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三代人比童年成果

三代人比童年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29 23:09:29

Ⅰ 关于历史的论文我家三代人的年轻时代 1500字 悬赏100

一提我家三代人过年,爸妈就感慨万千。爸爸说:“过年,数你最幸福。”是的,我是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祖国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子越来越富裕,日子越过越幸福。我们现在过日子,天天像过年,天天穿得暖,餐餐吃得饱,顿顿吃得好。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 www.zsnews.cn 爷爷、奶奶小时候过年,那是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里,穷人家孩子,过年,穿的是缝缝补补的破旧衣服,过年饭吃的是野菜、芭蕉头、米糠粥,绝对没有一餐鱼肉佳肴,过年与平时一样,过着贫穷苦难的生活。因家庭贫穷,过年了,儿女们谁也不敢向父母要压岁钱、利是钱。 爸爸、妈妈小时候过年。庆幸出生在新社会里,春节一到,做父母的,就会给儿女们做套新衣服,买对新布鞋,吃顿好年饭。在那个年代里,经济较为落后,生活较为清贫,平时没鱼没肉,但过新年,平时节俭的爷爷奶奶总是尽力而为地张罗一大餐鱼肉团圆年饭,让全家人欢欢喜喜过个品味十足的社会主义革命化、新风尚的新春佳节。吃完大年三十团圆饭之后,爷爷给孩子们分利是,每人仅有2角钱,叫压岁钱。 “生在福中不知福”,这是爸、妈给我们的“结论”。是的,苦日子我们确实没有经历过。我们这些青少年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我很小就会骑单车;姐姐读大学,驾驶摩托车去上学;爸爸有小轿车。对于我、爸爸、爷爷三辈人来讲,应该算我这一辈最幸运、最幸福。近些年吃完大年三十团圆饭,爸爸派给我的“利是”由80、180、280元,上升到今年春节的380元,有增无减,说明中山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没饭吃”到“有饭吃”;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这是我家三辈人童年过年的生活真实写照。“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富裕感谢邓小平。”爸爸、妈妈要我们时刻牢记这个道理。今昔对比,使我懂得更加珍惜今天的美满幸福生活。

