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邵逸夫奖
邵逸夫奖是由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人邵逸夫先生于2002年11月创立。首届的颁奖礼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举行。邵逸夫奖基金会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并设有数学奖、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共三个奖项;它是个国际性奖项,形式模仿诺贝尔奖,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作管理。
奖项
邵逸夫数学奖、邵逸夫天文学及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于每年九月提名提名及评审,结果在翌年夏季宣布及在秋季举行颁奖典礼。各奖均由邵逸夫奖基金会下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2004年的邵逸夫奖各得奖者得到一百万美元奖金、一面奖牌及一张证书。
“邵逸夫奖”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被视为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1833—1896)临终前立下遗嘱用他的遗产所设立的奖项,首颁于1901年,影响了整个20世纪,对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促进功不可没。上世纪总的来说欧美比东方更重视科学技术,科技发展迅速,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也多为西方科学家。新世纪不同了,东方人也在与时俱进,在科技上追赶世界先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中国深入人心,巨龙要腾飞,中华民族要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再作贡献。邵逸夫先生因此说:“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研究、传授学问、造福人类。”
迢逸夫先生祖籍宁波镇海,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先后在上海、香港投身电影制作业,七十年代起出任香港最大的电视台“无线”的行政主席。他成立的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和邵氏基金有限公司,致力于资助发展教育科研、医疗福利事业及文化事业,仅捐助内地教科文卫事业的资金就超过25亿港元。早在1985年他就已有奖励杰出科学家之意,后在中大原校长马临教授倡议下,终于设立了“邵逸夫奖”。
“邵逸夫奖”与“诺贝尔奖”是什么关系?据“邵逸夫奖”成立仪式上宣布,该奖目前设立数学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与“诺贝尔奖”所设立的3个科学奖项并不重复。数学与天文学都是基础科学,诺贝尔奖没有此两项奖显然是有缺陷的。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语言,社会科学、经济活动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21世纪数学的地位更重要。天文学既是最古老的,又是极年轻的,21世纪将是探索宇宙的黄金时代。“邵逸夫奖”的生命科学与医学奖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范畴更广阔,要为新世纪的人类带来更好的健康和更高的生活素质。“邵逸夫奖”是弥补“诺贝尔奖”的不足,两者关系是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有人认为,诺贝尔奖是西方的,因而获奖者欧美人士居多;现在邵逸夫奖是东方的,获奖者将以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及海外华人为主。这不仅是极大的误解,而且这种想法也很幼稚。国际科学界普遍认为,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审是公平公正的,比如日本科学家也是东方人,他们的新发现新创造一样也能获奖,并无歧视。“邵逸夫奖”筹委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汝万在成立仪式上明确宣布,该奖颁奖原则是:“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旨要。”
根据章程,“邵逸夫奖基金会”(设在香港)由董事会、理事会、评审会和秘书处四个部分组成。评审会负责选出得奖人;其下设3个奖项委员会,各设一名首席评审和4位评审,负责候选人的提名及评选工作。据悉,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将出任评审会主席,评审人员从世界各地有限期聘任。评审工作从每年6月开始,翌年6月宣布得奖者名单,8月颁奖。
得奖者表列
数学奖
2004年 陈省身
2005年 安德鲁·维尔斯
2006年 吴文俊 ,大卫·曼福德
2007年:罗伯特‧朗兰兹和理察‧泰勒
2008年:弗拉基米尔·阿诺德,路德维希·费迪夫
2009年:西蒙·唐纳森,克利福·陶布斯
天文学奖
2004年 詹姆斯皮·布尔斯
2005年 杰弗里·马西与米歇尔·麦耶
2006年 索尔·普密特,亚当·利斯,布莱·施米兹
2007年:彼得‧高里
2008年:赖因哈德·根策尔
2009年:徐遐生
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2004年 一等奖:简悦威、史丹利·科恩与赫伯特·布瓦耶
二等奖:理查·多尔
2005年 迈克尔·贝里奇爵士
