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成果
1.杨柳湾异常
1)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按平均值+1.65倍方差为异常下限圈定异常。水系沉积物Pt、Pd异常分布大致吻合,解体为多个子异常,以不规则带状为主,主要分布于蚀变辉长岩体及其附近,异常总面积约3.5km2,主体异常面积约2km2,Pt最高值11.05×10-9,平均值9.96×10-9,Pd最高值13.4×10-9,平均值10.78×10-9。
Au异常主要分布于测区北面,主体呈NW 向转EW 向带状,位于古元古界通安组,零星异常位于白垩系下统小坝组下段。Au异常与Pt、Pd异常不套合,浓集趋势明显,分带性好,具外、中、内异常分带,峰值突出,最高值92×10-9,异常平均值较高,达32.9×10-9。
2)1:1万地质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土壤异常特征:按单号提取Ⅱ号剖面土壤样品32件,分析Pt、Pd、Au 3个元素含量。主要特征:①Pt、Pd、Au最高值分别为15.3×10-9、33.0×10-9、16.7×10-9,平均值分别为9.1×10-9、15.8×10-9、5.7×10-9;②Pt、Pd、Au在辉长岩体及其与灰岩接触带处含量略高,Pt最高值15.3×10-9,Pd最高33.0×10-9;③各类岩性段土壤中Pt、Pd含量的平均值见表9-4。显然,在蚀变灰岩、辉长岩、蚀变橄榄辉长岩中,Pt、Pd含量相对较高。
3)异常区地质简况: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Pt1t3)灰黄色绢云母千枚岩、灰色中层至块状灰岩,在测区分布广泛,约占测区面积的40%,岩层总体近EW向展布。
三叠系上统至侏罗系下统白果湾群(T3-J1bg)灰绿色、灰黄色页岩、粉砂岩近SN向出露于测区西缘,角度不整合于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之上,地层出露狭窄。
侏罗系中统盆门组(J2y)及新村组(J2x)紫色泥岩、砂岩夹页岩,出露于测区北东角。
表9-4 杨柳湾土壤Pt、Pd、Au平均含量(wB/10-9)
白垩系下统小坝组下段(K1x1
)紫红色粉砂岩、泥岩、底部为砂岩、砾岩,出露于测区北东角。
测区西缘为近SN向性质不明断层F1,切割古元古界和三叠系上统至侏罗系下统。测区内见—SN向转NW向压性断层F2,地表出露差,位于蚀变辉长岩与灰岩接触部位,延伸大于500m,断层破碎带宽度大于5m,破碎带内蚀变辉长岩片理发育,见碎裂灰岩发生了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蛇纹石化热液蚀变作用,片理化蚀变辉长岩与碎裂灰岩接触处有20cm厚的褐铁矿化石英脉穿插,脉体碎裂。另外,测区NE角近EW向断层错断NNW向断层。由于岩浆和断裂活动,地层局部存在规模较小的背向斜构造,其核部往往为岩体贯入。
测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有蚀变辉长岩、橄榄辉长岩、辉石橄榄岩,不整合侵入于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千枚岩及灰岩中,出露面积约占测区的60%。岩体与灰岩接触部位或在灰岩层内发生了程度不同的矽卡岩化。岩体有一定的分异性,从西向东由辉长岩向橄榄辉长岩再向辉长橄榄岩逐渐过渡。岩体均遭受了较强的蚀变作用,地表多呈松散土状,主要有黝帘石化、绿帘石化、钠长石化、高岭土化、蛇纹石化、阳起石化。
4)矿化情况:野外对发生了矿化蚀变的F2断层进行了岩石取样。从其分析结果(表9-5)可见,位于蚀变辉长岩与灰岩接触部位F2断层中的矽卡岩化灰岩构造透镜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铂钯金矿化,Pt 95.0×10-9,Pd 99.0×10-9。值得注意的是,碎裂褐铁矿化石英脉具有强烈的金矿化,与铂钯矿化无明显相关性,Au含量高达11700×10-9(11.7g/t),石英脉厚20cm,由于浮土掩盖,地表延伸不详。
表9-5 杨柳湾岩石样品分析结果表
5)异常的解释推断:综上所述,①水系沉积物Pt、Pd异常主要分布于蚀变辉长岩体及其附近,Au异常主要分布于测区北面通安组地层,有沿NW向和近EW向断层分布的趋势,浓集趋势明显,峰值突出,异常强度较高;②在土壤剖面中Pt最高值为15.3×10-9,Pd最高33.0×10-9,分布在辉长岩体及其与灰岩接触带处;③在蚀变灰岩、辉长岩、蚀变橄榄辉长岩出露处,土壤Pt、Pd平均含量相对较高,明显高于攀西地区含量平均值。
在辉长岩与灰岩接触带的F2断层中的矽卡岩化灰岩构造透镜体铂钯金矿化较弱,碎裂褐铁矿化石英脉具有强烈的金矿化。
