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苏州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苏州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1-06-25 08:06:24

❶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金分别是多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为繁荣发展专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属业,鼓励社科工作者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学术研究,推动理论创新,服务首都发展而设立的政府奖。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项设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至于奖金是多少,每年都不同的。

❷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奖是什么级别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奖是江苏省社科联设的省级奖项。

❸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什么意思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办、社科联等部回门颁发的关于你在答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❹ 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都有哪些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办、社科联等部门颁发的关于版你在社会科学研究权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回答:2008-12-09 15:06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❺ 苏州市作家协会的获奖情况

会员主要获奖情况(1999年至2006年)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蓝调江南》(散文集) 第六届
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童话) 第五届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长篇童话) 第六届
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
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金曾豪 《绝谷猞猁》(长篇动物小说) 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王一梅 《有爱心的小蓝鸟》(童话) 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王稼句 《扬州文化丛书》 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冰心文学奖
金曾豪 《绝 招》(长篇儿童小说) 第十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金曾豪 《绝谷猞猁》(长篇动物小说) 第十二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孙骏毅、冯 斌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家庭报告》(报告文学) 第十二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长篇童话) 第十三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王一梅 《住在雨街的猫》(长篇童话) 第十四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王一梅 《蔷薇别墅的老鼠》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
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
王一梅 《住在楼上的猫》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
高巧林 《白 弟》(中篇小说) 第十五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高巧林 《长辫子老师》(儿童小说) 2002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马升嘉 《木瓜浜,童年的乐园》(散文) 2003年冰心儿童文学奖
殷建红 《房子的记忆》(散文) 2003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殷建红 《回乡偶书》(散文) 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
范小青 《生活的脚步未曾停》(散文) 第十三届冰心摄影文学奖
吕锦华 《空谷佛音》(散文集) 中国散文学会首届冰心散文奖
钱欣葆 《活泼可爱的快乐猪》(系列寓言集)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钱欣葆 《刺猬认错》(寓言)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黄霞君 《点亮心灯》(散文集) 第二届冰心散文奖优秀奖
盛永明 《铺 床》 第十七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范小青 《百日阳光》(长篇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
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陆文夫 《人 之 窝》(长篇小说) 首届
范小青 《百日阳光》(长篇小说) 首届
叶 弥 《成长如蜕》(中篇小说) 首届
荆 歌 《惊愕奏鸣曲》(中篇小说) 首届
荆 歌 《惊愕奏鸣曲》(中篇小说) 首届
金曾豪 《青春口哨》(儿童文学) 首届
杨守松 《生命如火》(报告文学) 首届
吕锦华 《何时入梦》(散文) 首届
范小青 《城市表情》(长篇小说) 第二届
叶 弥 《天 鹅 绒》(短篇小说) 第二届
金曾豪 《蓝调江南》(散文集) 第二届
王一梅 《有爱心的小蓝鸟》(童话) 第二届
王一梅 《书本里的蚂蚁》(童话) 第二届
王一梅 《鼹鼠的月亮河》(童话) 第二届
王一梅 《第十二只枯叶蝶》(童话) 第二届
朱文颖 《水 姻 缘》(长篇小说) 第二届
朱文颖 《浮 生》(短篇小说) 第二届
车前子 《云头花朵》(散文) 第二届
小 海 《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诗集) 第二届
