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暑假发生的国外新闻20条,速答,100悬赏
你好,国际部分:
“实践6•15共同宣言韩方委员会”7月2日表示,为纪念“7•4共同声明”发表41周年,韩方与朝方委员会达成协议,将于4日在韩国、朝鲜和海外同时举行纪念活动。这是韩朝在民间层面上首次同时举行“7•4共同声明”纪念活动。
7月1日至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国际核安保大会再次呼吁加强核安保的级别。此次会议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举办,大会主题是“加强全球投入”。会议首次上升为部长级,34名部长级政府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7月2日,美联储以7∶0的投票结果批准了《巴塞尔协议Ⅲ》。预计,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货币监理署也将在近期批准该协议。此前中国和欧盟均已批准该协议,至此,金融危机后在全球金融监管改革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协议,已经在全球主要国家获得通过。
世界气象组织7月3日发布的《全球气候2001—2010:气候极端事件10年》报告称,21世纪最初10年是自1850年有现代测量数据以来最热的10年,其间全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气候极端事件。
7月8日,美国和欧盟“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首轮谈判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就农产品市场准入、电子商务、投资和竞争政策等问题展开谈判。如双方达成自贸协定,将使双方经济增长率提升0.5%,并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
7月10日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最新报告称,在发达国家当中,美国不再是全球最肥胖的国家,墨西哥肥胖率排名第一。美国,叙利亚,委内瑞拉和利比亚(并列)紧随其后。而日本在发达国家当中肥胖率最低。
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将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从BBB+下调至BBB,展望为负面。作为欧元区的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自2011年中期以来一直陷入经济衰退,现在失业率还保持在12%以上。
7月10日讯,首尔高等法院10日就4名韩国人以二战时期从朝鲜半岛被强掳至日本炼钢厂从事劳动为由向新日铁住金(原新日本制铁)索赔一案做出判决,裁定原告方胜诉,勒令该公司做出赔偿。该案去年被韩国最高法院发回重审。韩国法院在战后赔偿问题上勒令日本企业做出赔偿尚属首例。
俄罗斯最大的造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总经理亚历山大•沃兹涅先斯基日前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海事防务展上宣布,2016年俄罗斯将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漂浮核电厂。
总部设在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11日发布报告称,2013年全球谷物产量将较去年提高约7%,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粮农组织在每季度发布的谷物产量展望和粮食状况报告中预计,2013年全球谷物产量将达到约24.8亿吨。
世界贸易组织(WTO)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象征,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区域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是当前全球贸易领域的显著特点。根据WTO的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全球正在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为381个,这些协定形成了全球各国相互交织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成果,进一步拓展双边各领域和在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英国首相卡梅伦7月15日在首相府会见了到访的缅甸总统吴登盛,双方就防务合作、发展援助以及投资领域的合作等一系列问题交换了意见。吴登盛是自1988年两国关系陷入停顿25年来首位访问英国的缅甸最高领导人。
7月18日电,“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防控”特别首脑会议日前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闭幕。与会各国代表承诺共同采取有效行动,争取在2030年消除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
当地时间7月18日下午,美国“汽车之城”、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底特律,依照《破产法》第九章相关规定正式向该州东部地区法院申请地方政府破产保护。这是美国历史上迄今规模最大的城市破产案。
7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现在白宫吹风室。在17分钟的讲话中,奥巴马神情严峻,结合亲身经历阐述对特雷翁•马丁案及美国种族问题的看法。这是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就任以来首次如此长时间、广泛深入地公开谈论种族问题。
日本第二十三届参议院选举结果7月21日揭晓,由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获得64个席位,执政联盟公明党获得10个席位,加上59个非改选席位,自、公两党共拥有133个参议院席位,超过“稳定执政”所需的129个席位,从而结束了长达6年众参两院分别由执政党和在野党把持的“扭曲国会”现象。
7月22日,俄历史上最大规模战备突击检查圆满结束。检查期间,中央军区、东部军区、太平洋舰队、远东航空兵和运输部队共出动16万官兵、130架飞机、70艘军舰以及1000辆坦克和装甲车。该演练是今年3月份以来的第三次“非规定动作”。
为期10天的第十八轮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7月15日起在马来西亚东部城市亚庇举行。23日下午,日本正式加入TPP谈判,成为TPP第十二个成员国。由此,TPP谈判参加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占世界经济比重近四成。
欧盟委员会7月24日在布鲁塞尔宣布,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年底前投入试运行。欧盟计划在2016年完成定位导航系统全部卫星的组网。伽利略系统建成后,将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共同构成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服务。
今年是“奥斯陆协议”签署20周年。面对中东新形势,有关各方应增强促和的紧迫感。在有关各方积极努力下,日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就重启和谈初步达成一致,双方谈判代表正为在华盛顿复谈的一些细节进行协商。
7月28日,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广告传播公司——美国宏盟集团和法国阳狮集团在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阳狮集团总部正式签署合并协议。预计于今年底或2014年初成立的阳狮宏盟集团将超过目前排名第一的英国广告商WPP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韩媒体高层对话”7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两国媒体代表就“媒体在推动新时期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的作用”和“新媒体发展给中韩媒体合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两个主题展开广泛深入讨论。
望采纳,谢谢!快开学了,赶快写吧!