2006年 王晓东
2007年:罗伯特‧尼科威
2008年:伊恩·威尔穆特,基思·坎贝尔,山中真也
2009年:道格拉斯·高尔曼,杰弗里·弗理德曼
② 我们单位想上加密软件,保护文档,麻烦推荐,北京的最好
我们公司也是北京的,刚上的加密软件加铁卷,他们北京有经销商叫华元成硕,你搜搜,要是搜不到的话就找铁卷深圳公司,他们会给你北京的联系方式。
③ 啥软件加密最好
山丽网安的加密产品在业界的口碑很不错。
山丽防水墙数据防泄漏系统是一款基于“环境指纹”的信息安全软件管理系统,
用于企业内部终端管理和数据文档管理,通过终端、数据双对象的管理方法,实现机密信息资料的防泄漏、防拷贝、防未授权访问等安全维护和管理,提供为商业及其他核心机密应用环境构建强大而实用的安全防线和数据信息保护策略。
在文档控制的方法上,防水墙数据防泄漏系统采用了透明加解密的方法,并采用了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共同保护文档安全,其中对称算法分商密算法和普密算法两种版本,满足国家规定的信息强制涉密和非强制涉密不同组织和单位的需求,满足国家关于《等级保护》、《分级保护》的规范管理。
如果是个人用的话,推荐山丽防水墙数据加密标准版、U盘版。
④ 如何进行企业文件控制
大型企业文件控制安全解决方案2008-01-30 18:57 ERP、工业制造设计、数码技术等先进的IT技术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推动力,一方面企业为IT技术为企业带来的更强大的竞争优势感到欣喜不已,另 一方面却深深地限入信息安全保密的苦恼,花费大量的人力、资金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应用系统研发的高级研究成果,常常莫名其妙地被竞争对手提前获 取,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商业活动极度活跃的今天,商业流动极其频繁,人才的流动同样也带来了信息的流动,不可避免的,企业核心事业机密常常被有意、无意的人才流动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泄露到竞争对手中,从而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尽管ERP、OA系统的建设一定程度地保护了企业的信息安全,但是作为企业核心机密和核心商业机密还是很容易地被使用者悄悄地窃取,能否提供更有效地手段来保护企业最核心的机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管理者费心劳神的一件大事情。
怎么样才能保障大型企业的信息安全?能讯科技提供了基于文件控制加密系统的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将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少,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对企业核心机密控制的可操作性!
总体结构与主要特点:
整个系统的工程配置以系统服务器为中心,终端分布在各个部门,服务中心和终端之间可用局域网方式连接,终端也可通过Internet连接服务器进行认证。服务中心包括系统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在较小规模的工程中,文件服务器可和系统服务器合为一体,服务中心负责对用户的身份认证和用户对文件的操作权限控制。
l 系统服务器
系统服务器处于整个系统的中心位置,也是受保护的文件的存储中心,用户对受保护文件做任何操作前(安全文件制作、文件的上传、文件权限的设置、文件下载以及对受保护的文件进行访问),都要通过系统服务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校验用户的数字ID的有效性,避免非法用户对文件进行非法访问;文件作者需要发布文件时,必须将文件上传到系统服务器上,别的用户通过系统服务器进行文件的下载;用户访问受保护的文件时,实时从系统服务器获取该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保证用户拥有的权限和系统服务器保持同步。
l 文件服务器
在较大规模的应用中,系统服务器可能难以承担文件的存储负担,这时可将文件存储部分从系统服务器分离出来,由专门的文件服务器来处理文件的存储工作。
l 数据库服务器
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库扩展性,用户可将数据库服务从系统服务器中分离出来,使用已有的数据库资源,系统提供了MS Access、MS SQLServer、Oracle、Informix数据库的接口可供用户选择。
l 加密设备
系统的加密设备采用信息产业部30所的普密加密卡,所有文件的加密均采用加密卡中的算法进行加密,由于加密卡是个封闭的系统,从外部无法探知加密卡所采用的加密算法,最大可能地提供文件加密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l 密盘
每个终端必须使用密盘才能使用系统提供的所有服务,密盘中保存的是用户的公有和私有信息以及用户的数字ID信息,以标识用户的身份,用户在使用系统提供的服务前都必须输入正确的PIN码,以确定用户的身份;
l 用户终端
管理员对系统的管理设置、终端用户对文件的所有操作都是在用户终端完成,用户终端必须安装加密卡(可选)以及密盘。
主要功能及特点:
(1)安全策略
通过软件(主要提供安全保密管理功能)和硬件(普密级或商密集加密设备和USB智能密盘)的结合来执行各种安全操作,从而避免了纯软件或硬件加密可能引起数据外泄和功能不完善的缺陷。
所有重要的安全操作,比如文件加密/解密等,都需要加密设备来完成,同时用户的其他的操作者需要智能密盘的支持,没有了合法硬件密盘 ,各种安全管理操作均无法正确完成。
同时,每一个硬件密盘 ,都对应一个 PIN 码,用于验证用户的合法性。PIN 码不对时,该密盘对系统来说就是不合法的。并且,密盘里的重要信息,都是不可复制的信息。