马升嘉 《想要的感觉》(儿童小说集) 第二届
王 尧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评论》(系列论文) 第二届
江苏报告文学奖
杨守松 《生命九章》 1993~2003年度一等奖
吴志峰、高 宗 《黄金大道》 1993~2003年度二等奖
吕锦华 《森林女神》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平燕曦、宋执群 《生命二十小时》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汤 雄 《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秋 石 《两个倔强的灵魂》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叶正亭 《茶人吴严》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杨海国 《国宝周庄》 1993~2003年度三等奖
江苏散文佳作评选
陆文夫 《姑苏之恋》 2000~2001年度一等奖
俞 明 《叛 逃 者》 2000~2001年度一等奖
赵 践 《追忆昔日园林》 2000~2001年度一等奖
亦 然 《叩访苏州》 2000~2001年度二等奖
吴凤珍 《负暄搔背图》 2000~2001年度二等奖
杨守松 《醉忆大别山》 2000~2001年度二等奖
朱子南 《编一套“告密丛书”,如何?》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邱 载 《苏州的水》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陈 益 《幸福的计算法》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陈放虹 《九寨沟印象》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燕华君 《我的痛怎么形容》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燕华君 《单身日记》 2000~2001年度佳作奖
其他奖项
范小青 《干 部》(20集电视剧) 第二十三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范小青 《医 生》(短篇小说) 2001年《当代》短篇小说奖
范小青 《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
杨守松 《黑发苏州》(散文) 2002年度全国报纸副刊金奖
杨守松 《永生之恋》(报告文学)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奖
杨守松 《水做的沙家浜》(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特等奖
杨守松 《回忆田庄》(散文) “我心中的周庄”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
金曾豪 《田 阿 桐》(短篇评弹) 中国评弹艺术节优秀创作奖
金曾豪 《铁琴铜剑楼》(中篇评弹) 江苏省曲艺节优秀创作奖
金曾豪 《阿庆嫂的阳澄湖》(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三等奖
王一梅 《抽屉里的小纸人》(童话) 第二届张天翼童话奖
王一梅 《蔷薇别墅的老鼠》 第二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纪银剑 《踏实的人》(报告文学) 中国作协首届“共和国的脊梁”报告文学二等奖
车前子 《Big-character posters》(散文) 《人民文学》“泰山杯”散文一等奖
秋 石 《中方总经理》(报告文学) 《人民文学》优秀报告文学奖
戴 来 《茄 子》(短篇小说) 《人民文学》2003年度短篇奖
凌鼎年 《了悟禅师》(小小说) 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法 眼》(小小说) 全国微型小说2002年度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天下第一桩》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三届全国微型小说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菖蒲之死》 天津作协与《天津文学》举办的“全国小小说精品征文”一等奖
凌鼎年 《天 使 儿》(小说) 《人民文学》“爱与和平”征文优秀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四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
凌鼎年 《笔 会》(短篇小说) 首届黄河口杯文学征文大赛散文三等奖(《中国作家》、《中华散文》、《诗刊》等联合举办)
刘苗虎 《疯 猫 岛》(长篇科幻小说)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
钱欣葆 《神枪手打猎》(寓言) 第三届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奖
钱欣葆 《美丽的家园》(寓言) “安徒生杯”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二等奖
荆 歌 《前 妻》(短篇小说) 《青春》、《芳草》、《作品》、《萌芽》“四小名旦”特别奖
荆 歌 《绑 匪》(短篇小说) 2004年度《青海湖》文学奖(2005年6月颁奖)
荆 歌 《重现的时光》(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一等奖
汤 雄 《黑枭红颜》(长篇小说) 《今古传奇》长篇大奖
汤 雄 《关键时刻》 华东六省市“梅陇杯”法制故事优秀奖
丁晓原 《报告文学,作为知识分子的写作方式》 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
王 尧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文学评论家奖
范培松、金学智 《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科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朱文颖 《水 姻 缘》(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
朱文颖 《人民文学》、《南方文坛》主办的“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中被评选为首届“年度青年作家”
阿 坤 《岁月的印痕》(散文集) 中国文化出版社等六家单位举办的国际文学笔会“中山图书奖”
张更前 《这也是一笔遗产》(散文) 第十六届华东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张更前 《不让受助者难堪》(随笔) 第十五届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
林家治 《善思的时刻》(散文) 《中国作家》杂志征文二等奖
