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市公司 养猪
牧原股份、唐人神、海大集团、上海梅林、正邦科技、金新农、傲农生物、顺鑫农业、新五丰。
B. 养猪前景如何
如何预测养猪业的市场形势,是广大养猪户极为关心的问题,这里介绍中国农业大学刘少伯教授等的研究成果供大家参考。为了预测养猪业能否盈利,必须掌握市场经济的三个“差”。即价格的时间差、价格的区位差和生产的结构差。
(1)用猪粮比价分析市场波动规律
猪粮比价即待宰活猪与玉米的比价,若为5.5∶1以上则盈利多于亏损。
(2)用料猪比价分析规模饲养波动的规律
即以料猪比价来分析规模饲养是否盈利,其比价的标准为4.5∶1。其中,料为猪配合料。
(3)仔猪价格波动规律及市场预测
分析说明仔猪价格波动与猪粮比价吻合,但较之滞后。仔猪价格是肥猪需求量的最佳指标,饲养户应密切关注仔猪价格,若粮猪比价超过5.5∶1,即超过盈利标准,那么可以预计猪于4~6个月后出栏时肥猪能盈利,仔猪价格将上涨,种猪饲养户可增加仔猪繁殖数量。
(4)活猪价格
波动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受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但猪价受肉价的影响,即肉价上涨,猪价也可能上涨。
C. 养猪行情的内容简介
本书由多年从事养猪生产、养猪技术咨询服务及饲料技术管理的七位企业工作人员。经过一年半时间,共同研讨所著。第一作者曾任高校教师多年,且曾获得过多项国家级科研成果。
本书的首要价值在于,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近十二年全国生猪、仔猪价格及养猪效益变化的行情,揭示了养猪业周期性波动的规律,从而为养猪者指明了如何避免行业风险及如何利用市场机会获取超额养猪利润的途径。同时阐明了如何降低养猪成本,提高效益的方法。
本书的第二价值在于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实用、系统的兽医诊断体系。并列举了诊断实例,对自学兽医或想提高诊断水平的兽医。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本书的第三价值在于,对养猪者如何认识饲料技术。如何鉴别、判别饲料质量和正确选择应用饲料,有极大的帮助。
本书的第四价值在于对购猪、改善饲养环境、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进行了要点式讲解。
本书适合于养猪者、兽医、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及畜牧行业管理人员阅读。同时,可作为饲料企业员工及饲料经销商的培训教材。
D. 养殖技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经济效益是指生产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差额,即产出(收入)和投入(支出)之间的差额。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开支,降低成本。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项:
(1)采用综合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降低养猪成本的重要内容 养猪生产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从目前情况看,使猪产仔多、生长快、肉质好,减少疫病损失是提高养猪收益的主要方面。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较上规模的商品生产,不采用先进技术,不改善经营管理,几乎无法生存。因此,须大力推行养猪生产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运用综合技术,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2)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减少消耗三者相互联系,须综合考虑。为此就要:①饲养良种猪,提高母猪的窝产仔数;②缩短仔猪的哺乳期;③恰当地安排猪群周转,充分利用猪舍和设备;④控制肥育猪的饲养期,猪维持需要通常与体重有关,体重60千克的生长猪每日需摄取26.75兆焦的代谢能,而其中60%以上消耗于合成,只有40%转化为产品。因此,饲养期越短,经济效益越高。而且,体重超过100千克的肥猪,由于脂肪多,不受欢迎,价格亦低;⑤提高肉的品质;⑥科学的饲养管理,有效发挥良种猪的生产潜力。
(3)开源节流、减少支出 主要措施:①实行人工授精,购买精液的费用只有饲养种公猪费用的10%左右;②尽量减少饲料费,这不等于少给猪只喂料,而是指科学饲喂。为此就要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设法采用价廉物美的饲料代用品,尽量自配饲料或采用本地的饲料,保管好饲料;精心调配饲料;饲槽设计合理,防止浪费饲料等;③提高工效,尽量减少人工开支;④提高房舍及养猪设备的利用率;⑤尽量减少防疫医疗卫生费用;⑥减少水电费、运输费、企业管理费等。
(4)其他措施 如改善猪舍小气候环境;猪粪、沼气的综合利用;实行生态畜牧业等,所有这些都可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E. 养猪风险陡增,以后养猪该怎么做
