子或者事业副科岗位力度。全市先后统一招聘专职党务工作者近600名,保证了基层党建工作有人干、基层干部培养有源头。在全市建成5100多个“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广泛覆盖镇街社区、开发园区、楼宇商圈。开发建设“苏州智慧党建信息平台”,实现“日常管理登平台,特色亮点上云端”,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党在基层的每一个细胞都保持健康、每一个组织都坚强有力,着力提升组织力,不断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