Ⅱ 童年不同样记三代人过春节记1000

过年是中国人家家户户互相拜年的日子,俗称“春节”。这里,我特意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那就是问一问爸爸妈妈、公公婆婆是怎么过年的。他们过年和我一样吗?
首先,我问爸爸妈妈过年的情景。爸爸说:“我们小时候过年,从大年三十晚上就开始了。三十这一天,我们要给逝去的长辈上坟,祭奠他们,我的爸爸要写对联,贴对联,妈妈要准备晚餐。要记住,这一餐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晚餐。因为我们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除夕的‘年夜饭’。”
妈妈补充说:“过年时,中午晚上吃饭,桌子上都有一盘鱼,但是,这个鱼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嘛。桌上还有一些肉,一些蔬菜。”爸爸接着说:“除夕晚上, 我们一家人放完鞭炮后,就开始吃年夜饭。吃完饭,我们到邻居家看‘联欢晚会’。我家里穷,没有电视机。因为是山区,电视信号不好,电视上都是雪花点,节目看起来,可没有现在的高级呀。又是彩电,又是大屏幕,还是液晶的。”
爸爸还说:“大年初一,全家人一定是要穿新衣服的,早上一大早,我们就去舅舅家拜年,每个舅舅都会给压岁钱的,但是钱不多,最多50元,最少20元、10元。印象最深的是,舅舅每年都会准备新钱给我们。拿到压岁钱,我很开心。到了中午,我们就把压岁钱交给爸妈,因为这是用来做学费和书本费用的。不能乱花的!”
接着,我又打电话问公公婆婆是怎么过年的。公公说:“过年时,爸爸妈妈要给我准备新衣服和新棉鞋。新年不给压岁钱。我拎个篮子到小舅家拜年,将小舅给的礼物全部放在篮子里面。中午吃饭时,小舅准备了芹菜、豆腐、鱼、圆子、芦蒿、蘑菇、猪肉等香喷喷的菜,好吃极了!但是,有一样东西不能吃。你猜是什么?”我猜中了。公公接着说:“对了,鱼如果吃了,那还叫‘年年有余’吗?晚上,我们全家人都围在火炉旁,听长辈们讲讲各种有趣的难忘的故事。要知道,我们小时候过年,可没有电视看奥。这个夜晚就在这里结束了。我也就进入梦乡了。……”
要说我们这一代人过春节。那就热闹多了。过年时,家家户户挂着小灯笼,这灯笼还分大小,别致,精美。一到晚上,大街上灯火通明。大家拿出新衣服,穿上新鞋子。人人脸上都露出幸福的笑脸。到了12点,大家纷纷走出家门,开始燃放鞭炮、火花。顿时,火炮冲天,雷声隆隆,这是快乐的响声,这是幸福的响声,这是新年的响声。整个世界都要说一句话:“我喜欢过年!”
第二天早晨,大家都到亲戚家拜年,小孩只要到哪家拜年,那家的人就会把压岁钱给你。我拜年时,最多的压岁钱是500元,最少50元,看,这种过年比我爸爸妈妈、公公婆婆过年的时候要爽多了,气派多了。但是,压岁钱是不能随便花的,必须存放起来,这是我家立的一个规矩。与爸爸不同的是,我现在存的这个压岁钱,既不需要交学费,也不需要交书本费,因为学费和书本费都是国家免费发放的。我心想,我们太幸福了!
看,这就是我们三代人过年的情景。三代人过年,三代人的变化。三代人的生活,三代人的进步。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我们真是一代比一代过得好呀!

Ⅲ 总结三个年代的人最好的品质

五十年代的人,天天接受教育要"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自己身边净是特务,间谍,地富反坏右,天天要三反,五反,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他们的童年时代,中国正在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人们的精神面貌换然一新.我们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歌,渐渐长大,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
他们的少年时代,中国正处于多运动时期.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人们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生活正处于困难时期.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们无怨无恨.而那时的他们,还不理解人生.只知道"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曲,度过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少年时代.
他们的青年时代,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运动.在这花样年华,他们写大字报,开批斗会,搞大串联.紧接着就下到广阔天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的称呼也由学生改为红卫兵,再改为知识青年.知青的生活苦不堪言.在那艰苦的环境里,我们依然唱着<<敬爱的毛主席>>和革命样板戏度过了难关.
他们的中年时代,正赶上知识爆炸和改革开放.我们在单位是骨干\在家庭又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而夜余时间还要学文化,考自修大学.这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是何等的不易.经过多年不懈地努力,他们终于有了业绩.入党\提干\文凭到手\评定了职称.到了大展宏图之时,偏偏又赶上了假退,退养,退二线和提前退休.
50年代出生的人,活的太苦太累了.他们虽然未经过战争,未受过剥削.但是,超负荷的精神负担,压的们他透不过气来他们一路小跑,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但还是掉队了.还未到夕阳红的年令,就已是筋疲力尽了.而我们很多人还是能乐观向上,唱着<<最美不过夕阳红>>等老歌,提前步入老年行列.
他们至今仍喜欢听这些歌
敖包相会、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刘三姐、牧羊曲、迎宾曲、蝴蝶泉边、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泉水叮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洪湖水浪打浪、让我们荡起
那个时候的人,受红色精神的熏陶,崇拜一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东西,还有都比较笃信毛主席。喜欢看红色经典电影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
谁在滚石山上,传承着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血脉?
谁为脊梁,背负着中兴民族的重任?
谁是这个时代硕果仅存的麦田守望者?
在中国,责任、理想、英雄、革命……这些词极其他们所代表的精神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另类。如果说在50年代生活的人之后,谁还在滚石山上,传承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血脉的话,那就是60年代出生的人。
60年代的人是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分水岭,这注定他们比任何一代人的内心都复杂,他们在选择人生的时候都经历内心的巨大考验,因为社会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而在全球范围来看,六十年代的思想也是前所未有的。六十年代出生的一批人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承载了过去年代人的部分苦难,又幸运地迎来改革开放。对于大多数来说,可以用“689”这个概念来概括他们:60年代出生、80年代上大学、90年代登上社会舞台的正中央。
美国NBC记者汤姆.布罗考在他的《最伟大的一代》中将那些在1920年繁荣期出生,在少年时代经历大萧条,在青年时代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代美国人称为“最伟大的一代人”。这些人经历过阳光灿烂的童年,感受过繁华和灾难,承担过压力和责任。他们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较之其他年代的美国人对于责任、理想、勇气、尊严有着更彻骨的认识。
这一批生于六十年代的经济精英、社会精英和文化精英,他们的成功和对财富的拥有不是偶然的。每一个用心阅读的人都可以从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态度、思维理念、个性追求、处事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看出这种成功的必然。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骨子里有一种共同的气质。我所归纳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奉献精神,在词面上看来似乎有些崇高,实际上这些精神影响伴随着我们成长,已经浸入骨髓。我们就像“红旗下的蛋,”在红旗下孵化,出生时思想上已经打上了红色的烙印。“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崔健的歌词非常感性地描述出我们的真实感受。虽然生于这个时代的人经历了很多磨难,大多数的人还保留着一种也许是傻呵呵的幸福感。
摘自《向与六十年代势力致敬》

