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四个无锡,四个无锡的建设给无锡带来了什么进步,人们对四个无锡的看法
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黄莉新在无锡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奋力开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局面》的重要讲话,提出开创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新局面,要加快打造文化特色彰显、生态环境优美的“魅力无锡”,创新动力强劲、体制机制灵活的“创新无锡”,发展环境优越、产业实力雄厚的“创业无锡”和居民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无锡”。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既道出了这座拥有2500年建城史的江南古城的自然禀赋、历史积淀,更指明了这座奔向现代化的率先之城的发展取向。魅力、创新、创业、幸福,这些美好积极向上的词汇,将成为每个无锡人心向往之的家乡新貌、生活感受。近日,一批专家学者就如何建设“四个无锡”展开“头脑风暴”,今日选取部分文稿刊出,以期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四个无锡”,与你,与我,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值得所有人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这一生动实践中去。
为城市注入创业的不竭动力
近代以来的无锡,一直以成功创业闻名于世。近代“实业救国”的呼喊,掀起民族工商业第一波创业浪潮,冲开了早期工业化的闸门,奠定无锡跻身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的起航,激发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创业大潮,广袤的苏南大地办厂、建园区热浪蒸腾,迅速壮大无锡经济的总量规模。新时期的经济转型,催动科技创业春潮涌动,一批批创业人才汇聚、角逐,正构筑无锡新一轮创新发展更强的竞争优势。
打造“创业无锡”,首先要涌现一批创业群体。创业者连同他们的企业、经济实体,是创业的主体,是创业活动的组织者。离开了创业主体,创业就无从进行,再多再好的创业载体也只是摆设。无锡要推动创业,必须依靠创业者引领,加快造就和引进一大批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及合作团队,形成攻坚克难、奋力开拓的创业群体。要运用积极的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对创业者的创业活动给予激励和扶持,让创业主体放开手脚自主创业、成功创业。以创业推动新兴产业领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夯实实体经济,构筑起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创业无锡”,尤其要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创业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良好的环境可激励创业,并降低创业成本,减少创业风险。对于创业而言,区位交通、市政设施等硬件条件固然必需,而法制、政策、公共服务等软环境则尤为重要。无锡要推动创业,必须真正消除对创业期中小经济体的轻视和偏见,切实改善政府和社会面向企业和公民、法人的服务,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不仅服务创业项目、创业活动,而且服务作为人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不仅服务企业的顺利创办,而且服务企业从小到大、从眼下到长远的发展。要致力于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全市场规则,打破垄断,遏制投机,惩治欺诈,强化诚信服务和监管,使投资赢利可以预期,人为的风险得到避免,花大力气扭转假冒伪劣、投机牟利等的逆向激励、逆向淘汰,才能从根本上提振创业者的信心。
打造“创业无锡”,最关键的是要激发民间创业活力。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民间创业热情出现消退趋势。无锡要推动创业,必须以恰当的方式,大力宣传不屈不挠的创业典型,褒扬克难制胜的创业英才,在全社会树立勇于创业、奋发作为的巍然正气。要提高创业者的社会地位,从社会舆论、社会财富分配结构到社会组织,把重心和聚焦点对向劳动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让他们站到舞台中央,以饱满的创业激情演绎当今时代的历史活剧!
