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改造营

成果改造营

发布时间:2021-07-06 09:24:04

『壹』 人弹改造营的建校宗旨

斯瓦特“人弹”改造营全名为萨巴翁教习所(Sabaoon),从伊斯兰堡到斯瓦特驱车两百多公里。自从反恐战争在中亚、西亚等地集中爆发以来,巴基斯坦曾经发生过多起人弹爆炸事件,特别是在斯瓦特地区。受害者既包括警察军人军事目标,也包括军人家属、平民百姓甚至神职人员。至于施害者,由成年暴徒,后来发展到妇女和男童。男童被发展为人弹,则以斯瓦特为甚。前数年,随着北约联军和巴基斯坦军队强化在阿富汗及巴国边境地区的反恐行动,塔利班开始大量征召男童进行洗脑并将之发展成替补人肉炸弹。随着巴基斯坦政府加大反恐力度,斯瓦特地区的当地政府建立了“人弹”改造营,对被塔利班“洗脑”并欲发展成人弹的孩子们进行教育帮助。

『贰』 中国三大改造的工商业改造目的、方式、成果以及评价

改造目的: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方式:公私合营,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

『叁』 改革试点的成果

很明显,地质工作既是一个部门,又是一个研究地球内部构造与资源,并为国家提供矿物原料后备基地的系统。但今天它似乎丧失了自身的社会功能:新增的储量还不足以弥补开采量,作为国家一个部门的使命感明显降低,部门的生产技术保障面临崩溃……冷静地想一想,如果能以清醒的头脑来看待这些情况,并以强烈的责任感来对待它们,也将变成好事。

我在《在改革的道路上》一书中曾尝试表述这样一个命题——从政治任务出发努力提高部门的效率。为此,1987年6月我们曾在条件最好的“伏尔加地质生产联合公司”举办全苏各加盟共和国地质局领导人培训班,推广全面经济核算的第二模式(图2.2)。我们选择“伏尔加地质”,而不是“中央地质”,并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个单位地质调查工作的水平高,技术经济指标好,并在地质和工程新技术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我在文章《来自部门的经验》(1988年49期《经济报》)中谈到“……采用经济核算第二模式可保证资金正常运转。由于劳动报酬与节余挂钩,所以可用较少的投入完成更多的成果,并节约各类资源。还有一点很重要,全面经济核算的第二模式简单明了,对每个人而言,你干多少就能得多少,节约的每一个戈比都会成为集体的收入。……但过渡到第二模式需要基本上废除原有的经济关系、经济工作中的老规矩,改革企业中全部经济结构。”

图2.2 全面经济核算的第二模式

(1)部门的特点

在执行第二模式的改革过程中,除了会遇到一般经济部门的共性问题外,还会遇到地质部门原有经济管理办法带来的其他困难。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如果国家要等你完成任务后才付钱,地质队如何自筹资金去承担任务?在这里有意无意地混淆了两个独立的概念:地质勘探工作的拨款和地质企业生产发展经费及劳动者工资的自筹。这些经费应主要用于技术更新和现代化生产,购买设备和运输工具,科研和试验设计工作的费用,非生产性对象的建设。经济核算的收入,折旧的提成和其他收入就是本单位自有积累的来源。

有人曾不止一次地说:“在地质工作单位搞什么经济核算和自筹资金,这个主意本身就是荒谬可笑的”。现在我们不仅可以用权威性的理论根据,还可以用实实在在的经验来反驳这种观点。1989年地质企业往指定账户上集中了十多亿卢布的自有积累资金,其中三分之二用于科学研究。

对第二个模式最有力的佐证当然是企业在新办法下的工作成果。

(2)效益的增长

执行新办法的地质单位,在1988年的9个月内就完成了全部地质工作任务,提交了78份矿产储量报告,其中81%被评为良好和优秀,而1987年的9个月里仅完成任务的70%。

