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远程教育新建站点工作总结
我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在省、市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坚持“打牢基础、服务中心、开拓创新、形成特色”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党员先进性宣传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教育,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在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好网站,拓展功能,搭建辅助教学平台
1、加强领导,抓好组织部门自身信息化建设。2006年,新购买笔记本电脑2台,打印机2台,速印机一台,新接入宽带微机3台。同时,根据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根据投资5万元购置音响、功放、摄像头、麦克风、电脑、电视等设备建成开通组织部视频会议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组织部门信息化水平。
2、改进版面,拓展功能,维护好《党建网站》。为配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在《金塔党建》网设立“党员先进性教育专栏”,并建立先进性教育专题网站《神舟先锋》,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丰富的声像教材、图片教材和文字教材。共上传各类稿件1000多条,各种图片100余幅,其中有10多篇报道被各级媒体转载,为先进性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达到了推动工作、宣传金塔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扩展网站的功能,按照“突出党建、服务社会、贴近群众”的原则,近期又对《金塔党建》网进行了第三次改版,调整相关栏目设置,增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等板块,进一步完善了为农服务功能,加强了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工作经验、先进典型等,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辅助教学平台的作用。
3、通过《党员教育导报》和流动光盘进万家,延伸远程教育触角。针对大部分党员户、农户还不具备上网浏览的条件,远程教育信息无法辐射到各家各户,不利于群众经常参加学习,更不利于扩大远程教育的覆盖面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按照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提出了《党员教育导报》和流动光盘进万家的办法,使远程教育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一方面在党建网上编制挂载《党员教育导报》,由农村站点下载分发到党员户中,为党员户的学习政策、技术教育提供便利。2006年,努力改进版面,活化形式,丰富内容,增强指导性、可读性,制作《党员教育导报》18期,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和党员教育学习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宣传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实施光盘速递工程。根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先后为每个乡镇刻录和复制分发《甘肃党员电教-先进性教育专辑》、《党员形象一张卡》、《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录》等光盘16张,各乡镇通过在远程教育中心站和师范点复制或购买等办法,每年为村党支部配发光盘10张以上,较好地促进了“电教片速递”工程的实施。对配发的光盘,建立借阅和流动播放制度,在农村信息员的指导下,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和“设岗定责”中的上岗党员,带上精心选择的符合本村实际的教学光盘,送到有播放设备的党员或群众家中进行播放,并组织党员和群众收看,看完后,再带上光盘到下一户党员或群众家中,循环播放各类技术光盘,真正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送”进了农家。
4、抓好制片工作,促进电教制片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抓质量、创精品”思路,在抓精品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抓住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特色和创新亮点,认真总结,拍摄了专题片2部。全面总结和反映我县三批先进性教育工作的过程和成果的专题片《春潮》,在县电视台播出。市、县电视台共同拍摄、总结我县推行《农村党员信誉卡》管理经验的专题片《党员形象一张卡》,先后在省、市、县电视台专题栏目播出,很好地宣传了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亮点,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引起较大的反响。
二、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完善站点建设
1、加强远程教育活动室建设,村级播网络进一步巩固。一是以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农村后进党支部集中整顿转化工作为契机,采取村支部自筹、部门帮扶等方式加强党员远程教育活动室建设,购置配备桌椅和制度展版,同时加大光盘复制力度,加强基层播放站和播放点片库建设,基层播放点存片达到20张以上。二是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一些村无远程教育活动室问题。2006年,全县有17个村对活动场所进行了新建、改(扩)建或武装提高,使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站点的基础设施。
