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小林正树:《怪谈》 下载地址
我看过了,买的碟片
四块钱一张,全的
你去买看看
呵呵
❷ 求小林正树导演的《切腹》的百度云资源, 1962年的,要内嵌字幕版的。最好是可以是720P的。
没看过这个电影
❸ 求小林正树导演的电影《怪谈》的在线收看地址
怪谈 Kaidan (1964) 好老的片子啊 http://www.verycd.com/topics/186814/这就是
❹ 小林正树的电影,切腹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eb452794-693a-11df-b2e7-0015c55db73d/ 前几天才看了 速度应该不错的
❺ 请介绍一下日本电影导演小林正树
1916年生于北海道小樽市。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后,进入松竹大船摄影所,在木下惠介手下当副导演。1952年导演的《儿子的青春》是他的一部处女作。之后《美丽的岁月》则为其理想主义之代表作品。1959年至1961年所拍摄的《人的条件》则以反战思想不诉求。继而拍了《切腹》和《怪淡》等时代剧受到戛纳电影节的青睐,获颁评审委员特别奖,因而在国际影坛中大放异彩。1968年拍摄了《日本的青春》,展示了战争期间渡过青春的一代人的艰辛和迷茫;1982年他完成长达四个小时的纪录片《东京载判》。接着又根据连合赤军事件拍摄了《没有餐桌的家》。他自78年的代表作《燃秋》之后,又拍了不少剧情片。
小林正树作为战后最有成就的日本导演之一,以他敏锐的视角触及人性和在非常状态下的人性的变异,除了他为中国观众熟悉的《怪谈》(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神鬼电影,它的特效和影像想像力是非数字年代最具有东方神韵的作品之一),而他的《切腹》则彻底动摇了日本武士道文化的根基,人性的弱点和恐惧在此片一览无遗。
但是,小林正树最大的意义是他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的自觉反思,这个立场来自他在冲绳守卫战当过俘虏的经历,这样的人生履历让他明白战争的给双方带来的苦痛。他的《东京审判》是迄今为止最重要同题材电影,而他自始至终站在人性角度去探索战争责任的问题是一种经历之后的自觉。
小林正树拍摄于1959-1961的史诗巨作人间六部曲《人间的条件》取材于五味川纯平的原著《人间的条件》。是反映日本在中国东北(满洲)日本殖民者的电影,导演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战争给双方的影响做了反思,本片的故事背景是一九四三年的满州,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男主角尾,在满州为其人道主义立场努力终生的故事。它探索了非正常状态下人的心理和疑问。主演是促代达矢,新珠三千代,金子信雄。
影片六部分别是
第一部:纯爱编
第二部:激怒编
第三部:望乡编
第四部:战云编
第五部:死的脱出编
第六部:旷野的彷徨编
电影的一、二部主角以人道改革方针对待中国工人而遭失败的经过,并探讨殖民者的良心问题。三、四部描述男主角尾在军队中亲闻被迫参战同胞的悲惨境遇。五、六部内容讲述已成为北满州逃兵的尾,因抗争而致死的经过。
我始终认为一个站在人性角度反思人类过责的导演是伟大的,战争双方首先都是人,人的内心都有邪恶(撒旦)和人道(信仰救赎)的两部分,作为战争个体的尾的自觉反战是人性升华和看见惨烈之后的人性转向,它不是单边主义的狭隘立场,它是人性在战争状态下被扭曲后的良知反思,促使观者对人道善意与屈服邪恶的矛盾问题留下重审空间。
❻ 请问哪里能看到,小林正树的老片<怪谈>BT也可以,在线看也可以FTP下也可以,
那是部好片子,不久前出了盗版的DVD,你可以去买一张。质量不错。
最近书市上还有一本小泉八云的《怪谈》,小林正树就是改编了其中的三个故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9月版,收录了39篇日本民间流传的鬼怪故事,还配有40幅相关主题的浮世绘名作。我买了,很好,推荐!
