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国古典哲学发展规律史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
dé ɡuó ɡǔ diǎn zhé xué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台上的主角是德国古典哲学。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德国哲学从I.康德、J.G.费希特、F.W.J.谢林、G.W.F.黑格尔到L.费尔巴哈哲学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产生过程和基本特点 德国古典哲学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特条件下产生的。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它的辩证法,反映了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引起的急剧的社会变化,但也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它的理论往往具有抽象的、思辨的形式。
德国古典哲学广泛吸收了以前哲学家们的思想成果,对它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以R.笛卡尔和B.斯宾诺莎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学派、17~18世纪英法经验主义学派和启蒙运动学派、德国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和以 G.E.莱辛为首的启蒙运动学派。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在总结前人哲学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一些新的重大哲学问题,把哲学思维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但是 ,德国古典哲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康德是二元论者,费希特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另有一种意见认为费希特后来已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谢林和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则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然而德国古典哲学又有其内在的首尾一贯的发展规律,康德开始了德国哲学的革命,经过费希特和谢林的努力,最后由黑格尔集德国唯心主义之大成,完成了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到了费尔巴哈,德国哲学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费尔巴哈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和清算,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同时也充分暴露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表明它在原有的基础上已不可能继续前进了。这样,德国古典哲学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宣告终结。
主要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辩证法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了最详尽而全面的探究,虽然这种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成就,是从世界观的高度用辩证法代替了形而上学。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反对把世界看作固定不变、没有矛盾的东西,而把它理解为具有矛盾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以来统治人们头脑的形而上学世界观。
历史影响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直接继承者,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把辩证法从他神秘的哲学体系的束缚下解救出来,同时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吸取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他们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哲学史上的新纪元。德国古典哲学的巨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前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对以后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但资产阶级哲学家们完全不能正确地分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精华和糟粕。他们曲解或根本抛弃辩证法,着重发挥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的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以及一切神秘和保守的思想。
㈡ 德国古典哲学多选题]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
BD
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开始到费尔巴哈终结。黑格尔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A,斯密是英国的,研究的是经济学;C柏拉图就早得多了,是古希腊的。都不选。
㈢ 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直接继承者,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思想体系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把辩证法从他神秘的哲学体系的束缚下解救出来,同时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吸取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他们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哲学史上的新纪元。德国古典哲学的巨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前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德国古典哲学对以后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一批哲学家否定了辩证法,着重发挥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的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新康德主义者O.李普曼、F.A.朗格、H.柯亨、P.纳托尔普、W.文德尔班、H.李凯尔特等人,出现于19世纪末的新黑格尔主义者F.H.布拉德雷、B.鲍桑葵、B.克罗齐、R.克罗纳等人,都是直接从德国古典哲学出发,从右面来继承和进一步发挥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的。一些现代哲学流派,例如法国哲学家科热夫、伊波利特用存在主义去解读黑格尔,力图把黑格尔哲学和存在主义结合起来。
德国古典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放映,它在哲学史上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就是集大成的思想。康德的批判哲学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总结,黑格尔对以往的哲学体系的总结,都标志着西方哲学一次大飞跃。
㈣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BD
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开始到费尔巴哈终结.黑格尔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A,斯密是英国的,研究的是经济学;C柏拉图就早得多了,是古希腊的.都不选.
㈤ 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容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典型地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以重建形而上学的方式将古典哲学的基本观念发挥到了极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它的理想,因而我们通常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
“古典”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古典的风格,二的指学术的典范。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仍然相信,所有的哲学问题终究要以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为其基础和前提,并为此向形而上学的顶峰发动了一次最富有成效也是最后的冲击。由此,德国哲学家们建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形而上学体系,堪称西方哲学的典范。
德国哲学家们所面对的问题:1.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论方面的争论陷入了僵局;2.科学理性与自由发送冲突;3.形而上学名存实亡。
德国哲学具有思辨性、辩证性和体系性等显著的特征:
①德国哲学有思辨的传统。艾克哈特和波墨思辨的神秘主义、莱布尼茨及沃尔夫的唯理论,以及宗教改革的精神,都表现出了思辨性的特点。德国哲学最纯粹地体现了哲学的思辨性,完全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思想操作。
②德国哲学的思辨性与它的辩证性是分不开的。哲学家试图超越近代哲学的“知性思维”,主张以辩证法的形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形成了一种概念的辩证法。
③德国哲学的思辨性和辩证性为哲学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使得德国哲学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庞大壮观的形而上学体系。
④除此之外,德国哲学非常重视对古代哲学之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㈥ 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
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是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台上的主角,主要组成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德国古典哲学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德国古典哲学最为重要的代表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
㈦ 德国古典哲学以其对世界的哲学
德哲学之地位与影响解析
学术杂志网 | 2012-06-17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来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从德国古典哲学同它产生之前的西方哲学思想联系来看,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是对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西方近代哲学尤其是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系统总结和发展,而且是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一种系统的、建立在批判理性基础之上的清理,也是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思想的一种发挥或发展。从德国古典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来看,它不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而且几乎是全部现代哲学批判讨论的对象和借以出发的起点。
二、整个德国古典哲学都带有非常明显的“体系化”特征
