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课题调研成果

课题调研成果

发布时间:2021-07-05 14:02:51

Ⅰ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怎么写

创作思路:

论文的预期结果一般在开题报告里面,也就是论文的研究对象预期中期望能带来的理论意义(比如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某个理论或者计算方法的优化等)、经济效益等。

理论意义(比如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某个理论或者计算方法的优化等)、经济效益等。

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

举个例子,假设你发现了城市停车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要做一个智能停车系统,这个系统有什么,就是你的预期成果形式,比如这个系统包括一个车载接收器,包括停车场停车桩,以及停车场控制系统软件,这些就是你的预期成果形式。

正文:

在刚开始研究这个主题时,对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认识也比较肤浅。闭门造车效率极低,学习前人积累的经验必不可少。因为研究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突破才有价值,不一定非要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应用上的拓展和连接也是突破。

选择资料。现在资料获取越来越方便,最快捷的方法是上网(维基网络、谷歌搜索),更深一步的研究则要浏览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研究、著作等。一定要学习这个主题最权威的研究成果,不要害怕。大师的东西都可以学会。不是权威成果经常会误导人。

评估资料。前人的研究成果可能汗牛充栋,互相矛盾,用前要对资料进行甄别。一定要把观点和事实区分开,没有事实支撑的观点只是猜想,只学习那些论据充分、尊重事实的资料。

学习资料。到这一步才开始真正的学习,方法可以写很多本书了,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或精读或略读,把那些值得学习的资料理解透,将不同的观点列出来。

这个过程与个人的理论基础、阅历、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因素都有关系,有必要花功夫深入学习一下学习的方法。



(1)课题调研成果扩展阅读:

研究从而为提高事业或功利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而做的工作。

“研究”一词常被用来描述关于一个特殊主题的资讯收集。利用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是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

研究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探求问题答案的一种过程,因为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收集、分析与解释资料的方法,正是科学所强调的方法。

Ⅱ 王锋鹏的主要研究课题及成果

1. 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1~2003.12)
2. 逆转抗癌药多药耐药性药物构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1~2004.12)
3. 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四川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一类中药新药化疗药物增敏剂W198的研制 (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2001.1~2003.12)
4. 国产乌头属植物生物碱的化学研究(Ⅱ) (博士点基金,2002.01~2004.12)
5. 一类新药抗癌药增敏剂W198的研制 (与成都康弘制药公司合作项目,横向,2001~2003)
6. 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II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1~2007.12)

Ⅲ 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总结报告怎么写

就是意思你抄的科研最终成袭果是以什么形式来体现,来参加结题,比如理论研究的话,就是在哪个级别的期刊上发了几篇科研论文、或者是项目形式,最终的项目展示,硬件或是软件,或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等等。预期成果就是最终你能做到什么程度,比如结题时实习某个工厂的某条生产线改造,已成功应用于其中,并已安全稳定运行多少天等。仅供参考

Ⅳ 课题研究成果有哪些

课题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现形式
专利,专著,软著 评职称专著挂名专利申请核心论文 2018-09-0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课题立项申请书中规定课题成果的主要形式:公开发表的专著或研究论文。请根据申请的课题类别的成果要求填写。A.专著 B.译著 C.研究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

全划办要求课题研究成果基本指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课题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总报告和成果公报;成果附件是指专著和已发表的研究论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学规划办对课题成果的界定也都源于此,大同小异。

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化

对高校而言全规划办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规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高校也一般就认可专著和论文。但对于中小学老师,写一本专著、发一篇文章不是那么容易的,大部分老师都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对中小学教师而言,课题研究成果除了专著、论文之外,有多样化的呈现形式。

此外,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对课题成果的要求也适当降低。比如,研究论文不一定要正式发表才认可,因为现在的论文发表非常混乱,假期刊、垃圾期刊满天飞,期刊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很多老师在发表论文时上当受骗屡见不鲜。

而且,课题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为专著和论文。课题主要成果形式有: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译著、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学改革实践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小学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学软件、教学工具、其他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和课题研究实践效果的区别