2. 2013年7月的国际新闻20条(越多越好) 太旧的不要
1.“实践6•15共同宣言韩方委员会”7月2日表示,为纪念“7•4共同声明”发表41周年,韩方与朝方委员会达成协议,将于4日在韩国、朝鲜和海外同时举行纪念活动。这是韩朝在民间层面上首次同时举行“7•4共同声明”纪念活动。
2.7月1日至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国际核安保大会再次呼吁加强核安保的级别。此次会议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举办,大会主题是“加强全球投入”。会议首次上升为部长级,34名部长级政府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3.7月2日,美联储以7∶0的投票结果批准了《巴塞尔协议Ⅲ》。预计,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货币监理署也将在近期批准该协议。此前中国和欧盟均已批准该协议,至此,金融危机后在全球金融监管改革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协议,已经在全球主要国家获得通过。
4.世界气象组织7月3日发布的《全球气候2001—2010:气候极端事件10年》报告称,21世纪最初10年是自1850年有现代测量数据以来最热的10年,其间全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气候极端事件。
5.7月8日,美国和欧盟“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首轮谈判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就农产品市场准入、电子商务、投资和竞争政策等问题展开谈判。如双方达成自贸协定,将使双方经济增长率提升0.5%,并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
6.7月10日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最新报告称,在发达国家当中,美国不再是全球最肥胖的国家,墨西哥肥胖率排名第一。美国,叙利亚,委内瑞拉和利比亚(并列)紧随其后。而日本在发达国家当中肥胖率最低。
7.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将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从BBB+下调至BBB,展望为负面。作为欧元区的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自2011年中期以来一直陷入经济衰退,现在失业率还保持在12%以上。
8.7月10日讯,首尔高等法院10日就4名韩国人以二战时期从朝鲜半岛被强掳至日本炼钢厂从事劳动为由向新日铁住金(原新日本制铁)索赔一案做出判决,裁定原告方胜诉,勒令该公司做出赔偿。该案去年被韩国最高法院发回重审。韩国法院在战后赔偿问题上勒令日本企业做出赔偿尚属首例。
9.俄罗斯最大的造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总经理亚历山大•沃兹涅先斯基日前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海事防务展上宣布,2016年俄罗斯将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漂浮核电厂。
10.总部设在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11日发布报告称,2013年全球谷物产量将较去年提高约7%,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粮农组织在每季度发布的谷物产量展望和粮食状况报告中预计,2013年全球谷物产量将达到约24.8亿吨。
11.世界贸易组织(WTO)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象征,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区域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是当前全球贸易领域的显著特点。根据WTO的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全球正在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为381个,这些协定形成了全球各国相互交织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12.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成果,进一步拓展双边各领域和在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13.英国首相卡梅伦7月15日在首相府会见了到访的缅甸总统吴登盛,双方就防务合作、发展援助以及投资领域的合作等一系列问题交换了意见。吴登盛是自1988年两国关系陷入停顿25年来首位访问英国的缅甸最高领导人。
14.7月18日电,“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防控”特别首脑会议日前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闭幕。与会各国代表承诺共同采取有效行动,争取在2030年消除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
15.当地时间7月18日下午,美国“汽车之城”、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底特律,依照《破产法》第九章相关规定正式向该州东部地区法院申请地方政府破产保护。这是美国历史上迄今规模最大的城市破产案。
16.7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现在白宫吹风室。在17分钟的讲话中,奥巴马神情严峻,结合亲身经历阐述对特雷翁•马丁案及美国种族问题的看法。这是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就任以来首次如此长时间、广泛深入地公开谈论种族问题。