文档的加密过程包含数字ID授权操作,因此加密过的电子文档无论以何种方式分发,无权限的用户根本无法打开、读取文件,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亦只能进行相应权限的操作。
系统包含用户数字ID认证机制,用户所有的操作都需进行数字ID认证。
本产品中所用加密算法均为国密办认可的算法和设备,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采用其它算法和设备。
(2)安全机制
系统提供的安全保护,按照保护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 桌面保护系统:利用密盘里保存的用户信息,自动登录被锁定的系统。没有密盘,无法执行任何有效操作。
2. 文件隐藏:保存到虚拟磁盘的文件(明文),当密盘不可用时,文件是不可见的。
3. 文件加密:对文件内容进行加密。密盘保护文件的读写操作,没有 密盘 ,无法打开被加密文件。被加密文件,在解密前的任何文件操作,都不会改变已加密的状态;
4. 授权访问:每个文件都包含授权信息,文件的读、写权限可以被指定授权,没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是无法进行相应操作的。
5. 文档保护:不具有写权限的用户,打开文档只能读,无法修改及另存。
(3)安全目标
系 统通过提供多重安全机制,保护相关数据,杜绝各种数据外泄的可能,防止非法用户使用终端,盗窃数据及文件,保护终端安全。系统在对文件进行保护的同时,可 以根据用户的权限、不同程度的开放给接收文件者。可以做到有的用户只拥有读取的权限,同时,另外的用户拥有读取、修改、打印等多种权限开放。当然具体的权 限设计完全依赖于管理者或文件拥有者的设置。这样系统既达到了防止文件泄密的功能,还达到了知识积累和文件的共享。管理者从使用者下载为起点,控制使用者 的读取、存储、复制、输出的权限。从而防止使用者之间非法复制、外部发行、光盘拷贝。
(4)功能特色
1) 智能USB 密盘
1. 硬件实现 MD5-HMAC 冲击/响应认证
2. 支持 Microsoft CAPI 应用
3. 符合 CE 和 FCC 标准
4. 64 比特唯一序列号
5. 标准 USB 接口
6. 程序可控 LED
7. 支持通过 ActiveX Control 和 Java Applet 的浏览器访问
8. 三级文件访问和管理权限
9. 两级目录结构
10. 受损不可复原硬塑料外壳
11. 多种颜色选择,可以粘贴第三方标志
12. 安全性高 硬件实现MD5哈希算法确保个人数字ID安全的保存在密盘中,不会受到黑客,病毒的攻击和其它的威胁
13. 携带方便,密盘支持热插拔:只需从 USB 端口上拔下,就可将敏感的个人数字ID带在身上
14. 双因子认证 在使用密盘时要求用户输入密码,安全性更高
2) 软件特色
1. 系统开机密码的实物化:用户的当前登录信息保存在 USB 接口的密盘 内,随身携带,轻松热插拔;
2. 密盘 内的信息不可读出,从设计上就避免了个人信息外泄的可能;
3. 密盘内有用户数字ID,可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电子文档加解密由加密卡完成。
4. 系统对密盘的认证:当设定系统对密盘的绑定后,即使该用户的登录信息泄漏,没有密盘,仍然无法进入系统;
5. 密盘对用户的认证:每支密盘都要设定一个个人识别码 Pin 。只有输入正确的Pin ,才能使用密盘;
6. 文件和目录监视功能:被监视的文件和目录,没有密盘时不能被复制,粘贴,剪切,重命名和删除。限于 Windows 2000/Xp 系统;
7. 电子文档保护功能:加密后的电子文档可设置访问权限,无相应访问权限的用户无法打开文件。
8. 密盘和 PIN 的双重保护:打开被保护的文件时,需要插入密盘及输入 PIN 码进行身份认证。
9. 虚拟磁盘功能:将私有数据放入虚拟磁盘中,没有密盘,别人根本看不到这些文件。限于 Windows 2000/Xp 系统;
10. 智能登录:拔下密盘系统可自动锁定,插入密盘自动登录;
11. 密盘备份工具:提供一种解决 密盘 损坏或丢失的解决方案;
12. 自动更新:启动时自动检查并根据需要下载安装网络上的最新版本。
(5)功能描述
服务器端是一台文档管理服务器(主要提供加解密功能和数字ID认证功能),一个 USB 接口的智能卡,软件从模块上看包括密盘设置、安全磁盘管理、密盘备份、安全文档四部分。
Ø 密盘设置:可启用/禁用安全桌面系统,替换/恢复 Windows 默认的登录功能,实现自动登录,或者输入 PIN 码后登录;
Ø 安全磁盘管理:增加/删除/设置虚拟磁盘,提供一种操作更友好但更安全的文件管理方式。所有放在虚拟磁盘中的文件和目录,当不插入密盘 时都是隐藏的。并且,虚拟磁盘可以被设置成只读模式,不允许他人编辑和修改;
Ø 密盘备份:将密盘信息备份到加密过的磁盘文件中,当密盘损毁或丢失时可利用该文件重新生成密盘中的数据;
Ø 安全文档保密系统:由客户端软件, Viewer 和服务器构成,服务器内集成加密卡或加密机。Viewer由用户通过网络下载到本地计算机。在网络中的用户需要安装Viewer客户端软件,并且至少有一 台服务器提供ID认证服务,系统可以根据规模大小,考虑群集服务器。在系统中,用户信息和文件权限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缺省支持SQL2000数据库。
Ø 数字ID 服务器:提供ID认证并发放用户数字ID,采用经过国密办认证的加密算法,签发数字ID,与标准的浏览器、WEB服务器实现互通;并可根据实际业务系统的需求进行数字ID属性的扩展,以适应不同业务系统的需求。
结论:
通过文件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从信息的源头进行管理,很好地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唯一性,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可监控的可管理的、可使用的、可保密的信息安全防护罩,保护企业的核心利益。
