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中国高铁出海成果

中国高铁出海成果

发布时间:2021-07-06 23:21:58

A. 中国在去年高铁上取得的成就 快

中新网7月28日电 国家铁道部今日举行中国高速铁路成就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新闻发布会,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此间表示,世界高铁的新实践、新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高速铁路技术水平、功能作用、发展模式、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认识,而中国高铁更是走出了一条独具魅力的成功路子,中国高铁在短时间内密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能够在国外未曾预见到的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是在深厚软土地区建设速度最快、运行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在上海、南京之间形成了一条便利快捷的铁路客运通道,有力推动了长三角地区同城化、经济一体化进程。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有关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即将召开的信息,这是两个概念,却因为具有因果关系而成为一个主题,鉴于近年来中国的高速铁路技术成果和建设成就在国际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国际铁路联盟(UIC)决定与中国铁道部共同举办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作为首届在欧盟以外国家举办的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已经确定于今年12月7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具有广泛的议题,世界高铁的新实践、新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高速铁路技术水平、功能作用、发展模式、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认识,而中国高铁更是走出了一条独具魅力的成功路子。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最高运行时速350公里。它的通车运营对促进与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为中国和世界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示范和极为宝贵的经验。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创造了时速350公里隧道内会车、两列重联条件下双弓受流等一系列世界新纪录,昭示着我国能够建设工程类型齐全、大规模、长距离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能够在国外未曾预见到的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是在深厚软土地区建设速度最快、运行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在上海、南京之间形成了一条便利快捷的铁路客运通道,有力推动了长三角地区同城化、经济一体化进程。

就在10天前,世界上标准最高、规模最大、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路基、桥梁、隧道线下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式进入铺轨阶段。这条高速铁路的最高运营时速将达到380公里。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密集地取得的这一系列成果,是中国对世界高铁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特殊贡献,无疑也为这次大会献上了一份厚礼,必将成为大会的最大亮点。(据新华网直播文字整理)

