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2010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

2010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24 06:46:00

㈠ 焦洪涛的荣誉奖励

【综合类】2002年5月,获得全校青年最高荣誉——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青年五四奖章”。 2006年1月,作为国家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专家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2006年1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华中科技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式代表。2006年5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工”荣誉称号。2006年7月,被授予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9年6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届全校研究生“我最喜爱的导师”荣誉称号。2012年7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科研类】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战略研究重要贡献表彰证书”;国家体育总局“十五”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审核、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授予的“科技法学奖”之突出成就奖和优秀人才奖;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优秀作品奖;湖北省法学会颁发的优秀论文一等奖(3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省社科期刊优秀专题文章二等奖、三等奖、湖北省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优秀论文奖、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武汉市知识产权研究会优秀会员奖;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颁布的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首届优秀科研论文奖、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优秀青年学术奖;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3次);华中理工大学“航天海鹰杯”优秀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3次)。
【教学类】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之指导教师奖(2次)、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首届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首届教学质量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之指导教师奖(5次)、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4次)、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第一、二届教学质量优秀奖、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等。华中科技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荣誉表彰等。
【学生培养】2006年至今,作为硕士生导师已培养毕业研究生30余名;作为博士生副导师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指导的科技法研究所创新团队获得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授予的“科技与法律”30年最佳实践奖、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3次);指导的学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奖、全校“本科特优生”称号、全校研究生“学术十杰”称号、全校“三好研究生标兵”称号、全校“研究生品德模范(第一名)”称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等。

㈡ 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与省级大学生优秀科研奖一样吗

不一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比大学生科研奖厉害多了,也很难获得,含精量很高。可以为你评职称,深造,提供很多的机会。

㈢ 刘筱红的教书育人

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第七届桂子山“学生科研园丁”奖;
2005年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奖;
2005年指导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2007年指导科研成果评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7年指导科研成果评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7年、2008年指导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2009年获全国MPA优秀教学奖 。
2013年获“学生科研园丁”奖。

㈣ 武汉大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申报

请直接询问教务部老师。

登陆教务部网站查联系方式或者在教务部网站上在线提问,老师们是逢问必答的!http://202.114.74.132/

㈤ 湖北省教育局对考研生有何奖政策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获得湖北省教育厅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待考研生可

得看学校具体的规定,一般来说有专利权的话保研会有加分

㈥ 王雅鹏的教研情况

(一)主持的教研项目
2001-2004年主持华中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现已结题并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二)教研论文
王雅鹏.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4)
王雅鹏.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4)
王雅鹏.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与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5)
夏春萍、王雅鹏.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87-88。
(三)教研奖励
指导学生获得2002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主持的教改课题“农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2005年10月获湖北省教育厅三等奖
2004-2008年王雅鹏参加的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现已结题并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主编教材
王雅鹏,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王雅鹏,农业技术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雷海章 王雅鹏,现代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一)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3028,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展中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农业部软课题(粮食安全保护模式研究)、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AA403B03,湖北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小康社会协调发展)等科研课题13项,科研经费达70余万元。其科研成果: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警惕粮食问题再起风波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级别 项目经费 承担任务 立项时间 完成时间 承担角色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基金 国家 350万 十二五期间
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协调机制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 18万 工作 20072009主持人
粮食补贴政策绩效评价与政府管理研究 国家博士点基金 国家 5万 工作 20072009主持人
武汉市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支持体系研究 武汉市科技局 市级 3万 工作 20062007主持人
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展中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 14 万 工作 20042006主持人
有效促进武汉市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措施研究 武汉市科委 市级 1万 工作 2004 2004主持人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 国家 4万 工作 2003 2005主持人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国家 1.5 万 工作 2003 2004主持人
土地整理融资 国土资源部国地中心项目 国家 4万 工作 2003 2004主持人
粮食安全保护模式研究 农业部软课题 国家 5.5万 工作 2003 2003主持人
湖北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省财政厅 省级 30万 工作 2003 2005主持人
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基地,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省级 1.5万 工作 20032005主持人
湖北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小康社会协调发展 省科技攻关项目 省级 1.5万 工作 2003 2004主持人
不同自然经济类型区粮食安全保护模式研究 农业部项目 国家 2万元 工作 2002 2003主持人
结构调整中的粮食安全与保护 校创新基金 校级 1万 工作 2000 2001主持人
(二)出版专著
书名 出版日期 出版单位 承担角色
中国生物质能原源开发利用探索性研究 2010年7月 科学出版社 第一作者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年度报告系列共四部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作者
中西部城镇化加速期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研究 2008年4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作者
粮食安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05年7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作者
湖北三农问题探索 2004年6月 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一作者
中西部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保护与永续利用问题研究 2003年1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二作者
农业产业化经营 2003年1月 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一作者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 2002年1月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三作者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实践 2000年11月 人民日报出版社 第二作者
(五)奖励与荣誉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授奖部门 奖励等级 奖项等级 排名
粮食安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09湖北省人民政府 省级二等奖1
警惕粮食问题再起风波 2004湖北省人民政府 省级一等奖1
新世纪湖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02湖北省科技厅 省级 三等奖 3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湖北省人民政府 省级 三等奖 1
陕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跨世纪战略研究 陕西省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省级 三等奖 2
新的历史阶段湖北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湖北省人民政府 省级 二等奖 4
生物技术发展与湖北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 2002武汉市人民政府 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等奖 2
指导学生获得2002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2003年3月 湖北省 省级 三等奖 1

