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修道如无师承,真的不会有成果吗
连当个开山祖师的魄力都没有还修什么道谈什么长生你还是当个普通人吧那些东西不适合你
2. 古人修行,成就的多
古人修行为什么容易开悟
古人修行容易开悟的原因,并不是古人是菩萨转世,罗汉再来,这不确切。要知道:古人的行履与现在人不同,如天地之隔;如凡圣之别。古人接受传统文化儒家与孝文化的教育,
古人善根大,根基好,这是古人容易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
善根大的人,他就是直肠子,他性直,性直人业障就少,
这平常日用之中都在修行,所以古人参礼大善知识后,他们经过善知识一言、一偈,或举手投足一个手势动作的点悟,即可使之当下就悟道。
现在人修行放不下贪求欲望,放不下就会搞贪嗔痴,你搞贪嗔痴就有业障,
你业障重在平常时候修行就丝毫没有用功;
现在人修行都是平常用不上功夫,都在加香、打七才来精进用功。
现在人身体娇惯,一点苦也吃不得,天一热就受不了,特别是居住在南方的出家人,又要上殿,又要普佛普佛,平常时间懒得用功夫。出家人上两堂功课,随随众而已。哪里用得上功夫。
这修道要用得上功夫,你就要看破放下,修行人看不破放不下就谈不上用工夫。
临到加香、打七这个时间,才想起要认真用功。这不是正确的修行,正确的修行要年年、月月、日日、时时、刻刻,二六时中都要用功夫,这样子修行才能与道相应。
现在人们的修行方法是不正确的,
修行就必须要放下欲望去修,你放下一切欲望才能与道相应,
古人修行就能够放下贪欲用功。
世界上百工技艺,都要三年、五载以后,才可混得一个饭碗;况我们这个修行出世间无为大道,无上妙法,会有如此容易的吗?你们有点知识的人,修道当然要不分严冬天冷,与夏暑天热,总把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好;修禅宗的一定要把‘念佛是谁'不明白处,苦苦参究,修行要恒常用功,长久坚持,不可间断。任它天再热,我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参一句‘念佛是谁'。
若要以加香、打七才去用功,平常不用功,一年计算,要荒废九个月,只有三个月用功。你们想想:如是修行可否正确也?还算什么用功?况且你平常不去精进用工熏习,临到打七,也很难把功夫用到纯熟,修行贵在精进,要一年四季无论寒暑,切不应该把每一寸光阴荒废,要知道人生无常,生命在呼吸间,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我们修道之人要赶紧趁我们还年轻,求得早日明心悟道,成佛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所以真正想修道成佛的人,要求早日开悟而获得解脱。
3. 什么是真正的修行有成就
修道的要领就是虚其心、实其腹!所谓虚其心,就是心里不能装着各种情欲专杂念!现在修道的属人心都装满了,欲望大的很,还怎么修道呢!所谓实其腹,就是精力充沛,小腹的地方充实,气海坚固!现在的人都不懂,浪费精神,泄其精气,小腹每每寒凉,还修什么道哇,能保命就不错了!
4. 修行的成就(如法修行主要能获得什么收获)(
积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往生净土。
5. 道门修行成果是什么样孑
带着肉身走了,也就是羽化了。。
现在老道死了都说羽化了,都TMD是骗人的。。
真正的羽化是连肉身一起带走啊。。。
说白了不死不灭成仙。。。
6. 真的有修道的吗能达到什么程度
我可以告诉你 有,非常难,非常难
一般道教修行历过以下几劫就可成仙。
1退病劫。修炼到一定程度人的可以吧身体中隐藏的不健康状态,一起发作出来。来的太猛或者修行基础不牢会死亡或者其他害处。挺过去的话,以后非特别情况不会得病。
2情欲劫。修行到这个程度,人的情欲会最大化。会产生种种欲念,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欲念更是猛烈。听不过去走火入魔。很可能会疯掉。挺过去的话意念会很难动摇。
3妄心劫。此劫凶险。修行人到了妄心劫的的话。会沉迷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历的一切规则会按照自己的思想发生改变。挺过去的话。以后不会被世间种种幻象迷惑。能看清世界。
4魔境劫。此劫凶险。身在此劫中,人往往莫名恐惧,修行不能专心。过不了疯疯癫癫,发狂而死。或者在修行时注意力不集中而走火入魔。如果战胜自己,则再也不会有什么恐惧,做事会非常果断,判断力会非常准确。
5真空劫。这个劫很有意思。在此劫中,一身修行还在,却不能运用。就好比一身法力,却用不了一样。这个劫很难过去,过不去也不会怎么样,就是不能用修行成果。但面对此劫要有平常心才行。此戒过后法力大增。
6换骨劫。此劫凶险,在此戒种。身体会发生再造。把整个身体换掉。头发脱落,血肉融化。骨骼杂质排除体外,同时还会不断长出新的身体。过不了就死。过得去的话,那么新的身体就是最完美的,没有缺憾的。(对人而言)
7苦海劫。此戒对人来说最难过。历此劫时,人处于定境中。会把所有前世和今生的种种经历,种种感受,所有思想一起发作。就好比给一个电脑一下子把世界上所有的数据都传过来。而且不能被卡死一样。一般人过不了。过得了百中无一。渡过此劫。成就半仙之体,可长生不死。且不畏生死。
以上几劫,每一劫都会刷掉一部分人。能过7劫着少之又少。所以修行很难。
渡过以上7劫者。可继续修炼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出神入化的境界修到极限。就可以准备渡过最终天劫——————天刑雷劫(就是被“天刑雷”劈)。过不了都会死。过去就是仙。不死不灭
7. 大家有什么修行成果和实例可以用来反驳“大乘非佛说”
依据巴利文献说“大乘非佛说”的观点可以休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十方三世三宝