2、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扩大农村信息点的覆盖面。按照“抓示范,树典型,以点带面”的原则,通过市委组织部与电信分公司协商达成的《宽带合作协议》,积极引导和支持互联网进农家,推进乡(镇)、村信息网络建设。2006年,全县各乡镇新增宽带上网党建信息户83户,50%以上已建成的信息点实现宽带上网。特别是在鼎新镇进化村六组,通过宣传引导、扶持带动,10户群众(党员户8户)自愿购买了电脑,开通了宽带,10户(党员户8户)群众自愿购买了电脑,架设了宽带,建起了整组推进的远程教育信息示范点,为该组党员学习和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为身边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市场信息搭建了网络平台,也为今后全面推行党建信息网络职能化、宽带化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3、村校共用,资源共享。为充分应用建在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实现“村校共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对“村校共建”站点的教学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管理上统筹兼顾,以学校管理为主、乡(镇)村管理为辅,管理员由中小学和村党支部各选一名共同负责,学校管理员负责学校教学,村管理员负责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培训。在工作上合理安排,县教育部门在下达学期远程教学计划的同时,把配合开展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作为工作任务一同下达,还明确农村中小学校长担任村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日常安排;村党支部每月底前要将下月学习计划提前通知学校,学校根据村党支部有关安排,制定协助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具体措施。在时间上灵活确定,针对村校共建站点的特殊性,采取“5+2“的学习形式,即每周一至周五为学校教学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晚上为农村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时间,在教学培训过程中,根据农业生产时令特点,以及学生在校期和假期不同,适当调整集中学习次数,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基本解决了学校教学与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在时间上的“冲突”,实现了“两不误、两促进”。
4、普及提高两手抓,城区播放网络不断普及。针对城区党组织和党员相对密集的特点,按照“规划建点,调配使用,资源共享”的方针,在普及机关社区播放点的同时,在企业党组织中采取党支部依托党委设备建点、规模较小的支部与支部联合建点等方式,使全县城区播放点达到122个,党员电化教育覆盖面达到87.5%。
三、利用电视栏目,丰富党员教育“空中课堂”
坚持“贴近党员、贴近基层、贴近实际”的原则,及时调整电视台“党建专栏”栏目、节目内容,快捷传递工作信息。一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切实办好电视栏目,搞好深度报道;二是突出《十六大党章电视教材》和《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录》等内容的学习宣传,努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以“展示先进性,服务新农村”为主题,增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和扩大了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教育活动结束后,结合庆祝建党85周年,联合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直机关工委、县广播电视台,开展了庆“七一”党员电教片展播活动,在县电新闻栏目开办了、“时代先锋”专栏,全县确定了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0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进行了重点宣传。使“空中课堂”真正成为了党员电教工作的另一块固有阵地,成为广大党员学知识、受教育的大课堂。
四、规范管理,狠抓播放收看工作,增强学习效果
1、完善制度,提供保障。播放收看是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各级党组织把落实播放收看做为强化学习培训的重要措施,严格落实党员电化教育“三薄一册”制度,做到播放前有备课、有讲解,播放后有学习、有讨论,使整个播放收看和学习实践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大部分党组织部都做到了“五收看”,即上级要求的必须收看,结合会议穿插收看,利用学习培训安排收看,召开组织生活统一收看,根据党员现状分类收看,并做到有考勤、有讨论、有心得,确保学习培训内容入眼、入脑、入心。
2、灵活学用,增强效果。一是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际开展教育,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远程教育立足于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和促进农村各项工作。针对乡镇领导班子实际,下载、挑选并组织学习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相关课件,帮助他们化解矛盾、调和纠纷,增强镇乡领导班子成员自我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加强了党内团结。在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针对部分村级班子运转中存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现象,刻录了相关课件教学课件,发放到村级,组织党员观看,为提高党员的先进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双培双带”工程中,通过远程教育“空中课堂”帮助广大农村党员丰富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使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成为提高党员素质的培训基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思想素质,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群众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二是结合党员思想实际开展远教培训,增强党员的信心和决心。针对部分党员思想颓废、进取心不强、对党没有信心等思想实际,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观看《党员风采》、《周国知》等有教育意义先进事迹,同时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专用频道中党的方针政策、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增强他们对党的信心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决心。三是结合村级经济发展开展教育,促进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效和农村的发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平台,立足本地实际,组织党员开展各项实用技能培训,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帮助农民党员群众增收致富,向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推介各种致富信息,特别是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种植和加工技术,让党员群众从中受益。
