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韵)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有人能给解释一下吗
表面上虽为记游,描写作者赋闲家居,醉酒赏花,实际上倾诉了他抗金报国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在结构上打破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上片抒情、下片写景的惯例,全词以抒怀为主,在上、下片中又都以景物点衬,相映成趣。
白话译文:
菊花日复一日地开放,不知是为了谁。东晋陶渊明最爱重阳,因为他心中有不平之气,所以总是借酒浇愁。醉后扇着扇子,阻挡秋风吹起的尘土。
陪您喝酒,一天需要喝三百杯才够。站在山上向东边遥望,可以看见雾气之中的蓬莱仙境。朋友和我一个做官,一个闲居,当此之时,只能抱病登高以打发重阳节日。友人在明月的照耀下归去,我却只能伴着月影独自徘徊。
文学赏析:
上片不直接写与朋友同游的情状,而是引陶渊明自比。他所写的宁可退隐、也不向当权者屈曲的渊明,兼有为自己画像和代朋友书怀的意味。
首韵一问,虽意在表明时令,而又能显出心中的波峭。同时“为谁开”一问,不仅有舍我其谁的自信,且能起到引发下文的作用。
他之所以爱菊,是借花的凌雪傲霜的高尚品格,寄托自己的心胸。以下两韵,明看是代陶渊明写心,其实翻过来看,正是借渊明写怀。
“渊明谩爱”一韵是倒装句,是说胸中正不平、惟待酒浇化之的渊明,喜逢重阳节却无酒可饮。作者的遭遇有很多地方与陶渊明相同,所以用“黄菊开”、“爱重九”、“正崔嵬”表示对陶渊明的同情与歌颂。
下韵以退为进,否定酒本身对渊明有重要意义,谓渊明爱酒并非因为他是个酒徒,而是心中有块垒,不得不借酒浇愁。可是,没有谁打发“白衣”来为他送酒。上片末韵,扇面障尘既是取景于眼前,也是典故的借用。
他对渊明中藏块垒的心迹的理解,颇为深刻。而写渊明,实即自写其志。尤其是末韵。用来比拟韩尚书面对政敌的熏人气焰而不为苟且的态度,颇为切合。
❷ 《三棒鼓声频 题渊明醉归图》和《文天祥传》的答案
1:题
2:比及眉未攒:
陶渊明住在庐山之麓,当时庐山有一个著名的禅宗,叫做白莲社,由一位大学者主持。这个
领袖想请他加入白莲社,有一天便请他赴宴,他所提出的条件是可以在席上喝酒。这种行为
是违犯佛教的条规的,可是主人答应了。当他刚要签字正式入社的时候,他却“攒眉而去”_
腰已折: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 ;寄托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俗事”即尘俗之事,指追求功名富贵等,与下文“长安此时春梦热”相照应,讽刺了当时人们一心求取功名的社会现实。“多少豪杰,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
5:(1)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烨然”光彩鲜明貌的意思,“是”是“这”的意思,“执”是逮捕俘虏的意思,“数”是几的意思
2:仁至义尽
解释: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3:
我们读圣贤之人的著作,学习的是什么东西?(设问句 意思学习的就是仁义).(既然学会了仁义)那么从今往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累死个人了,查了好多资料啊,我一个理科生我容易吗我?不过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❸ 陶渊明的渊明是什么意思
陶渊明名潜,“潜”的本义是“没入水中,且在水下活动”,“渊”的本义是“深水,潭”,“渊明”二字即“清澈见底的深水潭”,恰好成为“潜”字的注脚,水深且清方能潜水活动自如。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3)明渊杯证书扩展阅读:
1、作品类型: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2、著作有:
梁昭明太子萧统蒐求陶渊明遗世作品,编为《陶渊明集》七卷录一卷,并为之作传、序。
诗四言诗:《停云》、《时运》、《荣木》《劝农》、《归鸟》等。
五言诗:《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获早稻》、《怀古田舍》、《桃花源》并序(序被通称为《桃花源记》)、《饮酒》二十首并序、《止酒》、《责子》、《述酒》、《蜡日》、《杂诗》十二首、《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十三首、《挽歌诗》三首等。辞赋《感士不遇赋》并序、《闲情赋》、《归去来兮辞》并序。文《五柳先生传》、《晋古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与子俨等疏》、《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员文》、《自祭文》。
