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葛肖虹的研究成果
主持承担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1978—1980年主持承担北京密云地区地震地质研究,即墙子路-喜峰口、马坊断裂,密云水库东侧葡萄园断裂的活动构造研究,成果获北京市1980年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1986年参加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攀西裂谷”和南方碳酸盐岩找油第20-1项,为三级课题W-5-7(D)项目负责人,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87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7—1991年主持承担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资源评价项目“柴达木盆地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果《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由国家科委作为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正式登记,颁发证书(证书编号:017094),获1997年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入编1998年度《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成果公报》,并颁发证书(登记号:202766);
1990—1995年参加主持地质矿产部“八五”重大专项项目《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GGT)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85-06-202),为项目副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技术工作实施与管理;
1993—1996年主持承担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吐-哈石油会战指挥部委托项目《吐鲁番-哈密盆地构造复位研究》,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96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7—2000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尔金断裂运动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影响》(科学部编号49772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国际合作项目《阿尔金断裂带运动学变形年代学研究》(99国科金外资助字49910130800号;2000国科金外资助字40010131363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项目《格斯断槽与柴西地区含油气评价》;
2001-2004年主持承担吉林大学、青海油田分公司、奥地利 萨尔茨堡大学 地质-古生物系国际合作项目《阿尔金断裂、昆仑山前推覆体对柴达木盆地构造形成的控制及柴西地区有利Ⅱ级油气聚集带的预测》,为项目总负责人;2003-2005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尔金山构造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沉降的时代耦合研究》(科学部编号:40272099)。
发表的论文/专著:
1. 葛肖虹、任收麦、马立祥、吴光大、刘永江等,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地学前缘,2006,13(6):118-130
2.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袁四化,中国大型走滑断裂的复位研究与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预测,地质通报,2006,25(9-10):1022-1027
3. 任收麦、葛肖虹、杨振宇、林源贤、胡勇等,36Cl 断代法应用于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构造事件研究,地质学报,2006,80(8):1110-1117
4. Liu, Y.-J., Neubauer, F., Genser, J., Takasu, A., Ge, X.-H. and Handler, R. 40Ar/39Ar ages of the blueschist facies pelitic schists from Qingshuigou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Western China. Island Arc, 2006, 15(1), in press.
5. A.B. Rieser, Y. Liu, J. Genser, F. Neubauer, R. Handler, X. Ge. Uniform Permian 40Ar/39Ar detrital mica ages in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NW China): where is the source? Terra Nova,2006,18:79-87, doi: 10.1111/j.1365-3121.2005.00666.x.
6. 葛肖虹、任收麦,中国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第四纪研究,2005,25(4):484-489;
7. A.B. Rieser, F. Neubauer, Y. Liu, X. Ge. Sandstone provenance of north-western sectors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Cenozoic Qaidam basin, western China: Tectonic vs. climatic control. Sedimentary Geology,2005,177:1-18.
8. 王亚东,刘永江,常丽华,Andrea B.Rieser, 计桂霞,沉积物粒度分析在阿尔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应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2), 155-162
9.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第四纪研究,2004,24(1):67-73;
10. 任收麦, 葛肖虹, 刘永江, 常丽华, 吴光大, 袁四化,晚白垩世以来沿阿尔金断裂带的阶段性走滑隆升,地质通报, 2004, 23(9-10): 926-932.
11. 任收麦、葛肖虹、刘永江,阿尔金断裂带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3,18(3):386-391
12. Y. Liu, J. Genser, X. Ge, F. Neubauer, G. Friedl, L. Chang, S. Ren, R. Handler. 40Ar/39Ar age evidence for Altyn Fault tectonic activities in wester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 48(18): 2024-2030.
13. 刘永江, 葛肖虹, J. Genser, F. Neubauer, G. Friedl, 常丽华, 任收麦, 阿尔金断裂带构造活动的40Ar/39Ar年龄证据,科学通报, 2003, 48(12):1335-1341.