目前在地质勘探工作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最终标准是获得地质终端产品——矿产储量的增长,这就是工作效益。地质单位圈定勘查区域时目的性更明确,力求以最小的开支得出高质量的结果。在全面经济核算条件下运行的企业,其所有生产-经济指标的数量和质量都好于按老办法运行的企业。到第二年仍保持了这种势头,按第二模式运行的企业没有降低生产效率(表2.2)。同时,还应特别强调指出两点:

·第二模式有利于企业减少职工人数。在地质勘探工作量几乎增长154%的条件下,职工人数减少了3%;

表2.2 按全面经济核算和自筹资金模式运行的地质企业定额标准与收入分配一览表

·企业注意节约材料和资金。

在工作量增长的同时,外购商品和材料的库存都增长得很缓慢。在实行经济核算的单位里资金周转加快了11天。原来材料费用要1卢布的工作,现在降低了4个戈比,而在按老办法运行的单位里只能降低0.9戈比。

所有这一切使得劳动生产效率呈跳跃式增长,而收入大幅度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增长了24%,其中60%是靠增加生产总工作量获得的,而另外40%则是靠降低开支获得。

通常按人均收入来测算劳动生产率。按第二模式进行经济核算的单位总劳动生产率提高28%,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13%,生产开支降低9%,职工人数减少4%,平均工资增长18%。在地质部门的大多数企业和单位中贯彻新的工资定额制度后促进了劳动生产和工资的增长。劳动生产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使平均工资增长0.63%。

固定资产的结构和状况得到了改善,固定资产的损耗和新购设备的数量都减少了,固定资产增长的势头开始受到扼制。虽然地质行业的固定资产总体上增加了2.6%,但固定资产的产值率提高了,从原来的负增长变为正增长4%。按全面经济核算准则运行的企业都完成了预算前的全部任务,超额完成计划的收入为1800万卢布。

(3)经济核算落实到基层

没有生产单位内部的经济核算,就不可能发挥第二模式在经济活动中的功能。在地质部内部实行以队级承包作为基层经济核算的基本形式,队级承包制自1980年起就开始贯彻,并在向全面经济核算过渡的过程中对队级承包制补充了新内容。

联合体在内部生产经济核算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例如“波尔答瓦石油天然气”、“中哥萨克地质”联合体等许多单位,采用了经济手段来保证工作质量。其中“波尔答瓦石油天然气”联合体就制订了成井地质质量标准,为了提高井队的工作质量引进了物质刺激的措施。如果钻井队通过试井证明了烃的储量有所增加,则每个月的工资基金增长10%。发现矿层者支付5000卢布奖金。而这些工资基金并不是一次性发放,而是每个月支付其中的90%,剩下的10%保留到钻井结束时发放。根据工作质量标准评价的结果,达“最高级”的井队将获得全部备用金,达“一级”的井队只发放50%。如果达不到评价标准,则这些资金全部作为井队的储备金(表2.3)。

表2.3 某井队(分队)大致的收入预算和基层生产环节支出预算表(卢布)

∗对于集体承包单位,预算按承包期限来确定。

所有这些保证措施使得联合体中高产井的比例由1987年的32%增至1988年(9个月内)的42%。在钻探工作量减少3100m、投资减少80万卢布的条件下,增加的烃类储量比国家计划超额13%。

图2.3 在联合体年计划中的地质任务管理层次

(4)为什么要修改定额标准

在推行第二经济核算模式的条件下,新的质量要求和增长速率使人们很难预测基本参数的变化(图2.3),即很难做出计划。例如,“中央地质联合体”1987年由于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种后备资源,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9%。到1988年则提出了相当高的效益指标,要求收入和劳动生产率比1987年增长9%~10%。显然,该单位的工作量安排已远超过了原有的规定,而且服务费和材料消耗也要求费用最低,从而深深地吸引了客户的投资。因此,其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比计划值超出了1.3~1.7倍。

