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希腊与古罗马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上各有何特点
古希腊:
(1)、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与经验知识早期结合的代表人物他创立的以三段论法为中心的形式逻辑体系对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等人的研究,乃至现代都有重要影响。
(2)、阿基米德:是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把数学研究与力学研究结合起来的杰出代表人物。发现了杠杆原理,论证了浮力定理,为静力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力学之父
(3)、欧几里德:古希腊自然科学公理化体系的建立者,建立了完整的几何学体系。在其十三卷《几何原本》中所创立的数学方法(即在定义和公理基础上的抽象逻辑体系),不仅对几何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蓝本,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古希腊人对数学发展完全独创性的贡献。
(4)、希波克拉底:建立了西方最早的医学学派,把疾病看作是一种服从自然法则的过程,强调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疾病,对许多疾病作了较正确的描述,指出了适当的治疗方法,成为现代临床的开端;他被后人称为医学之父。
古罗马:
(1)、古罗马在科学上取得的最突出成果有两项:天文学方面是托勒密地球中心说的建立,医学方面是盖论将医学知识体系化。这些都是对古希腊科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被称为古希腊科学的余辉。
(2)、托勒密:利用自己观测的大量资料和前人积累的成果,正确地说明了月亮绕着地球的运动,相当正确的确定了月地距离;将本轮一均轮模型发展到了顶峰,使地心说的体系与实测的结果相符合;他集地心说之大成,在其《天文大全》的13卷本中,建立了最完整的地心说宇宙体系,这一体系统治欧洲达一千余年,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确立为止。
(3)、盖论:古希腊以来医学的集大成者之一;他认为人体由三种不同等级的器官、液体和灵气组成(即关于人体小宇宙的理论),并通过人体解剖考察了心脏和脊髓的作用。
(4)、罗马时代的实用技术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在建筑、水利、公路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5)、普林尼写的《自然史》(37卷)是一部博物志,是一部既有自然知识,又包罗大量实用经验知识的著作。
② 1古希腊与罗马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各有何特点
古希腊人对自然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话,古罗马人则在实用技术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它的地理范围比现今希腊共和国版图大一些,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爱琴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它是爱琴海及周边地区青铜文明的统称,其中心先后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出现了最早的国家。
(2)罗马科技成果扩展阅读:
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希腊,并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明传播至东方,史称希腊化时代。
所谓新喜剧,是相对于阿里斯托芬时代的“旧喜剧”而言的,其特征是不谈政治,回避严肃话题,而更多的表现社会风俗,用曲折的情节和雅致的风格取悦观众。米南德(公元前342~公元前292年)是古希腊新喜剧的先驱和代表人物,共写过105部喜剧。
③ 古希腊与罗马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各有何特色
古希腊与古罗马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上各有何特点?
答:如果说,古希腊人对自然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话,
古罗马人
则在实用技术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 古希腊的科学成就
亚里士多德之后,科学在许多方面取得进步。
天文学方面的典范是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在这部著作中,他沿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希柏克的天文学思想,最终提出了一套完整而精致的“地心学说”。他首先认为地球上一切物体都掉向地面,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天体都受地球的影响。他设想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都是以匀速沿着完全圆形轨道围绕着地球运行,恒星则在外层包围着整个宇宙,但是他的这种理论有时与对行星实际运动的观测数据不相符合。为了使他的模型有效,他创立了一种复杂的几何结构来纠正其明显的错误,即“本轮---均轮”系统。他认为所有的天体包括太阳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其轨道由本轮、均轮决定。这两种运动的复合便构成了一个行星的实际运动的轨迹。这样才使托勒密对绕地球转的天体的位置的计算较为准确。