❹ 《书渊明饮酒诗后》苏轼 翻译
本篇作于被贬黄州之后,满腹牢骚,却只能蛰居寡言,唯一能排遣郁闷的办法就是到酒中去寻找自己的世界。然而更为令人懊丧的是,“醉里狂言醒可怕”,万一醉时语传到京师,那后果就更加难堪。这是心里话,却不能直说,于是从张安道、欧阳修、梅圣俞的饮态、醉态中委宛传出。结尾说,自己不是不能饮,也不是不愿醉,只是惮于酒后出真言,不敢放情饮酒而已。文章在表现人物的情态上,写得生动传神,唯妙唯肖;而在表达题旨上,却如云中飞龙,藏头露尾,若隐若现
文章直译如下(我也很久不看古文了,弄不清哪个字具体什么意思,大概意思说给你听):
陶渊明的诗写到:“很害怕做错事犯错误,你应当宽恕喝醉了的人。”这句话是没有喝醉时说的,如果已经喝醉,怎么会顾及担忧做错事呢!然而“世上之人说自己喝醉了其实他是清醒的”这句话,是至理名言。
张安道喝酒开始时不说喝多少杯,曾经与刘潜、石曼卿饮酒,直说要喝几天而已。
欧阳修年轻时候,能喝百杯,然而常常被张安道的酒风困扰(或者这里说是灌醉?)。
梅圣俞也能喝百余杯,喝醉之后两手交叉话多、乱说没有顾及@!#!¥@(这几个字不知道怎么理解,是一种醉态的描述)。
这也是知道他有所不足而说他,并非能喝的人。
能喝的人,喝多了之后与平时没太大差别
我为臣,怎么能不能喝酒,只是喝一些就会醉,喝多了就会跟他们一样胡言乱语,不敢放情饮酒怕酒后失言,所以很羡慕他们。
❺ 渊明陶陶醉与陶醉一词
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
这个词的陶有自得的意思.陶醉本身没有明确的出处.关于陶醉的典故一般提到的是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❻ 带有渊字的诗句
王十朋
无田种秫似渊明,却说归耕似不情。钱再赋二诗复用前韵钱云家无置锥之地寓居僧舍有为题米疏者 其二
韦骧
箪瓢悦道颜渊德,陋巷当时岂种萱。杂咏五首 其四
原泉有本养渊渟,更似端人见底清。涵碧池
司马光
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白玉蟾
月冷山空吹铁笛,一声唤起玉渊龙。九曲杂咏 五曲铁笛亭
刘子翚
泠然一涤心渊净,热恼无因著莫人。食鹅梨三首 其二
朱长文
良鱼好入深渊去,不为鸣榔取次惊。华亭吴江道中偶作十绝 其七
朱淑真
角莹纤琼鳞粲金,拥珠闲卧紫渊深。卧龙
何梦桂
远公招不到渊明,莲社千年迹已陈。题川无竭寄傲窗二首 其一
吴芾
笑逐鳌头花下去,旌旗夹道鼓渊渊。和林大任三首 其一
张先
须信夜光谁可得,玉龙沉睡玉渊寒。子山再惠诗见和因又续成子山不以予不才两发章荐
张守
门对芙渠碧沼清,萧萧五柳似渊明。和答诸兄弟四首 其三
张孝祥
试向栏干敲拄杖,为君唤起玉渊龙。玉渊
李长庚
想得斜川今更好,胜游恨不继渊明。与致道约游阳华寻以雨阻追和山谷集中岑公涧二绝句韵 其一
李曾伯
邻有山田价似轻,拟求种秫效渊明。自和山房十咏 其八
杜范
未有渊明先有我,何人唤我作渊明。代菊对
杜衍
对竹祇宜思穴凤,临流不可见渊鱼。过仇池
杨万里
晚因子厚识渊明,早学苏州得右丞。书王右丞诗后
三径初开自蒋卿,再开三径是渊明。三三径
菊生不是遇渊明,自是渊明遇菊生。赏菊四首 其三
汪莘
夏雨春风穷管仲,停云荣木老渊明。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其三
贡宗舒
赢得行人闲著眼,却疑此处即渊明。题柳隐图
陈师锡子
议论不能符国是,精诚直可动渊泉。投任伯雨诗
陈克
不独卷中携栗里,还于句里得渊明。题叶硕父画卷二首 其一
陈宓
不忧不愠颜氏子,载色载笑陶渊明。怀古 其一
陈造
病来止酒似渊明,潘岳归田赋已成。同沈守劝农十首 其八
陈淳
日复陪游泮水湄,发挥史学到渊微。和卓廷瑞赠诗之韵四绝 其二
周孚
阿师曾入丹渊室,买马今年得锯牙。再次韵前篇属印禅师后篇属选上人二首 其二
周南
江湖多少潜渊地,何事持身水面来。观钓鱼
周紫芝
溪雨廉纤作晚晴,斜川风物唤渊明。次韵李子泽过次卿溪堂二首 其一
了知今日投渊妇,犹胜当年断臂妻。读徐伯远书外家遗事作二绝句以纪之并序 其一
千秋但有一渊明,肯脱青衫事耦耕。杜鹃三首 其二
郑獬
木秃风摧正为才,几将挤陷九渊来。和汪正夫梅 其十六
赵蕃
引领白云人甚远,纵游谁解饮渊明。游仰山欲游兰若不果怀混融二首 其二
骆罗宪
世上平生懒所更,有怀真欲仿渊明。与廖检法同行口占分水岭诗 其二
徐钧
枕席温凉遗信史,发挥纯孝赖渊明。黄香
黄菊白衣空送酒,可怜心事愧渊明。王宏
晁冲之
如许此花同九日,为君采掇笑渊明。又次韵谢王立之惠红丝花
真德秀
为民一念彻渊泉,蔬茹馀旬始吁天。寿陈宰(昉)其二
爱民一念彻渊泉,内府时时出禁钱。端午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贾黄中
无人为起文渊问,端的珠还薏苡还。桂林还珠洞
高翥
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菊花 其三
曹逢时
学书须学颜真卿,作诗须作陶渊明。漫成
梅尧臣
二水交流抱闾井,清潭几曲自渊回。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喻良能