由于以前订的定额标准偏低。所以支付的工资比产量增长得更快。为了消除这种不平衡,联合体的领导层在工会委员会上提出了修改定额标准的提案——降低劳动报酬基金中的提成标准,提高了生产和社会发展基金的标准。委员会接受了提案,认可了提出的标准和联合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按标准规定,在五年时间里,每个劳动者的社会发展基金将增加4倍。在当年就执行了对2400名儿童在幼儿园、托儿所和少先队夏令营全免费的规定。此外,按单位排队,每位个体盖房者可得到建房成本50%的无偿补助,另外一半还可以分期付款。业已确定,在5年之内用于野外作业人员的伙食补贴将增加。用于工资、疗养基地改建、住宿学校,以及保健、体育设施的支出将增长2倍,用于住房和市政建设的费用增长0.7倍。

(5)部门科研工作的改革

在科研单位中引入经济核算思想和自筹资金的模式是加速科技进步过程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要把科学研究机构全面过渡到经济核算的模式下,就必须全面分析科研院所在新型管理系统下的科研和经济活动,认真总结经验。例如,全俄矿物原料研究所和乌克兰地质勘探研究所等院所的经验就不错。尤其是全俄石油地质勘探科学研究所近年来完成的指标很好,掩盖了该所对科技进步和解决油气地质重大问题投入不足的问题。

要向经济核算和自筹资金的管理模式过渡就必须全部打破所内原有的经济体制。为此,全俄石油地质勘探科学研究所对机构进行了调整,取消了7个部门、22个科室,使一批以前无经营权的部门成为独立经济核算的部门。经济核算涉及到合同的每个执行者,不同部门合作完成一组任务的条件已形成。为了解决重大科研课题和外接项目,自然而然会形成一些临时的创业集体。健康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有可能实行灵活的干部调动机制,可以把人才集中在重大的科技进步方向上。随着积累的科技优势发挥作用,他们的科技成果总量也随之增长。在参与科技工作的总人数仅增加9%的情况下,科技成果总量增长了2倍,同时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8倍。在1988年的9个月时间里,研究所技术人员每人的平均工资为1928卢布,比1987年平均水平提高16.3%。

令人满意的是,全俄石油地质勘探科学研究所的科技和社会发展基金已达87.1万卢布,备用金超过50万卢布,也就是说,研究所没有到处求人,而是靠自己实实在在地挣到了大量的科技发展基金和社会发展基金。

(6)由定额模式向征税体制过渡

由于执行第二经济核算模式使经济活动的效果有了质的变化,原有的定额标准随着时间推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从僵硬的定额标准思路中摆脱出来,逐渐向新的税收模式过渡,即通过征税体制来调控企业的经济活动。专家们为此专门制订了临时征税方案。我们认为,收入的征税体制可取代传统的定额标准。因为传统的定额管理办法既要调整企业、机关与国家预算之间的关系,又要调整经济收入与经济基金提成的分配比例。而征税可以强化经济杠杆对企业活动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回避许多在执行定额制中出现的干扰因素,大大简化企业与预算之间的关系,减少了许多计算、校核和财务工作量,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基金增长关系的监督机制更灵活。

当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确定每项工作价位标准时如何做到尽善尽美是很难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还应进一步强化经济核算的理念直到下游各环节,从根本上改进定额办法,改进预算标准、设计单价、材料消耗和其他费用的整个生产定额体系。最后,还必须改造、简化和提高会计核算体系的内容,图2.4显示了改造前后计划指标、结算指标、经济定额和监督数字的个数变化情况。

图2.4 计划指标和结算指标、经济定额和被监督数字的个数

(7)需要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由于中央有关主管部门尚未建立对应的工作规程,没有针对第二模式的汇报体系,所以关于地质勘探工作的成本就很难定价。国家劳动委员会也没有提出在第二模式下工资基金的分配办法,改善工资支付办法的问题只能慢慢解决。现在有十余种附加、补贴工资,但实际上对个人的工资水平影响不大,反而使工资计算更复杂,更难自动生成工资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也应尽快制订对国家级科研任务的管理办法。