17.日本第二十三届参议院选举结果7月21日揭晓,由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获得64个席位,执政联盟公明党获得10个席位,加上59个非改选席位,自、公两党共拥有133个参议院席位,超过“稳定执政”所需的129个席位,从而结束了长达6年众参两院分别由执政党和在野党把持的“扭曲国会”现象。
18.7月22日,俄历史上最大规模战备突击检查圆满结束。检查期间,中央军区、东部军区、太平洋舰队、远东航空兵和运输部队共出动16万官兵、130架飞机、70艘军舰以及1000辆坦克和装甲车。该演练是今年3月份以来的第三次“非规定动作”。
19.为期10天的第十八轮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7月15日起在马来西亚东部城市亚庇举行。23日下午,日本正式加入TPP谈判,成为TPP第十二个成员国。由此,TPP谈判参加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占世界经济比重近四成。
20.欧盟委员会7月24日在布鲁塞尔宣布,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年底前投入试运行。欧盟计划在2016年完成定位导航系统全部卫星的组网。伽利略系统建成后,将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共同构成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服务。
21.今年是“奥斯陆协议”签署20周年。面对中东新形势,有关各方应增强促和的紧迫感。在有关各方积极努力下,日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就重启和谈初步达成一致,双方谈判代表正为在华盛顿复谈的一些细节进行协商。
22.7月28日,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广告传播公司——美国宏盟集团和法国阳狮集团在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阳狮集团总部正式签署合并协议。预计于今年底或2014年初成立的阳狮宏盟集团将超过目前排名第一的英国广告商WPP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
23.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韩媒体高层对话”7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两国媒体代表就“媒体在推动新时期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的作用”和“新媒体发展给中韩媒体合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两个主题展开广泛深入讨论。
3. 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达成早期收获是怎么回事
12日从国新办发布会上获悉: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期间提出的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已达成早期收获,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能源等领域达成共识,未来还将讨论中美经济合作一年计划。
据了解,在百日计划取得切实进展的基础上,双方还将着手讨论中美经济合作一年计划。在完成百日计划后,中美两国期待在今年夏季在美国举行的首次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上就相关议题深入交流。
“百日计划从概念变成成功的实践,表明这一计划是科学的、可行的。”商务部副部长俞建华说,百日计划的实质是问题导向、目标管理、友好协商、互利共赢,这也是我们在中美关系中应该坚守的原则。
4. 此次庄园会晤中美两国领导人有关政治,经济等方面交谈,叫做什么
n南北对话
5. 庄园会晤,定义新型大国关系,这个题目大吗
这个题目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要看你所需要的要求了,我就从简单的说好了
新型大国关系一般说的是二战之后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说起。如果要升入的探讨那就复杂了,要从各国的历史背景和发生的历史史实和各国的意识形态说起,那就太复杂了,一般来说对于普通的不需要研究这么多,我就说最简单的好了。
从二战以后世界主要存在两个超级大国和很多强国,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但是到了苏联解体之后,这个世界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超级强国并存的局面,我国属于多个强国之一,不管是超级大国还是强国都不愿意发生大的战争主要以竞争为主,这些竞争包括多个方面,包括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竞争,但是战争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大家都主要以和平为主题,这时候的大国关系以和平合作竞争为主要关系。
在这个社会上说主要是三种胜利,一种是大家都认为你是世界的领袖,大家都以你为中心,当这个范围覆盖整个世界,就说你外交胜利了,你相当于统治了整个世界。
二是文化胜利,以某个国家为中心,当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民都以会那么的语言穿你们的衣服,崇拜你们的文化为骄傲的时候,那么你就胜利的。
第三种胜利,就是当你的科技已经超越其他国家整整一个世纪或者更多,其他国家都是你的跟屁虫的时候,你就科技胜利了,其他国家不管怎么样都无法超越你。