近代中国孕育了一批出色的创业群体和创业精神,而无锡的民族工商实业家就是其典型代表。今天,继承并弘扬前辈的创业精神,再一次掀起现代化建设的壮阔波澜,必将会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的进取动力。
增创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
无锡“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城市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集中在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创新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战略选择。无锡要在新一轮科学发展中增创优势,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发展前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无锡”是必由之路。
以自主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走出无锡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多年的率先发展、创新发展方略的实施为无锡建设内生发展和自主创新示范城市成为可能。要进一步完善“创意-创业-创新”的内生发展机制,探索“创新-孵化-集群”的内生增长路径,以创新引领无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起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全面优化升级,着力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形成创新驱动经济、城市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无锡城市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
围绕“东方硅谷”目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无锡要突破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障碍,实施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的“双轮驱动”战略,注重促进知识、科技等创新要素在研发机构、企业、中介机构之间的有效流动,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创新合力。一是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带动性强和一定产业规模的新兴高新技术企业,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二是深化完善“530”计划,大力引进国内外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完善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使人才竞争力成为无锡的“第一竞争力”。三是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一批新型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和产业技术联盟。四是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突破更多重大关键技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加快产业化。五是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入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投资风险机制,使无锡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东方硅谷”。
从“无锡制造”向“无锡创造”跨越,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级。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研发转化基地、孵化器和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领先、产业特色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高技术企业群体;要创新经济业态、开发新型经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积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战略增长点,着力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同时要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支撑无锡城市建设和管理,建设一个融合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商务、创意设计、创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功能城市。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联动的整体创新。全面推进理念、体制、政策、服务创新,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完善服务环境、优化居住环境、提升人文环境、夯实法律环境,持续提升整个城市的创新环境水平,使无锡成为创新氛围浓、创新环境优、创新实力强的创新型城市。
“魅力无锡”塑造独特品格气质
不久前闭幕的无锡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黄莉新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奋力开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局面》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要加快打造文化特色彰显、生态环境优美的“魅力无锡”。
城市的魅力,是自然环境、人文气息与城市功能和宜居特性的综合体现。无锡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还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江南名城,是吴文化、民族工商文化、乡镇企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对地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近年来,无锡主动调整经济架构,致力于转型发展,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而机智的履印。经济高位发展的今天,无锡该如何走好下一步,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该怎样建立形象、打响品牌?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黄莉新在报告中强调,无锡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通过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形成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以大气而不乏精致的手笔来凸显城市个性,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把无锡打造成为充满活力、具有魅力的现代化城市,增强无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这些提法,很好诠释了无锡未来的发展愿景,既有目标高度,也很切合实际,合乎城市个性和广大市民的期待。
无锡未来经济发展必须注重产业选择、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绝不能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经济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发展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正像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黄莉新说的那样“既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又要保证生态水平不断提升,早日让太湖重现碧波美景,保护好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无锡可持续发展最宝贵的资源。”
“魅力无锡”的打造,还必须继续注重文化内涵和品牌建设,注重城市灵魂的塑造。漫漫历史长河孕育了绚丽多彩的吴地文化,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养育了灵动而务实的人民,近现代工商业的发展更使无锡经济迅速崛起、城市地位快速提升。步入新世纪以来,无锡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山水美誉度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历史的积欠得以补偿,在今天党中央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无锡当抓住前所未有的文化发展契机,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城市不是纯粹的钢筋、混凝土堆砌物,而是不断生长着的生命体,文化是这个生命体的灵魂。一座城市究竟是什么引人流连忘返、离开后又久久难忘?城市的魅力是城市实力和形象的综合体现。魅力城市,是人类进步的体现,是“新城市主义”的发展和延伸,它遵循以人为本、环境为本原则,注重营造美好自然宜人的城市环境,强调城市功能,强调精神美感。有人用“形神兼备”来诠释魅力城市的特质。“形”指建筑、街道、景观构筑的城市外在风貌,“神”则是蕴含于城市历史和现
实中的文化内涵,闪耀着一座城市独有的品格和气质。一座城市必须“形神兼备”,才能具有不竭的魅力。“魅力无锡”的打造,既需要呵护好美丽的环境,也需要尊重和珍惜城市的历史文脉,彰显独有的文化韵味,让城市风貌和文化精神完美融合一体,才能构建起特色鲜明、神采独具的城市形象,才能让无锡生动地矗立于城市之林。(
让“幸福无锡”人人向往
今年是我市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最近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黄莉新提出:“开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局面,必须加快打造居民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无锡’。”“使无锡的基本现代化是人民认同的、成果共享的基本现代化,让‘幸福无锡’人人向往。”人民幸福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衡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志。突出“幸福无锡”建设并以此引导发展、激发活力、凝聚人心,对于开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幸福无锡”,须突出抓住三个主要环节。
