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财务成果核算的主要步骤
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利润或亏损是考核企业经营情况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一)本年利润
该账户核算企业在本年度自年初始到本期末止实现的累计利润(或累计亏损)总额。该账户贷方登记本期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借方登记结转的本期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成本、费用、税金、支出,贷方余额为累计利润。
期末结转利润时,企业应将“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借记“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将“产品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记“本年利润”,贷记“产品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账户,将“投资收益”账户的净收益,转入“本年利润”,借记“投资收益”账户,贷记“本年利润”;如为投资损失,则作相反会计分录。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全部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二)利润分配账户
该账户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结余额。该账户借方登记利润的分配额;贷方登记年终结转的全年利润及弥补的亏损额;年末余额为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该账户一般应设置“未分配利润”、“一般盈亏公积转入”、“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等明细账户。
(三)盈余公积账户
该账户核算企业按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依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法定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金,一般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准备,一旦职工福利设施完工以后,就应将法定公益金转入一般盈余公积中的任意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发生的亏损,也可以转增资本。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按用途设置明细科目核算。
企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科目;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入”科目;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2. 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
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成本、收入、支出、费用的计算,资本、基金的增加和减少,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以及除前六种内容外新的会计核算内容。
下面就具体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视同现金、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信用证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保函押金和各种备用金都属于款项。股票、国库券、企业债券和其他债券等都属于有价证券。单位资金的变化是受到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的影响,需要及时办理会计手续并进行会计核算。
2、财物的收发、增减以及使用。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是反映单位资金运动的重要形态,是需要经常性的进行会计核算。为了保证财物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需要加强对财物的管理,这样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主要包括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债务主要包括应付票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应付债券等。单位的资金周转情况可以通过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来表现,这必须进行会计核算。
4、成本、收入、支出、费用的计算。收入是指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或者是经费的拨入。费用是指日常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耗费或者是经费的支出。成本是指以产品为对象计算分配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反映了单位资金运动,必须进行会计核算。
5、资本、基金的增加和减少。资本是指投资人对企业的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基金是指机关以及事业单位中用于某些特定用途的资金。资本、基金的增减变化势必会引起单位资金的变化,这需要及时办理会计手续并进行核算。
6、对财务成果进行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是单位在一定期间内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财务成果是体现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所以必须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7、除上述六种内容外新的会计核算内容。除了前面六项内容,还有可能产生一些新的会计核算内容,比如企业的终止清算,破产清算等,这也是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
3. 会计核算的内容及核算要求是什么
对于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法》第十条作出了具体规定: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4.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利润的计算 ,期末结转各项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类科目的账务处理
所得税专费用的计算,应交属纳所得税的计算,所得税的财务处理
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账务处理
所得税费用的缴纳等
5. 关于财务成果核算的会计分录
一、进行期末损益类结转
借:主营业务收入1500000
其他业务收入 150000
营业外收入100000
投资收益 60000红字
因为是亏损
贷:本年利润 1690000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650000
其他业务收入 9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30000
营业外支出 80000
管理费用40000
销售费用30000
财务费用15000
两个本年利润相减下差额,然后减去所得税就是净利润。
利润总额=本年利润的贷方-本年利润的借方=1750000-1095000=655000
二、“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5)财务成果核算内容扩展阅读:
企业未按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收,主要指企业未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对应计的销售收入采取拖后或记入往来账户不及时转销售收入。我们进行征税筹划时,应注意:
⑴审查企业的销售是否合理,通过确认企业的销售方式进行稽查。对一般销售业务,如交款提货、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其销售成立的标志有两个,
一是商品、产品已经发出;
二是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已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对其他销售方式,按财务惯例规定,分别确定收入的实现时间。
⑵审查企业的销售发票、运费结算等原始凭证,结合“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贷方明细账和企业“产品(商品)出库单”,查明企业销售发票是否已经开出,商品产品是否已经发生。
6. 财务成果包括哪些会计科目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内重组利得、政府补助容、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
投资收益:核算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本年利润:核算企业会计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亏损)。
利润分配:核算企业一定时期内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以及历年结存的未分配利润(或为弥补亏损)情况。
盈余公积: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盈余公积金。
应付利润:核算企业给投资者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7. 简述财务成果核算岗位的基本职责
、
岗位职责 :
负责编制收入,利润计划
办理销售款项结算业务
负责回收入和答利润的明细核算
.负责利润分配的明细核算。
编制收入和利润报表
协助有关部门对产成品进行清点盘查
财务成果是企业一定生产期间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实现的各种收入(收益)与相关费用(支出等)的差额。如果收入小于费用,其差额为企业的亏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它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是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