目前为止最接近这些的就是美国,以中国为例,很多人渴望新的意识形态行为像美国一样,大多数人看美剧模仿西方,认为我们的科学不值一提等等的,自我贬低认为我们只是附属名族等等。
这个问题升入探讨的话话题非常多,但是如果只是浅层来谈就容易多了。
希望采纳,谢谢,有不懂的追问我~~~~~~
6. 中美元首庄园会晤新开始是怎么回事
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特朗普邀请,国家主席将于2017年4月6日至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会晤。
人们相信,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7.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将迎来哪些挑战
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首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尤其在2014年底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把这一地位升得更加突出。实际上从2009年和2010年开始,周边环境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那个时间开始,亚太院安全外交研究室为主体,连续出一个关于中国安全形势的评估报告,对本年度重大的安全的热点问题、常规性的大国关系以及未来一年安全变化的一个趋势做一个整体性的评估和预测,希望对学术界或者对周边问题比较感兴趣的甚至一些爱好者,能够给他们提供完整或者系统的一个介绍。实际上区别于纯学术研究的成果,它是类似于像半报告性质或者资料性的一个成果。 [15:02]
嘉宾张洁博士
从今年来看,有几点和往年是一样的,首先我们对大国关系进行了一些评价,大国关系,中国和邻国之间的大国关系可以分为四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印关系,今年,每一个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
中美关系,竞争性的一面是比较凸显的。2013年进行庄园会晤,到2014年有瀛台会议,可以看出2014年年初,由于美国干涉,我们在南海问题上非常公开地指责中国,以及后面有一些网络安全的相互摩擦,整体一年来看,中美关系呈现竞争性或者紧张性的一个态势。到2014年底才出现比较缓和的趋势。
中日关系,整体关系包括钓鱼岛在内的一系列历史问题或者其他问题,关系是持续走低的,在年底出现了一些回调的迹象。我认为,结构性的矛盾在短期之内还是比较难以解决的。
中俄关系,虽然今年乌克兰问题对于全球政治和亚太政治上的格局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俄罗斯在战略上对亚太包括对中国的需求是在大大提升的,中俄在战略上的协作和合作是明显在加强的,这是今年大国关系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
中印关系,我们知道印度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提出了他们自己新的治国理念,从整体来看,印度呈现出一个平衡上的双轨战略,尤其在经济上要加强和中国合作,但在战略上对中国还是有一定平衡作用,这种双轨制政策是比较明显的。中印关系实际上是继承过去几年的一个特征,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很难会出现一个合作或者友好的大的突破。 [15:05]
嘉宾张洁博士
从地区热点问题来看,今年有很多,我们主要抓了一个海上问题。海上安全问题从2010年以来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最显性和最热点的问题,像朝鲜半岛问题和其他的一些问题是长期存在,但是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稳定一些的。南海问题,或者海上问题,每年会出现不同的热点,钓鱼岛今年来说,相对是比较稳定的,实现了中日在钓鱼岛海域的一个对峙。在南海问题上,矛盾是比2013年更加激烈了。包括菲律宾把南海仲裁案提交给国际法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直接在行政执法上、外交上,中国和周边这些南海相关国家的争端矛盾激烈度是在加强的。另一方面,和往年相近的一些特点,刚刚也提到,包括美国在内,以美国牵头的美日同盟包括美菲、美澳在南海问题上的干预也是在加强的。还需要考虑的是在11月还是12月份的时候,台湾政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的一个判断是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些四海联动的新迹象,包括中韩之间、中日之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关于南海、黄海、东海以及台海问题,我觉得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变化,无疑对中国来说,挑战会大于机遇,这是一个大的判断。 [15:09]
嘉宾张洁博士
其他还包括非传统安全,仍然在计划,尤其我们知道今年刚刚发布的恐怖主义问题,实际上不单是在欧洲,今年以来,根据一些报道,新疆地区有一些恐怖或者极端分子,伊斯兰教极端分子,他们跑到东南亚,然后再去伊斯兰国进行组织、进行培训。包括中国在内,包括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内,恐怖主义重新升温的态势也是比较明显的。