抓住“幸福无锡”建设的关键。其关键就是要在市场化和保障化基础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市场化带来的效率提高是人们幸福的基础,而社会保障的完善化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则是缓和社会分化程度,抵御社会风险的制度体系。“幸福无锡”建设活动中,既要利用市场手段妥善处理有关人民群众的各类切身利益问题,又要将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准公益性产品纳入政府公共政策范畴,通过增加有效供给,在促进市场提高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构建有利于不同群体幸福的社会政策。按照中央的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政府既要加大对社会再分配的力度,提供普惠型的社会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又要对社会政策的重点和取向有所选择。首先,对外来人口群体建立融入型社会政策。如,逐步淡化户籍制度的“社会管理”功能,更多地发挥文凭、技能、产权、诚信等条件作为筛选机制作用,逐步让外来人员享有普通市民的待遇。其次,针对白领群体建立发展型社会政策。如,为他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表达诉求搭建平台,形成吸纳其它社会能量的机制;发展文化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为他们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和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性住房政策应向引进人才倾斜,可探索单位租赁房等形式降低创业、创新者的生活成本。再次,针对老年人群体建立保护型社会政策。建立各种社会资源的社会政策,构建一些平台和基金,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护和帮助老年人实现福利养老。只有通过对不同群体制定出相应的社会政策,才能使“幸福无锡”建设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生活在无锡的幸福。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主体的地位。从影响建设“幸福无锡”的体制难题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如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以及实现它们的创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如何协调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混合所有制社会格局下政府如何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和调控;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统一劳动市场等领域存在哪些体制性障碍。这些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制约无锡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行效率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人们幸福生活的感受,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但最重要的还是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主体的到位问题。从社会结构的基本框架和“幸福无锡”建设的目标来讲,政府的职能定位不仅要在经济领域里划清政府与市场、企业的边界,促使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更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各个领域内明确其自身定位,并妥善处理好不同领域之间的职能分工,这样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要求,有效培养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自治能力,进而实现政府与社会全体人员的良性互动,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Ⅱ 我是一家江苏无锡新区的公司,最近想要申报“江苏省高新企业”,请问需要如何申请申报手续是哪些
建议你打电话咨询当地的科学技术局,每年都是他们负责申报宣讲以及相关申报事宜办理
Ⅲ 无锡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准备材料:
一.企业资质证明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税务登记证书(复印件)
二.企业人员情况说明
1. 企业职工人员情况说明
2. 员工花名册
三.专项审计报告
1.研究开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
2.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四.企业近三年财务年度审计报告
1.度审计报告
2.年度审计报告
五.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1.知识产权证书
2.专利权变更文件
六.技术创新活动证明材料
1.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汇总表
2.专利受理通知书
3.科技查新报告
4.检验报告
5.产品销售合同
6.验收报告
7.用户使用报告
七.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证明材料
1.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2.技术部质量绩效奖励制度
3.研发投入核算管理制度
4.产学研合作协议
5.研发机构设置情况说明
6.研发试制设备明细表
八.其他证明材料
Ⅳ 无锡易鸿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无锡易鸿科技是一家专业的科技咨询公司。坚持“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助力中小企业成功”的理念,凭借着国家的相关政策,依托北大、南大、江大和省情报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所,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成熟的“科技服务体系、培训管理体系、诊断咨询体系”,以“打造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为核心,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上门辅导和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品质、规范内部管理,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促成、科技研发项目规划、材料编制,财务辅导、TOC瓶颈管理咨询服务,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易鸿科技专注于企业的科技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申请受理、科技创新技能培训、管理咨询诊断等服务,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一条快捷、便利的“科技高速公路”。
法定代表人:顾秋琴
成立时间:2012-09-13
注册资本:51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21100021092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无锡市滨湖区上蒋巷176号-25
Ⅳ 无锡晶石新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无锡晶石新型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公司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现已建成年产6000吨正极材料的生产线,是江苏晶石科技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无锡市 AAA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也是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单位。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课题、江苏省2008年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无锡市科技招标项目。至2015年底,已申请专利共计34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公司拥有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历时数年研发成功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成果及相关专利技术,并同时推出了
法定代表人:冯建昌
成立时间:2006-07-24
注册资本:3324.7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205000007918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港下五星工业园区
Ⅵ 无锡夸微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无锡夸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个专业开发企业管理软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紧临着名的中国新长江村,交通便捷。
公司始终坚持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为宗旨不断开拓创新!优良的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了一批年轻朝气蓬勃、技术精湛的、具有实干精神的人才。专门为用户量身订做产品,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以满足广大软件客户的需求,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保证了产品不断的升级更新,为此,公司凭借较强的研发力量,已取得6项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目前也正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公司不仅仅提供专业的技术,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指导帮助,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和追求,一定能够实现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夸微科技:跨越微软,争做管理软件的权威品牌!