过去的一年,尽管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一些乡、村干部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对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中学习培训有畏难情绪。二是部分站点工作不到位,学习培训不够正常,组织学习培训有应付现象。四是部分管理技术人员的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业务不够熟练。五是教学资源开发缺乏经费,自主制作的教学课件少,从网上下载的教学课件针对性、时效性不够强,供各基层站点自主选择的适合本地需要的课件很有限,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还不大适应。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教学组织管理,巩固好、运用好、发展好现有成果,努力在见实效上下功夫。一是抓思想认识的深化。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抓好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抓学习培训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确保站点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并注重教学成果的转化。四是抓课件开发利用。从农村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争取自主开发一些适合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乡土教材”,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Ⅱ 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有哪些好处
总的来说,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做到随时上课,时间自由安排,既不耽误你花上路上的时间,也不妨碍你的工作和学习,而且能带来更优惠的价格的绝对优势!Ⅲ 说说在线教育的学习体验或者对它的看法
虽然具有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好处,但自身却也存在一些缺陷。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而录播课程的时间又很长而且还没有互动,很容易出现学员的课程没有看完的现象,所以观看视频课程的完成率到现在也是行业内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尽管我们现在通过题库、弹题等各方面去增加互动性,但录播课的完成率还是需要进一步去提升。
第一种模式是平台型的。例如跟谁学、网络传课,腾讯课堂等,做 B2B2C 或者做 O2O,做平台型模式有两个问题很难攻克:
第一个问题是流量,一个成交的有效流量成本高达 3000-4000 元,整个 K12 和职业教育的流量都很贵。
第二个问题是教学质量无法去监控,学生来平台上课,如果某个老师教得不好或者老师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出现,学生肯定会说平台有问题。教育不是有一个爆点就可以开始做的事情,教育是需要前端、后端全部服务好的事情,交了钱才只是开始,服务在后边也需要跟上。
(3)空中课堂成果扩展阅读:
但我们也坚信未来肯定会有一个百亿级的平台型公司出现,就像以前互联网电商的时候也有很多做平台的,现在却只有京东和淘宝了。在教育行业里面如果有一个平台能够规范教学质量,能够有很好的获客方式,预计未来两三年,也会在教育领域出现一个大的平台。
第二种就是 B2C 内容型。以前线下培训改到线上培训,机构正常招生、找老师上课收学费,B2C 的商业模式已经走通,尤其在职业教育方向增长很快,去年消防和教资都是发展很好的领域。
Ⅳ 李治国的研究成果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寒区冰芯与环境”,编号:40121101;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973),编号:2005CB422004;
3. 中科院对外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第三极环境计划,编号:GJHZ0906;
4. 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创新团队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
5. 西藏科技厅项目,西藏高原冰川退缩与湖泊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6.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喜马拉雅山脉典型地区冰面高程及其变化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编号:40971048;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南北冰芯记录的气候变化对比,编号:40701036 1. 2006年8–9月中欧合作雅鲁藏布江流域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考察活动;
2. 2006年7月参加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limate System and Climate Change学习班. 国家气象局,北京;
3. 2007年8–9月参加普莫壅错冰川、水文考察;
4. 2008年12月–2009年3月美国Lonnie Thompson院士的中美空中课堂教学;
5. 2009年4月,参加中德合作西藏纳木错流域冰川、湖泊、水文考察;
6. 2009年9月在北京参加第五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十四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学术研讨会(HKT)联合大会 1. 李治国,姚檀栋,田立德.国内外冰川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08,23 (1):1–8.
2. Yao Tandong, Liguo,Yangwei, et al. Glacial distribution and mass balance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range and its influence on lak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期刊). 2010, Accepted. (姚檀栋, 李治国, 杨威等.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分布和物质平衡特征及其对湖泊的影响.科学通报, 2010, 已接收.)
3. 李治国, 姚檀栋, 叶庆华, 田立德. 西藏年楚河满拉水库上游冰川变化及其影响. 冰川冻土, 2010. 已接收.