还有一个企业与银行的关系问题,我们经常说,银行的霸权条款害死人。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只能归宿于银行确定的一个分部,企业别无选择,而银行却缺乏责任感,只有繁杂的手续和专横的态度。所以,必须结束银行的垄断状态,应建立股份制银行发展商业信贷业务。

必须引起严重关切的情况还有:目前不仅缺乏能为第二经济核算模式开绿灯的可行办法,而且缺乏在新条件下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系统理论研究。在经济学领域内还有一个中间环节没有建立起来,即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如何通盘考虑地质工作与采矿部门的利益,这个环节对地质勘探单位非常重要。在这个问题上第一步可以做什么呢?我们应把勘探矿区的地质-经济评价与促进资源勘探的措施结合起来,不仅要考虑探明储量的增长,还要考虑可供工业开采的资源质量,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

『肆』 人弹改造营的改造方法

萨巴翁教习所在改造手段上有其独到之处,比如,它主要放在心灵教育方面,给学员注入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信仰,把曾经充斥他们头脑的那些极端的、暴力性的想法排斥掉。为此,校方专门请来多位神学人士每天给学员授课,为他们讲解伊斯兰教的真谛,让他们领悟到什么是现代主流穆斯林社会对真主和先知的正确认识,并教导他们怎么做一个对真主、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教民。同时,校方还聘请资深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行为学家等为学员讲解现代文明社会可以接受的行为准则及生活方式。此外,英语、数学、历史、政治也是学员的必修课程。
除了劳动技能和体力活动以外,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参与绘画室内设计等艺术创作活动,借此帮组学生领会生活的美好,学习创造性地排解内心压力,并逐渐远离暴力的行为。礼堂的墙上有一幅高近一米宽近两米的水彩画,是十多名学员的集体创作。画里有各种艺术表现及造型,另外还有每个小画家的留言,可以看作是他们的心声流露。
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萨巴翁的教学模式里,更多地是注重传授谋生技能和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板球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活动。在传授谋生技能方面,特别是高年级的学员每天都有两节课学习电工、木工甚至电脑操作等。记者留意到,该校的教辅设施,特别是电脑的配置水平和规模明显高于巴基斯坦常规政府学校。可见该校的建设投入和军方支持力度之强大。

『伍』 什么是营改造

是营改增吧。就是原来征收营业税的改为征收增值税,取消营业税,现在已经全面实行增值税了,小规模的纳税人税率为3%,一般纳税人按分类税率是不同的,批发零售为13%,生活服务等6%,建筑服务9%等,具体可查询税务官网

『陆』 戈林为什么要建造改造营

自从1933年2月28日以来,即通过《国会纵火法》实行持续的紧急状态以来,诸如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就被取消了。

现在,公开的恐怖便是””合法””。戈林可以为所欲为了,根据他的命令,政治敌人们,包括同性恋者和信仰耶和华的人,被一道驱赶到了集中营。在奥拉宁堡和帕彭堡,戈林让人将这些管教和刑讯的场所建造成””改造营””。

到1933年7月底,即希特勒夺取政权半年之后,””改造营””中政治犯的人数就已经迅速膨胀到了2.7万人。戈林在纽伦堡证人席上夸夸其谈地说,这些逮捕和拘留都是””国家在受到非法进攻时采取的紧急自卫,是一种国家政治行为””,而且在集中营里肯定会有残暴、拷打和””粗鲁的行为””存在。然而戈林却又宣称:””我早已经下达了要阻止这类事情发生的指示。””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