因此可见:①杨柳湾Pt、Pd异常主要为辉长岩体高背景及辉长岩与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灰岩接触带弱矽卡岩化作用引起,在接触带断裂发育处局部有一定的铂钯矿化;②Au异常主要为辉长岩体与灰岩接触的断裂带中石英脉较强的金矿化引起,在测区北面有较强的Au异常,延伸方向与发现的含金矿化石英脉断裂方向其本一致,推断北面异常有找金的远景,可沿NW向和近EW向断层寻找石英脉型金矿。
2.冉家沟异常
1)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按平均值+1.65倍方差作为异常下限圈定Pt、Pd异常,异常分解为多处子异常,以椭圆状为主,主要位于蚀变辉长岩体及其附近,总面积约1km2,Pt最高值14.6×10-9,平均值12.48×10-9,Pd最高值15.88×10-9,平均值11.41×10-9。
2)1:1万地质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土壤异常特征:提取Ⅰ、Ⅲ号剖面土壤样品53件,分析了Pt、Pd、Au等3个元素含量。主要特征:①Pt、Pd、Au在千枚岩、砂质板岩、灰岩地层含量较低,而在辉长岩体及其与灰岩接触带处含量略高,局部有微弱的Pd异常,Pt、Pd、Au的最高值分别为22.6×10-9、29.3×10-9、22.6×10-9;②在各类岩性段土壤含量平均值如表9-6。显然,在辉长岩、斜长岩中,Pt、Pd含量相对较高。
表9-6 冉家沟土壤Pt、Pd平均含量(wB/10-9)
3)异常区地质简况:异常区从老到新主要出露地层有: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Pt1t3)灰黄色绢云母千枚岩、灰色中层至块状灰岩,在测区分布广泛,约占测区面积的40%,岩层总体近NE向展布。白垩系下统小坝组下段(K1x1)紫红色粉砂岩、页岩、泥岩近SN向出露于测区西缘,与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为断层接触。
测区西缘为近SN向性质不明断层F1,切割古元古界和白垩系下统小坝组。测区南缘为近SN向性质不明断层F2,产于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测区内见—NE向张性断层F3,位于蚀变辉长岩与灰岩、板岩、千枚岩接触部位,延伸约1500m,断层破碎带宽度约30m,破碎带内见角砾灰岩发生了较弱的矽卡岩化,并伴随有较弱的皮壳状、细脉状的磁铁矿化。
由于岩浆和断裂括动,地层局部存在规模较小的背、向斜构造,其核部往往有岩体贯入。
测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为蚀变辉长岩,不整合侵入于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千枚岩、板岩及灰岩中,出露面积约占测区的60%。岩体与灰岩接触部位或在灰岩层内发生了程度不同的矽卡岩化。岩体均遭受了较强的蚀变作用,地表多呈松散土状,主要有黝帘石化、绿帘石化、钠长石化、高岭土化、蛇纹石化、阳起石化。
4)矿化情况:测区主要有接触交代型铜矿化和磁铁矿化。其中铜矿化带位于测区西缘的蚀变辉长岩与厚层至块状灰岩接触带上,矿化呈带状近SN向延伸300m以上,宽数米至数十厘米不等,铜矿石为条带状构造,可见少量被膜状孔雀石,矿化不稳定,最高达4.89%。
对各类发生了矿化蚀变的特殊地质体进行了岩石取样,从其分析结果(表9-7)可以看出,测区除有明显的铜矿化和磁铁矿化外,未发生明显的铂钯矿化。
表9-7 冉家沟岩石样品分析结果表
5)异常的解释推断:综上所述,冉家沟异常可解释为:①水系沉积物Pt、Pd异常主要分布于蚀变辉长岩体及其附近;②土壤剖面中Pt、Pd在辉长岩体及其与灰岩接触带处含量略高,局部有微弱的Pd异常,在辉长岩、斜长岩处土壤Pt、Pd平均含量相对较高;③磁铁矿化带位于靠测区东部的蚀变辉长岩与灰岩接触带的NE向断层内,矿化不均,最高可达39.2%,延伸不稳定,多呈透镜状。在铜矿化和磁铁矿化带等各类蚀变矿化岩石中无明显的铂钯矿化。因此认为:冉家沟Pt、Pd异常主要为辉长岩体高背景引起,无较大规模的铂钯矿化存在。
3.白龙山异常
1)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按平均值+1.65倍方差为异常下限圈定异常。Pt、Pd异常大致套合,主体呈近椭圆状分布于蚀变辉长岩体及其附近,面积约2km2,Pt异常最高值16.91×10-9,平均值13.03×10-9,Pd异常有一定浓集趋势,最高值20.08×10-9,平均值14.53×10-9;Au在测区北缘有一定规模的异常存在,异常主要分布在三叠系上统至侏罗系下统白果湾群灰黄色、灰绿色页岩中,面积较小,最高值50.00×10-9。