是最后一拨儿对这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是最后一拨儿受过品质最佳的国产动画片的人----《九色鹿》我们看一回感动一回。《大闹天宫》让我们初具审美情趣,《没头脑和不高兴》寓教育乐,《哪吒闹海》豪气冲天。

是最后一拨儿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上“三八线”的人

最后一拨儿学校开会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人

是最后一拨儿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还见过BASIC语言的人

是最后一拨儿有过小时侯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的

是最后一拨儿过六一儿童节还必须穿白衬衣.蓝长库.白球鞋的人

是最后一拨儿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儿在小学劳动课上还去打扫.捉苍蝇老鼠的人

是最后一拨儿用过粮票.布票.油票.拎着瓶子打过酱油,自己生火烤过地瓜集烟纸,拿报纸做过风筝的人

是最后一拨儿看过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烈火金刚》,看过五遍以上哦《少林寺》的人

是最后一拨儿记得花仙子.蓝精灵《大西洋底来的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唱过“七大马力十大神力啦啦啦啦铁臂阿童木”的人

是最后一拨儿地推铁圈.吃小豆冰棍.看五分钱一场电影的人

是最后一拨儿学过女排“拼搏精神”在笔记本上写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喜欢过程琳的《酒干倘卖无》.朱晓琳的《那一年我十七岁》的人

是最后一拨儿读过金庸.古龙.三毛.席慕容.北岛.汪国真.王朔.钱钟书.张爱玲的人

有人说,70年代出生的人天生有股农民气质,那是因为70年代人骨子里的传统观念包括幼时教育传统文化理念的灌输,就决定了他的踏实勤劳肯负责的这种特质。想想我们小学时候的最大目标就是奔向2000年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多么的单纯和朴实。那个时候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评判你是否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最大的因素就是看是否有责任心、踏实和稳重。这种特质基本上形成了一股潜规则,让这个时代的孩子愿意去踏踏实实耕耘,急功近利是被摒弃的,对家庭负责任,对自己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是那个时代的典型思维。

有人说,70年代出生的人很容易怀旧,那是因为那个时代人的童年和现在孩子的环境简直是天翻地覆,70年代人的童年简单的只能用几部热销的电视剧来概括,而玩具基本都是自己制作自己玩,那有现在的这样多姿多彩。而70年代人现在基本上刚刚或者才为人父或者人母,看到后代的这种童年环境,常常“讲那过去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

