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李兰娟团队重大成果

李兰娟团队重大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26 19:31:34

A. 作为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为这次我国抗击疫情做出了什么贡献

李兰娟十分关心患者救护。武汉有必须,我随时随地领队前去。2月10日晚9:00,她再度赶赴武汉市,零晨4:40到达武汉市。稍加歇息后,她领着精英团队马上开展工作,全力以赴救护武汉市新冠肺炎的危重症和急危重症病人。她每日大白天去医院观察病人病况转变,与救护精英团队相互探讨救护计划方案。夜里又要与精英团队探讨医治工作经验,期待可以将好的治疗方法传送出来,与别的医护人员共享,让大量病人获得救护。此外,她也要挤压时间联线浙江医院,为浙江省的急危重症病人开展远程会诊,让她们获得单一化的医治。

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产生至今,这名年事已高的老年人每日夜以继日,早已在盟军高韧性迎战了一个多月。万家和团圆的大年夜,她从北京市报名参加完疫情防控大会回到杭州市,飞机场买了一份水饺水饺便是她的团圆饭。

B. 李兰娟,一位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女院士,有什么贡献

李兰娟一位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女院士

出生决定不了一个人的成就,努力才是一个人走向巅峰的正确道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李兰娟院士无疑是这条路上的佼佼者。

祖国每次遭遇险境时,李兰娟院士总是冲锋在前,迎战在前沿阵地,也正是由于有这些人的存在,才使我们面对汹汹的新冠疫情时可以维持镇静,不会再害怕,从一位平常大夫到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的成就是依靠自已的努力,脚踏实地勤奋得来的。

虽然家世平常,可是,这从没磨去她对知识的憧憬,她用自已的知识解决了许多现代医学的问题,特别是在传染性疾病领域,所做出的功绩基本上没有人可以超越,就其对现代医学的功绩来讲,李兰娟院士理应被永载史册,供后世瞻仰崇拜。

C. 李兰娟团队救治模式初显成效是真的么

是真的。

为救治武汉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降低病死率,李兰娟院士团队来汉10天,每天和本地专家一起坚守在医院,她带来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四抗二平衡” 救治模式初显成效,两名危重症患者转出了ICU。

11日上午,记者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通过云视频远程会诊系统看到李兰娟院士正在重症监护室查房。

她穿戴白色防护服走进ICU,看望了病人,听取了医生对7名危重病人诊治情况的汇报,所有患者经人工肝治疗,较之前均明显改善。李兰娟院士分析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决定给其中两位继续做人工肝治疗。

她在ICU病房说:“这些危重症患者体内均出现了‘细胞因子风暴’,通过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清除了炎症因子,消除细胞因子风暴,从而使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提升了血氧饱和度。这些病人肠道微生态往往是紊乱的,我们要采取微生态平衡的治疗方法,做好肠内营养,补充微生态调节剂,结合中医药治疗,以减少细菌移位导致的继发感染。”

由李兰娟院士领衔,浙大一院和树兰(杭州)医院的感染病学、重症医学专家团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以来,已有两名重症患者情况明显改善,转出了ICU病房。

D. 李兰娟受到国家级表彰,她为国家做出了哪些奉献

在抗击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我们认识到了无数的医疗战士们。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们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前仆后继,我们做出巨大的贡献,不怕吃苦,我不怕困难。即便最累最难,他们也一直在咬牙坚持,始终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并不是和军人一样冲锋陷阵,与敌人进行交锋,但同样他们的义务与责任也是扛在肩膀,也是为我们去抵抗病毒,与病毒作斗争。

所以他始终走在前线,为大家做出努力,树立榜样。而且李兰娟院士的相关科研成果也是足够让大家去学习。这样的老一辈医生在自己的岗位坚持了已经快半个世纪了,他们仍然明白自己的任务并不是休息,而是继续为祖国散发自己的每一份光亮。

E. 在此次疫情中,李兰娟院士做出了什么贡献

2020年的一场病疫,让我们记住了无数的"逆行者",更记住了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84岁的钟南山爷爷,73岁的李兰娟奶奶。

