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OO八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和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在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我们能去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2. 谁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成果更多就是经济发展上成就不断,有越来越大的成果
更公平是指缩小贫富差距,不让少数人手里拿着大部分的国民财富
惠及全体人民,就是指有些人没有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例如偏远地区,要让这些地区听到外界的声音,赶上时代的潮流,一起享受改革 的成果
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因为现在中国普遍实现了小康,但是出现了一下的问题
一:经济的不可持续性,随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渐渐失去优势,不利于持久发展
二:现在中国贫富差距严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不断出现严重的治安事件,民众形成仇富的心理
三:中国的社会发展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大西南地区仍然处于贫困之中
所以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3. 人类社会物质的成果包括哪些,非物质的成果包括哪
物质的成果指文物古迹、绿地园林、建筑部落、器具设施等等;非物质的成果指社会风俗、语言文字、文化艺术、教育法律以及各种制度等等
4. 孙圣刚的社会成就
孙圣刚教授197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留任协和医院神经科工作。20世纪90年代赴德国海德堡(Heidelberg)大学学习,师从国际著名神经病学家哈克(Hack)教授,获医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和参与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卫生部、湖北省科委、湖北省卫生厅、武汉市科委等1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教科书、专著6部。参与“低血钾软病研究”获湖北省一等奖、卫生部甲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3年每年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所主持的“帕金森病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鉴定为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 什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
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呼吸空气,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不能饮水,那么,人类就将灭绝.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
6. 社会影响及主要成就怎么写
主要成就指的是到目前为止,一个所做的被世人所认可的成果。主要要个人事迹、学术成果、获奖记录等。
社会影响是指一个人的成就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7. 社会方面的成就
环境的问题,大规模的废水排在河里,使得人们吃不到新鲜的海鲜产品,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水资源,却不想后果的严重性,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也不能忽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9. 论文成果的社会价值怎么写啊
论文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描述,是研究成果的体现。运用这种通用的结构形版式来进行成果推权广、信息交流等。
成果形式(包括:论文,专著,译著,教材,获奖)的一般描述:"名称","发表刊物(含转载情况),出版情况","发表时间","字数
(千字)","署名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