养猪专业户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商品猪生产的任务,不仅要为国内市场和外贸提供量多质优的商品猪,而且要在实行科学养猪,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等方面为一般农户起表率作用。因此,从事商品猪生产的专业户要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要有一定的劳力、资金、技术、饲料、猪舍及没备。养猪规模也要量力而行,逐步发展。
1、长期规划经营方向和近期安排生产计划
长期规划是指对自己经营的猪场在3~5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猪场发展生产的设想和打算,如饲养规模、饲养水平、饲料供应、产品质量及商品率等。规划主要根据自己的场地、资金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决不能凭主观愿望。当然场地并不是只限于自己现有的庭院和土地范围,还可以考虑承包和租用集体猪场,资金也可考虑贷款,但对承包或贷款要进行认真的科学的论证,一定要在可靠的基础上,才能扩大生产规模。近期安排主要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安排。年度生产计划是确定全年产品的生产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规定物资消耗和资金使用年限,以便合理安排全年生产活动。年度生产计划应在前一个生产年度末,在总结上一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来制定的_卜年度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1)总任务
专业户猪场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与某些单位签订的购销合同提出总的生产任务。规定猪场计划年度内猪群应达到的总头数和基础母猪头数,全年生产和培育的幼猪头数和总增重,肥育猪的头数和总增重等。
(2)配种分挽计划
它是指规定计划年度内全场所有繁殖母猪各月交配的头数,分娩胎次和产仔数。制定配种分娩计划(表6-1)必须以年初猪群结构、配种分娩的方式和时间、上年度已配母猪的头数和时间、母猪年分娩胎次、每胎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计划年度内预计淘汰的母猪头数和时间等为依据。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影响母猪配种与分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季节、气候等,经济因素如仔猪的销售旺季、饲料的价格等。
表6-1 年度猪群配种分娩计划表
(3)猪群周转计划
它是指确定各类猪群的头数,猪群的增减变化以及年终保存合理的猪群结构。
编制猪群周转计划,必须掌握以下原始资料:计划年社各种性别、年龄猪的实有头数;计划年末各个猪群按计划任务要求应达到的猪头数,母猪配种分娩计划即计划年内各月份出生的仔猪头数;出售和购人猪的头数。此外,还要定出几项王要的定额,如种猪的淘汰率、母猪的分娩率、仔猪的成活率以及各月份产品出售的比率等。猪群周转计划(表6-2)实际上是在一定时期内各个猪群及整个猪场的猪只收支计划。
表6-2 猪群周转计划表
(4)产品生产计划
它是指猪场的最终生产成果的计划。规定全年提供产品的总量及其各月分布情况。产品种类因猪场生产方向不同而异,专养母猪的专业户猪场的主要产品是提供仔猪,以头计算产量,养肥育猪的专业户的主要产品是肉猪,以肉猪头数乘以每头猪的活重。有的专业户猪场除出售仔猪外,也生产一定数量的肉猪。粪肥是猪场的副产品,也应包括在产品计划内。
(5)饲料供需计划
它是指根据年度计划内饲养各类猪所需饲料总数、自产和外购饲料的数量。它包括精饲料、青饲料以及饲料添加剂,矿物质饲料(碳酸钙、骨粉、食盐等)。饲料供需计划也是依据猪群周转计划表中每月各类猪的数量乘以每日每头全群平均定额。一般青饲料每日每头大小猪平均定额为3千克,粗料(统糠等)平均定额为1千克,精料为0.4千克。添加剂、矿物质饲料,均按每吨混合料添加的数量计算,即依据每月需消耗多少吨混合料再计算出需要量。
2、应有必要的设备
专业户养猪场应根据自己饲养各类猪的数量(猪场规模)修建适当数母的猪舍和购置必要的设备。
(1)猪舍
养猪生产规模确定以后,要按照计划,合理修建猪舍,添置养殖设备。猪舍可以因陋就简,利用旧房、牛栏养猪。肉猪可按每头占栏舍面积1~1.2平方米计算,母猪舍一般每间面积7~9平方米,另加室外运动场(与舍内面积大体相等)。如1年出栏200头肉猪的专业户猪场,实行自繁自养,则这个猪场需基础母猪10头,需建母猪舍10~12间,每间按8平方米计算需80~96平方米,200头肉猪分两批出栏,则每批100头,需肥育猪舍100~120平方米。此外,还应有1间饲料调制间,供存放工具和调拌饲料用。年出栏200头肉猪和饲养10头母猪的猪场还应当有一间能贮放1~2个月饲料的饲料库房。
(2)设备
饲养设备主要有饲槽、水槽,还有运饲料和粪便的推车,水桶、铁铲、磅称等,都是必要的设备。如果规模稍大些的猪场,还应有饲料加工机械,以便自已配置饲料。
3、应有一定的流动资金
任何一个猪场不管其规模大小,均应有一定的流动资金,用以购买饲料、设备、常用药品等,其数量以猪场规模而定。
4、应其有一般的防疫灭病知识
专业户猪场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掌握最基本的防疫灭病知识,做到顶防接种、驱虫能自己动手,同时做到小病不求医,这样可节约开支。
5、必须要有成本核算的观念和制度