B. 中国铁路有什么成就

50年来,全路各机车车辆工厂共生产各种机车23700多台(其中蒸汽机车9700多台、内燃机车11100多台、电力机车2800多台)、各种客车45600多辆、各种货车696700多辆。这些机车、车辆不光满足铁路本身的需要,还向国内外供应了相当数量。
新中国的铁路工业已形成一个适应铁路需要的、多品种和多类型的独立生产体系。它还生产了铁路部门所需要的桥梁、通信信号、混凝土轨枕和装卸、养路、施工等设备和机械。这些产品的生产在数量、品种、质量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客货运量不断上升,站车服务日臻完善。50年来,铁路部门不断改进运输组织工作,提高客货运输的经营水平,大力挖掘运输潜力,除“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个别年份外,年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基本满足了不断增长的运输需要;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按照经济区划和货流、车流情况进一步调整铁路局的布局,开行重载组合货物列车,扩大旅客列车编组,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创办旅游列车及城际“公交”等精品列车,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应用电子计算机联网发售客票;同时,不断提高站车人员的服务水平,延伸运输服务,改变“铁老大”作风,教育职工争做旅客、货主的贴心人。
50年来,全国铁路的客货运输水平不断提高。以“九五”中的1998年与“一五”末期的1957年相比,货物列车平均牵引总重由1520吨提高到2633吨,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从每小时34.8公里提高到54.5公里,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由每小时25.2公里提高到31.8公里,每营业公里货运密度由503.9万吨公里提高到2129.4万吨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由1707亿吨公里增加到15952亿吨公里。
教育科技空前发展,攻关挑梁后继有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路仅有2所专业大学、1所铁道技术研究所,以及为数不多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2所大学的在校生不过千余人。而今全路已有高等院校10所、中等专业学校50所、技工学校97所,还有一大批职工大学和中专以及各类干部管理学院。10所高等院校普遍建立学士学位制度,大部分学科可授硕士学位,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还分别可授桥梁隧道及结构工程、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铁路信息与控制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专业的博士学位。10所大学在校生52000多人。
今日的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设有运输、机辆、铁建、通号、计量和电算等众多研究所以及西北、深圳等分院。它拥有数千人的科研队伍,已逐步发展成为全路综合性、多学科的专门研究铁道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实验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全面担起研究并解决铁路部门运输生产建设的重大技术关键问题的任务。铁路系统的工业、基建和卫生部门以及高等学院,也先后建立一批专业研究所。各铁路局、工程局和设计院以及一些部属工厂都有自己的专门研究单位。
50年来,有一大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成昆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工程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特等奖。全路已有一支人员多、素质好、专业广的专业技术队伍。其中的最优秀人员,有的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多种经营异军突起,工商农贸全面发展。铁路多种经营已形成以运输代理、仓储、商贸、外运和集装箱服务、旅游、广告、饮食服务、房地产、采矿和建材、外经外贸等10个支柱产业为重点的经营体系。其经营规模之大、经营行业之多,都堪称铁路历史之最。它已成为一大相对独立的经营领域,形成多元经济的格局,成为铁路部门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铁路部门的多种经营的规模、产值、利润不断增大。以运营系统来说,1985年初始阶段,多种经营企业1500家,从业人员4万人,收入6.3亿元,利润2亿元;10年后,这一系统的多种经营企业已达8000家,从业人员35万人,资产总额323亿元,年营业收入300亿元,利润34亿元。
全路多种经营企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铁路的整体经济效益,对安置职工子女就业、分流下岗人员、改善职工生活乃至加速铁路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拓宽对外合作渠道,互利互惠友好往来。这些年来,中国铁路不光保持着与外国铁路有关国际联运和技术合作、友好往来的“老节目”,还开拓了经济技术援助、中外合资合作生产经营、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和进出口贸易等许多新的合作领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铁路对外合作有了空前发展,对外交往和合作的伙伴由原来的苏联、东欧和少数发展中国家,不断扩大至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随着中国重返联合国,从1979年起,中国铁路开始参加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活动;从1980年起,被正式恢复国际铁路联盟准成员国的地位;从1984年起,又派出代表参加中断17年之久的铁路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
铁路部门的非运输方面的对外合作有大面积、全方位的推进。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曾是中国铁路对外合作的一大项目,先后受援的国家有朝鲜、越南、柬埔寨、缅甸、坦桑尼亚、赞比亚、卢旺达、利比利亚、几内亚、巴基斯坦等许多国家;对这些国家除一般技术合作,还有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援助。中国对外援建的最大项目——坦赞铁路工程——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无私帮助。
直接利用外资工作和发展对外经贸业务,是铁路系统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到1998年铁路系统各类企业与外商共同投资兴办218家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吸收外商投资2.6亿美元。“九五”期间,铁道部以具有较高档次的中外合作企业为目标,重点抓了大同铸钢车轮、南口铁路轴承、长春地铁车辆、青岛四方高档客车和株洲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等5个大型中外合资生产项目。
外经外贸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当迅速。70年代末,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为首家从事外经业务的企业,而今全路拥有各类外经外贸经营权的单位已达66家,其规模也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从“七五”以来,全路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等国外经济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33.2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1.7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业务成交额21.79亿美元,实际完成进出口额17.68亿美元。
工资福利逐年提高,职工生活日益改善。50年来,铁路职工的工资水平在起伏中逐步上升。从第六个五年建设计划以来,全路职工的工资增长较多较快。经过1985年的工资改革,全路职工的平均年工资达到1460元,比1984年增长14%,比1980年增长53%,比1978年增长87%。进入90年代以来,职工工资每年平均增长18%以上。现在,全路职工实际的平均年工资已达11000元左右。
职工住宅的改善经历了与工资大体相同的过程。50年来,国家和企业用于铁路职工住宅建设的投资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00多亿元,建成的住宅面积12000万平方米。其中,仅第八个五年建设计划期间,国家和企业用于铁路住宅建设的投资即为229亿元,增加的住宅面积3100万平方米。最近几年,全路又购买商品房500多万平方米,陆续不断增建大批住宅,许多职工住上了房费较低、质量较高、设备较全的单元式铁路住宅。
50年来,国家拨出专款为铁路职工兴办医疗、卫生、保健和托幼事业,建起为铁路职工服务的文化、体育设施和食堂、浴池。
新中国铁路取得的成绩巨大,但也不能忽视问题的一面。至今铁路部门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依然十分严峻和艰巨。一直处于发展中的中国铁路,始终存在着运量与运能之间的突出矛盾,铁路运输能力的增加和运输质量的提高以及运输方法的改善,仍然赶不上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客观需要。铁路运输至今仍相当程度地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C. 十八大期间中国高铁成就有哪些