2)1 :1万地质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土壤异常特征:提取Ⅱ、Ⅳ号剖面土壤样品67件,分析Pt、Pd、Au 3个元素含量。主要特征有:①Pt、Pd在辉长岩体局部以及岩体与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地层接触带附近有一定强度的异常存在,最高值分别为34×10-9、82×10-9;②Pt、Pd在各类岩性段土壤含量平均值如表9-8。显然,Pt、Pd在辉长岩体处含量明显较高,在千枚岩、板岩、灰岩、页岩、砂岩等地层含量较低;③Pt、Pd含量相关性较好,而与Au含量无明显的相关性。
表9-8 白龙山土壤Pt、Pd平均含量统计
3)异常区地质简况:异常区从老到新主要出露地层有: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Pt1t3)灰黄色绢云母千枚岩夹板岩、灰色中层至块状灰岩、大理岩,在测区分布广泛,约占测区面积的50%,岩层总体近NW向展布。
三叠系上统至侏罗系下统白果湾群(T3—J1bg)灰绿色、灰黄色、页岩、粉砂岩、砾岩近EW 向出露于测区北缘,在测区中部有零星出露,与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为角度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测区构造较发育,主要有NW向、NE向及近EW向断裂。NW向断裂产于通安组地层与辉长岩体接触部位,NE向断裂错断NW向断裂及通安组上段地层,近EW向断裂切割通安组及白果湾群。由于岩浆和断裂活动,局部存在规模较小的背、向斜构造,其核部往往为岩体贯入。
测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为蚀变辉长岩,不整合侵入于古元古界通安组第三段千枚岩、板岩及灰岩之中,出露面积约占测区的50%。岩体与灰岩接触部位或在灰岩层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矽卡岩化。岩体均遭受了较强的蚀变作用,地表多呈松散土状,主要有黝帘石化、绿帘石化、钠长石化、高岭土化、蛇纹石化、阳起石化。
4)矿化情况:测区主要有接触交代型铜矿化和磁铁矿化。其中见铜矿化点2处,位于测区东缘的蚀变辉长岩与厚层至块状灰岩接触带上,矿化不稳定,主要为透镜状,宽数米不等,岩石为块状构造,可见少量细晶黄铁矿和被膜状孔雀石。磁铁矿化带主要有5条,位于蚀变辉长岩与灰岩接触带上,多呈透镜状,厚度可达数米,总体呈NW向展布,矿化带延伸不稳定,磁铁矿呈块状,矿化不均。
对上述矿化岩石和其他各类发生了矿化蚀变的特殊地质体进行了岩石取样,从其分析结果(表9-9)可见,测区主要是发生了铜镍矿化,铂钯矿化不强(Pt+Pd为0.31×10-6)。另外,在极个别含磁铁矿矽卡岩化灰岩中偶尔有较弱的铂钯矿化,Pt+Pd为0.199×10-6。
表9-9 白龙山岩石样品分析结果表
5)异常的解释推断:综上所述:①白龙山地区水系沉积物Pt、Pd异常主要分布于蚀变辉长岩体及其附近,异常有一定浓集趋势和浓集中心;②土壤剖面中有明显的Pt、Pd异常,且Pt、Pd在辉长岩体处含量明显较高;③在蚀变辉长岩与灰岩接触带处的铜镍矿化体和个别磁铁矿化体中有一定的铂钯矿化。由此可见,白龙山Pt、Pd异常主要为辉长岩体与灰岩接触带处的矽卡岩化作用产生的矿化引起,属接触交代型矿化异常。
2. 研究背景
实物地质资料是记录地质特征和地球演化历程的最真实、最直接的证据之一。对于同一实物地质资料,由于人的认识不同,采用的工作手段、技术方法及评价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随着科技的发展,实物地质资料所能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于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不同于其他地质资料的服务。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的组成部分,它同地质资料中的成果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相比,既有许多共同的特性,又有明显的特性。正是由于实物地质资料的这个特性决定了实物地质资料的服务不同于其他地质资料的服务。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全国已建立起专业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机构,颁布了相关的法规,探索性地开展了一些服务研究的项目。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机构还不健全,相关配套法规政策还不完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服务方式还不够完善,服务手段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等。
