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科研学术成果

科研学术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30 11:16:08

1. 吴晓芙的学术及科研成果

先后承担了国家教委留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八.五--十一五” 科技攻关,挪威援外署,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技部国际合作,环保部公益等项目的研究,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主持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环保部科技奖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2部,发明专利3项,认定科研成果2项。

2. 邱新平的科研及学术成果

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德中心基金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63篇,其中SCI收录10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3项。作为第二完成人,2007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作为第三完成人,2009年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2009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清华大学梅贻琦奖。

3. 科研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摘要:答: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包括总结、鉴定、应用、推广和成果奖励专等。 (1)科研属资料的整理和总结:对所扶得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统计分析。写出学术性总结报告或学术论文及工作总结;(2)科研成果的举定:由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鉴定;(3)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通过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可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可提高护理质量与学术水平;

4. 常庆瑞的学术及科研项目、成果情况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攻关等课题20余项,在土壤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90多篇,参编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和参编出版教材7本。进行了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及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分析;土地资源荒漠化及其防治,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环境效应评价;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土壤发生特性、系统诊断分类和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学术及科研成果如下:
1、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与合理利用 七·五~十·五期间,参加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和北方旱地农业持续综合发展研究,系统开展了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合理利用研究,从土壤及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入手,分析估算区域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能力,根据利用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用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探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提出不同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模式,形成了一整套开展区域土地资源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土地荒漠化形成与监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资助下,对农牧交错带进行土地荒漠化形成演变、监测评价和预警管理研究:①分析探明了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本质和过程机制,提出荒漠化形成的4个阶段(风沙侵蚀、蚀积平衡、沙尘堆积和土壤发育)和荒漠化土地的5种类型(肥力衰退粗化型、表层剥蚀型、片沙覆盖型、流动沙丘型和固定沙丘型);②应用3S技术,查明了近15年区域土地利用/覆盖与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建立了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监测评价技术体系。
3、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 通过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黄土丘陵沟壑区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从土壤形成发育和系统进化的角度,对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得出不同植被类型、树木种类、造林模式、生长年限等恢复措施作用下的土壤质量特点和本质差异,提出评价植被恢复效应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为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4、土壤发生与分类 针对传统地理发生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地区土壤特点和有争议的内容,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系统诊断分类体系和数值分类方法,开展土壤发生分类研究:①提出了陕西土壤系统分类体系,确定了主要诊断层、诊断指标与检索命名方法,及其两种分类系统参比;②建立了秦岭山地土壤垂直带谱,探讨了山地土壤的发生特性、成土过程和类型划分方法;③鉴定了黄棕壤、黄褐土在形成环境、发生特性的主要差异,明确了两者的分类归属和空间分布;④确定了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发育的影响与作用,提出土垫旱耕人为土诊断层、诊断指标和分类体系的修正方案。
5、资源环境监测管理技术 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实时准确地掌握资源与环境的存在状态、演变规律,是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的关键技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攻关项目项目资助下,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了土壤侵蚀遥感定量分析、监测评价和预警管理,遥感模型识别与自动分类,区域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研制,从调查方法、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影像解译、模式识别、系统设计、和程序编写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先进、实用的技术与方法。

5. 朱瑞良的科研及学术成果

共承担国家省厅级课题42项,在国内首次发现了禽波氏杆菌病,并研究20多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3067114、30740077、30972183)、转基因生物新品种专项(2008ZX08006-005)、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0803019)、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20060434011)等。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Vaccine、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rbohydrate Polymers、Pak Vet J. 等发表SCI论文6篇;在生物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微生物学报等发表论文196篇,主参编著作26部,10部为全国统编教材。

6. 请教下简历里面的“学术科研成果”怎么填

自己发表的论文,或者和导师一起做课题、实验等都可以填上去

7. 侯宝川的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积极参加科研创作活动,先后有4件作品入选全国性展览;6作品入选重庆市美术展览;1件作品入选中韩美术交流展。1件作品获全国性展览优秀奖;1件作品获全国性展览纪念奖;1件作品获市美术作品三等奖;2件作品获市美术作品优秀奖。油画《秋高》获得纪念毛泽东同志“延讲”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油画《布拖坝子之二》获得重庆市首届油画展优秀作品奖并入选《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油画《布拖坝子之四》获得第三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油画《秋》入选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并荣获纪念奖;水彩画《红原初雪》入选重庆市第三届水彩、水粉画展并荣获三等奖;油画《布拖坝子——绿色畅想》入选《迈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发表专业论文4篇;编写教材3本;参加了由文化部组织八大美术学院《报考手册》四川美术学院分卷和《最新报考指南》四川美术学院部分的编写工作;合作教学科研项目《油画教学新方向》——中国大众化教育油画教学体系探索获得四川美术学院教学成功二等奖,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8. 吴群琪的学术及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含第二主持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交通部重点科研项目6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两项、省厅级科研项目9项、其他科研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部省级科研项目2项、其他科研项目2项。目前主持部级科研项目2项,省厅级科研项目3项。科研领域重要在综合运输、交通经济、运输经济、物流经济、道路运输规划与管理等方面。
吴群琪教授的学术历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本科毕业至1995年,主要从事道路交通运输微观层面经济与管理的研究,特别是运输企业经济与管理的研究;第二阶段从1995年至今,主要从事交通运输中观层面经济与管理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有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其一是经济与管理结合非常密切,善于从经济的视觉研究管理问题、规划问题;其二是中观与微观的结合非常密切,提出的理论、学术观点能充分揭示交通运输内在联系;其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密切,追求理论对现实作出更为合乎逻辑的解释,确保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吴群琪教授提出的运输需求与供给理论、综合运输规划基础理论(主要由价值流理论、运输方式静态技术经济特征、动态技术经济特征理论、运输供给与需求经济均衡理论等内容构成)、基于运输需求的运输规划理论、运输市场发展理论等在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9. 霍小平的学术及科研成果

1、2003年,主持西安市雁塔区、未央区控制性规划。
2、出版著作与教材3部。
3、近三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
4、近三年来,主持科研项目5项,到款金额45万;主持生产项目6项。

阅读全文

与科研学术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