任何一个猪场要实现以尽可能少的劳动,物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而优的产品,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应用价值法则建立和健全经济核算制,对于经齐活动过程中的劳动、物质消耗及其成展实行全面系统的核算。通过核算了解猪场的产品产量、产值、生产水平和增产情况,考核固定资产的种类、数量和折旧提成、各种流动资金的储备和使用;达到及时掌握各种经济活动资料,以便及时监督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加强财务管理,杜绝浪费,节约生产开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保证经营盈利。
F. 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有哪些方法
经济效益是指生产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的差额,即产出(收入)和投入(支出)之间的差额。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开支,降低成本。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项:
(1)采用综合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降低养猪成本的重要内容 养猪生产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从目前情况看,使猪产仔多、生长快、肉质好,减少疫病损失是提高养猪收益的主要方面。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较上规模的商品生产,不采用先进技术,不改善经营管理,几乎无法生存。因此,须大力推行养猪生产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运用综合技术,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2)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减少消耗三者相互联系,须综合考虑。为此就要:①饲养良种猪,提高母猪的窝产仔数;②缩短仔猪的哺乳期;③恰当地安排猪群周转,充分利用猪舍和设备;④控制肥育猪的饲养期,猪维持需要通常与体重有关,体重60千克的生长猪每日需摄取26.75兆焦的代谢能,而其中60%以上消耗于合成,只有40%转化为产品。因此,饲养期越短,经济效益越高。而且,体重超过100千克的肥猪,由于脂肪多,不受欢迎,价格亦低;⑤提高肉的品质;⑥科学的饲养管理,有效发挥良种猪的生产潜力。
(3)开源节流、减少支出 主要措施:①实行人工授精,购买精液的费用只有饲养种公猪费用的10%左右;②尽量减少饲料费,这不等于少给猪只喂料,而是指科学饲喂。为此就要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设法采用价廉物美的饲料代用品,尽量自配饲料或采用本地的饲料,保管好饲料;精心调配饲料;饲槽设计合理,防止浪费饲料等;③提高工效,尽量减少人工开支;④提高房舍及养猪设备的利用率;⑤尽量减少防疫医疗卫生费用;⑥减少水电费、运输费、企业管理费等。
(4)其他措施 如改善猪舍小气候环境;猪粪、沼气的综合利用;实行生态畜牧业等,所有这些都可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G. 美国为何能成为养猪大国,在养猪方面有哪些优势
那么在技术投放的基础上,有人可能会问,猪粪又该如何处理?在美国,有一种猪粪脱水机。大多数养猪场都使用带有板条的地板覆盖物,这种地板会在遭受猪踩踏之后让猪粪自动流进粪坑当中,这样做虽然不能完全的排除猪粪,这能够极大的减少人工做工的时间。
美国则采用二点式模式,只有母猪场和断奶育肥猪场两种,实现断奶,育肥一栏到底。这样可以减少仔猪混群和转舍应激,减少不同环境的疾病感染。减少运输,清扫和消毒成本,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缩短出栏时间!美国的食品安全追溯起源制度很严格,无论是引种,贩卖,屠宰以及进口猪只,必须严格进行各种安全检疫,否则不允许进入市场!特别是对于外来进口肉类,统一隔离起来进行严格检疫,这样可以有效制止养猪场各种疫情的发生!
H. 美国能够成为第一养猪大国,都有哪些不可逾越的技术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实行养猪科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各种先进的养猪设备走入养猪场,实现精准化投喂,数据化营养供给,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养猪3000头!
美国在90年代初,有将近30万个家庭农场,现在仅剩下7万家左右。在美国平均1头存栏母猪,每年可以出栏20头以上,而我国却只有14头左右,不难看出中美两国养猪水平差距真的很大!
4.严格的检疫制度
美国的食品安全追溯起源制度很严格,无论是引种,贩卖,屠宰以及进口猪只,必须严格进行各种安全检疫,否则不允许进入市场!特别是对于外来进口肉类,统一隔离起来进行严格检疫,这样可以有效制止养猪场各种疫情的发生!
现在,美国还推行母猪大栏饲养技术,让猪回归大自然的育肥方式,并且都取得一定的成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管别人做得怎么样,始终是别人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希望养猪的朋友从中受到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