14.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中国地质,2002,29(4):346-350;
15.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叶慧文、刘俊来等,对阿尔金断裂科学问题的再认识,地质科学,2001,36(3):319-325;
16.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刘俊来等,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石油学报,2001,22(5):1-5;
17. 葛肖虹,中国西部大陆构造的新认识,第二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会议文集,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2000,A369-A371;
18. 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香港大学,2001,67-69;
19. 刘永江、葛肖虹、叶慧文、刘俊来、N. Franz、J. Genser、潘宏勋、任收麦,晚中生代以来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模式,地球学报,2001,22(1),23-28;
20. Yongjiang Liu, J. Genser, F. Neubauer and Ge Xiaohong. Blueschists from Qingshuigou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 China. Schweizerische Mineralogische und Petr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21. Franz Neubauer, Johann Genser, Yongjiang Liu, Xiaohong Ge. The Aka´sai basin: an active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to the Altyn orogen, China? Geologische Rundchau;
22. 刘永江、葛肖虹、叶慧文、陈文等,阿尔金断裂变形岩激光微区40Ar/39Ar年龄及其构造意义,科学通报,2000,45(19):2101-2104;SCI检索
23. Liu Yongjiang, Ye Huiwen, Ge Xiaohong, Liu Junlai, Pan Hongxun, Chen Wen,Laser Probe 40Ar/39Ar Dating of Micas on The Deformed Rocks From Altyn Fault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ons, Western China,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7(Suppl.):233-234;
24. Ge Xiaohong, Liu Yongjiang, Ye Huiwen, Liu Junlai, Pan Hongxun, Ren Shoumai,Research Progress of Altyn Fault in Western China,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7(Suppl.):243-244;
25. 葛肖虹、刘俊来,被肢解的西域克拉通,岩石学报,2000,16(1):59-66;SCI检索
26. 潘宏勋、葛肖虹、刘俊来,对祁连山北缘榆木山隆起的质疑,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30(1):9-13;
27. 陈文、葛肖虹、刘新宇、刘永江、张思红、叶慧文,用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技术研究阿尔金断裂系变形作用时代,2000 Extended Abstracts with Program-The Second World Chinese Conference on Geological Sciences,2000,A351-A355;
28. Liu Junlai, Pan Hongxun、Ge Xiaohong et al.,An early stage faulting along the Altun mountain range-microstructural evidences.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1999,2(2):160-165;
29. 葛肖虹,中亚大陆一次重要的板内会聚事件,地学前缘,1999,6(4):330;
30. 葛肖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若干问题的新认识,大陆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34-35;
31. 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朱晓军、柳平,新疆东北部大地构造的新认识,构造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进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93-104;
32. 葛肖虹、刘俊来,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地学前缘,1999,6(4):223~230;
33. 葛肖虹、张梅生、刘永江、叶慧文、石采东,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现代地质,1998,12(3):295~301;
34. 葛肖虹,对中国西北部找油的战略思考,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第6集:12-18;
35. 葛肖虹,对中国西北部找油的思考,勘探家,1997,2(3):53-59;
36. 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柳平,试论吐鲁番-哈密盆地为剪切-背驮型盆地,地质论评,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43(6):561-568;
37. 葛肖虹、段吉业、刘先文、王锡魁,中国西北的大陆构造,地质矿产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5年年报: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9-18;
38. Ge Xiaohong,Zan Shuqin and Wang Changgui,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urfan-Hami basin,<Tectonics of China>,Geological Beijing,1996,p.107-173;
39. Ge Xiaohong,Duan Jiye,Liu Xianwen and Wang Xikui,Continental tectonics of northwest China,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1996,Vol.1,p.262;
40. Ge Xiaohong,Wang Xikui,Zan Shuqin,Dong Qingshui and Liu Ping,The piggyback Turfan-Hami basin,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1996,Vol.1,p.336;
41. 葛肖虹、王锡魁、 昝淑芹、董清水、柳平,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前缘,1995,2(4):241-244;
42. Ge Xiaohong,Mesozoic collision tectonics in eastern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Northeast China:a coexistence of two tectonic regimes,IGCP-321 ,Proceedings of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1994;
43. 刘先文、申宁华、葛肖虹,吉黑东部中生代两种机制的碰撞构造,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4,4:385-389;
44. 段吉业、葛肖虹,论塔里木-扬子板块及其古地理格局,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2,22(3):260-268;
45. 葛肖虹、段吉业、李才、杨惠心、田玉山,阿尔金断裂与西北大地构造格局的新认识,《地球科学进展》:39,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46. 张贻侠、葛肖虹、陈琦,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简介,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41-47;
47. Ge Xiaohong,A new recognition of the Altun fault zone and geotectonic pattern of north-west China,IGCP-321.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48. ,publishing house:1991,125~128;
49. 葛肖虹,吉林东部大地构造环境与构造演化轮廓,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学报《现代地质》,1990,4(1):107-113;
50. Ge xiaohong,Recognition of the Yanyuan nappe terrane,western Sichuan, China,Earth Science series, 1990, Vol.13,p.269-270;
51. 葛肖虹,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地质论评:地质出版社,1989,35(3):254-261;
52. 葛肖虹,宁镇山脉推覆构造特征与形成,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7,17(2):143-154;
53. 葛肖虹,川西盐源推覆构造初探,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4,1期:36-43;
54. 崔盛芹、杨振升、仇甘霖、葛肖虹,燕山地区晚元古代(震旦亚代)古构造演化史,26届世界地质大会交流论文集(构造地质),1980,117-127
② 尼克松访华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成果: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专交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属交关系。
意义: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敌对状态,使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当时使我国不再处于两个拳头打人的不利局面,与苏东国家的距离进一步拉开,在实际上结束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八十年代末苏东波对我国的影响。
③ 中国专利公报的中国专利公报简介