德国古典哲学家们都非常注重借助于“体系”来总括以往的哲学并展开自己的哲学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把自己成熟时期的哲学叫做“批判的哲学”。这种哲学是由《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和其他一些著作构成的。黑格尔把绝对理性或理念的运动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理念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阶段;理念“外化”为自然的阶段;理念由外在的自然“回复”到自身、逐步达到自我意识的阶段。他据此把自己的哲学分为三大部分;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学;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他在回复到自身的科学。精神哲学又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梢神”三个环节。黑格尔由此完成了庞大而宏伟的哲学体系的建构。最后,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他把自己哲学的对象规定为“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试图从人和自然出发来建立人本主义的和唯物主义的哲学新体系。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即从一个体系到另一个体系的过渡,是有着内在的可循逻辑规律
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书中写道:“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他推翻丁前世纪末欧洲各大学所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体系。……德国哲学从康榴到黑格尔的发展是连贯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的。”[2]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之所以有着内在的逻辑规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探讨的问题无法回避自近代以来日益清晰地呈现出来的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而且他们中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恩格斯之前就已经自觉地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当中最基本的问题。正是由于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展开自己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始终是围绕思维与存在或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展开的,因此,他们各自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就很自然地表现出逻辑上层层推进的趋势。
四、德国古典哲学在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中心线索逐步展开的过程中,也在越来越深刻的意义上实现着认识论、本体论、逻辑学和方法论的统一
在康德哲学中,认识沦被间时说成是“先验逻辑”.因此初步实现了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由于康德把通常把反映外界事物的经验看作先天的直观形式和知性范畴加于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感性材料的结果,因此,他的先验逻辑或认识论实际上也具有一定的本体论或存在论的意义。因此他不可能真正把认识论、逻辑学和本体论统一起来。经过费希特和谢林的努力,认识论、本体论、逻辑学和方法沦的统一,最终在黑格尔哲学中系统地完成了。
五、德国古典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不仅体现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以往备派哲学进行总结和概括的努力,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历史、科学和一般的文化背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人的关注,看到对人的理性、自由和天赋权利的尊重,以及坚信社会进步等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演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典哲学问德国当时的文学艺术,特别是“狂朗突进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存在着密团而深刻的互动关系“,文学和戏剧在我们所考察的那个时代的哲学传记中起了重要作用”。[5]总之,德国古典哲学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德国古典哲学的每一位哲学家都试图通过自己的思想工作,对以往各派哲学思想进行批判和总结,因而把哲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并为哲学在现代的进一步演进奠定了宏伟的基础
㈧ 德国古典哲学的特点
基本特点
德国古典哲学广泛吸收了以前哲学家们的思想成果,对它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以R.笛卡尔和B.斯宾诺莎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学派、17~18世纪英法经验主义学派和启蒙运动学派、德国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和以G.E.莱辛为首的启蒙运动学派。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在总结前人哲学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一些新的重大哲学问题,把哲学思维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德国古典哲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康德是二元论者,费希特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另有一种意见认为费希特后来已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谢林和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则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然而德国古典哲学又有其内在的首尾一贯的发展规律,康德开始了德国哲学的革命,经过费希特和谢林的努力,最后由黑格尔集德国唯心主义之大成,完成了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到了费尔巴哈,德国哲学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费尔巴哈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和清算,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同时也充分暴露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表明它在原有的基础上已不可能继续前进了。这样,德国古典哲学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宣告终结。
㈨ 谁能具体介绍下德国的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
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第一个走出德国古典哲学的人,而不是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更是在哲学史占据着枢纽的位置,将传统形而上学推向顶峰的同时,黑格尔又是第一个对现代性展开批判的哲学家,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兴起奠定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是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台上的主角。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
德国古典哲学广泛吸收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并对其产生了直接影响,主要有:以笛卡尔、斯宾诺莎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学派、17~18世纪的英法经验主义学派和启蒙运动学学派。德国古典哲学家在总结前人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讨论了一些重要的新哲学问题,将哲学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9)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扩展阅读:
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直接继承者,已步入世界历史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就,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把辩证法从神秘哲学体系的束缚中解救出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文主义,吸收了他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核心。
他们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创了哲学史的新纪元。德国古典哲学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为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前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渊源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德国古典哲学
㈩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它经历了从唯心主 义到唯物主义两个发展阶段。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 始人,他建立了实质上是先验唯心主义的调和矛盾的哲 学体系和不可知论。费希特从唯心主义立场上继承和批 判了康德,建立了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谢林改造了 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 学”≮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在批判 继承前辈哲学家的基础上,创建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 体系。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宗教神学和黑格 尔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建立 了人本学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大成就 是唯心主义辩证法。康德肯定了人的心理结构和知性范 畴的意义,看到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了理性思维 产生矛盾的必然性。费希特揭示了自我”与非我”、主体 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他在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行 动的主体的规定中,抽象地阐述了精神的能动作用,以及 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谢林更明确地叙述了自我”与 非我”、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为黑格尔辩证法的 产生作了更为直接的思想准备≮格尔系统地发挥了康 德、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全面阐 述了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并把它提升为客观真理和普遍 规律≮格尔把发展的观念应用于人类社会,揭示了某些 历史辩证法,从而在他的哲学中包含了许多历史唯物主 义思想的萌芽。但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因而是不科学、不彻 底的。这种体系和方法的深刻矛盾,是德国资产阶级既要 求革命又害怕实际斗争,既反对封建主义又向封建势力 妥协的阶级性格的反映。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 和费尔巴哈的发展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也是德国当 时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它为德国1848年资产阶级政治 革命作了先导。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德国古典 哲学,尤其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批 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 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