⑤ 如何理解信息安全问题是当今信息化进程中比较突出并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信息安全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统计显示,截至1999年底,全球个人电脑总数达4.4亿台,因特网使用者达2.59亿。据预测,到2005年全球因特 网用户将达到7.65亿。此外,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也迅速发展,预计到2002年,全球通过入门网站达成的贸易额将达5万亿美元。不难想像信息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将会给如此庞大的计算机网络造成多么大的损失。
目前我国已形成国家公用网络、国家专用网络和企业网络三大类别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互联网已覆盖我 国200多个城市,3000多个政府数据库和10000多个企业数据库链接在互联网上,在网上自由传递的电子邮件 等更是难以数计。然而,与庞大的用户需求所不相称的是,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相当大的漏洞。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制度不严、疏于管理等使得病毒、黑客有机可乘;客观上则存在网络安全技术滞后的问题,尤其在安全协议和系统安全方面的工作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进程 中比较突出而且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俗地讲,信息安全是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目前的信息安全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网络的安全、系统的安全以及信息数据的安全。
网络层安全问题的核心在于网络是否得到控制,也就是说,是不是任何一个IP地址来源的用户都能够进入网络?一旦危险的访问者进入企业网络,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就要求网络能够对来访者进行分析,判断 来自这一IP地址的数据是否安全,以及是否会对本网络造成危害;同时还要求系统能自动将危险来访拒之门外,并对其进行自动记录,使其无法再次为害。
系统层面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病毒对于网络的威胁。病毒的危害已是人尽皆知了,它就像是暗藏在网络中的不定式炸弹,系统随时都有可能遭到破坏而导致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系统瘫痪。因此企业必须做到实时监测、随时查毒、杀毒,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
信息数据是安全问题的关键,其要求保证信息传输完整性、保密性等。这一安全问题所涉及的是:使用系统中的资源和数据的用户是否是那些真正被授权的用户?这就要求系统能够对网络中流通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测、记录,并对使用该系统信息数据的用户进行强有力的身份认证,以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
目前,针对这三个层面而开发出的信息安全产品主要包括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管理、认证授权、加密等。其中以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应用最为广泛。
(1)防火墙
防火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它在内部网络与不安全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 止外界对内部资源的非法访问,防止内部对外部的不安全访问。主要技术有:包过滤技术、应用网关技术、代理服务技术。防火墙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止黑客利用不安全的服务对内部网络的攻击,并且能够实现数据流 的监控、过滤、记录和报告功能,较好地隔断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但其本身可能存在安全问题,也可能会是一个潜在的瓶颈。
(2)虚拟专有网
虚拟专有网VPN是在公共数据网络上,通过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实现两个或多个可信内部网之间的互联。VPN的构筑通常都要求采用具有加密功能的路由器或防火墙,以实现数据在公共信道上的可信传递。
(3)安全服务器
安全服务器主要针对一个局域网内部信息存储、传输的安全保密问题,其实现功能包括对局域网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局域网内用户的管理,以及局域网中所有安全相关事件的审计和跟踪。
(4)电子签证机构
电子签证机构(CA)作为通信的第三方,为各种服务提供可信任的认证服务。CA可向用户发行电子签证 证书,为用户提供成员身份验证和密钥管理等功能。
(5)用户认证产品
由于IC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IC卡被更为广泛地用于用户认证产品中,用来存储用户的个人私钥, 并与其他技术如动态口令相结合,对用户身份进行有效地识别。同时,还可利用IC卡上的个人私钥与数字签名技术结合,实现数字签名机制。随着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诸如指纹、视网膜、脸部特征等高级的身份识别技术也将投入应用,并与数字签名等现有技术结合,必将使得对于用户身份的认证和识别更趋完善。
(6)安全管理中心
由于网上的安全产品较多,且分布在不同的位置,这就需要建立一套集中管理的机制和设备,即安全管理中心。它用来给各网络安全设备分发密钥,监控网络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责收集网络安全设备的审计信息等。