《中国专利公报》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周定期公开出版的受理、审查和授权公告的唯一法定刊物,共分《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外观设计专利公报》三种。每周每种公报合订为一期,全年52期,以大16开印刷品形式出版发行。它集经济、法律和技术信息为一体,反映了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的国内外最新发明创造成果,对促进科技发展、快速传播科技信息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④ 请问硕士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有政府工作报告,例如各个部门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这样的文献格式如何写
报告用字母R来代表。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例如:[4]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4)公报成果扩展阅读: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
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
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
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并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⑤ 2005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成果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增加267万公顷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林红梅)2005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04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67万公顷。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506万公顷,减少6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31万公顷,减少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56万公顷,减少1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74万公顷,增加18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48401万吨,比上年增加1454万吨,增产3.1%;棉花产量570万吨,减产9.8%;油料产量3078万吨,增产0.4%;糖料产量9551万吨,减产0.2%。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完)
2005年我国能源消耗增长9.5%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林红梅)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2.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5%。万元GDP能耗1.43吨标准煤,与上年持平。
这是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其中,煤炭消费量21.4亿吨,增长10.6%;原油3.0亿吨,增长2.1%;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增长20.6%;水电4010亿千瓦小时,增长13.4%;核电523亿千瓦小时,增长3.7%。
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4.0亿吨,增长20.1%;氧化铝1561万吨,增长21.7%;水泥10.5亿吨,增长9.0%。(完)
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7%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林红梅)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其中,城镇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投资13508亿元,增长18.0%。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0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第一产业投资823亿元,增长27.5%;第二产业投资31598亿元,增长38.4%;第三产业投资42675亿元,增长20.0%。
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5.6%;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33.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29.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5.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1.1%;纺织业投资增长38.0%;教育投资增长8.4%;卫生投资增长28.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商品房竣工面积48793万平方米,增长14.9%。商品房销售额18080亿元。其中,现房销售额占35.5%,期房占64.5%。
三峡电站工程已投产运行14台发电机组,累计发电940亿千瓦时;西电东送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共形成输送能力超过3250万千瓦;青藏铁路全线铺通,结束了西藏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治淮骨干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50亿元。(完)
2005年我国海水水质好转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林红梅)2005年全国近岸海域293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7.3%,比上年上升17.7个百分点。
这是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出的数据。其中,三类海水占8.9%,下降6.5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3.8%,下降11.0个百分点。
全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13.9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17.8%,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2.9万平方公里。对18个海洋生态监控区监测表明,主要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
七大水系的411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41%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3类标准,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32%的断面为4~5类水质,上升2个百分点;超过5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27%,下降1个百分点。
全年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809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8.4%,提高2.8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22亿平方米,增长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0%,提高1.4个百分点。(完)
2005年全国新增加就业人员625万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林红梅)我国2005年新增加就业人员625万人。这是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
公报显示,2005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7331万人,新增加970万人,净增加85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上年末持平。
⑥ 美日双边自贸协定内容为什么未写入成果公报
当地时间10月16日,日本与美国在美国华盛顿展开第二轮经济对话。据随后两国共同发表的成果公报显示,此次对话美日两国达成了日方从美方进口汽车规定放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液化天然气(LNG)出口等多方面合作意向,但此前备受关注的两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以及日方针对美国冷冻牛肉的紧急进口限制措施等方面的谈判结果均没有写入公报。
据日媒报道贸易方面未取得共识的原因是,虽然美国对进一步削减贸易赤字以及两国间双边自贸协定表现出强烈兴趣,但日本更重视此前美国单方面退出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⑦ 成果公报是什么
成果: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敌对状态,使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当时使我国不再处于两个拳头打人的不利局面,与苏东国家的距离进一步拉开,在实际上结束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八十年代末苏东波对我国的影响。
⑧ 刚研究出一项科研成果,医学的,怎么申报专利
申请医学专利的步骤与申请其他专利没什么两样,申请专利的先看下你的专利所属版的权类型是什么,进行相应的专利检索,然后根据情况进行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助。
申请专利既可去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机构(北京),也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设在个 省会 的专利代办处。申请专利的条件要求:
1、申请文件要齐备: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图片或者照片;
2、发明(成果),应该具有“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具体要求主要是别人没有申请过的、成果是没有公开过的(国际展览会上公开、学术会议和技术会议上公开、未经发明人同意而泄露内容的除外);
3、我们国家的专利审查制度是:对发明专利申请采取早期公开,请求审查制(实质审查);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采取形式审查。(所谓形式审查,也叫登记制或不审查制度。其审查的主要内容为申请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发明是否重复。在公报上公布后,期限内若无异议即予授权)
4、把一切准备好了后,当天就可以受理,当天就受法律保护。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