凭栏下瞰清渊底,秋水无尘浸碧霄。题开先寺飞桥次待制王公韵
未省折腰营五斗,悬知今日有渊明。题徐子由菊坡图 其一
彭汝砺
摇首谁能拜弥勒,皱眉却合怕渊明。和粹老云居之句 其四
葛立方
素魄经秋分外明,桂枝浓傍蕊渊清。次韵蔡仲平察院中秋 其一
葛绍体
每爱晋人标韵别,发挥天趣更渊明。赠休斋沈老丈 其二
蒋之奇
城东浈水碧渊洄,杨仆楼船向此来。南雄昌乐驿
❼ 体现桃渊明“好读书”“性嗜酒”的诗句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这都是性嗜酒的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这是好读书的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饮酒》其四
读书:诗书敦素好 ;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喝酒: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❽ 淘渊明有哪些饮酒诗
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并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
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❾ 陶渊明《责子》诗,其慈祥谐谑之态,跃然纸上。推断一下,渊明的五个孩子舒、宣、雍、端、通分别有多大
舒:‘已二八’=十六岁。
宣:‘行志学’=十四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学代指十五岁,行志学即为即将到十五岁而未到。
雍:‘年十三’=十三岁。
端:‘年十三’=十三岁。
通:‘垂九龄’=八岁,将近到九岁而未到。
❿ 关于渊明爱菊的故事
陶渊明是一位隐士,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也花中的隐士,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娇艳名贵的花也不会在那生生长,只有菊花与他为伴。正因为这些,陶渊明对菊花有着特殊的好感,因此也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惬意。
诗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饮酒其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二十首其五》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九日闲居》
爱菊以自况
陶渊明不只爱酒,更爱菊花,所以家里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将菊花与酒结成一体,既满足他的口腹之欲,也满足他的精神升华。他的〈饮酒?七〉诗说:「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可见酒和菊花都是他的生命里不可或缺之物;在精神层面上,他爱菊,是认为秋菊足以自况其高洁的人格。
陶渊明的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名称,就数菊了。「秋菊盈园」、「松菊犹存」、「芳菊开林耀」、「秋菊有佳色」、「采菊东篱下」等等诗句,在在说明他对菊花的钟爱。
解读陶渊明的爱酒和菊花情节
陶渊明,这位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东晋诗人,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在看透官场的黑暗腐败后,最终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织的隐居生活的诗人;被尊为田园派诗人的鼻祖和“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歌平淡自然,真实质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陶诗中的很多自然意象(如:风、鸟、菊、酒、松、南山)都有着统一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其中以酒和菊花最为出名。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陶渊明好赏菊,性嗜酒,意在寄托精神,消除世故杂念,在纷繁的世道下寻找真我,保持自我,超越故我。诗人通过对酒和菊花意象的反复构建,来表达自己的高洁的人格理想和自然的思想追求,可以说,酒和菊花不仅仅只是陶渊明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陶渊明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