2012年12月26日,世界里来程最长的源高铁——京广高铁正式全线通车

2014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铁——兰新高铁全线贯通

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动车行驶在京沪高铁江苏镇江段。

2017年9月21日,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京沪高铁“复兴号”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

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

(3)中国高铁出海成果扩展阅读: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

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将中国高铁定义为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文件。

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所有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统一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D. 我国高铁的成就有哪些

一、高铁技术

截至2014年,中国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形成比较完善的高铁技术体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策略,系统掌握构造速度200至250千米/小时动车组制造技术,并且完成构造速度350千米/小时动车组技术平台的搭建。《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正式发布,成为中国高铁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

2016年7月15日,两列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均以420千米/小时速度在郑徐高速铁路上完成安全交会,标志中国已全面掌握核心高铁技术,同时,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在全球高铁市场占据69%份额,成为世界高铁领跑者。

2017年6月26日,“复兴号”列车投入运营,装配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功率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中国标准动车组所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国际兼容标准占16%,不同列车可以重联运行。

2018年8月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京沈高速铁路启动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试验。

2019年6月2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40米跨1000吨运架成套设备投入使用,完成第三次突破高铁制架技术;9月底,京张城际铁路沿线5G信号基站全部开通。

截至2019年11月23日,中国已系统掌握各种复杂地质及气候条件下高铁建造成套技术,攻克铁路工程建造领域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全面掌握构造速度200至250千米/小时、300至350千米/小时动车组制造技术,构建涵盖不同速度等级、成熟完备高铁技术体系。

二、速度记录

1998年6月24日,韶山8型0001号电力机车在京广铁路试验段中创下240千米/小时速度记录,成为中国首台高速机车;8月28日,“新时速”摆式列车(X2000)在广深铁路上投入运营,列车最高运行速度200千米/小时。

2001年1月9日起,“蓝箭”电力动车组在广深铁路上投入运营,列车最高运行速度200千米/小时。

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电力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上的试验行车速度达到321.5千米/小时。

2010年12月3日,“和谐号”CRH380A电力动车组在京沪高速铁路上创下486.1千米/小时试验速度记录。

2014年1月16日,中国CIT500型高速列车在实验室内试验速度达605千米/小时。

截至2019年,中国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居全球首位。

三、营业里程

截至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达1.9万千米。

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超过2万千米。

截至2017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达2.5万千米。

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2.9万千米以上。

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3.5万千米

四、客运流量

2008年8月1日至2016年7月11日期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超过50亿人次。

2017年春运期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达1.8亿人次,占全国铁路客运总量51.4% 。

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营运动车组列车全年累计发送旅客达20.05亿人次。

建设意义

中国早期和境外的批评者一直质疑在大部分地区处于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昂的高速铁路系统的必要性,而大多数务工人员则无力承担高铁的车票费用。

然而,中国政府已经表明,虽然高铁建设造价昂贵,但这些建设项目也会推动一些政策目标。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和流动频繁,因此对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的高速铁路需求巨大,也为旅客提供快速,可靠和舒适的出行方式。

虽然中国大陆高铁的运营时间比发达国家要短,但“高铁经济效应”已明显显现,对沿线产业带和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培育,以及沿线地区人口流动速度提升和人口聚集,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在高铁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高铁的空间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也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发动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提升铁路的运输能力,与就业市场实现无缝对接,以提高经济生产力和长期竞争力。

另外,高铁开通后,一些既有线释放了运能,缓解了货运能力长期紧张的局面,全社会人流、物流周转明显加快,成本有效降低,这对于铁路更有利可图。

2、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高铁建设创造就业机会,也推动了对建筑、钢铁和水泥行业的需求,短期刺激经济。其中,京沪高铁共聘用了11万工人施工。

3、促进跨城市经济一体化及二线城市的增长。

高铁的引入,使得二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增加59%,楼价也比预期平均实际增长4.5%。高铁的开通也产生“同城效应”,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有效推动区域内产业优化分工,围绕构建高铁沿线产业链条,形成比较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的产业协调互补发展。

例如随着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的不断开通,带动了长三角地区协同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有效支撑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各城市不同的产业体系等的发展。