㈦ 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奖励求职有用吗

这个肯定是有用的啊,表明你大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很不错的奖项

㈧ 荆楚理工学院的办学规模

截止2014年9月,学院设有18个教学系部,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11个。
院系设置一览表 院系名称数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工与药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思政课部公共体育部新农村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老龄产业学院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二级学院专业名称层次1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2印刷工程本科3物联网工程本科4化工与药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5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6制药工程本科7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9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11数字媒体技术本科12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本科13财务管理本科14人文社科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15广播电视编导本科16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17生物工程本科18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19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20小学教育本科21数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22应用物理学本科23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24商务英语本科25医学院口腔医学本科26护理学本科27艺术学院工业设计本科28音乐表演本科29视觉传达设计本科30环境设计本科31产品设计本科32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科33化工与药学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科34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专科35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36生物工程学院园林技术专科37数理学院数学教育专科38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科39人文社科学院语文教育专科40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科41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科42医学院护理专科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3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吴麟章、杨希雄。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有省级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 2 个。
省级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印刷工程;
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中印南方印刷实习实训基地;
省级实训基地 (2 个):湖北金龙泉集团有限公司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实训基地、中印南方印刷实习实训基地。
校级实验实训中心(7个):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化工与药学院实验室、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加工训练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计算机训练中心、医学院实验中心、印刷实验实训中心 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获评时间级别1 C语言程序设计 田原 2012 省级 2 生活中的C程序设计 任正云 2011 省级 3 医学遗传学 王学民 2009 省级 4 多媒体课件制作 李成银 2006 省级 5 网页设计与制作 杜华兵 2006 省级 6 病理学 石银珍 2006 省级 7 高等数学 李学银 2005 省级 8 写作 全展 2003 省级 9 课程与教学论 严 权 2013 校级 10 flash 陈志宏 2013 校级 11 有机化学 李文辉 2013 校级 12 英语演讲艺术 刘诺亚 2013 校级 13 基础英语 张 娟 2013 校级 14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李素若 2013 校级 15 食品营养学 王劲松 2013 校级 16 财务管理 王梅 2013 校级 17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 李卓群 2013 校级 18 微观经济学 尹作亮 2013 校级 19 声乐 杨庆 2013 校级 20 工程力学 杨红梅 2013 校级 21 食品工程原理 张喜才 2013 校级 22 自动控制 何习佳 2013 校级 23 数字电子技术 刘春玉 2013 校级 24 单片机接口技术 王寿槐 2013 校级 25 舞蹈基本功训练 刘晓静 2013 校级 26 解析几何 刘古胜 2013 校级 27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朱玉明 2013 校级 28 力学 周仙美 2013 校级 29 计算方法 孔君香 2013 校级 30 印刷色彩学 田学军 2013 校级 31 机械制图(本科) 王平 2012 校级 32 焊接方法与设备 彭硕 2012 校级 33 化工热力学 许维秀 2012 校级 34 模拟电子 王寿槐 2012 校级 35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严永松 2012 校级 36 计算机网络 伍孝金 2012 校级 37 离散数学 盛集明 2012 校级 38 大学物理 黄兴奎 2012 校级 39 线性代数 李学银 2012 校级 4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刘行坦 2012 校级 4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赵云芬 2012 校级 4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常维国 2012 校级 43 中国旅游地理 黄大学 2012 校级 44 旅游学概论 刘国炳 2012 校级 45 设计色彩 朱华欣 2010 校级 46 数字化印前工艺 田学军 2010 校级 47 电路 王军 2010 校级 48 外国文学(本科) 尚显成 2010 校级 49 现代汉语(本科) 王一玫 2010 校级 50 统计学 杜家龙 2010 校级 51 机械设计(本科) 蔡南武 2010 校级 52 生理学 李文忠 2010 校级 53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刘本武 2010 校级 54 园林艺术 李淑玲 2010 校级 55 计算机基础 田原 2010 校级 56 化工原理 许维秀 2010 校级 57 包装设计 熊礼梅 2010 校级 58 概率论(本科) 罗小兵 2010 校级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主持人年份1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田学军 2004 2 专科高级护理专业两段制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王承明 2004 3 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大专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陶谦 2006 4 国家技能紧缺型护理人才社区护理技能培养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探索 王前新 2006 5 高职化工类基础化学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教学实践的研究 李文辉 2006 6 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习龙 2006 7 本科层次嵌入式系统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田原 2008 8 湖北省地方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霍俊哲 