非传统安全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之外,在亚太地区比较明显的像非法捕鱼、人口走私、毒品、恐怖主义、水资源安全等,这些年来,一直都存在,但是每年的特征不同,整体上升的态势是比较明显的。这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机遇在于,我们知道中国和周边国家地区在传统安全上合作是一个短板,缺乏政治互信,有些历史问题。实际上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反而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因为中国本身实力上升之后,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是在加强,好比MH370坠海之后,我们海上搜救能力会比较强。在2013年海啸发生之后,中国给菲律宾提供海上救援或者给一些资助,中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上发挥的作用空间和自身的能力意愿非常的大。大家有一种共识是通过非传统安全的合作,加强政治互信,在一定程度上是会推动传统安全的合作。因为我们知道像军队,现在两种职能,一种是传统的安全,保家卫国的职能。另一方面更多的时候会承担非传统安全的一些工作,好比打击海盗,去亚丁湾护航,非传统安全的色彩很浓。包括美国东南亚地区和菲律宾和泰国一些军事演习当中也有一些非传统安全的项目,各国都可以在传统安全合作当中加上非传统安全的因素,或者通过非传统安全合作,加深了相互的理解,在军事行动上有了协调,有了合作,对未来传统安全和地区安全也会起到一个积极作用。 [15:12]
嘉宾张洁博士
今年必须提的是“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项对外大战略也浮出了水面。更多人认为“一带一路”是经济战略,在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实际上是关于整个中国对外的一个大战略,涉及了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需要分步骤走,也要分领域走。现在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个经济合作,另外是社会上的人文合作。长期来看是全局性的大战略,必然包括安全的因素。所以,我们也把它放在整个周边安全形势的评估当中。可以看出来,在安全领域,比较凸显的是海上安全,解决海上冲突,或者有一些海上合作,今年很多。包括我们参加西太论坛,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包括中美年底两个备忘录,都是关于如何解决海上突发性事件之后的危机管控,这一系列都表明了中国在海上安全方面的战略,雏形是越来越明显的。在经济领域,“一带一路”凸显经济因素的战略也很明显。今年一个大的特点是,中国在周边的大战略是在逐渐形成的,至少在经济和安全方面,这两点是非常突出的。这是我们整体的判断。
很大的原因在于什么呢?一个是客观需求,中国需要在自身的发展当中,把整个周边地区更好地塑造和经营,使它成为中国崛起的一个周边的依托带,这一点很重要。另外一部分是主观上我们有这种意愿。客观上,我们发展速度很快,和周边国家分享红利,解决一些非传统安全方面的问题,我们的能力也在加强,周边国家有这种需求。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包括我们解决海上冲突或者提一些海上合作倡议的时候,它不是说我们单方面提出,周边国家也有一些战略上的对接和战略上的需求,所以我觉得从今年来看,中国战略性的规划要比往年来看更明显,也就是说,积极主动作为的倾向更明显。如果在2012年以前更多是一种反应性的一个对策,出了问题,我去解决,但我不是特别主动地去构造或者主动地去谋划。2013年到2014年积极主动的作为的态势是非常明显的。
8.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海洋问题日益凸显
9.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嘉宾张洁博士
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首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尤其在2014年底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把这一地位升得更加突出。实际上从2009年和2010年开始,周边环境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那个时间开始,亚太院安全外交研究室为主体,连续出一个关于中国安全形势的评估报告,对本年度重大的安全的热点问题、常规性的大国关系以及未来一年安全变化的一个趋势做一个整体性的评估和预测,希望对学术界或者对周边问题比较感兴趣的甚至一些爱好者,能够给他们提供完整或者系统的一个介绍。实际上区别于纯学术研究的成果,它是类似于像半报告性质或者资料性的一个成果。 [15:02]
嘉宾张洁博士
从今年来看,有几点和往年是一样的,首先我们对大国关系进行了一些评价,大国关系,中国和邻国之间的大国关系可以分为四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印关系,今年,每一个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
中美关系,竞争性的一面是比较凸显的。2013年进行庄园会晤,到2014年有瀛台会议,可以看出2014年年初,由于美国干涉,我们在南海问题上非常公开地指责中国,以及后面有一些网络安全的相互摩擦,整体一年来看,中美关系呈现竞争性或者紧张性的一个态势。到2014年底才出现比较缓和的趋势。
中日关系,整体关系包括钓鱼岛在内的一系列历史问题或者其他问题,关系是持续走低的,在年底出现了一些回调的迹象。我认为,结构性的矛盾在短期之内还是比较难以解决的。
中俄关系,虽然今年乌克兰问题对于全球政治和亚太政治上的格局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俄罗斯在战略上对亚太包括对中国的需求是在大大提升的,中俄在战略上的协作和合作是明显在加强的,这是今年大国关系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
中印关系,我们知道印度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提出了他们自己新的治国理念,从整体来看,印度呈现出一个平衡上的双轨战略,尤其在经济上要加强和中国合作,但在战略上对中国还是有一定平衡作用,这种双轨制政策是比较明显的。中印关系实际上是继承过去几年的一个特征,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很难会出现一个合作或者友好的大的突破。 [15:05]
