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林白城创建文明城市成果如何
成果很明显,像这些建筑都变得很整齐很干净,然后道路也变得宽了。而且我觉得整个城市看起来很舒服。
㈡ 文明城市人人共创文明成果人人共享300字征文
走在东胜的街来道上,和走在其自他地方的街道上就是不一样。在其他地方的街道上风吹来的是下水道臭烘烘的味道;而在东胜风吹来的是阵阵的花香······这多亏市民们的努力,才换回现在美丽的东胜。
如今,我们这里正在进行创城创卫的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要是让市民们人人争做文明的市民,让大家共创文明城市,在这之前,我们先要做到“十不”:
不乱丢乱吐;不粗言秽语;不破坏绿化;不损坏公物;不乱穿马路;不乱贴乱画;不乱停乱放;不乱摆摊点;不污染环境;不乱搭乱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整体的文明程度,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是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民心工程,也是的大家的共同愿望。
㈢ 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容怎么写
1、文明城市的创建目标: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市民文明意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营造城市文明氛围,建设崇德向善的城市。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建设文化厚重的城市。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合理城市空间,提供良好公共服务,创造干净整洁环境,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经过的阶段:必须经过省级文明城市和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两个阶段,只有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后,才具备申报参评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
3、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因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文明成果的积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具有了城市的意义,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揭开了“城市文明”的篇章。
4、文明城市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原始蒙昧时代的文明、农业社会的文明、工业社会的文明、信息社会的文明,那么,不同时代的城市文明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状态是一致的。
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5、全国文明城市主要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进行测评优选,并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评价作为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测评结果单独排序,按百分计算,得分低于85分的,不能参与全国文明城市申报,同时,该项得分按20%的比例计入全国文明城市总得分。
㈣ 征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标语
一、
1、文明城市从我做起!
2、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XX!
3、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都是文明城市的主人!
4、我诚信,XX诚信;我美丽,XX美丽;我文明,XX文明!
5、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
6、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7、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8、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
9、提高市民素质,贵在自身行动!
10、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文明习惯!
11、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增强城市竞争力!
12、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13、弘扬社会公德,告别不文明行为!
14、油地军校大团结,携手共建新东营!
15、文明的城市,和谐的家园!
16、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质!
17、创建温馨社区,服务千家万户!
18、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19、相互多礼让,社会更和谐!
20、讲文明,先从我做起;树形象,人人是窗口!
2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2、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23、心连心、手拉手,共建文明新XX!
24、同心争创文明城市,携手共建美好XX!
25、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二、
1 人人参与创建,创建惠及人人
2、人人参与创建,创建惠及人人
3、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惠民之州
4、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5、市民素质高一分,惠州形象美十分
6、群策群力创文明惠州,同心同德建和谐家园
7、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油
8、展文明风韵,添惠州精彩
9、用公德规范言行,用文明点亮惠州
10、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自你我做起
11、文明惠州人人参与,和谐生活家家受益
12、片言只语体现修养,小事细节彰显文明
13、文明创建重在行动,树立新风贵在坚持
14、人人动手参与创建,个个争当文明市民
15、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16、讲文明、树新风,打造惠州新形象
17、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文明奔小康
18、创建促和谐,和谐促发展
㈤ 河北承德争创“文明城市”取得了哪些优秀成果
承德是所有承德市人民的,创文明城市是所有承德市人民共同参与的,成功了拿奖励的时候怎么就你们机关事业单位有,别的市民呢?公平天理何在?
㈥ 创建文明城市给你带来了什么
创建复文明城市不但可以增制加一个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且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可以说广大市民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最大受益者。 一是居住环境将明显得到改善。二是公共服务将更加趋于完善。各“行业窗口”服务将更加文明高效,社区服务及时到位,卫生医疗保健覆盖面更广,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等公益设施将为市民开放,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及时处理.......,为市民提供高效文明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和社会的主旋律。 三是城市交通秩序将大有改观。使整个城市交通将井然有序。 四是市民素质将得到较大提高。
㈦ 创建文明城市七大要点
1、交通秩序大整治。
2、城市环境卫生大整治。
3、城市环境卫生大整治。
4、“五小行业”大整治。
5、农村村镇环境大整治。
6、市政设施建设维护大提升。
7、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大提升。
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
1、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
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反映了西方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描绘、设计与憧憬。
伽利略主义摒弃了以往西方思想家对理想社会设计与追求中的"空想"色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都提到"社会和谐",并把和谐美好的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的最高追求,同时论证了实现这一最高理想的途径、手段、主体力量等。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思想家以及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贵和"思想对和谐美好社会的设计与追求,给我们的启示是:
(1)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论证可从两个层面来体现:一是从城市、国家、宇宙的层面;二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
(2)无论是哪个层面,和谐的关键是"文明","文明"是两大层面"和谐"的主导价值取向。(3)人类正是在追求"文明国家"、"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提升"关系"文明,展示"城市"和"国家"文明,实现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文明"是"和谐"、"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
2、"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
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因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文明成果的积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具有了城市的意义,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揭开了"城市文明"的篇章。
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如果说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原始蒙昧时代的文明、农业社会的文明、工业社会的文明、信息社会的文明,那么,不同时代的城市文明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状态是一致的。
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3、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在我国,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是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而逐渐明晰、逐渐完善的。回顾我国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可以知道:
(1)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不但反映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主题。
(3)文明城市已成为引导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理想范式;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和谐城区、文明和谐城市做起,文明城市是和谐社会的现实根基,城市越"文明",社会和谐的根基越牢靠。
㈧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主要包括:
一、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
1、理想信念教育;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3、文明道德风尚。
二、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1、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2、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3、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4、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5、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6、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7、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8、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9、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
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在公共场所道德行为要求:
1、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3、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应知晓的交通常识:
1、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2、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3、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
4、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
5、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侯车,依次上下车;
6、禁止酒后驾车。
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公共场所人际互助关系的要求:
1、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2、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
3、公共场所主动帮助老、残、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六、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号召互联网从业者和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在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同时,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自觉遵纪守法,倡导社会公德,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提倡先进文化,摒弃消极颓废,促进网络文明健康;
提倡自主创新,摒弃盗版剽窃,促进网络应用繁荣;
提倡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促进网络和谐共处;
提倡诚实守信,摒弃弄虚作假,促进网络安全可信;
提倡社会关爱,摒弃低俗沉迷,促进少年健康成长;
提倡公平竞争,摒弃尔虞我诈,促进网络百花齐放;
提倡人人受益,消除数字鸿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㈨ 在争创文明城市后,人们做出了哪些改变
人们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城市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干净了,道路更加平坦了,树木花草增多了。
人人都是创城主力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每个市民既是直接参与者,也是城市文明的最终受益者,文明从市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等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人人都应成为城市的“窗口”,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主力军。
文明,是城市软实力的象征。创建文明城市,并非一朝一夕,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生活在城市中,每一位市民都有义务去呵护城市文明,守卫精神家园。一个城市的市容环境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反映一个城市的风貌,还反映一个城市市民的素质。每个市民都希望生活在文明和谐的环境里,而文明的社会环境需要每一个市民共同努力,只有携起手来共创文明,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美好、更和谐。群众是文明创建成果的最大受益者,也是这个文明和谐家园的主人,因此,人人都应成为文明创建的主力军,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
创城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也不光是政府的事,而是居住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生活中的大事。我们大家都是城市中的一员,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爱护它、维护它。家干净了、漂亮了,我们的生活会更美满更幸福。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是搞面子工程,而是要通过这一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全城共讲文明的风尚,共享城市文明发展的成果,让全社会形成人人讲文明、处处守礼仪的和谐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