2008 9 机械类专业工艺系列课程教学研究与教改实践 曹甜东 2008 10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新农村建设创业人才 王学民 2009 11 面向基层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周和银 2009 12 地方本科院校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工程观念的培养 许维秀 2009 13 面向基层的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陈洪友 2009 14 面向国家新农村战略,构建大学教育与社会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吴鳞章 2009 15 渗透于专业课程的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研究 左菊 2009 学生荣誉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涌现出“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刘芳艳,“扎根黔南山区支教、入选伦敦奥运火炬手”余恒菊,“湖北省就业创业先进个人”李新云,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省级特色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工艺。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研究平台3个,市级研究中心2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药物合成与优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中国农谷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研究平台(3个):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北省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校企共建牛磺酸技术研发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2个):荆门市化工资源信息研发中心、荆门市医药创新研究中心。 截至2014年9月,学校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各类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
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牛磺酸结晶工艺研究及产业化改造。 科学研究项目一览表(2009-2010)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级别年份1 牛粪有机菌肥的研制 方华舟 省级 2010 2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编制(2010R37) 梁小青 市级 2010 3 荆门市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开发(2010R37) 周良泽 市级 2010 4 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规范研究 许进军 校级 2009 5 荆门市创意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朱宗华 校级 2009 6 荆门市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丁建军 校级 2009 7 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董恩家 校级 2009 8 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教师绩效开发与激励体制 王学民 校级 2009 9 荆楚理工学院体育俱乐部半开放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龚云峰 校级 2009 10 草莓脱毒快繁的研究 范淑芳 校级 2009 11 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技术研究 刘善培 校级 2009 12 三七注射液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电生理学特性影响的比较性实验研究 李文忠 校级 2009 13 数控标准化油茶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 易庆平 校级 2009 14 新颖硒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张华新 校级 2009 15 荆楚理工学院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伍孝金 校级 2009 16 有机硅织物抗菌整理剂的研究 危想平 校级 2009 17 新型催化剂催化烯烃的环氧化研究 詹红菊 校级 2009 18 塑料口杯模具设计、制造与应用 王立强 校级 2009 19 饱和掺量下高效减水剂保水性能研究 黄绪泉 校级 2009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9月,馆藏纸质图书105万册,长期定购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电子图书40万种,电子期刊8000种,声像资料12600片(盘),数据库总容量达到5TB。 学术资源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双月刊),是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全国优秀栏目策划社科学报、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
《荆楚学刊》(双月刊),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㈨ 风笑天的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研究方法,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青年社会学,独生子女问题等。讲授的主要课程有《社会学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中国家庭与人口问题研究》等。 A著作与教材
已出版《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等4部学术专著,主编著作、教材5部,合著、参编著作、教材11部。
1. 《社会的印记》(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 《社会调查方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修订版)(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2);
4. 《新世纪中国社会学》(2006-2010),(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 《信息时代新青年议题:理论、政策与实务》(参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9. 《社会学》(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 《社会学导论》(第二版)(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1.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12. 《青年文化与价值观30年变迁》(参编),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8)
13. 《中国社会学发展30年》(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4. 《南京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参编),南京出版社,(2008)
15. 《全国高等院校社会学发展30年》(参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6.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家庭变迁》(参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17. 《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合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8. 《定性研究方法》(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19. 《社会研究方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0.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1.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2. 《简明社会学研究方法》(编著),华文出版社,(2005);