Ⅳ 孩子写字难看对成绩有没有影响
有的,我上学时老师经常说写字要好看要让卷面干净,因为老师批改试卷的时候试卷量太大,时间长了老师都有情绪,所以一见到字写的不好看的、卷面涂改严重的直接印象分5分已经没有了,他们不可能对着好多试卷而单独对你这个看不太清的进行耐心、细致的阅览。
Ⅵ 上网课需要准备什么
学习网网课,不需其它设备。只要有手机或者电脑就能快速开启直播课堂。
教师可提前推送视频、音频、文件进行课前预习,课中点名、签到。教学过程灵活多样,教师授课可呈现PPT 动画效果,灵活使用线条、图形、教学辅助工具、图片、文字输入等多种教学工具,方便灵活。
学生端拥有线上笔记功能,可以在上课过程中记录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
教师授课过程中可使用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和学生实时互动,学生还可通过举手发言等功能互动,学习结束后,学生可通过互动问答和教师互动交流,真实还原线下上课场景。
学习网平台起步K12学校空中课堂,深入大V、教育局、机构、企业、政府需求挖掘,积累了大量招生经验,特别是地推、线下运营,有助于提高学校报名率。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Ⅶ 空中课堂生活作文的开头可以怎么写
美化形容的写,写一个一个人的 长相。结构。做人的成果。
Ⅷ 有没有一个家政培训机构可以节省成本、扩大招生、提高收入呢,互联互家的空中课堂怎么样
如果你是场地比较小,设施不太完善的话,完全可以加入互联互家的空中课堂,因为空中课堂不但有名师讲课,还有助教帮忙监督学员上课质量,线上考核学习成果,自己真的省心不少。
Ⅸ 所在学校在运用农远工程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中取得的成果反思存在的问题拜托各位了 3Q
摘要:三年来,与“农远”同行、与“课改”同行, 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广泛实施, 使农民中小学生最大限度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提高农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何把“农远” 资源充分有效地应用好,是我们每个项目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根据上级多次培训、指导, 我们使用农远资源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农村孩子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方向。 但是存在的的问题也很多。作为农远管理员, 这个随着农远产生的岗位, 我结合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对兄弟学校的观摩,调查, 结合实际具体谈谈农远使用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模式二 光盘教学 存在问题 农远工程的实施已经三年多,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文化,送到了每一所农村学校。 卫星教学收视(模式二)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 为教育教学提供着丰富的资源。 模式二硬件配置中不仅包含有一套光盘设备系统, 还通过卫星接收机既为电脑接收下载一至六年级语文, 数学双科的全学期教学课程资源,又能及时接收当天“空中课堂“ 教学实况。因此,资源的下载与管理无疑是(模式二)工作的关键, 然而,课堂资源的良好应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如何抓好课程资源应用这一重要环节,做好应用研究工作, 使现代远程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是我们工作的研究中心。 我们的做法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资源应用应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校内局域网搭建网站很容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学研究成果共享,用资源优势促进教学研究与教学发展, 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资源应用应与新课改相结合。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课堂资源的不断应用, 在教学中应当把它与新课紧密的结合起来, 新课改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强调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在资源应用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备课中应很好的利用资源创设教学情景, 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还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我们和他们说的一样吗?利用资源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 积极合作探究等方面情境,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人人参与。 同时,在资源应用的过程中,还应处理好资源,老师, 学生的三者关系。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的应用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老师不仅仅是资源应用的播放者,而且是教学的指导者; 学生不仅是观众,而且是同资源电教课堂中的老师产生互动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互进的良好效果。可见,资源老师、 学生这三者应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运用好这一层关系,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学生就能在学习中得到拓展。 