本书应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理论,明确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内涵,在分析目前国家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先进经验,通过对实物地质资料馆服务需求的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服务发展的指导思路、目标任务和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政府决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需求,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的利用效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投资风险,节约社会资源。
3. 工作背景
作者等2006~2007年承担的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以金为主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课题(项目编号:1212010632503),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计划项目“西部地区以金为主矿产资源综合评价”(项目编号:1212010330103)的工作内容之一。由武警黄金指挥部承担,并由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和武警黄金第四支队联合实施。该工作内容以蒙古南戈壁-中国东乌旗成矿带东段(中国境内部分)为主攻地区,以金矿床为主攻目标,确定的主要任务是在系统分析前人资料基础上,开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了解区域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重点开展已知矿床(点)或异常区的检查评价工作,大致查明相关矿区地质构造和矿床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远景,提交矿产地;总结以金为主的矿产区域成矿规律,结合矿点、异常等的检查成果,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成矿远景区,综合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锡林浩特盟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及二连浩特市管辖。工作区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二连浩特市(111°40'经线以东)—东乌珠穆沁旗(118°经线以西)一线的北侧,北至国境线,呈NE向长条状分布,长约400km,宽约100km,面积约4万km2,工作区西部临二连浩特-集宁铁路,南部及东部分别有208线、304线、101线等国道或省道通过,北部边境一带修有简易的边境国防公路。研究区内各旗(县)之间一般均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旗与苏木(乡)之间为土路或自然路,交通不方便,人烟稀少,野外工作后勤保障有一定难度(图1-1)。
工作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北部,属高原丘陵地带和荒漠戈壁地区,西部二连浩特及苏尼特左旗地区草被不甚发育,东部阿巴嘎—东乌珠穆沁旗一带草被较为繁茂。整个工作区内,绝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靠近边境的地区起伏略大,总体上,相对高差较小,海拔一般1000~1300m。本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寒冻干燥剥蚀地貌。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冰冻期从10月至次年4月。春秋季节时多扬沙、沙尘暴。年降雨量小,平均为200~300mm,水系不发育,仅有少数季节性间歇河,流量小。居民以蒙古族为主,经济以牧业及皮毛加工业为主,近年来有少数小型工业,如煤矿、铬矿、铁矿。劳动力缺乏。
图1-1 工作区交通位置图(图中虚线以北部分为研究区;方框为勘查登记区)
4. 牛顿成果出现的背景