此外,高铁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半径和活动范围出现明显扩大和拓宽的现象,生活方式和节奏逐渐发生变化,催生出“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新职业,形成了“高铁社会”。

同时使老年人异地养老变成现实,如廊坊、昆山、德州等地的养老院开始吸引北京、上海的老年人,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舒适的养老生活。

4、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电力动车组能源使用量比其他交通工具要少,并且可以从更多种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获取电力。而汽车和飞机没有这些特点,因为这些能源更依赖于进口石油。

5、发展高铁设备产业。

高铁的建设,也将中国发展成为高速铁路建设技术的主要来源国。中国的轨道装备制造商引进进口技术后,直接进入本地化生产过程,之后进行了技术转化,甚至开始准备出口海外,与外国供应商竞争。

在中车四方取得川崎重工业新干线E2型授权生产权的六年后,中车四方可以自行生产CRH2A列车,而川崎重工业也在高铁上结束与中车四方的合作。

如今,中国拥有世界上系统技术最全的高速铁路技术,可以承担从通信信号、工务工程、牵引供电、机车客车制造乃至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一揽子”出口。

6、拉动产业的发展。

高铁的建成,带动了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沿线城市旅游、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例如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使两个直辖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日益增多;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沿线城市成为承接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新平台。

7、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随着一些高铁线路客流量的增长,充分说明了高速铁路对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诱增效应,使原先鲜为人知或知名度高但交通不便的中小城镇成为吸纳人口的热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高速铁路

E. 中国高铁出海:总理推销高铁底气来自哪里

靠的是实力
一条条新投入运营的高铁跨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山川河流,征服了中国广阔并且复杂多变的地形,克服了从极寒到极热的各类自然环境,这是中国土木建造业的实力,是高铁列车制造业的实力。
产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靠的只能是实力,中国高铁能被世界接受因为我们有实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把高铁作为重要的外交课题也正是因为相信中国高铁的实力。我们同样可以为高铁工业骄傲。
铁路网络运行图的逐渐规划,天南海北一日达就是现实。

F. 中国高铁创下哪些世界纪录

中国高铁正在以一个飞速的发展速度在前进,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那么,中国高铁创下了哪些世界纪录呢?

  1. 运营里程最长

2014年,贵阳至广州、沪昆高铁杭州至南昌段和长沙至怀化段、兰新等一批高铁新线相继开通。截至201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1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1.6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营业里程的一半,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8. 最惊人的高铁运量

这几年,高铁以方便、快捷、舒适征服了不少人的心。在京津、京沪、武广等线路,高铁也出现“一票难求”。2014年,有8亿多人次选择高铁出行,其中最繁忙的是京沪高铁,一条线就有过亿人次乘坐。

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真不愧是世界第一!

G. 中国高铁的背后有哪些科技成果

中国高铁不但抄速度快,也已成袭为全球运力最强大的高铁运输系统。且人脸识别、高铁WiFi、大资料、人工智慧等高科技的应用,更为高铁带来巨大的便捷和舒适,引领全球高铁进入新的世纪。

铁路负责人表示,动车组每天运行时要产生数以兆亿计量的资料。以前,只有在发生故障时,才作为还原真相的线索,但如今,动车载了多少人、哪个车轮的刹车片需要更换,及电路是否正常等全方位图样,全都可从大数据中找出端倪。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资料显示,全国铁路均应用大资料对动车组进行全面系统监控和养护,确保所有动车能够合理安全地使用。大陆高铁在快速运行时,也不断摸索加速前进。

H. 中国高铁出海赢在哪

价格、技术都是世界一流的

I. 2018-2019年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来功发射】自
【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
【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
【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
【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17种抗癌药降价并纳入医保目录】
【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启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1亿多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行动正在继续】
【1300万人在城镇找到了工作】
【580万套棚户区住房开工】
【很多港澳台居民拿到了居住证】
【香港进入了全国高铁网】
【“南仁东星”】
【林俊德和张超】
【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
【为保护试验平台挺身而出、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
【主场外交发出中国声音】
【出访五大洲