"李兰娟口罩下的勒痕"一度占据了热搜榜单很久,这位慈眉善目又雷厉风行的奶奶,是这场疫情中的灵魂人物之一。

2月4日,李兰娟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她的团队发现了"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病毒。"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可是,脏水也随之而来,矛头直指李兰娟。

"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言。"李兰娟在接受访问时,只是匆匆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谣言止于智者,在李兰娟看来,这些谣言总会不攻自破,与新冠肺炎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决不能浪费在这些无聊的谣言上。

有些人把自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而李兰娟把病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夜以继日地对新冠肺炎病毒进行研究,不顾疲惫地进入"红区"探视病情,在李兰娟的人生字典上,对自己的标记永远是一个医生。

3月31日,李兰娟院士团队撤离武汉,但她依旧继续关注着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应该怎样管理和治疗?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疫情?这些问题李兰娟都还在和她的团队一起研究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李兰娟院士就像披甲上沙场的巾帼英雄一样,值得人们尊敬。

F. 李兰娟获得过祖国给了什么奖

1、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0年7月17日,李兰娟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捐出所得全部奖金300万元人民币,用于人才培养和促进科技发展。


其他奖项和荣誉:

1997年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 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 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 浙江省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学和防治策略研究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06年 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与混合型人工肝的研究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7年 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0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1年 肝衰竭人工器官替代治疗研究 省部级 一等奖

2012年 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 省部级 一等奖

2013年 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4年 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201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4年 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4年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2015年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诊治研究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社会团体 一等奖

2015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排名第二)

2016年 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2016年 第九届谈家桢科学奖临床医学奖

2020年 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

2020年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女,浙江绍兴人,中国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11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她和团队研发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广泛用于维持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命,并且因在抗击SARS、H1N1、H7N9等流行病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得多个国家奖项。其夫为另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



(6)李兰娟团队重大成果扩展阅读:


生平

李兰娟原籍萧山区进化镇下畈底村。1947年,李兰娟出生于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1960年,她被保送到绍兴第一初级中学(现绍兴第三中学)。

因为家境贫寒,她初中曾有一段时间是辍学在家读的,一边干活养家,一边自学。中考后,她被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破格录取。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在夏履镇当中学代课教师。在浙江省中医院学针灸后改做赤脚医生。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

1973年起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党支部委员、团委书记,1984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党委书记、副院长,1996年任浙江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98年晋升正高职称,被评为浙一医院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同年至2008年任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期间主要从事重型肝炎的诊治、肝病微生态、人工肝等的研究。

2004年,李兰娟主编了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2005年3月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2019新冠肺炎疫情开端时,李兰娟是第一位提议封锁武汉市的中国专家,曾三次提请武汉市当地政府和国务院。最终使中央政府采纳其建议,并于2020年1月23日实施武汉封城。

2月1日,她和一组来自杭州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武汉,帮助抗击疫情。

G. 李兰娟关于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成果为何遭到质疑

因为体外实验与最终应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往往结果差异很大 。

李兰娟团队的研究成果


我希望这一次并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希望这两种药物最终能真到一只新冠状病毒。我希望武汉人民可以渡过这次难关,我希望中国可以活这此难关。
那么你对这次遭到质疑的研究成果有什么看法呢?


H. 李兰娟突然成为全民偶像,在此之前她有什么样的生涯成就

李兰娟突然成为全民偶像,其实她成为全民偶像并不是偶然的,在此之前她在多个领域就有不少成就和贡献,她是中国著名的感染病(传染病)专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曾多次深入临床一线,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7N9流感等多次重大疫情的防治中起到关键作用。

I. 李兰娟的科研成果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
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
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200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
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主编专著11部,其中《传染病学》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均为中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
承担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20余篇。
主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8部。
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和浙江省人工肝中心主任以及《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和《国际流行病感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职。
2013.10.26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外通报,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也就是说,我国科学家已经做出了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一旦出现老百姓最担心的H7N9禽流感暴发流行,可迅速生产出疫苗,为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接种,防止禽流感大流行。
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具备自主研发流感病毒疫苗株的技术和能力,首次打破和改变了我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国外提供的历史。
这项研究,是在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由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领衔,并作为研究主体,联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协同攻关完成。

阅读全文

与李兰娟团队重大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