由于受时代的限制,牛顿基本上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运动只是机械力学的运动,是空间 位置的变化;宇宙和太阳一样是没有发展变化的;靠了万有引力的作用,恒星永远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上…… 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同时,他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争论上。 晚年的牛顿在伦敦过着堂皇的生活,1705年他被安妮女王封为贵族。此时的牛顿非常富有,被普遍认为是生存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他任职的二十四年时间里,他以铁拳统治着学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选举。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1727年3月20日,伟大艾萨克·牛顿逝世。同其他很多杰出的英国人一样,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 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 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
5. 成果概述
项目全面收集了研究区内松湖铁矿、式可布台铁矿等典型矿床的地物化遥各方面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内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全面总结了区内各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控矿地质构造、有利成矿因素,建立了研究区火山岩型铁矿的成矿要素表、预测要素模型。确定研究区内松湖铁矿预测要素为:构造环境为阿吾拉勒石炭纪裂陷槽(岛弧环境);含矿岩系和围岩主要为安山质火山碎屑凝灰岩及大理岩、钠长斑岩质火山凝灰岩、石榴子石矽卡岩、辉石闪长玢岩、闪长玢岩 、石英闪长玢岩等;含矿地层为火山活动中心地带;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三亚组;区域地物化特征为分布在重力梯度带上;在局部剩余重力异常高或附近,剩余重力异常值在1~3mg/s·m之间;分布于北侧磁异常梯度带,异常值大于200nT的剩余磁异常分布区;磁异常平面特征以正值为主,正负极值超过±25000nT。异常可分为低缓异常及高磁异常两类。高磁异常主要分布在穹隆两侧的高山区及穹隆北东端的高山区。总体特征是高强度(大于5000nT);大哈拉军山组强磁异常区是寻找铁矿的主要标志。预测必要要素为双峰式火山岩建造、成矿时代(C)、火山沉积盆地、大哈拉军山组;重要因素为已知矿床(点)、近东西向断裂旁侧、大于200nT或600nT磁异常;次要要素为铁锰累加异常、1~3mGal重力异常、晚石炭世中酸性岩体附近。
以火山岩型铁矿床为主攻目标,以ESRI的空间数据库描述框架、UML和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为依据,采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在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以探索研究区与主要成因类型铁矿密切相关地质体及地质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为主要内容,以ArcGIS为平台,建立研究区的多元信息空间数据库。针对研究区预测矿种的成因类型,在保证满足资源潜力评价要求的前提下,快速、简练的定义了各数据库要素类,大量减轻了属性数据入库的工作量,这样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空间分析也保证了数据精度的一致性。根据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ArcGIS空间数据库和典型矿床成矿模式,确定成矿预测类型和找矿标志,建立区域成矿要素表,明确两大类型铁矿的控矿构造和找矿标志,通过地质、矿化、物探(主要是磁法)等综合信息提取,建立典型铁矿床定性和资源量定量评价的预测模型,并确立各个预测要素与数据库中属性字段的对应关系,建立以 ArcGIS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的预测区提取模型,为快速、准确、高效进行成矿有利因素的提取奠定基础。