J. 中国铁路方面的新成就

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铁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1979年以来)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代表大会提出到本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要翻两番的伟大目标。并指出"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运输能力同运输量增长的需要很不适应。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铁路必须进行一系列的重点建设,加快发展速度,提高运力。"根据这个精神,铁路把基本建设的重点放在加强既有铁路的技术改造上,并适当的安排一些必要的新线建设,提出"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的战略。同时加速牵引动力的改造,提高机车车辆的修造能力,着重铁路各项运输设备的配套,以提高运输能力,解决运输薄弱环节。这一重大决策,体现在从1981年开始的第六个五年计划和1986年开始的第七个五年计划里。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铁路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是历次五年计划中最多的时期。其中既有铁路改造的投资占33.2%。双线铺轨1,870公里,使营业铁路中的主要干线大都建成双线,改建和新建电气化铁路2,483.5公里,内燃牵引的铁路增加3,421公里。机车保有量中内燃、电力机车的比重增至34.6%,因而在完趁的牵引任务中,内燃、电力机车已占39.1%。在运输组织方面,进行了许多改革。组织单元重载组合列车,提高货物列车的重量;扩大旅客类车编组,挖掘运输潜力;采用零担运输集中化,减少沿零列车和办理沿零的车站,提高运行速度;改革机车乘务制度,实行长交路轮乘制,充分发挥机车运力;发展集装箱和集装化运输,提高货运效率等等。到198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52,119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突破1万亿吨公里。

1986年开始进入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铁路实行了投入产出承包经营责任制后,更加调动了全路职工的积极性。京秦、大秦(第一期工程)等双线电气化铁路相继竣工。全长14公里以上的大瑶山隧道胜利打通,使南北主要大干线-京广铁路双线全线通车,大大提高了通过能力。兰新铁路修到了阿拉山口,完成了横贯中国大陆东西的钢铁运输线。其他旧线改造和机车车辆工业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有重点的进行新铁路建设

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煤运任务大量增加。煤炭运量占铁路货运量的40%以上。为此,这一时期铁道部把新铁路建设的重点防在解决煤炭运输上。

新建的衮石铁路是衮州和腾枣煤田煤炭的一条出海通道,新衮铁路与衮石铁路、太焦铁路连接成为平行于陇海铁路东段的东西干线,是山系煤炭出海的一条通道。正在建设中的大秦双线电气化铁路,更是中国第一条以运煤为主、开行重载单元列车的现代化铁路,这一条铁路将是山西、内蒙、宁夏等地区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对开发山系煤炭基地,增加内蒙、宁夏煤炭的调出量将发挥重要作用。

自乌鲁木齐到国境阿拉山口与前苏联铁路相接的兰新铁路西段,是中国通往前苏联的另一条重要国际干线,也是连接亚欧两洲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经济、国防上具有重大意义。

◆京秦铁路

惊奇铁路自北京枢纽双桥至秦皇岛,全长290公里,是晋煤外运北线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并首次采用AT供电方式。该线北京端155公里是1975年修建的通坨线增建第二线而成,其余为新建。京秦铁路于1981年9月开工,1984年通车,1985年运营,1986年建成光缆数字通信系统。右图:电力机车牵引运煤列车。

◆衮石铁路

衮石铁路起自京沪铁路的程家庄至黄海之滨的石臼所港,全长308公里,是山西、山东煤炭出海的一条通道,1981年开工,1985年交付运营。

◆新衮铁路新衮铁路

自京广铁路的新乡,在长亘跨黄河,进入山东东明而抵衮州,全长315公里。济宁至菏泽段于1977年开工,1982年竣工,新乡到菏泽段于1983年开工,1985年竣工。长东黄河大桥全长10,282米,有桥墩301个,桥上设有1,243米长的会让站。大桥于1985年10月建成。该段黄河"有水不能行船,无水不能行车",河床冲瘀变化剧烈,素有"豆腐腰"之称,工程难度很大。

左图:长东黄河大桥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铁路桥梁

◆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起自大同枢纽韩家岭至秦皇岛,全长653公里,在河北省怀来与丰沙铁路交叉,在京郊怀柔又与京通、京承两铁路交叉,,1985年开工,将与1992年建成。这条铁路是雁北、平朔、内蒙、宁夏等地区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年运量可达1亿吨。全线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具有八十年代国际水平。