23. 《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主编),知识出版社(2004)
24. 《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5. 《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独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6.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7. 《社会学研究方法》(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8.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9. 《社会管理学概论》(参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0. 《中国婚姻家庭变迁》(参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31.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2. 《当代中国社会学》(参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3. 《社会学导论》(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4. 《社会学方法教程》(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5. 《蜕变中的中国家庭》(参编),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36.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37.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8. 《社会学》(主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4);
39.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自学考试指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0. 《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41. 《中国大网络全书·社会学》(参编),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1)
42.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3. 《透视社会的艺术-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独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44. 《社会学教程》(参编),华中师大出版社(1989)
45. 《新思维与大改革》(参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46. 《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参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47. 《当代社会调查科学方法与技术》(参编),工人出版社(1986)
48. 《调查研究知识手册》(参编),工人出版社(1986)
B学术论文
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北京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如:
1、《The changing lmages of Wowen──An Analyssis of the Contents of the Magazine Chinese Wowen》,《Chinese Ecation and Society》,May-June,1993年。
2、《我国社会学恢复以来的社会调查分析》,《社会学研究》,1989年4期。
3、《十年来青年问题社会调查的对象与内容》,《青年研究》,1993年7期。
4、《十年来青年问题社会调查的方法》,《青年研究》,1993年9期。
5、《变迁中的女性形象》,《社会》,1992年7期。
6、《优良问卷的标准》,《社会》,1989年7期。
7、《这样的调查不能反映客观现实》,《社会》,1987年5期。
8、《二加一家庭》,《光明日报》,1993年2月。
9、《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特征》,《社会学研究》,1992年1期。
10、《独生子女父母的生育意愿》,《人口研究》,1991年5期。
11、《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保障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5期。
12、《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分析》,《江海学刊》,1990年1期。
13、《独生子女对当前小学教育的影响》,《华中师大学报》,1991年3期。
14、《论问卷调查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华中师大学报》,1989年6期。
15、《什么是社会调查》,《青年研究》,1993年2期。
16、《问卷法》,《青年研究》,1993年5期。
17、《撰写调查报告》,《青年研究》,1993年5期。
18、《浅谈当前抽样调查的若干失误》,《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3期。
19、《论人的社会化之特点》,《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3期。
20、《当前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浅析》(上),《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89年4期。
21、《当前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浅析》(中),《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89年6期。
22、《当前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浅析》(下),《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0年1期。
23、《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89年(增刊)。
24、《父母眼中的独生子女》,《社会》,1991年7期。
25、《有关问卷设计的几个问题》,《统计与决策》,1987年5─6期。
26、《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与地位》,《福建论坛》,1995年5期。
27、《问卷设计在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福建论坛》,1989年4期。
28、《城市住房建设应考虑社会因素》,《开发》,1989年2期。
29、《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特定环境》,《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5期。
30、《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及原因分析》,《福建论坛》,1991年2期。
31、《独生子女家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5期。
32、《共处与分离: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形式初探》,《人口与经济》,1993年2期。
33、《论独生子女父母角色的特点》,《华中师大学报》,1993年2期。
34、《如何把社会调查做得更好》,《青年研究》,1993年12期。
35、《问卷调查中阻碍合作因素浅析》,《社会科学评论》,1986年8期。
36、《姓氏之争引起的思考》,《社会问题导报》,1986年16期。
37、《结婚为何成为爱情的坟墓》,《婚姻与家庭》,1986年9期。
38、《要为回答者着想》,《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6年6期。
39、《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分析》,《社会》,1986年4期。
40、《武汉青年工人婚恋情况调查》,《青年研究》,1985年2期。
41、《方法论背景中的问卷调查法》,《社会学研究》,1994年3期。
42、《近五年社会学方法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5年1期。
43、《他们信息世界的另一半》,《青年研究》,1995年第6期。
44、《偏见与现实: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社会学研究》,1993年1期。
45、《家庭及社区因素对小学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3期。
46、《社会调查方法还是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47、《城市居民闲暇生活质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3期。