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实验的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有一些具体的实践效果,这些虽然不是课题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写在结题报告的实践成效分析里。

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的区别

很多老师将过程性材料当做课题研究成果提交,这是将课题成果范围过于扩大和成果泛化。课题研究成果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资料,更不是一般的资料汇编,否则降低课题研究的质量,导致课题研究不科学、不规范。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过程性、工作性资料,这些资料可能并没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课题信息变更申请表、研究日志、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而不能算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表现形式多样化,且更应该倾向于实践性成果,并强调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效果。

Ⅳ 周茂清的研究课题及主要成果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本人先后承担过十几个省部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由本人作为主持人的课题有5个;曾参与过12本著作的写作,其中由本人担任主编的著作有3部;在《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当代财经》等报刊上发表过200余篇论文,因篇幅关系,以下重点列出在主要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2000年之前发表的每年略举一、二)。
1、《试论建立以浮动利率为主的利率模式》,《财贸经济》1985年第9期。
2、《转轨时期我国的利率改革》,《经济科学》1986年第4期。
3、《利率机制与经济模式》,《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
4、《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金融研究》1986年第12期。
5、《现行利率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知识》1987年第6期。
6、《我国利率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江苏经济探讨》1987年第2期。
7、《投资结构与外汇平衡》,《青年学者》1988年第1期。
8、《亚洲“四小”的对外投资与我国的外资引进》,《亚太经济》1988年第2期。
9、《利用外资与经济发展》,《未来与发展》1989年第1期。
10、《香港面临人才、资金外流的挑战》,《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0年第11期。
11、《利用外资与汇率、利率机制》,《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1年第10期。
12、《海外华人资本的流动》,《亚太研究》1992年第37期。
13、《台商在东南亚与中国大陆投资环境之比较》,《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4年第6期。
14、《在引进外资工作中必须重视防范汇率风险》,《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5年第6期。
15、《亚洲“四小”利用外资概况》,《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6年第5期。
16、《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前景》,《亚太论坛》1997年第2期。
17、《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及给我们的启示》,《经贸导报》1998年第3期。
18、《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台湾当局的“南向”政策》,《台声》1999年第2期。
19、《欧元的启动及其影响—兼谈我国的对策》,《学海》1999年第2期。
20、《入世与我国产业的合法保护》,《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5期。
21、《发达国家场外交易的发展及其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第6期。
22、《浅谈中韩经贸合作》,《当代亚太》2000年第11期。
23、《试论建立我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财贸经济》2001年第2期。
24、《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资金的筹集》,《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3期。
2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两岸经贸合作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6、《入世后应重视技术性壁垒的运用》,《学海》2001年第6期。
27、《国际反倾销趋势与我国反倾销对策》,《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11期。
28、《加入WTO后我国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学海》2002年第6期。
29、《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5期。
30、《培育我国大企业集团的战略思考》,《当代财经》2002年第4期。
31、《不同类型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比较》,《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0期。
32、《论产权交易证券化》,《财贸经济》2003年第11期。
3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学海》2003年第6期。
34、《我国股票地下交易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11期。
35、《我国非上市公司的产权交易》,《当代财经》2003年第12期。
36、《近看“草根”融资难》,《银行家》2003年第12期。
37、《国内自发性证券交易调研》,《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1月19日。
38、《工业化过程中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第6期。
39、《场外交易市场宜疏不宜堵》,《中国证券报》2004年4月8日。
40、《远近结合发展场外交易市场》,《中国证券报》2004年5月29日。
41、《交易方式创新是产权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7月6日。
42、《如何看待产权市场的定位》,《证券时报》2004年8月4日。。
43、《把脉我国高储备率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8月5日。
44、《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势在必行》,《经济参考报》2004年9月8日。
45、《产权产业探析》,《产权导刊》2004年第10期。
46、《再论产权市场的定位》,《证券时报》2004年11月5日。
47、《我国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1月12日。
48、《关于“产权交易”的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产权导刊》2004年第12期。

阅读全文

与课题调研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