有人说,70年代出生的人是幸运的一代,那是因为70年代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相对于50年代出生的人,是没有被耽误的一代;相对于60年代的人,理想和目标更务实一些。因为很多人不是独生子,所以70年代的人有理想,也比较容易吃苦,懂得处理各种关系,最关键的是有理想,但是不空想,有时候还有些灵活性。

70年代人的经历是特殊的,际遇是幸运的。生于70年代,听起来有点像隆隆驶过的火车,又像是呼啸而过的炮弹,声音越听越远。70年代,中国翻天覆地,发生了太多的巨变;从70年代开始,中国人热情高涨,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生于70年代的人的青少年时代,物质生活可能比较匮乏,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强烈的目标感和成功的渴望,以及能够容忍很多种的生活方式,让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成为出生于70年代人的一个典型特征。

作为70年代出生的人,我自豪于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那种性格特质,作为70年代出生的人,他的思维方式和责任心,是最合适做真心朋友的人选。70年代的人,正在成为这个社会年轻的生力军。

这都是在网上帮你找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参考价值```

Ⅳ 奶奶妈妈和我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三代人的对比作文三百字

肯定还是有差异的啊,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看法,比如,奶奶那一代就非常传统
各种仪式和禁忌都要遵守,妈妈那一代就遵守得稍微少一点,到了我们这一代就
只知道玩了。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会在人的心理上形成某种距离感。

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1.介绍自己

以简洁得体又别出心裁的方式来做自我介绍。无论是在何种社交场合,想扩展人际关系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自我介绍。要设法出奇制胜。让对方牢牢地记得你,而且是记得正面的形象。

2.愉悦风格

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3.幽默风趣

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4.寻找话题

为什么我们经常错过了许多广结人缘的机会?就是因为我们常把那些黄金时段用来绞尽脑汁,却还是挤不出一句合适的开场白。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去打开话匣子都能得心应手。一旦你能达到这个境界,那无论把你丢在任何一个场合中,必都能迅速进入状况,随心所欲地去扩展人缘,为自己在生活与事业中,营造一个又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

5.记住别人

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6.心平气和

不管有什么样的争论,要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7.完善自己

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对他人有有利影响的人。

Ⅳ 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的小伙伴三代人,记录他们的新年愿望,简要写出自己的采访感受,50字以上

姨奶奶希望儿女回来陪伴些身体健健康康,家和万事如易。说的。

Ⅵ 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这三代人,你感觉几零后的童年时光最有意思

我觉得八零后的童年时光最有意思,虽然这一代的物质条件没有后面这么丰富,但是小孩嘛,玩什么都很开心,而九零后、零零后,物质条件丰富了,但父母的要求却更多,什么琴棋书画、什么奥数英语,像一座座大山压在这两代人身上,何来的快乐的童年。

Ⅶ 对比80/90/00年代的人的童年,都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从衣食住行以及玩具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真的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毕竟整个社会都在更替都在进步着。

而00后可以说是最幸福的童年了。00后的孩子们拥有着大大小小的玩具汽车、洋娃娃等等各种各样的玩具他们都有。而且他们还有着许多好吃的零食,巧克力奶茶等等各种好吃的零食。种类丰富齐全。而且一个一个家庭都是属于小康社会,他们完全能够承担得起他们的孩子所需要的东西,所以说00后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了。

但是无论怎么说,真的是从各方面来说都是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毕竟社会在一直进步着,经济一直在发展着。想没有变化是不大可能的。

