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工作主要成果

工作主要成果

发布时间:2021-07-04 03:17:40

⑴ 主要工作成果是什么意思

一、主要工作成自果是完成起决定作用的工作后产生的成就。
二、工作成果是完成工作后产生的。能力越高,工作成果就越好。我们暂且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R=F(C.M)
R代表工作成果(Result),C代表能力(Capacity),M代表成熟度(Maturity)。F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函数,每个人的关系函数应该都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应该是工作成熟度M和能力C越高,工作成果越好。

⑵ 暴宁钟的工作成果

暴宁钟教授长期从事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工作,在新材料制备、器件制造和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对理论计算、材料制备机理、材料性质和性能之间的联系等基础科学问题理解深刻并能灵活应用,先后在日本和美国与分别在水热技术、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和信息材料研究领域内享有非常声誉的国际知名专家合作,开发出多种性能优异的功能膜材料,实现了新材料在光催化制氢、太阳能电池和纳米器件等多领域的高性能应用。
主持承担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和美国能源部(DOE)项目各一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了江苏省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日本文部省基金、美国能源部项目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创新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包括J. Am.Chem. Soc.、Nano Lett., Chem. Mater.等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专业期刊上。除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之外,部分研究成果已进行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例如新型功能材料等数个产品已实现大规模应用,目前产值近13.5亿元,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在新材料、能源和纳米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已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基金、首届“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和荣誉,并受邀请担任两个国际期刊编委,是包括J. Am. Chem. Soc.等顶尖学术期刊在内的近40个国际期刊的评审人。

⑶ 陈韶章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他让咱们坐上了地铁
陈韶章的名字,始终与广州地铁的光荣与梦想紧密相连。
陈韶章的地铁梦做了46年,46年来,广州建成开通8条线、236公里的地铁线网,如今广州地铁已跻身世界十大地铁,位列第九。
1999年2月16日,广州第一条地铁列车全线开通,沉寂多年的古城地下开始沸腾,10万市民向地铁涌去。
这些成就的取得,68岁的广州市地铁总公司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陈韶章是最大的功臣。
执著一号线开通时,他已“华发丛生”
1965年秋天,23岁的陈韶章跨出了广东工学院(今广东工业大学)的大门,来到刚成立半年的广州地下电车指挥部报到。从那一刻起,他一生的悲喜就和地铁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韶章的地铁梦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广州地铁五下六上(六次提出和实施建地铁的项目,五次“流产”),有人心灰意冷,选择离去。
但陈韶章矢志不渝,即使在地铁建设最低落的时候,也没有放松地铁规划、研究和资料收集等前期工作。他通读了43家地铁公司的地铁资料,并做了10多本有关地铁的笔记。
在等待了28年之后,1993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正式动工。1999年,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陈韶章终于圆了地铁梦。
此时的陈韶章已经年近六十,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白发老人。这40多年来,陈韶章很少在家休息,几乎每天都去工地。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根白头发,但是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广州地铁每一根铁轨的铺设过程和细节。实现梦想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建成世界一流的地铁就是我的梦想。”他说。
成就
他们推翻了“广州无法建地铁”之说
广州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下施工难度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世界罕见”。因此,在广州地铁工程六上五下的过程中,曾有人断言广州的地质条件根本无法建地铁。
就是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陈韶章带领技术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建成开通了多条地铁线路,彻底推翻了“广州无法建地铁”的说法。
广州地铁一号线主要设备要从国外引进。如果说一号线是扶着”洋拐杖”成长的,那么二号线、三号线则是陈韶章和战友们自己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
在陈韶章的决策下,广州地铁二号线国产化率达到72%,整体技术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每公里平均造价仅4.84亿元,比一号线下降了约1.8亿元。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被建设部列为“2004年科技示范工程”,并获得200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而2002年动工的三号线,又有新的提高和突破。在广州地铁四、五号线建设中,他则根据线路通过地区的工程、水文地质及地理环境条件,提出采用非粘着驱动的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这是国际上第一条中大运量等级的直线运载系统。该系统成为国家发改委支持的重点科研项目,并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

⑷ 主管在上一年度工作中取得的工作成果有哪些

你的主管上一年工作年度取得的有工作成果,应该你最清楚的有一点应该是培养的像你这样的优秀员工。

⑸ 盛政明的主要工作成果

结合二维和三维粒子模拟发现了激光等离子体通道中电子的“逆自由电子内激光”加速机制,容为“快点火”激光聚变方案奠定了一项重要理论基础;提出了强激光对等离子体中电子加速的随机加速机制,最近被实验所初步证实;提出了互调制尾波场加速器的概念,并被实验所证实;发现了超短脉冲强激光与固体靶作用过程中产生的高能电子、高能离子和x/gamma 射线的角分布与其能量的对应关系,被很多实验所证实;提出了产生超强太赫兹辐射的新方法;提出了用大振幅等离子体波压缩激光脉宽和产生单周期光脉冲的理论等。独立发展了多维粒子模拟程序和其他程序。这些程序在模拟强超短脉冲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以及证明理论模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主要物理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9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60多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E/A,Physics of Plasmas等其他影响因子超过2.0的国外专业学术期刊,被他人引用532次(2006年7月检索)。