在光学方面,欧几里得于公元前300年左右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初步地探究了视觉透视理论,著有<光学>一书。公元150年托勒密探究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也著有<光学>一书。
在重力方面,阿基米德研究了横梁式杠杆的平衡原理,著有《论平面的平衡》,研究了物体的浮沉现象。著有《论浮体》,在生理医学方面,盖伦继承和总结了自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医学和生理学成果,在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大脑、神经、肾脏和膀胱等系统或器官研究方面均有独到的发现。他著作颇丰,代表作有《人体各部分的功用》等。最后,我们还得概述一下古希腊科学家对数学的惊人贡献。在公元前600年至公元600年之间,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性科学在古希腊人手里得以形成。古希腊的数学是在前后相继的几个学术中心地点发展起来的,在每个中心地点都有由一两位著名学者领导下的学派开展数学研究活动。最早的古希腊数学家是米利都城邦的泰勒斯,他把古埃及的经验数学带到了希腊,授徒讲学,研究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其后则有萨摩斯岛的华达哥拉斯,他曾师从泰勒斯,后移居意大利南部,开办宗教学园,其学派把“万物皆数”作为原理,深入研究过例论、多角形数的理论、数论和二开平方的无理性等问题。公元前480年以后,雅典成为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下述学派的许多学者被吸引到雅典,逐步形成巧辩学派。他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用数学来了解宇宙是怎样运转着的。化圆为方、两倍立方和三等方角是他们当时研究的三大著名作图问题。公元前400年左右,柏拉图在雅典建立学园,继续领导数学研究活动。欧多克斯是这学派最大的数学家,他在比例论、无理数理论、穷竭法和数学的演绎证明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在希腊化时代,学术中心转移到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亚历山大里亚城。古希腊数学进入了总结整理和继续发展的鼎盛时期。数学家欧几里得用公理化方法把古希腊前期所有学园派的数学研究成果总结整理为一个演绎体系,写出了他的传世名著《几何原本》。该书共13篇,含477个数学命题。
古希腊数学的特点是抽象化,强调理性。他们强调数学应该研究抽象的概念。当然这种概念本身是实物的属性。古希腊数学的成就和特点对近代世界数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奠基作用。
罗马法学
Roman Jurisprudence
泛指古罗马奴隶制社会的法学,尤指罗马共和国末期至公元3世纪的法学以及 3世纪末叶至6世纪法学家编纂法典的重大成就。
罗马古典法学 罗马共和末期至公元 3世纪的罗马法学。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见罗马法)内容原很简单,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颁布,颁行不久即被毁坏,所余残缺不全;而自公元前3世纪,罗马版图逐渐扩大,与希腊、埃及等国交往频繁,各族杂居,发生不少法律问题有待解决。最初宗教、天文、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解决法律问题的职权均为贵族中的僧侣所垄断。公元前254年,平民中的僧侣戈伦卡留斯将有关文献全部公开,并公开讲解法律,学习法律的人遂不限于僧侣。由于法律研究者逐渐增多,加以受到希腊哲学、艺术和科学的影响,在法的解释方面也对原来拘泥成文、忽视理论的情况有所突破。一些法学家并将提出的法律问题及其解答汇编成书,还从个别问题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则。到共和末年,更有人将这些规则以格言形式编辑整理成书,遇有法律未曾规定的问题,即根据书中规则加以解决,从而使罗马法学有了发展。
两大学派 奥古斯都(公元前27~公元14在位)当政时期,开始有M.A.拉别奥(约公元前50~公元20)和G.A.卡皮托(?~公元22)两大法学家互相争辩,形成两大学派。拉别奥博学而富才华,在政治上坚持共和政体,主张革新法律,曾任裁判官,但未接受奥古斯都向他提出的罗马执政的要职,常年从事教学和著述,死后留下的著作包括对《十二铜表法》的注释等在内,达400卷之多查士丁尼执政时于公元533年编成的《学说汇纂》,引证了不少拉别奥的语录。卡皮托是拉别奥的对立派,拥护帝政,在法学界的影响不及拉别奥。拉别奥的门人主要有普罗库卢斯,卡皮托则有门人M.萨宾(?~公元64)。双方各持门户之见,争辩激烈,所以后人惯用普罗库卢斯和萨宾两派的对立代替原有的拉别奥和卡必多两派1世纪初,继普罗库卢斯派的主要有P.J.凯尔苏斯(约公元67~130),继萨宾派的主要有S.尤利亚努斯等人。那时两派间已渐趋融洽继之又出现S.庞皮尼乌斯(?~约161)和盖尤斯两大学者,后者自称属于萨宾学派,身世不详。他们曾对罗马法学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盖尤斯著有《法学阶梯》,长期用作法科学生的课本。查士丁尼时于公元533年完成的《法学阶梯》,即以他的原著为蓝本。该书手抄本于1816年由德国史学家B.G.尼布尔(1776~1831)在意大利维罗纳图书馆发现。