嘉宾张洁博士
从地区热点问题来看,今年有很多,我们主要抓了一个海上问题。海上安全问题从2010年以来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最显性和最热点的问题,像朝鲜半岛问题和其他的一些问题是长期存在,但是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稳定一些的。南海问题,或者海上问题,每年会出现不同的热点,钓鱼岛今年来说,相对是比较稳定的,实现了中日在钓鱼岛海域的一个对峙。在南海问题上,矛盾是比2013年更加激烈了。包括菲律宾把南海仲裁案提交给国际法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直接在行政执法上、外交上,中国和周边这些南海相关国家的争端矛盾激烈度是在加强的。另一方面,和往年相近的一些特点,刚刚也提到,包括美国在内,以美国牵头的美日同盟包括美菲、美澳在南海问题上的干预也是在加强的。还需要考虑的是在11月还是12月份的时候,台湾政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的一个判断是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些四海联动的新迹象,包括中韩之间、中日之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关于南海、黄海、东海以及台海问题,我觉得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变化,无疑对中国来说,挑战会大于机遇,这是一个大的判断。 [15:09]
嘉宾张洁博士
其他还包括非传统安全,仍然在计划,尤其我们知道今年刚刚发布的恐怖主义问题,实际上不单是在欧洲,今年以来,根据一些报道,新疆地区有一些恐怖或者极端分子,伊斯兰教极端分子,他们跑到东南亚,然后再去伊斯兰国进行组织、进行培训。包括中国在内,包括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内,恐怖主义重新升温的态势也是比较明显的。
非传统安全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之外,在亚太地区比较明显的像非法捕鱼、人口走私、毒品、恐怖主义、水资源安全等,这些年来,一直都存在,但是每年的特征不同,整体上升的态势是比较明显的。这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机遇在于,我们知道中国和周边国家地区在传统安全上合作是一个短板,缺乏政治互信,有些历史问题。实际上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反而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因为中国本身实力上升之后,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是在加强,好比MH370坠海之后,我们海上搜救能力会比较强。在2013年海啸发生之后,中国给菲律宾提供海上救援或者给一些资助,中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上发挥的作用空间和自身的能力意愿非常的大。大家有一种共识是通过非传统安全的合作,加强政治互信,在一定程度上是会推动传统安全的合作。因为我们知道像军队,现在两种职能,一种是传统的安全,保家卫国的职能。另一方面更多的时候会承担非传统安全的一些工作,好比打击海盗,去亚丁湾护航,非传统安全的色彩很浓。包括美国东南亚地区和菲律宾和泰国一些军事演习当中也有一些非传统安全的项目,各国都可以在传统安全合作当中加上非传统安全的因素,或者通过非传统安全合作,加深了相互的理解,在军事行动上有了协调,有了合作,对未来传统安全和地区安全也会起到一个积极作用。 [15:12]
嘉宾张洁博士
今年必须提的是“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项对外大战略也浮出了水面。更多人认为“一带一路”是经济战略,在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实际上是关于整个中国对外的一个大战略,涉及了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需要分步骤走,也要分领域走。现在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个经济合作,另外是社会上的人文合作。长期来看是全局性的大战略,必然包括安全的因素。所以,我们也把它放在整个周边安全形势的评估当中。可以看出来,在安全领域,比较凸显的是海上安全,解决海上冲突,或者有一些海上合作,今年很多。包括我们参加西太论坛,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包括中美年底两个备忘录,都是关于如何解决海上突发性事件之后的危机管控,这一系列都表明了中国在海上安全方面的战略,雏形是越来越明显的。在经济领域,“一带一路”凸显经济因素的战略也很明显。今年一个大的特点是,中国在周边的大战略是在逐渐形成的,至少在经济和安全方面,这两点是非常突出的。这是我们整体的判断。
很大的原因在于什么呢?一个是客观需求,中国需要在自身的发展当中,把整个周边地区更好地塑造和经营,使它成为中国崛起的一个周边的依托带,这一点很重要。另外一部分是主观上我们有这种意愿。客观上,我们发展速度很快,和周边国家分享红利,解决一些非传统安全方面的问题,我们的能力也在加强,周边国家有这种需求。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包括我们解决海上冲突或者提一些海上合作倡议的时候,它不是说我们单方面提出,周边国家也有一些战略上的对接和战略上的需求,所以我觉得从今年来看,中国战略性的规划要比往年来看更明显,也就是说,积极主动作为的倾向更明显。如果在2012年以前更多是一种反应性的一个对策,出了问题,我去解决,但我不是特别主动地去构造或者主动地去谋划。2013年到2014年积极主动的作为的态势是非常明显的。
10. 中国战机为什么在美军机头上“翻了个跟头”
因为中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