⑹ 主要工作进展与成果

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系统开展了古岩溶储层研究与对比工作。先后开展了14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内容包括两大方面:第一,以古岩溶形成机制与油气聚集关系为切入点,建立油气田古岩溶识别方法体系,研究油气田古岩溶型储层形成机制;第二,识别古岩溶形成演化类型,建立古岩溶发育结构模式和地球物理响应模式,预测油气聚集有利发育区,指导勘探开发部署。

所开展的主要科研项目如下: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题“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储层溶蚀孔洞研究”(96—110—04—02—01),1996~1997;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题“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特征研究”(96—110—03—02—02), 1998~2000;

中国石油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课题“黄骅坳陷周边奥陶系岩溶发育模式及坳陷区岩溶储层研究”,1999~2000;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塔里木盆地轮南潜山碳酸盐岩缝洞预测及其连通性模拟研究”(96—111—03—01),2000~2001;

中国石油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塔里木盆地缝洞系统特征研究”,2002~2003;

中国石油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课题“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古地貌与古岩溶特征研究”,2003~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酸盐岩储层古岩溶模式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机制研究”(40272068), 2003~2005;

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碳酸盐岩缝洞系统模式及成因研究”(2006CB202401),2006~2010;

中国石油塔里木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轮古潜山奥陶系古岩溶特征研究”,2007~2008;

地质调查项目课题“雪峰山西侧地区海相岩溶储层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2008~2010;

中国石化西北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塔河油田主体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古岩溶储集体发育特征研究”,2009~2010;

中国石油塔里木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轮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地貌特征及岩溶储层综合评价”,2009~2010;

中国石油塔里木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买盖提奥陶系岩溶地貌特征及岩溶储层综合评价”,2011~2012;

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缝洞单元形成机制及模式研究”(2011 CB201001), 2010~2014。

其中,2010年完成的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碳酸盐岩缝洞系统模式及成因研究”(2006CB202401),通过塔北和南方野外露头区岩溶缝洞系统调查与对比研究、典型露头区地球物理探测、塔河油田试验区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地质识别与缝洞系统地质模式研究,解决了“海相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形成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建立了油气田古岩溶识别方法体系,为揭示缝洞储集体储集规律提供了依据;阐明了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机制,为油藏地质建模提供了基础支撑;研究了塔河油田古岩溶平面分布规律和垂向分带特征,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靶区;建立了塔河油田10种典型缝洞系统结构模式和地球物理响应模式,为储层评价预测提供了依据。

⑺ 主要工作成果和结论要点

( 1) 通过野外地质学和系统收集的同位素年龄资料研究,认为周口店岩体的侵入时代在中侏罗世以后,早期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和闪长岩,后期侵位的是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最可能形成的年龄区间应该在 126 ~133 Ma 之间。

( 2) 通过对周口店岩体钕、锶、铅、氧、碳、氢同位素特征分析,推测出周口店岩体的岩浆来源主要与下地壳和上地幔有关,源岩与汉诺坝二辉麻粒岩相近,不是起源于华北克拉通古老下地壳,而可能是中生代或更早时期由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增生于华北古老下地壳底部的、新生的年青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

( 3) 通过对比研究,阐明了周口店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特征,为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 HKCAA) ,形成应该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无关,而与增厚陆壳底侵玄武岩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关系密切。其形成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 2 个阶段: 晚三叠世或早侏罗世时期,由于上地幔软流体 ( 层) 的上涌,导致岩石圈下部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带有富集地幔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印记的玄武质岩浆,玄武质岩浆底侵加厚到下地壳底部,同时软流圈小比例熔体的加入使得这一被加厚的下地壳 ( 40 ~60 km) 更加富集钾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冷凝成为古老下地壳的一部分; 中生代晚期,华北地台区岩浆活动达到高潮,上地幔软流体 ( 层) 以蘑菇云式大规模上涌,导致早中生代新底侵的带有富集地幔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印记的玄武质下地壳在榴辉岩-麻粒岩相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从而形成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同时由于岩石经过了下地壳并再次部分熔融,因此周口店岩体侵入岩必然会兼具富集地幔和下地壳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4) 通过对南大岭组中基性火山岩的研究表明,南大岭组中基性火山岩与周口店岩体应该具有特征相同的岩浆源区,而且在成因上具有联系。早侏罗世早期区域上存在强烈挤压应力场,挤压后应力松弛引起局部伸展作用发生,导致华北东部岩石圈深部局部伸展、拉张,使得软流圈物质上涌和地温梯度增高,从而引起受俯冲作用改造的岩石圈地幔减压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初始幔源岩浆喷溢出,形成南大岭组中基性火山岩。尔后,继续上升的玄武岩浆底侵作用使得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中酸性岩浆一方面侵入上地壳或喷出地表,另一方面又阻止了玄武岩浆的上升,使得在晚中生代早期产出的主要是中酸性岩石,也就形成了周口店岩体。