公司名称:无锡夸微科技有限公司
网 址: http://www.kuuwee.com
企业主要产品:海关查核系统、关务管理系统、企业进销存管理软件
公司地址:无锡市江阴市五星路538号(江阴市长江钢管总部2号楼5楼)
江阴37路
市区线路 公交总站-临港新城站|运行时间:5:55-夏季18:20冬季18:20 班次间隔:10-12 票价1元
去程: 梅园理赔中心 - 北庄桥 - 保安公司 - 检测站 - 公交总站(江阴汽车客运站) - 梅园新村 - 前进桥 - 环西社区 - 杏春站 - 兴国公园 - 中医院 - 中山公园 - 市政公司 - 五星桥 - 五星花苑 - 夕阳红 - 城西站 - 新财盛百货商城 - 普惠苑 - 永安禅寺 - 长江钢管总部 - 宗承钢铁 - 临港新城管委会 - 海港国际大厦 - 新港大道 - 新港大道路口 - 临港新城站 (27站)
回程: 临港新城站 - 新港大道路口 - 新港大道 - 海港国际大厦 - 临港新城管委会 - 宗承钢铁 - 长江钢管总部 - 永安禅寺 - 普惠苑 - 新财盛百货商城 - 城西站 - 夕阳红 - 五星花苑 - 五星桥 - 市政公司 - 中山公园 - 中医院 - 兴国公园 - 杏春站 - 环西社区 - 前进桥 - 梅园新村 - 公交总站(江阴汽车客运站) - 检测站 - 保安公司 - 北庄桥 - 梅园理赔中心 (27站)
法定代表人:匡佳麟
成立日期:2010-01-20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江苏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815502214575
经营状态:在业
所属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人员规模: 50-99人
企业地址:江阴市滨江西路8号3号楼306室
经营范围: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销售;计算机网络工程安装;办公机械、文具用品、服装、网络产品的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培训服务(不含发证、不含国家统一认可的职业证书类培训);报关代理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Ⅶ 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集团大事记
· 1987年,成功研制第一台数控切割机,进入数控切割设备行业。
· 1993年,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条H型钢自动焊接生产线,奠定了国内钢构设备行业的领先地位。
· 1997年,成功开发抛丸除锈设备,开始从事钢结构整厂设备的制造。
· 1998年,成功开发箱型梁焊接生产线,促进了国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 1999年,成功开发第一台数控平面钻床,正式进入数控机械制造行业。
· 2002年,成功开发GS/G数控管子相贯线切割机,成功替代了进口设备。
· 2003年,在国内首次开发成功H型钢二次加工生产流水线。
· 2005年,成功开发船用T型排装焊生产线,促进了我国造船事业的发展。
· 2006年,成功开发桥梁专用U肋焊接设备,正式进入造桥行业 。
· 2007年,为武昌造船厂、靖江新时代、江阴新扬子等大型船厂开发并提供了整套平面分段流水线。
· 2008年,江苏省认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FCB焊接工作站国产化,已在上海振华港机平面分段流水线上正式安装使用,其性能指标达到二十一世纪国外同等水平。
· 截止到2009年,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数控钻床等数控机械设备已出口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西班牙,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设备性能达到了发达国家制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