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临颍颍润时代公寓没有房产证能买吗
首先,从国家法律政策来讲,没有产权证的房产是不允许交易的。因为我国规定,房产买卖以办理权属转移登记(也就是所谓的“过户”)为准,没有产权证的房产是不可以办理过户的,国家不保护不过户的房产交易。其次, 我们也建议大家不要购买这类房子,因为没有产权证将不能贷款、不能过户、也不能办理公证,所签署的协议也是无效的。第三, 没有产权证不能办理过户的话,那么其中隐藏的风险将会很大,不过户的话房产的所有权还是原业主的。
购买没房产证的房子有风险吗?
1、有买卖合同无效的风险。卖房人欲出售尚未取得两证的房屋,首当其冲的法律障碍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卖房人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因此,如果卖房人在取得房屋权属证书前出卖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待定,如果发生争议时卖房人仍未取得房屋权属证书,则买卖合同应认定无效。
2、没有产权证就等于没有权,的不当风险都是从这一点出来的。在期房买卖中,更大的问题是——暂时谁都没有权。由于这两个特性,风险是无法完全消除的。
3、现实中无两证的二手房更多的是期房,在建成之前房屋质量如何根本无从判断,这必然为二手房的交付留下了质量隐患。
4、无两证的二手房买卖无法办理预告登记,这就为卖房人“一房二卖”留下漏洞可钻,一旦房价高涨,违约成本过低,卖房人极有可能将房屋出售给他人。还有不履行合同义务:无法交房、按时交房、质量瑕疵等风险。
⑵ 临颍什么最好吃 小吃
曾几何时,人们赶庙会或者其他的春会,如果能吃上“包子、油馍、胡辣汤”,那是一种能持久回味的惬意。漯河市第一次区划以前,每年春上都要举行骡马大会,而徐木子的胡辣汤、王福顺的水煎包和杨秀荣、张先梅的炉枝油馍常常“扎堆”在一起,让赶会的人们大饱口福。那时的炸油馍外酥里软,焦香可口。而徐木子的胡辣汤以味正、色纯、恋口、经济实惠而又能治轻微感冒,在当时的郾漯一带大受欢迎。此汤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至徐木子已是三代,现在已传至四五代。徐家的胡辣汤选用纯牛肉的大锅荤汤,由冷水熬制,原汤异常鲜美,配以20多种原料和作料,加上正宗的山西小米陈醋精制而成。食之细汗涔涔,全身通透。王福顺师傅从12岁开始做水煎包,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他做出的包子吃者胜赞:“墩子鼓,柿黄色,外焦里软带咯喳。”王师傅的包子味道醇厚,余香满口,别有一番风味。
除此之外,“名震京广里远,味冲中原一片香”的清香斋烧鸡也受到老漯河人的青睐。其成品色泽鲜亮,香味扑鼻,酥嫩可口,肥而不腻,烂而不松,咸淡皆宜。现在漯河仍有这家门店,且生意持续红火。同时曹老四的蒸馍、王兴才的炸酱面等也是老漯河人所称道的。
现在,漯河真正有点名气的小吃还算是北舞渡的胡辣汤。北舞渡的胡辣汤起源于清道光5年(公元1828年),当时山西、陕西省的商贾在此创建了一座山陕会馆,会馆落成后,大宴宾客,此间太原府的一名大厨做一道深受名流绅士称赞的汤,这道汤就是胡辣汤,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在北舞渡的胡辣汤又分为闪家、丁家、吕家和宛家四个专业大户,且门店外扩,生意红火,在漯河胡辣汤市场独树一帜。人们可能还不知道,在北舞渡镇除了胡辣汤之外,杠子馍和小鱼冲汤也小有名气,特别是小鱼冲汤,汤白鱼焦,佐以香菜,使人口味大开。而临颍县繁城回族镇除了牛肉外,其洼斗烧鸡也很有名。尽管这种烧鸡没有登陆漯河市区,但在当地很火,一天散售七八十只,多时百十只,而且还成立了洼斗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多销往郑州和开封。据考证,洼斗烧鸡的历史在500年以上。另外,吴城镇的热豆腐和锅盔也算得上有些特色,龙城的猪蹄也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二
区划以后的漯河,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名优小吃的介入对本地的小吃是一种不小的冲击。“外来的小吃太多,影响着漯河的小吃发展。”老漯河张福祥说。
市烹饪协会副会长胡振乾说,老漯河名优小吃看起来不少,但真正出名的不太多。相反,“外来”的小吃却因为适应市场而发展较快。比如,几年来,胡辣汤以北舞渡和逍遥两镇的较有名气,占据着漯河的主要市场,现有的100多家胡辣汤店中,北舞渡的占到了80%以上,逍遥镇的占10%以上。这是漯河名优小吃的一大亮点,也是最让人自豪的一点。即使这样,后来登陆漯河的武汉热干面,经过小摊点的改进,去掉原酱中的甜味,加入一些焦香麻辣味,并迅速扩张,现在漯河的热干面摊多达200家以上,远远高于北舞渡的胡辣汤店。比如郾城区黄河广场的一家热干面店,一天可卖12个小时,100公斤面粉制成的热干面不愁销。
此外,像馋嘴鸭、驴肉、扒鸡也在漯河有很好的销路。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因为人们饮食的多元化要求使得外地小吃很有市场。二是对本地小吃消费疲劳,也就是说本地小吃创新不足。三是因为外地小吃到漯河后,大都加以改进,更适合漯河人“好新求奇”的饮食特征。当然,也有一些小吃登陆漯河后不久就夭折了。
三
去年,漯河成了中国首家食品名城,并举行了首届中原名优小吃评比。一时间,外地小吃大量进入,让漯河的人们大饱口福。很多外地商家如桶子鸡和叫化鸡等三天的会展就有数万元进账。而我市的小吃几乎没有摊位。当时的分析是没有展位,这恐怕不能成为全部的理由,更多是相关人员没有看到漯河名优小吃所处的位置,不够重视。
相对去年的42个展位70多个品种的食品节规模,今年要大得多。今年食品节名优小吃展位设在开源新区的中华名吃一条街,共有104个展位120个品种。至4月3日下午,已定下展位90个,其中漯河的展位有20个。外地小吃涉及湖北、湖南、陕西、浙江、新疆、天津、上海等省区市。本地涉及烧烤、水卤、面点等多系列。其中澧河口凉水粉、美康窝窝头、王二毛手擀面等让人们感到亲切。
食品节“中原名优小吃”评展,对漯河是一个机会也是一种警示。漯河的食品节拉动了外地小吃的进入,那么如何推动本地小吃的发展壮大呢?这真的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对此有着较积极的看法:一是政府要下大力气,引导名优小吃市场发展,推进名优小吃升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台湾永和豆浆和开封灌汤包子的产业扩张上得到启示。二是组织一些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我市的名优小吃加以挖掘整合,扬长避短。我们可以把需产业扩张的小吃放在胡辣汤和烧鸡上。像烧鸡,我市不同名称的名优品就有10多个,需要整合升级。需要挖掘的小吃应该放在粉浆面条、热豆腐、水煎包和馓子等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