( 5) 通过对西山热动力变质岩中跨越时代相当大的 5 个白云母样品40Ar /39Ar 定年研究,获得了年龄值非常均一的年龄区间 ( 123 ~133 Ma) ,说明白云母在形成之后就没有再受到高于其封闭温度的构造-热事件的影响。因此该年龄值可以代表北京西山变质变形事件发生时间,并且应该是该地区 ( 也是整个华北地区) 最后一次大规模构造热事件,以后未再发生重要热事件,从而可以较好地限定了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

( 6) 通过对出露地层剖面与变质相岩石组合的综合分析,大致确定了研究区的前白垩纪地壳的结构与组成。麻粒岩相的密云群代表本地区的下地壳,主要由榴辉黑云浅粒岩、石榴斜长辉石岩、石榴角闪二辉麻粒岩、云辉变粒岩、片麻岩、二辉麻粒岩、云辉斜长片麻岩、辉闪斜长片麻岩等组成,厚度 > 6. 51 km。角闪岩相的四合堂群代表中地壳,主要由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片岩、黑云角闪二长浅粒岩、变质长石细砂岩、斜长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岩斜长片麻岩、浅粒岩等组成,厚度为 6. 81 km。未变质-绿片岩相的长城系—侏罗系地层则代表了上地壳,主要由沉积岩、中酸性岩、基性岩和低级变质岩等组成,其厚度变化较大,最小厚度可为 6. 25 km,最大厚度可达21. 23 km。

( 7) 通过对前人关于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结合本次研究成果,认为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时限不能统一描述,不同地区发生的时限是不同的,应该是与深部地幔柱的迁移相对应。但总体来说,岩石圈减薄时限应该限定在晚中生代至新生代之间,具体可能开始于侏罗纪—早白垩世 ( 180 ~110Ma) ,结束于晚白垩世 ( 110 ~70Ma) ,白垩纪是岩石圈减薄的主要阶段。

( 8) 在基本地质事实和理论分析基础上认为,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应该是由于地幔热事件引起的岩石圈内部复杂的热状态及物质组成调整所致。古生代时,华北东部岩石圈的厚度在 160 ~220 km 之间,此时地壳厚度约为 40 km 左右。晚三叠世开始,由于地幔热的作用,岩石圈地幔熔融产生的玄武岩底侵到地壳之下,使得地壳不断加厚 ( 40 ~60 km) 。大致中侏罗世开始,由于上地幔软流体 ( 层) 的上涌,华北东部地幔地温抬升,高达大洋地温曲线以上,在这一构造背景下,以热地幔物质上涌为主的深部作用就成为地幔演化的主导作用。由于地幔热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该区域软流圈快速上升,其固相线由200 多 km 上升到不足 80 km。其结果就是,导致下部岩石圈发生强烈热薄化作用 ( 强烈伸展) ,上部岩石圈 ( 主要是中上地壳) 发生变质变形作用,引起地壳厚度缩短。与之伴随的是拉张/裂谷 ( 断陷) 盆地的形成 ( 如松辽盆地等) ,同时还导致下地壳 ( 包括部分岩石圈地幔) 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玄武岩—流纹岩的大量喷发和具埃达克岩特征的中酸性侵入岩的大量侵位 ( 即燕山期岩浆大爆发) ,这些来源于下地壳或上部地幔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即转变成了上地壳组成。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晚白垩世甚至更晚才逐渐结束。由于大量来自深部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物质不断加入到上地壳,使得原本为上地壳组成部分的物质有些被深埋,在压力和岩浆热共同作用下,会逐渐变质转变成角闪岩相的中地壳组成。同样原因,部分中地壳物质则可能转变为麻粒岩相的下地壳组成,从而使地壳物质发生调整。

⑻ 个人简历工作成果怎么写

是叫岗位价值分析。 就是企业特别希望能花最少的钱,招一个人干最多的活,节省用人成本。

但是企业也是犹豫的,他不能说你值1万块钱给你6000块钱就把你打发了,他会担心你来这之后,不好好工作跑了怎么办。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了,企业也是浪费了时间精力团队的,所以企业必须得给你满足市场价格。

比如说你市场价格值1万,他一般会规定工资范围是8千到1万2,那我们该怎么让企业工资给到最高,拿到1万2呢?