林家治 《晶莹如玉,明净可鉴》(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征文优秀奖
黄霞君 《感悟苍凉》(散文) 文学报“完美杯”征文二等奖
缪克 《野 地》(小说散文集) 长江文艺出版社、文学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05年首届“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
缪克 《花瓣的盛开》(小说) 长江文艺出版社、文学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05年首届“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
老 铁 《爱情的瞬间移动和消逝》(组诗) “星星杯”爱情诗歌大奖赛优秀奖、“屈原杯”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
黄劲松 《民 工》(组诗)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新浪网、人民文学等举办的首届鲲鹏文学奖优秀作品奖
丁古萍 《心颗飞翔》(组诗) “白沙杯”——我心飞翔全国诗歌邀请展获奖
丁古萍 《云山天水》(组诗) 《中国作家》北京“金秋之旅”笔会三等奖
丁古萍 《追寻孔繁森》(诗歌) 山东聊城文联“纪念孔繁森殉职十周年”征文三等奖
丁古萍 《苏州印象》(诗歌)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二等奖
徐 宁 《“小桥流水”惹谁了》(杂文) 第十五届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
徐 宁 《刘统勋的失心疯》(杂文) 扬子晚报“共建和谐社会”杂文征文一等奖
茅震宇 《“抠门”与“寒酸”》(杂文) 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三等奖
茅震宇 《“寒酸”显精神》(杂文) 2004年度群众杂志好标题奖
苏 梅 《喷火小雷龙》(长篇童话) 浙江省第二十一届优秀图书编辑奖
袁成亮 《凌虚传》(人物传记) 中山图书奖(中国文化出版社、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小小说读者杂志社、金山杂志社、中山文学院等6家单位举办)
龚 平 《万三蹄宴》 江苏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编剧奖
叶 弥 《明 月 寺》(短篇小说)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2003~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
唐晓玲 《千古美谈卓克基》(散文) 人民日报“长征”征文二等奖
万 芊 《李斯说了一句大实话》(小小说)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第四届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
徐卓人 《如果你的文字让人敬畏》(散文) 《江南时报》创刊10周年征文一等奖
叶正亭 《回眸周庄》(散文) “我心中的周庄”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
邵 忠 《桃李芬芳说师傅》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
孙荣昌 《南 酱 店》(散文) 江苏省企业报第七届散文大赛一等奖
高巧林 《同 学 会》 《故事大王》千字故事征文暨2006年度优秀作品三等奖
雨 林 《走进周庄》(诗歌) 《诗刊》全国同题诗大赛三等奖
石海泉 《清流滋润的城市》(散文)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三等奖
葛 芳 《黄昏的迷醉》(散文) “春来沙家浜”全国散文征文三等奖
张寄寒 《陈逸飞与周庄》(散文) 《中国作家》第二届“金秋之旅”征文三等奖
吴文华 《今生有缘》(散文)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三等奖
周泳逊 《呀,我失明的母亲》(散文) 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三等奖
文学成就奖
范小青 1999年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
范小青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金曾豪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金曾豪 2004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金曾豪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金曾豪 第四届苏州市文学艺术奖
王一梅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王一梅 2004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王一梅 第四届苏州市文学艺术奖
朱文颖 2003年度江苏省作家协会嘉奖(获全国性优秀文学奖)
杨守松 2004年苏州市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金曾豪 《苍 狼》(长篇动物小说) 第四届
金曾豪 《绝 招》(长篇儿童文学) 第四届
吴恩培 《百年觅渡》(长篇小说) 第四届
唐晓玲 《家 园》(长篇小说) 第四届
吕锦华 《森林女神》(长篇报告文学) 第四届
孙骏毅、冯 斌 、陈雪春、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家庭报告》 第四届
卢 群、吕大安 《大地的脊梁》(长篇报告文学) 第四届
朱伟杰、高巧林、张寄寒、费幸林、张惠英、万 芊、盛永明、竹 槿 《“半山”文学丛书》 第四届
金曾豪 《鹤 唳》(长篇动物小说) 第五届
吴恩培 《文化的争夺》 第五届
秋 石 《两个倔强的灵魂》 第五届
纪银剑 《没有车票的旅程》(散文集) 第五届
陈 益 《我的先祖是蚩尤》(散文集) 第五届
张苏宁 《绿 风 景》(长篇小说) 第五届
陆 平 《渡 口》(长篇小说) 第五届
范小青 《范小青中短篇小说集》 第五届
杨守松 《淘 江 湖》(长篇小说) 第五届
平燕曦、宋执群 《生命二十小时》(长篇报告文学) 第五届
刘苗虎 《追踪变脸人》(长篇科幻小说) 第五届
肖 静 《爱情无颜色》(长篇小说) 第五届
姜广平 《重塑生命》(长篇报告文学) 第五届
陆 泰 《弇山夜话》(散文集) 第五届
金曾豪 《蓝调江南》(儿童散文集) 第七届
范小青 《城市表情》(长篇小说) 第七届
范培松、金学智 《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第七届
王一梅 《米粒校园童话系列》(童话) 第七届
朱文颖 《戴女士与蓝》(长篇小说) 第七届
马升嘉 《想要的感觉》(儿童小说集) 第七届
徐卓人 《真山真水园中城》(风物集) 第七届
吕锦华 《无价的君子兰》(报告文学集) 第七届
奚旭初 《落叶无声》(长篇小说) 第七届
荆 歌 《我们的爱情》(长篇小说) 第七届
钦志新 《太 湖 魂》(长篇小说) 第七届
老 铁 《等待或者穿越》(诗歌集) 第七届