❼ 小林正树的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息子の青春(1952年)
东京裁判 (1983)
化石(1975)
日本的青春 (1968)
夺命剑Jôi-uchi: Hairyô tsuma shimatsu (1967)
遗产 Karami-ai (1964)
怪谈Kaidan (1964)
切腹 Seppuku (1962)
人间的条件Ningen no joken I (1959)
编剧作品
铜锣平太 (2000)
东京裁判 (1983)
人间的条件 Ningen no joken I (1959)
❽ 谁有小林正树《切腹》的影评
一部经典中的经典,武士影片的大作。深层次剖析武士阶层的状态与实质,带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悲凉与一声叹息。如果抛开武士道本身的关系,这部片子反映的大哲也发人深思,不论政治统治与行政上的意义如何,可能某些用来束缚人的所谓“道义”都是一种矛盾综合体的表现。而在要求别人这样遵守的同时,在“道义”与实实在在的生活、人性相冲突的时候,自己能否知道如何选择呢?可能不身临其境,永远也无法下结论。而此片对于武士阶层唱出了挽歌,真实、可叹。
❾ 历史上第一个切腹的日本人是谁
藤原义
藤原义当时设计的这一死亡方式,可能仅仅是为了追求死的骇异而已。这种切腹自杀,在他死后几百年,居然成武士道最崇高的典范,从而成为每个武士的必修科目,也就是说,每个武士都期待着某一天可以切腹自杀。藤原义本人也成为武士道中第一个确有其人的切腹武士。
剖腹的开始盛行,是在镰仓幕府以后,因丢失阵地而引咎剖腹,或耻于被擒而阵前剖腹,占了绝大多数,一直持续到战国时代。江户开幕以后,社会统治相对平稳,因殉死而剖腹,和作为刑罚的“诘腹”,逐渐占了主流。虽然幕府严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无法阻止这一历史性的趋势。
(9)小林证书扩展阅读:
切腹被日本人赋予了神话般的宗教地位。在古代日本人的信仰中,腹部是人类灵魂和爱情的居所,剖开自己的腹部,就意味着把自己坦荡的灵魂展示给他人。甚至有人声称,以觅死之道诠释的武士道,自然而然的推崇切腹这种方式。
对于一个有雄心壮志的武士而言,自然的死亡似乎很平庸,不够热诚,唯有切腹才是最高尚的行为,也是最动人的哀伤。理论上,武士在切腹之前要先剃须理发,沐浴更衣,穿着白色和服在装饰肃穆的寺庙中进行。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日本文化脱胎于儒家文化。但与中国儒家文化不同的是,由于长期受制于幕府统治,日本儒家文化糅合进了大量法家文化,表现到社会生活中即为人们熟知的武家文化。武家文化强调绝对忠诚,德川幕府更将此发挥到了极致。
切腹正是此种文化的产物,武士则尊其为死亡的最高形式,更有甚者将其上升到艺术层次。小林正树以《切腹》对此谬论进行了反击,其力度之强使得民粹论者将切腹完成了自我切腹。
❿ 小林正树的个人经历
小林正树,1916生于北海道小樽市。1937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哲学系,师从秋草道人、会津八一学习东洋美术。1941年大学毕业,进松竹大船摄影所当助理导演。1942年被征兵到满州服役。1945年日本战败,小林在冲绳岛美军管辖的俘虏营中度过一段时日后,于1946年回松竹大船复职,师从木下惠介。1952年独立执导第一部影片《儿子的青春》。1953年根据安部公房剧本拍摄的《厚壁房间》,是一部在日本电影史上有相当分量的作品。该片通过描写因毫无证据被关在监狱中的战争牺牲者,来揭露战争犯罪的真实情况,因考虑到对美国的感情问题,于1956年才正式公映。1959年至1961年摄制了根据五味川纯平的长篇小说改编的长达9小时38分的巨作《做人的条件》。通过对被强行征召的日本知识分子士兵在关东军里所受到的非人待遇与人性扭曲的描写,控诉战争毁灭了人性。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响,经常彻夜放映。该片获得了日本《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每日电影》竞赛日本电影奖、编剧奖。在国际上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乔尔乔奖。
他执导的第一部古装片是桥本忍编剧的《切腹》。描写一对为藩帮复仇以致切腹自尽的父子的悲剧,来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获日本《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每日电影》竞赛日本电影奖以及戛纳国际电影节审查员特别奖。他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作品《怪谈》是一部倾注着他的美术艺术造诣的杰出影片,获《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并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审查员特别奖,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推荐入围。1967年执导三船独立制片第一部作品《冒犯君主——接受妻子处理》获日本《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每日电影》竞赛作品奖、日本《电影旬报》最佳导演奖,同时获威尼斯电影节影评家协会奖。1968年拍摄了《日本的青春》,展示了战争期间渡过青春的一代人的艰辛和迷茫;
1975年将井上靖原作《化石》先是改编成8小时的电视电影,后来剪辑成3小时的剧场用电影。描写一位身患癌症的上年纪的男人在现实与幻象之间游弋的心理活动状况,获《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每日电影》竞赛日本电影奖、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1983年创作的《东京裁判》是一部集远东军事法庭审判二战战犯的全部映像资料和日本国内外新闻长达15年间的有关映像资料编辑成4小时37分的长纪录片。在控诉日本侵略的同时,也揭示了胜者在法庭裁判上的空虚,以及闭庭后全球仍然频发的局部战争。该片囊括了日本国内所有电影奖,并获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家协会奖。接着又根据连合赤军事件拍摄了《没有餐桌的家》。
他是日本战后电影史上一位杰出的巨匠,是一位正直的、有敏锐洞察力、有思想的电影作家。主要作品还有:《美好的岁月》(1955)、《黑河》(1957)、《日本的青春》(1968)、《燃烧的秋天》(1978)、《没有餐桌的家》(1985)、《战争与青春》(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