如何会发高薪呢?企业一般会想:我给他高的工资,但是他能做1.5个人的工作量,甚至能做2个人的工作,这才是值得。
工作成果和成绩,你要尽量数据化,个人化,体验出是你自己做的,而且业绩要集中表现出来。
关于工作成果和成绩,面试官在求证的时候首先他会看的:

第一个:这个工作是不是你做的?是不是真实经历。

第二个:参与度的问题,就是你参与了项目的多少工作。

你要知道别人也会做简历,做简历的时候也会适当的包装。尤其是职场油条,他往往会把不是他干的活,按在他自己身上,说他自己干的,那hr就得判断其真实性。

第二个是更可怕的一种人,比如说有一个项目,你作为项目的非常边缘化的一个小人物,在里面跟着掺和,然后你非得说你自己是项目经理。

所以人力资源就得判断,你是否参与了项目,你参与了项目的多少工作,面试官就会针对这个问题反复的,直接的间接的去求证,求证你的成绩,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你就需要首先在简历里优化工作成果

将自己的工作成果表现出数据化、个人化,把工作成果包括业绩集中体现出来,向HR证明或者化解掉他的疑虑,表明这事是你做的。简历搞定之后,面试你需要应对这几点:
第一个:你需要就工作的具体内容、工作成果等细节问题进行展开,要做到滚瓜烂熟,这样才能体现出真实性,打消面试官这个疑虑。

第二个:同时你要数据化的表现你个人的业绩,这个时候你简历里的有些数据你要记在心里,在面试官问你的时候你不能被问住了。

对于细节问题,你要做到心里有数,比如简历优化后的工作成绩,你要做到烂熟于胸。同时气势要足,表现自信。

⑼ 本次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指标

1)通过对矿田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的重新认识,确认毕力赫金矿区形成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属于晚古生代浅成低温-斑岩成矿系统,次火山杂岩体是矿田成矿最主要的因素;查明矿区存在石英脉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和斑岩型4种矿化类型,其中前3种受断裂构造、角砾岩筒(脉)等火山机构及配套构造控制的(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化类型目前已经遭受比较强烈的剥蚀,斑岩型金矿化是矿田重点找矿方向;利用建立的矿田“菱形”格子状构造格局“节点”控矿模型,结合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信息,预测重点找矿靶区4处。通过工程揭露,在新圈定的Ⅱ矿带实现找矿重大突破,首次在华北陆块北缘发现大型独立斑岩型金矿,累计探明(122b)+(333)金资源量24t,预测远景资源量50t。

2)对小秦岭金矿田造山型金矿的认识,为深部找矿奠定理论基础;提出“空间-物质”成矿预测新思路,优选出构造分析结合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方法开展成矿预测工作;具体分析了金矿区4个成矿阶段断裂构造活动方式及其控矿性,总结了以Q8号脉为代表的北西西走向、南倾组矿脉和以Q12号脉为代表的北东走向、南东倾组矿脉构造控矿模型;利用“断面波形模拟预测”方法,结合构造叠加晕预测方法,Q8号脉预测Ⅰ级靶区(位)3处,Q12号脉预测7个Ⅰ级靶区和2个Ⅱ级靶区。通过工程验证,在Q8号脉Ⅰ-1靶区勘查取得突破,探明金资源储量6t,预测远景资源量40t。根据预测结果编制的勘查规划方案目前矿山正在实施。

3)确定堡子湾金矿属于高硫型(明矾石-高岭土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一种特殊的线型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成矿与印支期二长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245Ma,39Ar/40Ar法)及其相关的隐爆角砾岩有关。就是目前矿区剥蚀程度的判断成为矿区成矿预测最关键的因素。选择找矿矿物学方法,利用矿物学表性特征学说,建立矿区找矿矿物学模型。通过系统矿物学工作,结合其他找矿信息,综合圈定找矿靶区4t。布置了生产探矿井巷工程和深部钻探工程,对这些预测靶区进行了初步验证,新增加(122b)+(333)级别金资源量约4t。通过矿物学标型特征判断,认为矿床剥蚀程度较大,深部金矿成矿潜力有限,但各种信息显示深部或者外围可能存在斑岩型Cu(Mo)矿化。

4)通过成岩、成矿机理研究,认识到寻找“峪耳崖式岩体”成为峪耳崖金矿接替资源找矿的关键;根据矿区已控制地段地质、矿化和地貌情况,选择EH4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和高密度电法测量这两种各具优势、又有互补性的地球物理方法和泡塑偏提取化探方法开展找矿工作;建立了矿区成矿预测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型;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在矿区北部长河测区和南西部镇矿测区实现找矿突破,预测靶区3处,查明资源量1.5t,预测远景资源量10t。

⑽ 主要成果是什么

1,主要工作成果”的意思是:完成起决定作用的工作后产生的成就。
2,主要: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
3,工作成果:是完成工作后产生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工作主要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