(7)安全操作系统
给系统中的关键服务器提供安全运行平台,构成安全WWW服务,安全FTP服务,安全SMTP服务等,并作为各类网络安全产品的坚实底座,确保这些安全产品的自身安全。
二、我国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现状
随着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及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因特网应用的开展,网络安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 重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确实,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便利、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信息安全方 面的巨大挑战。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的大问题,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安全已 经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信息安全产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它已经不再 只是国家机关和国防部门才需要的产品,其市场需求正迅速扩大。
1999年我国安全软件的销售额为4.55亿元,较1998年的3.40亿元增长33.8%。近两年我国安全软件的市 场增长率均在30%以上,明显高于整个软件市场的增长速度。而且从市场细分看,由于涉及到国家安全而得到政府的保护,信息安全软件将是国内软件厂商能够占据优势的三个领域之一(另外两个是财务管理软件和中文信息处理软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于信息安全方面的投资还很低,一般不足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总成本的2%,而国外企业用于安全系统的投资占整个网络建设投资的15%~20%。在美国,1999年一年网络安全产品销售额达2 0亿美元。
随着我国电脑的应用逐步普及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在将来的电子商务实施的过程中,将对网络安全、信息保密的越来越高。信息安全产品市场将是一个未来成长迅速、需求旺盛的软件细分市场。
1、杀毒软件市场
目前杀毒软件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掌握占国内软件厂商手中,特别是单机上的杀毒软件已经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市场份额较为集中。目前主要的厂商和反病毒软件有北京江民新技术有限公司的KV300、北京瑞星电脑科技公司的瑞星、冠群金辰软件有限公司的KILL和南京信源公司的VRV。单机杀病毒软件的市场价格也下降到200~400元之间。
今年上半年单机版杀毒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降价之声此起彼伏。不断有新的竞争者进入中国杀毒市场。国内有金山推出了金山毒霸,欧洲销量第一的熊猫卫士也登陆中国市场,包括此前的三家美国公司赛门铁克公司(Norton)、网络联盟公司(Macfee)、趋势科技(Pc-cillin),全球最大的四家杀病毒软件公司均已登陆中国。我国杀毒市场上更为激烈的竞争刚刚展开,国际国内的杀毒精英将大战一场,国内几大厂商垄断市场的局面可能被打破。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单机版杀毒软件的低价扩张,越来越多的病毒开始通过Internet传播。据国际计算 机安全协会的调查,现在新增60%以上的病毒是通过Internet传播,可以说Internet的防毒能力成为杀病毒 软件关键技术。国际的杀毒软件如:熊猫卫士、Norton、Macfee走到了前面,它们均可以支持所有的Internet协议,辨识出其中病毒,而国内的杀毒厂商则相对滞后,还正处在从杀病毒软件的单机应用逐步过渡到企业级的防护。今后网络杀毒软件的竞争将更多体现在技术及服务层面,而企业防病毒软件的市场无疑将越来越大。在我国的网络防病毒软件市场上,主要厂商是NAI、冠群金辰和Symantec,国内厂商中北信源在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目前进入杀毒市场的上市公司不多,仅河南豫能一家,它在1999年9月增资重组了河南经纬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了由河南豫能控股70%的河南豫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经纬软件有限公司推出过一款杀毒软件,即AV95电脑安全卫士。但是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而且增资重组后公司转向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杀毒软件没有成为其发展重点。
2、网络安全市场
目前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有软件防火墙、VPN(Virtual;Private;Networks)、信息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日志审核、安全评估、入侵探测、存储安全等。防火墙产品在网络信息安全软件中应用最为广泛。防火墙主要分为两大类:包过滤型防火墙和代理型防火墙。现在也有一些采用动态包过滤技术、自适应技术。