❻ 郑传寅的获奖励及荣誉称号

1.1989年获美国王安汉学研究院颁发的“汉学研究奖助金”;2.1989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3.1992年起领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1995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5.1995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首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6.1998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7.1999年获湖北省文联颁发的“文艺理论明星奖”;8.2001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9.2002年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0.2003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1.2005年获中国文联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类)二等奖;12.2009年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13.2011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与黄蓓合作完成,第一作者)。

❼ 熊才平的成果获奖

1、2013年3月,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回(教社科[2013]2号),获奖项目:答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
2、2010年3月,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政发[2009]79号),获奖项目:
教育信息化新视界(丛书)共8册
3、2008年3月,获得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进步奖(浙社科规办〔2008〕3号),获奖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6第3期)排名:1/2
4、2007年9月,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排名:1/3
5、2005年9月,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面向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创建与应用”,排名:3/5

❽ 吴文化的研究成果

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锤炼中,凝聚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追求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创造精神,是一种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是一种在时代变迁时既不能消融主体又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今天,在建设现代化苏州进程中,就是要弘扬吴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吸收吴文化的精髓,加强对吴文化的研究,为苏州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动力和良好的服务。
苏州市文广局近年来在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推动吴文化研究的与时俱进,发挥吴文化在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00年年初,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单位共同发起向社会公开招标、征集吴文化研究课题,这一举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精心准备,2002年 8月 6日至 8日苏州市“吴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如期举行,来自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市政府等10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参加了研讨。通过近四十个课题的研究,把对吴文化的认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高新化的时代背景中,从历史的、比较的、现代的视野对吴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多角度的把握;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视野对吴文化精华——苏州古城等保护问题进行多层面的分析;从产业发展的视野对吴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设想;从人的精神培育和社会文脉的视野、对吴文化的精神价值进行了多侧面的认识,从而充分发挥吴文化在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这是苏州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构筑文化战略优势的一次重要理论准备。
2000年以来,文化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吴文化的研究,专门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一批文化丛书和专著。其中有,《苏州戏曲志》、《苏州民间器乐曲集成》、《苏州文化丛书》(第一辑、第二辑)、《姑苏竹枝词》、《苏州滑稽戏优秀剧作选》、《滑稽戏资料》、《迈向新世纪的苏州文化》等一批专门介绍吴文化的丛书、还开办了吴文化网站、增设吴文化论坛;无锡每年都会举办吴文化节等。其中《苏州戏曲志》获苏州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苏州文化丛书》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苏州民间器乐曲集成》获市“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 7月由世界著名大师贝聿铭题写书名、著名作家陆文夫作序的《吴文化与现代化论坛》一书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80万字,16开本,汇集了39篇有关现代化进程中的吴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苏州吴文化研究工作又上了一个新水平。

❾ 吴义雄的科研奖励

科研类1. 2013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类)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颁发,著作类,获奖著作《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2. 2010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政府颁发,著作类,获奖著作《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3. 2007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政府颁发,论文类,获奖论文《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4. 2006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0年被评为优秀。5.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 2003年,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颁发,著作类,获奖著作《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7. 2003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宣称思想战线“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8. 2001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
教学类1. 2011年,获“中山大学教学名师”称号。2. 200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教育部、宝钢教育基金会联合颁发)。3. 2005年,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育厅颁发,集体奖,排名第三)。4. 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颁发,集体奖,排名第二)。5. 2001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育厅颁发,集体奖,排名第二)。6. 2001年,获“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广东省政府颁发)

❿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怎么样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更多信息和资讯。

阅读全文

与苏州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