就这样,戈林既为后来清除共产党立了首功,又为希特勒赢得了合法实行纳粹恐怖的尚方宝剑。

『柒』 新形势下营房的改造和处理

简单实用灵活

『捌』 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取得了哪些成就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是:“为着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根据几年来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和各地方已经达到的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到1957年参加现有的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左右。其中,东北各省、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和其他老解放区,合作化的规模可能达到农户半数左右。”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指出了党在农村工作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农民联合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决议肯定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是,由互助组到初级形式的半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的高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就是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决议特别提出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和重要作用,指出了它是“引导农民过渡到更高级的完全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适当形式。”它“日益变成为我们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继续前进的重要环节。”因此,党中央号召,“必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以推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向前发展。
在党中央的号召和具体领导下,1954年,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很快。1954年3月底,全国共有农业生产合作社95000多个,到夏季,有农业生产合作社111400多个,到10月初,全国发展到229000多个。秋收后,全国大批建社,到年底止,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发展到497000多个。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高潮,到秋收分配时,有农业生产合作社634000多个(其中高级社529个),入社农户1692万户。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特点是,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在初级农业合作社里,土地仍然是农民的私有财产,牲畜和大农具一般也是为农民所有。不过,在合作社中也有了公有财产。这种公有财产,其中一部分是社员入社时缴纳的股份基金,一部分是合作社的公积金。
在初级社里,土地、牲畜和大农具虽然仍为私人所有,但却不是分散使用,而是归合作社集中统一使用,因此,合作社就可以组织集体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生产。
在劳动力方面,参加初级社的社员的劳动,是合作社总的集体劳动的一部分,归合作社统一调配。因此,合作社对劳动力可以组织大规模的协作。
在农业合作社的产品分配方面,对社员入社的土地、牲畜和大农具等,也分得一份报酬,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考虑到社员的私有观念不能一下子消除,同时也是为了调节贫农和中农之间的关系,在合作社生产发展时,不但贫农可以增加收入,即占有生产资料较多的中农也能增加收入。另外,这样做也可以照顾一部分分了土地但缺乏劳动力的社员生活的困难。总的来看,这样做使社员可以自然地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制,有利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产品分配方面的具体做法:首先在合作社的总产品中扣除补偿生产资料的消耗,剩下的就是合作社的总收入,在总收入中一部分是用于向国家交纳的税款和社内公积金,另一部分则用作劳动报酬、土地报酬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报酬,在合作社总收入中用于劳动报酬的部分,应按照社员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多和劳动好的多得,劳动少和劳动不好的少得,即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在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已经有了公有财产,土地、耕畜、农具等虽然仍然是私有财产,但是已经由社里统一使用,社员从事集体劳动,劳动力也由社里统一调配、统一组织,社员的收入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是,土地、耕畜、农具仍为社员私有,并且还通过对这些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取得一份收入。这是私有经济的因素。因此,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一种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决议》中指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当时条件下具有的优越性: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解决互助组中难以解决的一些矛盾,特别是关于共同劳动和分散经营的矛盾……。第二,实行土地统一经营,能够因地种植,而且比互助组更能够在集体劳动的基础上,进行较合理的、有计划的分工分业的劳动,合理地统一使用劳动力,因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集中经营也就有更大的劳动力量和经济力量,能够更多地和更好地利用新的农业技术,便于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革和基本建设,因而可能有效地逐步扩大农业的再生产。第四,由于能够更多地节约劳动的时间和更多地节约出劳动力,所以能够更好地发展副业的生产事业,并从而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第五,由于实行一定的按劳分配制度,所以能够大大地鼓励农民对于劳动和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六,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有力量保证贫农和中农的团结,因而也就能够更有效地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活动和贫富分化的现象作斗争。第七,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逐步地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因而也就能够在供、产、销方面更容易地和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而便于逐步地纳入国家经济计划的轨道。在当时情况下,初级农业合作社,在一些主要农作物的每亩产量上,比个体农民有所增加。据12个产稻谷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稻谷多产10%;据9个产小麦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小麦多产7%;据8个产大豆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大豆多产19%;据9个产棉花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棉花多产26%。