对区内的松湖铁矿、式可布台铁矿等典型矿床的进一步剖析,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取样分析,结合前人研究程度,总结提炼松湖铁矿成矿模式、成矿规律,并结合西段航磁、重力等多源信息数据,共圈定该区域内9个找矿靶区进行预测资源量评价,并对找矿靶区进行优选和排序。
在全面收集研究区以及相似区域成矿条件,主攻矿床类型的品位吨位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矿床(点)品位-吨位模型,进行数理统计,总结其统计规律,建立了研究区主攻矿床类型的品位吨位数据模型,从而评估、修正各个未见矿区的品位和吨位数值,为研究区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可靠的评价参数。圈出预测区确定预测类型:采用综合信息法,依据一定的地质规律,确定各预测类型模型区,圈出预测区,综合各典型矿床建立比例尺对等的概念模型,根据不同预测类型的概念模型,确定各预测区的预测类型。求体重:计算模型区、预测区的体重D1和D,其中D1为各模型区的平均体重,D为各典型矿床的平均体重(预期探明资源量加权求得)。求含矿率:计算模型区、预测区的含矿率K1和K。确定预测深度:模型区工程控制铁矿出露深度约为800m,按二分之一工程控制矿体深度向下推深,即400m,故松湖预测区预测总深度为1200m。置信度:应根据模型区的资源产状勘探情况来定:(1)勘探程度高,对矿床深部外围资源量了解清楚(90%);(2)勘探程度较高,对矿床深部外围资源量及含矿地质体分布了解一般(50%);(3)勘探程度一般,对矿床深部外围资源量及含矿地质体分布了解较差(10%)。计算资源量:由于模型区和预测区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因此二者将分开计算。将上面求出的数据分别带入绝对体积法和相对体积法计算公式,对模型区、预测区矿产资源进行定量预测。模型区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预测区采用相对体积法计算。
利用资源潜力评价公式,以ArcGIS数据库为平台,结合主攻矿床类型的品位吨位数据模型,对阿吾拉勒成矿带西段各个典型矿床进行了铁矿资源量的估算。
6. 一副图片,背景是蓝色的,水滴心形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心如止水】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
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对答题者也是一种鼓励,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亦可求助于我的团队。
7. 让用ps做张展板 横着的长方形 就是介绍学生工作成果和获奖情况 上面多以照片为主 背景怎么弄比较好 谢谢啦
这样的展板你可以到素材站点下载PSD修改就可以
现在推荐一个我自己最喜欢的素材站点
大图网
可以找到你要的素材
8. 跪求,ppt2003版的,谁能告诉我背景图片的透明度怎么调~
第一种情况:你的背景图片是幻灯片的模版。
处理方法:视图——母板——幻灯片母板 此时你会看到你所使用的幻灯片的母板的背景图片,你双击该图片,此时会出现“设置自选图形的格式”的对话框,此时你会看到透明度一栏,你用鼠标拖动透明度,既可以调节了。
第二种情况:你的背景图片是你自己插入进去的。
处理方法:你就直接双击该图片,其他和上面类似。
9. word文档怎么设置水印背景
添加常用水印
1、首先选择页面布局,然后点击水印,在弹出的选项中可以快速选择常用的水印:机密或者是严禁复制。
2、这时文档中就会出现相应的水印。
3、如果想删除水印,那么在页面布局中选择“水印-删除水印”就可以了。
添加自定义照片水印
1、如果想自定义水印,就在页面布局中选择“水印-自定义水印”
2、在水印窗口中可以选择图片水印,设置照片百分比大小。
3、如果勾选冲蚀,那么照片水印就会颜色很浅,如果去掉模糊照片水印就会很清晰。
添加自定义文字水印
1、在水印对话框中选择文字水印,在文字里面可以自己输入想要的水印内容。
2、同时可以根据喜好设置水印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以及是否半透明和版式等。
3、看看成果,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_^
10. 课题产生背景怎么写
一般要写以下这么几项:
1、研究中涉及学科的背景,历史和现状
2、研究内容的研究进展,国内外研究程度
3、研究目标的已有研究成果
4、本人从事该研究的基础,如专业背景,从事过相似的研究历史,取得的成果,有什么样的资金和设备、资料、队伍的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