从网络安全技术上看,国外的大型网络安全软件厂商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国外大型网络安全厂商大多成立于90年代初,一方面得益于Interet爆炸性增长,另一方面用户对安全的迫切需求和日益重视也是促使网络安全软件快速发展的原因。目前国外的大部分著名网络安全软件厂商进入了中国,在我国的高端网络安全软件市场拥有相当的优势。当今国内网络安全市场上60%以上的产品是国外的品牌,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国内 的“防火墙”产品只有10多种,真正上市的防火墙也只有三四家而已,到今年防火墙产品增加数目并不多,而且尚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在这一领域形成自己的优势。
对国内的网络安全软件厂商来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对先进的安全技术的研究和掌握的进程较快,而且本地化优势和国家对安全产品的特殊政策,将会使得国内厂商在高端市场逐步成熟,最终将会占据市场主动地位。
密码类产品市场为国家保护的市场,研制、生产和销售密码产品的单位必须是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指定的单位,现允许生产和销售核密和普密产品的单位仅有信息产业部数据所、信息产业部30所和总参五十六所等有限的几家。商密产品相对管理比较宽松,市场竞争也尤为激烈。
3、我国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生产的企业及其产品
由于信息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危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的信息产业是 大势所趋。目前国家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制和开发。2000年7月20日,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技 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成都信息安全基地是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十研究所、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倡议组建的。这个信息安全基地将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导向的原则逐步建立。其定位是为国内提供通用基础信息安全产品,重点建立完整的“通用基础信息安全产品”的产业化体系。力争在3至5年内,在中国西部形成信息安全的产业群,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国际均有一定实力的信息安全企业,创造10亿元以上的收入,成为国家信息安全产业的重要支撑。
另外,上海也将建立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基地,同时国家将在北京设立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国的信息产品产业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国内有二百多家信息安全产品生产企业,但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也只有信息产业部数据所、东大阿尔派等十五家左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依据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程序,我国信息安全产品实行销售许可证制度,由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部门负责销售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工作和安全专用产品安全功能检测机构的审批工作。
⑥ 在系统中,数据库的分离和复原是如何进行的
在sql2005分离数据库很简单,只有选中你要分离的数据库,右击选中分离,然后按导向一步一步下去。就行了。
恢复,先新建一个空的数据库,然后选中右击,选择恢复,修改一下存放地址就可。
⑦ 电子文档加密软件有什么推荐
建议了解下上海颐东网络信息有限公司推出的英赛虎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
特点如下:
1、采用独创的分离式安全标签技术,实现信息集中存储,确保信息不落地。
2、采用内存安全域技术和进程认证技术,确保文件操作的安全性。
3、采用密码服务中间件技术,能与软密、商密、普密、核密和军密进行对接。
4、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和流转审批功能,能根据文件密级对用户访问行为,如:编辑、只读、复制、打印、共享、外带、刻录、阅读时间、打开次数、打印次数等进行控制。
5、具备完善的身份认证功能,能与数字证书、AD域、应用系统身份认证措施有效结合。
6、具备完善的终端防护措施,能防止用户通过U盘、刻录机、打印机、无线、蓝牙、双网卡、截屏、取词发送等形式的泄密行为,能有效地防止了各种窃密和泄密事件的发生。
7、具备完善的安全审计功能,能实时记录用户的所有操作行为,同时能与第三方水印技术和标签技术结合。一旦发生泄密事件,能够快速追查,分清责任,堵住漏洞。
8、提供SDK接口,能与现有OA等应用系统无缝结合。
9、部署安装方便,无需额外投资。
10、操作透明,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
该产品在政府、军队、企业都有大量客户群体。希望能帮到你!
⑧ 企业泄露离职员工个人信息怎么办
这是有待完善的法律问题,如果没有给个人造成较大的损失,维权是比较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