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具体领导下实现的。中共中央当时认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虽然有很大优越性,但是仍然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主要是社会主义因素和私有经济之间的矛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集体劳动,但是土地仍然是社员的私有财产,这必然会妨碍土地的合理利用;另外,社员仍然保留对牲畜、农具的私有权,这也会影响对牲畜、农具的更合理使用;再有,土地、牲畜和农具等因为仍归私人所有,还要分取一部分报酬,这也就不能不影响另一部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由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内部存在着这些矛盾,所以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及其他条件成熟时,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就需要逐步过渡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中指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的提高,合作社对于社员的土地逐步地取消报酬;对于社员交来统一使用的别的生产资料,按照本身的需要,得到社员的同意,用付给代价的办法或者别的互利的办法,陆续地转为全社公有,也就是全体社员集体所有。这样,合作社就由初级阶段逐步地过渡到高级阶段。
由初级农业社转变为高级农业社时,必须贯彻社员自愿互利原则;社员交出生产资料后,应保证不降低收入,而且一般能够增加收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中规定:对于社员交来统一使用的别的生产资料,按照本身的需要,得到社员的同意,用付给代价的办法或者别的互利的办法,陆续地转为全社公有。这就是说,对社员土地的报酬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取消的。因为废除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私有,取消生产资料的报酬,对于一般社员来说,是会增加收入的。但对那些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较多的中农或富裕中农来说,取消生产资料报酬,只有在生产有了较大增长的情况下,他的收入才会增长,否则收入是要减少的。所以,由初级社转为高级社,一定要贯彻社员自愿互利原则,对于转为高级社后,收入减少或者有其他困难的社员,社里应该给予照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规定:社员的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取消土地报酬以后,对于不能担负主要劳动的社员,合作社应该适当地安排适合于他们的劳动,如果他们在生活上有困难,合作社应该给以适当的照顾;对于完全丧失劳动力,历来靠土地收入维持生活的社员,应该用公益金维持他们的生活,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暂时给以适当的土地报酬。社员私有的耕畜、大型农具和社员经营家庭副业所不需要而为合作社所需要的副业工具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要按照当地的正常的价格议定价款的数目,分期付给本主。付清的时间一般地是3年,至多不超过5年。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劳动农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组织。高级社是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实行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农业生产合作社(即高级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
党和国家当时认为,在高级社里,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已经实现了公有制,这样,就可以更合理地使用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可以更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从事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同时由于取消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报酬,完全实行按劳分配,社员的积极性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这样,高级社就比初级社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到1955年下半年出现了高潮。据统计,1955年6月全国已有农业生产合作社63.4万个,1955年10月底,发展到128万个,入社农户3813万户;11月底为158万个,入社农户4940万户;12月底达到190万个,入社农户7545万户。每社平均户数,10月底为29.9户,11月底为31.2户,12月底为39.6户。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比重,10月底为32%,11月底为41.4%,12月底则达63.3%。
在这一时期,全国也试办了相当数量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5年底,全国共有高级社17000多个,参加的农户为470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每社平均户数达到275户。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大批转向高级社发展是从1956年开始的。在这一年中,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总社数是逐月减少,但高级社的社数却逐月增加;入社农户继续增加,特别是参加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大大提高。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三种形式是: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通过这三种形式,把大量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贯彻了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及随着手工业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技术逐步由手工业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5月中共中央对手工业的改造,提出了“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要求各地对手工业生产的原料、品种、产量、销路、劳动力等工作作统筹安排,要兼顾国家、集体、手工业者的利益,因此要开展反对资本主义的经营思想,加强对手工业合作社的管理制度,明确社会主义的经营思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巩固发展手工业合作社。

意义
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玖』 我国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在()改革当中取得的成果得到国际

成就: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开启“高铁时代”,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主要原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拾』 人弹改造营的任重道远

3年前,斯瓦特地区一年遭遇100多起自杀式爆炸。但是这两年来,该地区发生的自杀式爆炸已经降低到1起,成为巴基斯坦最安全的地区之一。而另一方面,其经济重建的进度遭到不少批评,有人甚至断言,斯瓦特军事胜利的果实会被慢慢延续的贫困蚕食,民间对于极端势力重新抬头的担忧也慢慢显现。因此,目前巴政府在当地采取的一系列去极端化措施以及技能培训项目俨然已经成为一场和时间比速度的竞赛。
注:全部图片网址

阅读全文

与成果改造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