南无西来中土诸大德祖师
【本文的目的不为争辩,只为澄清真实。末学以审慎负责的态度,查阅了众多资料,包括南、北传经典原文、佛教历史书籍和多位网络同仁的材料后,汇总编辑而成。为了避免对教义、教理有错误阐述而误导他人,因此本文主要从历史研究角度出发,将有关资料进行了整合梳理,尽量还原佛教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如有不妥之处,末学真诚忏悔,并恳请补正。】
近年来,南传佛教逐渐传入内地,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对南传、北传佛教的相互交流和促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有的学友,误信了一些近代西方学者和日本学者的研究资料,得出了“大乘非佛说”的可怖观点,进而否定北传僧团的真实性,实在令人心寒。不可否认,现代南传佛教的各部派,对经、律、论传统的坚持令人肃然起敬,但是,并不意味着北传就违背了佛陀的教导,北传僧团就没有依照佛陀戒律行事,不能得出大乘经典非佛说的结论。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加需要冷静和理智的去认真研究和分辨,而不能断章取义,或仅凭道听途说就盲目宣传。是真佛子,就更应该认真、谨慎、负责任地发表言论,为护持佛法而鞠躬尽瘁,不要违背我们生生世世在佛陀、三宝面前发下的誓言!!
一、“大乘非佛说”的论据分析
从当今一些关於大乘非佛说的论据来看,大致是两类:
一种是从教义、教理方面的疑问。而这一方面,似乎并未有人能超出古代许多大乘师所破斥的恶见之列,其论点往往粗略尤甚。而且,这些教义、教理方面的争论,已早被印度古大德及玄奘法师等辨析清楚。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辩论大会上,五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玄奘法师以一人之力单挑大小乘论师(多是来自五印度和那烂陀寺的顶级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所做《真唯识量颂》悬挂18天,竟无人能有问难,被小乘论师尊为“解脱天”,被大乘论师尊为“大乘天”,名冠五印度。“大乘是佛说”从教义、教理上的论证早已确定无疑。我国在大乘、小乘同时引进的情况下,最终选择大乘的结果就是明证。有关中国法显法师、玄奘法师等祖师的资料,有兴趣的学友可以网络之。
另一种是近代从西方兴起的考据学所提出的质难。而这些问题的论据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对锡兰(斯里兰卡)文献——巴利语的《岛史》、《大史》、《善见毗婆沙律》等的研究。
在依据史料对历史进行还原的过程中,所引史料的可靠性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如何从史料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以后,又如何去解决问题?道理并不复杂,但真正要解决好问题却并不容易,可以说解决问题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鉴别材料的能力,取决于是否善于考据。现在有了电脑检索,搜集材料比过去方便多了,但鉴别材料还得靠人脑,一旦出错,前功尽弃。这错,主要表现在不辨真伪上,不去认真鉴别材料的年代上,不去认真鉴别材料的版本差异上。而且,在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必须杜绝先树个观点,再拼凑几条材料,不够用时,随意曲解的错误做法。一般来讲,可靠的史料至少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的记叙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通常是透过与其他不同立场的同时期或同类的史料对比来看其是否足够客观);2.有其他不同立场的同时期或同类的史料互为佐证,如有考古方面的发现支持更好;3.在没有其他史料支持的情况下,史料本身的记叙没有明显的逻辑问题;4.一般来说,早出史料的可信性要高于晚出。
目前各界对佛教历史的研究考证,其原始依据无外乎锡兰(斯里兰卡)文献(简称“巴利记史”)、敦煌文献(大部分流失海外)、中文文献、少量印度文献、考古发现。其中敦煌文献和中文文献最为详尽,纪录的时间跨度广,涵盖领域多,毫无疑问是佛教史,乃至印度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在最初的佛教历史研究中,一些研究佛教历史的西方和日本学者可能是因为语言隔阂的原因,往往更注重巴利记史,而忽视敦煌文献和中文文献。但随着敦煌文献研究的深入,以及阿育王石刻、阿富汗巴米扬遗迹等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之后,巴利记史文献与遗迹矛盾之处逐渐被许多学者们发现,于是学者们开始用敦煌文献和中文文献与巴利记史文献相对比的方式研究,从而得出一些与先前不一样的结论,其中包括佛教部派的分化、大小乘的流传、经典的结集等重要问题。
8. 如何才能得到真实的修行成果
广修善因,济渡众生,
9. 道门修行,成果是什么
一般说是大罗金仙。之下依次为天仙、地仙、人仙、鬼仙。
10. 这世上有修道成功的人么
修道、修佛,不一定一定要求个正果,主要是无病无灾,君不见和尚、道士们身体都很好,动不动就是上百岁。特别是在以前那种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并不好的情况下,这些就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