法学家的解答 自公元前27年帝政伊始到戴克里先(284~305在位)被拥立为帝止,为罗马法的发达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法学家的解答成为当时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家的活动有编撰、办案、答复和著述四项,其中对罗马法贡献最大的是答复和著述。法学家解答问题的共同原则是:凡依旧法解决问题有失公平时,就从旧法的基本原则中推演新的具体办法,加以解决。但历代皇帝对法学家的解答一贯采取限制态度。首先是奥古斯都对法学家的解答加以限制,规定了所谓解答特权,即凡享有该项特权的法学家的解答才有法律效力。以后的皇帝也无不沿用这一办法。哈德良皇帝(117~138年在位)规定:法学家对于同一问题的解答,必须内容一致时才有法律效力,如不一致,法官援用与否可自行决定。
五大法学家 公元 426年颁布并在东、西罗马帝国同样生效的《引证法》正式承认盖尤斯、J.保罗(?~约222),D.乌尔比安(约170~228)、A.帕皮尼安(约150~212)和H.莫德斯蒂努斯(?~约 244)五大法学家的解答具有法律效力;并规定凡法律问题未经明文规定的,悉依五大法学家的解答加以解决;如他们的解答并不一致,取决于多数;人数相同时则以帕皮尼安的解释为准。
罗马法有市民法(一译公民法)和万民法之分。市民法适用于罗马市民,万民法适用于非罗马市民之间或他们与罗马市民之间的关系。五大法学家中,帕皮尼安和莫德斯蒂努斯二人与另一位法学家U.马塞卢斯(?~约166)对调和市民法及万民法的矛盾也作出了贡献。
在法学理论方面,早在公元1~2世纪,普罗库卢斯派的凯尔苏斯在希腊哲学和自然法思想的影响下,就对法下了一个定义:“法是决定善良和公平的一种艺术。”这个论点标志着《十二铜表法》中家父权,即在家庭中父权高于国家法律的陈旧观点的改变,对罗马法学的发展曾起了积极作用。五大法学家中的乌尔比安认为自然法就是生物间的规则。在罗马法的分类方面,他主张分为市民法、万民法、自然法(见古典自然法学派)三大类,并指出万民法规定奴隶不被认为是人,而自然法则认为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另一罗马法学家弗洛伦提努斯(?~约 111)也认为奴隶制违反自然。盖尤斯对于自然法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留传下来,但他主张二分说,即将自然法和万民法合成一类,与市民法相对。
3~6世纪的罗马法学 这一历史阶段的罗马法学,主要表现在法学家在法典编纂方面的贡献。公元 294年颁布的《格雷戈里安努斯法典》,其内容原为哈德良皇帝当政时期至294年的法律,法典就因由法学家格雷戈里安努斯主编而得名。《海摩格尼安努斯法典》颁布于 324年,也以主编该法典的法学家海摩格尼安努斯的名字命名。《狄奥多西法典》颁布于438年,虽以令编纂该法典的东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命名,但这部法典之编成,有赖于许多法学家的共同努力。至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其中《杳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三个部分,都是由查士丁尼皇帝(525~565在位)选任的法学专家组成委员会负责编纂,并由著名法学家特里波尼亚努斯(约470~545)主持;《法学阶梯》的编成,主要就是出于他的建议,并由法学教授三人完成任务。最后一部分《新律》,也全部是由法学家汇集查士丁尼执政期内所颁发的令,编辑整理成书的。
⑤ 列举古希腊和古罗马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各三样
古希腊:
自然科学: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论平面的平衡》、亚里斯托库斯计算出地球周长
人文科学:《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伊索寓言》;
古罗马:
自然科学:老普林尼的《自然史》、科鲁麦拉的《论农业》、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
人文科学:凯撒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塔西佗的《编年史》和《历史》、李维的《建城以来》
⑥ 古罗马科学成就
自然科学方面,大普林尼著写了《自然史》;斯特拉波创作了《地理学》;托勒密撰写了有关数学、天文、地理的著作。
⑦ 总结古罗马五大成就
建筑:
:
罗马斗兽场
君士坦丁凯旋门
庞培城
万神庙
拉丁文字母成为许多民族创造文字的基础。罗马法和法学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凯撒、西塞罗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人为代表的罗马诗歌,是世界各国学者研讨的对象。在罗马帝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督教,给整个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著名历史学家塔西佗著有《编年史》、《历史》、《日耳曼尼亚志》等不朽著作;李维著有《罗马史》。曾经担任罗马帝国埃及总督的阿庇安也著有著名的《罗马史》。同时,凯撒大帝本人也著有《高卢战记》等一系列以第三人称描述的战记。哲学家卢克莱修著作的《论物性》是流传至今唯一阐述古代原子论的著作,著名学者老普林尼所写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罗马科技史的重要文献
法律