◆兰新铁路乌阿段

兰新铁路乌阿段自乌鲁木齐至边境阿拉山口,与前苏联铁路接轨,全长467公里,该路曾与1958年动工,1961年停建,1985年复工续建,1990年9月竣工。

◆通霍铁路

通霍铁路自内蒙的通辽至霍林河,全长419公里,是运输霍林河露天煤的铁路,1978年5月开工,1984年通车,1989年12月31日交付运营。这条铁路对褐煤外运,解决东北、内蒙地区能源不足,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和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

◆京九铁路

左图:蜿蜒于崇山峻岭的京九铁路(红箭头所指为线路位置)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全线用于环保工程的投资将达十二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十日在此间发表题为《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白皮书中披露的。

白皮书说,青藏铁路建设论证之初就确定了"建成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型铁路"的目标。

在铁路的线路选择上,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对无法避让,必须经过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路段,针对沿线野生动物的习性、迁徙规律,在不同地段布设了二十五处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在许多地段还专门架设了作为野生动物迁徙过往通道的旱桥,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铁路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如在六、七月份,为了藏羚羊顺利通过工地前往繁衍地产仔,青藏铁路有关参建单位为此停止施工四天,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撤离工地。

白皮书说,为了不破坏草地、湿地等自然环境,在施工中,非常注意地表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植被难以生长的地段、路基和施工车辆所经之处的草皮要保留下来,逐段移植,易地保存,待后覆盖到已完成的路基边坡或施工场地表面,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对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精选适合高原生长的草种,辅以适合的播种繁育技术,尽最大努力恢复地表植被。对自然条件稍好的地段进行人工培植草皮试验,辅以喷播、覆膜等技术,在沱沱河长江源区,高原路基植草专项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功。

白皮书说,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各车站,取暖使用以电能、太阳能、风能为主的环保型能源。车站的废弃物收集后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要经处理达标排放,尽量用于绿化;客车采用封闭式车体,车上垃圾装袋,运至高原下交车站集中处理。管理上适应高原特点,采取中心站的管理模式,全线设置七个中心站。每个中心站管理控制半径在八十公里左右,对行车和维修全面负责。尽量采用远程自动化控制,机械化维修,减少高原上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最大限度地保护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采用先进技术,加速铁路现代化建设

解决铁路运能不足的跟被出路在于采用先进技术,加速铁路现代化建设。在机车车辆方面采用大功率牵引动力和新型车辆以扩大列车编组,提高列车重量,加快行车速度。为此研制了几种新型内燃、电力机车及客货车辆。同时引进技术,进口了一批内燃及电力机车。从1949年到1989年铁路机车车辆工厂共制造了电力机车1,139台,内燃机车4,953台,燃气轮机车3台,蒸汽机车9,659台,客车26,922辆(包括地铁客车447辆),货车450,678辆。

在信号方面大力发展自动化、半自动化闭塞系统,推行电气集中、调度集中及调度监督,以提高运行速度和保障行车安全。通信方面发展长途小同轴电缆,增加长途电缆;载波机向300路、960路等多路方向发展;铁路长途电话自动化,向容量300至6,000门多门纵横制自动交换几方向发展。此外还发展了光纤通信,专用通信,如调度电话、去段电话和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等。

货运方面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提高机械化装卸水平,以减轻劳动强度。

线路养护机械化方面,除自行研制的捣固机、铺轨机、卸渣机、道床整形机、长轨运输车、清筛机以外,还引进成套大型养路机械,提高了线路质量。桥隧建设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修建了一批桥式新颖的桥梁和技术复杂的隧道;建成了一批技术先进的制造钢梁和混凝土梁的桥梁厂。

◆大瑶山隧道

大瑶山双线电气化隧道位于京广线坪石、乐昌间粤北南岭瑶山山区,是修建衡广第二线的重点功臣,长14,295米。隧道施工采用4条斜井和竖井分段开挖,洞内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按新奥法施工。同时采用配套的大型现代化机械,实现爆、装、运和喷锚支护、混凝土衬砌全面机械化流水作业。右图:钱塘江新铁路桥位于老桥下游,1987年开工修建。图为施工现场夜景

◆上海的磁浮列车

世界将为中国上海的磁浮列车工程震动,“磁浮速度”将改写人类地面出行的新速度,世界交通发展史也将掀开瓦特发明蒸汽机和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的又一崭新一页。

阅读全文

与中国高铁出海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