Ⅷ 三代人的不同童年是怎样

70年玩泥巴
80年玩弹珠
90年玩打架
20年玩电脑

Ⅸ 于海林的三代人的作文立意点,有哪些

理性看“圈子”
①开篇点题:三代人的圈子,反映三个时代,三种人生。
②展开分析:爷爷的圈子,随性自然,也反映物质和娱乐生活匮乏。
③爸爸的圈子:轻松健康,可见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变好。
④进一步分析:我的圈子,反映现实生活圈子的狭小,学业负荷的加大,虚拟的“朋友圈”应运而生,也有助于视野的开阔,社交的创新,体现科技时代的进步。
⑤照应观点:理性看待三代人的“圈子”,各有各的优点,又各有各的制约,不宜简单对比、做出褒贬。
⑥联系现实:这一代的孩子,生活也可以很精彩,也可以有童年的快乐,充分利用好“朋友圈”,又不被它左右与牵绊。
⑦再次点题: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风物长宜放眼量。

Ⅹ 调查祖孙三代人在童年时代不同的过年情况(可从衣。食。住。行。玩。等角度入手),写一篇1000字的调查报告

爷爷的童年,给我感觉就一个字“苦!”。爷爷告诉我,在他童年时,家里非常穷,总是吃不饱饭,更别提上学了。一直到了12岁,爷爷才上了小学。每到放学时,爷爷总是饿得前胸贴着后背,头晕眼花,常常是走一会儿,歇一会儿才能到家……

在爷爷的描述下,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用土坯垒起来的低矮的小平房,房子前面,有一个衣服上带着几块补丁的小男孩,坐在石头上,用腿当桌子,握着短小的铅笔头正写着作业呢。爷爷告诉我,当年的小屋,灰暗而简陋,连支蜡烛也没有,只有借着一缕缕射进来的阳光才勉强可以看的比较清楚。屋内的四壁,除了贴着几张伟人的像,什么都没有。每天天不亮,听到了院子里公鸡的叫声,那就是他早晨起床的闹钟;起身以后,冷锅冷灶,找不到可以填肚子的东西,要是哪天有一碗萝卜缨子糁子粥或者是几根山芋干,那可算是上等的美餐了!



爸爸的童年,那就要比爷爷幸福多了。爸爸对我说,他小时候,春天放风筝,夏天去河里游泳,秋天推铁环,冬天滑雪….说到这里,我惊讶地问:“你们那时就流行滑雪?”爸爸说:“跟你们现在玩的可不一样,我们是坐在小板凳上,系着绳子让小伙伴们拉着滑!”

爸爸出生于70年代,生活水平和建国初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爸爸一家四口人挤在14平方米的房子里,吃的都是奶奶亲手种出来的蔬菜,穿的都是土布衫,破了就缝缝补补再穿。爸爸穿不上的,还要留给叔叔穿。那时汽车很少,公交也不发达,交通工具也很简单,条件好一些的人家才有自行车,出门一般靠步行。爸爸每天都会背着奶奶自制的布书包,步行十几里路去上学。更出乎我意料的是,连上课坐的凳子都是自己带的,想想多麻烦啊﹗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还不富裕,但是生活安定,能勉强填饱肚子,大家也就比较满足。所以,爸爸童年生活的滋味,一个字来形容:“淡!”



最后,说说我的童年吧。相比之下,我的童年生活真好比是掉进了蜜罐里,吃的、玩的应有尽有。我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自己拥有一片小天地。新式玩具让人眼花缭乱,书橱、学习桌还有配套的儿童家具、家里电器设备一应俱全,每天我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及时了解世界各地的精彩要闻,学到很多知识。我想吃什么东西,家人几乎都能满足我。每个季节,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新衣服。为了丰富我的生活,爸爸妈妈不仅给我买了大量的课外书籍,还经常带我出去郊游踏青……所以说,我的童年概括起来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甜!”

通过和爷爷爸爸比童年,仔细体味三代人童年生活的苦、淡、甜,我深深地感受到,建国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发展的速度是多么惊人啊!尤其是我们这一代,生活在当今繁荣富强的中国,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多么幸福呀!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光阴,勤奋学习,用更多的知识技能来武装自己。相信因为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

阅读全文

与三代人比童年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