古罗马对西方文明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其完备的法律体系,包括市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自然法(适用于所有人)和国家关系法(用于调节罗马人与其它民族之间的关系)。从公元二至六世纪,《罗马法》经历了一个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至公元534年在东罗马帝国国王查士丁尼的主持下编撰完成并颁布施行,后人称之为《民法大全》又被称为《法的阶梯》。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教育
古罗马教育主要分为共和时期(公元前6世纪~前1世纪)的教育和帝国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的教育,这里介绍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在共和早期,罗马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与邻邦的战争频繁,因此这个时期的罗马教育以农民——军人教育为主要特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共和后期,罗马的工商业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在对希腊文化和教育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中,又进行了改造,促进了罗马学校教育的发展。当时,罗马存在两种学校系统,即希腊语学校和拉丁语学校。希腊语学校分中等学校性质的希腊文法学校和高等教育性质的希腊修辞学校两种。同时,拉丁语学校也有中等教育性质的拉丁文法学校,以及高等教育性质的拉丁修辞学校的区别。其中拉丁修辞学校招收16~18岁文法学校的毕业生,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古代作家的作品和修辞学,以及辩证法、历史、法律、数学、天文学、几何、伦理学和音乐等科目。希腊的文化和教育经过罗马的改造而对后来的欧洲产生了影响。
文学
早期文学创作多是民间歌谣,流传下来的较少。公元前3世纪出现真正的文学作品,罗马历史上第一个诗人是安德罗尼库斯。公元前2世纪罗马戏剧繁荣,主要有悲剧和喜剧两种,著名悲剧作家是阿克齐乌斯,著名的喜剧作家是普罗塔斯等。拉丁散文也逐渐兴起,开创者是加图。屋大维时期是罗马文学的繁荣时期,著名的诗人有维吉尔、贺拉西、奥维德。维吉尔早期写成的田园诗被称为牧歌,其中流露着对意大利田园风光的深切感情。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颂扬了罗马,前6卷叙述了埃涅阿斯率领特洛耶人到意大利途中的故事;后6卷是埃涅阿斯征服拉丁姆及建立罗马的创业经过。主题思想是强调奥古斯都创建的罗马帝国的伟大。贺拉西以抒情诗见长,代表作是《颂歌》,他的作品或者歌颂罗马人的传统精神,或者颂扬奥古斯都的“功业”。奥维德的作品多以爱情为题材。早期写成的3卷《爱情诗》,是描写他与幻想中情人科琳娜的恋爱故事。奥维德的精心杰作是《变形记》,重述了古代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从宇宙开始创造起,到恺撒最后变成神,情节充满了欢乐与幻想。公元前8年,奥维德被流放到黑海沿岸,在荒凉的岁月里,他写了《悲歌》和《本都来书》,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史学
古罗马最早的历史作品是《年代记》,大约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第一位罗马的历史学家是法比乌斯·皮克托。罗马史学真正的奠基人是加图,著有《创始记》。公元2世纪时希腊史学家波利比阿著有《通史》,叙述了布匿战争以及罗马在地中海东部的征服,现存前5卷,其他仅有残片。共和时代末期历史学家萨路斯提乌斯,著有《喀提林那阴谋》和《朱古达战争》,记录了共和后期罗马的重要史实。帝国时代著名历史学家有李维、塔西陀、阿庇安等。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的最著名的代表人是老普林尼,著有《自然史》。古罗马的农业科学也比较发达。共和时期主要的代表人有加图和瓦罗,分别著有《论农业》。公元1世纪时出现农业科学家科鲁麦拉,代表著作也称《论农业》。地理学方面,屋大维时代曾编制了地图,公元前1世纪时希腊人斯特拉波编著了《地理学》,总结了当时西方所积累的地理知识,并绘制过一幅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的世界地图。天文学方面,公元2世纪托勒密著有《天文学大全》,对天文学有所贡献,但主要是继承和完善了地心说,其谬说后来为教会所利用,统治欧洲达千年之久。医学方面,提比略时代塞尔苏斯著有一部医学论著,但仅有残片保留。马可·奥勒略时代盖伦在解剖学、生物学、病理学和医疗学等均有建树,其著作长期在西方医学界被奉为经典。
⑧ 古罗马和古希腊对西方科学做出了哪些贡献
成果 :1.奠定了古希腊哲学的基础培育了一大批早期的哲学家
2.具备了较先进的书写、冶金、纺织等手工艺术,数学、天文学、建筑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在工业、农业、科学、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古代罕见的奇迹。
4.希腊人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希腊文学也具有显著的东方色彩。
对后世的影响:1。促进了后世哲学的发展,为后来的文明提供了历史依据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2.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3.古代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