我校两位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在省市光盘教学中获得了奖。 在我校起到了示范作用。 农远往往青年教师比年龄大的教师学的要快,用的要活。 三、远教资源与校本教研的整合。 开学初可组织教师观摩网上优质校本教研经验, 然后立足本人与所带学科实际确立自己的教研专题。 结合教学实际找到专题教研缺口, 解决远教资源和课改整合中困惑或问题,如“ 空中课堂与实际课堂资源整合与包容”,“ 低年级光盘教学中讲与看的整合的有效初探”,“如何处理好教师、 媒体、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等。虽然有的课题还很不规范, 但至少说明我们的教师在这项工作中的理性思考和探索。 2.定期研讨,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 在提高中向专业化迈进。 学校采用集体从远教资源中观看优质课和自己收视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每个教师收视网上优质课10节以上, 并由教研组择其有代表性的课堂,在“每周一课”教研活动中观摩、 研讨。 3.每学期每位教师上好一节优质课。 由教研组在学期中组织专项评比,期末开展“优质课大比拼”, 获奖者将纳入考核中,与其它考核一并作为评优晋级的佐证材料。 4.及时总结教研成果,撰写较高水平的教研论文或专题报告, 指导有困惑的教师,在指导中寻找自己的努力方向。 5.创办我校星空教学网站,给每位教师提供教学、教研的比拼台, 也可增加校际联系,实现又一个层面的优质资源共享。 三年来,与农远同行的过程中,更是存在许多问题。 这也是我主要谈的。 一、授课与备课欠统一。 我们的老师多年来使用纸质备课方式,没有电子备课的习惯。 使用农远资源备课之前必须做到,登录远程教育资源( 在局域网发布之后),认真查看“课程资源”和“学习指导。” 很多教师只是到了使用的时候才查找, 直接打开课件和视频就来教学,显然毫无准备, 怎么能做到备教一致呢? 自从实施农远工程,学校才有了电子备课系统,但是要求不够, 往往比较简单、草率。学校、教师个人有待于加强这个方面的提高。 二、模式二的各种使用方式有待研究、提高。 模式二设备中包含有一套模式一(一台普通电视、一台DVD), VGA电视一台,接收机一台,接受电脑。根据这些设备, 模式二可以搭建三个教学平台。一是模式一教学,即使用光盘教学, 其次是使用接收机根据空中课堂节目表, 提前一周时间安排好课程表。再次利用接受电脑连接的VDA电视, 可以直接使用农远接受资源授课。 这三种教学平台有条件最好能单独设置播放室。即“光盘播放室”、 “卫星收视室”、“电脑点播室“(利用接收电脑和VGA电视)。 三室分开,能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农远资源。 这里的问题是,首先模式一的光盘教学问题。 后面要专门研究这个问题。模式二中利用空中课堂教学数量很少。 这也是模式二项目学校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一个方面是学校在这个方面重视不够, 其次是节目预告表有时不能及时发布。 模式二中的利用电脑和VGA电视直接使用资源时, 问题主要出现在教师对农远资源IP数据不够了解,使用不够灵活。 原因主要是学校培训没有跟上,教师缺少上机实践。 三、光盘教学重视不够。 由于光盘资源不是每一个年级语文数学都有, 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和教师利用下载的农远资源中视频教学片断, 刻录成vcd或dvd格式。这项资源建设工程其实很大, 不是很多学校能花那么大的精力能做到。 这个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使用现成的配发的教学光盘教学中, 由于部分教师不能认真去备课,往往形成大家在听课、看课的局面。 其次的问题是光盘教学的高级形式不能运用。 可见,我们的教师来使用模式一教学时,被动的情况比较多。 关于“农远”光盘教学设备系统的选择策略, 芜湖市电教教研室主任吕勇老师曾经做过专门的指导, 我们可以借鉴、研究、实践。他总结了三种光盘教学应用形态: 一是“初级”的应用形态可以是直接播放式也称领悟学习模式。 也可以是间歇播放式也称(模仿学习模式), 籍山镇朱萍芳老师所授《g k h》拼音教学示范课例就属后者。二是“优化组合”应用形态。 使用两张以及两张以上光盘选择使用,完成教学。这种形态也称“ 被动的互动教学模式”。三是整合运用形态,也称“ 主动的互动教学模式”,是光盘教学的最高形式。 四、重视语数教学,轻视艺体、专题教育。 许多学校的做法是教导处根据总课表,首先把语文、数学安排好, 其他课程自己安排,这样就会不能落到实处。农远资源中中低年级, 音乐、美术、思想品德、科学等课程都有优质的同步资源, 使用会大大开阔学生的眼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专题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文化、 体育”资源丰富多彩。可以补充学校这个方面教学资源的匮乏。 有的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后,缺少反馈,比如写爱国主义读后感等, 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的建议是经常进行课外活动, 活动场所主要是在校校通网络教室和光盘播放室。 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学习; 利用“学习指导”让学生小组学习和个别化学习; 利用“时事动态”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新闻事件; 利用“少年文化”组织学生每周看电影; 利用“少年文化”召开班会,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 丰富集体活动; 利用“专题教育”组织日常规范教育、安全教育、 禁毒教育等少先队活动; 利用“科学人生”组织高年级学生了解名人名家成长。 与“农远同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每个管理员的心声,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参与实践、研究、探讨。
Ⅹ 金坛空中课堂成就学生成就梦想
你好,是的,金坛空中课堂成就学生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