48、《武汉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浙江学刊》,1997年3期。
49、《近十年来我国社会学实地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50、《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其再就业机会获得的关系》,《理论月刊》,1998年8期。
51、《社会学者的方法意识与方法修养》,《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52、《我们的方法水平可以打几分?》,《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3期。
53、《虚拟社会化与21世纪青年研究》,《青年研究》,1999年12期。
54、《十年来国内费孝通研究述评》,《江海学刊》,1999年5期。
55、《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6期。
56、《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于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1期。
57、《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与结构》,《社会学研究》,2000年4期。
58、《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59、《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
60、《城市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青年研究》,2002年第8期。
61、《生育政策与青少年教育》,《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9期。 1. 2012年,论文《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获得“北京陆学艺社会学基金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
2. 2012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个人)
3. 2011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本科精品教材”(个人)
4. 2011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个人)
5. 2008年,《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排名1/5)
6. 2007年,《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排名1/5)
7. 2007年,《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被评为南京大学精品课程;(排名1/5)
8. 2007年,《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个人);
9. 2007年,《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获得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个人);
10. 2007年,《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个人);
11. 2006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个人);
12. 2005年,论文“英克尔斯现代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获得江苏省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个人)
13. 2005年,《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实践》获全国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2/5)。
14. 2004年,《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实践》获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5);
15. 2003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第八届“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个人)
16. 2003年,“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一文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
17. 2003年,《社会学研究方法》获得江苏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
18. 2001年,《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获得湖北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个人)
19. 2001年,“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一文获武汉市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个人)
20. 2000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个人)
21. 1998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个人)
22. 1998年,获得华中理工大学1997-1998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个人)
23. 1998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11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0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个人)
24. 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个人)
25. 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个人)
26. 1996年,获得华中理工大学1996年度“华为奖教金”;(个人)
27. 1996年,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个人)
28. 1996年,“独生子女家庭社会特征”一文获《社会学研究》创刊十周年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个人)
29. 1995年,《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个人)
30. 1995年,《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获湖北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级(著作类)三等奖;(个人)
31. 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个人)
32. 1989年,在北京大学荣获“首届光华博士奖学金”;(个人)
33. 1987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首届严景耀奖学金一等奖”;(个人) 1. 2012年11-12月,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 2012年4月,日本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长崎大学,访问与出席学术会议;
3. 2012年3月,台湾淡江大学,出席学术会议;
4. 2011年3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出席国际老年学会“应对老龄化全球社会行动战略计划”理事会议;
5. 2011年10-11月,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访问学者;
6. 2011年11月,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出席两岸三地青年问题学术研讨会;
7. 2011年7月,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8. 2010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出席青年问题论坛
9. 2010年5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出席国际会议;
10. 2008年11月,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11. 2007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出席国际会议;
12. 2006年2月,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13. 2005年8月,美国费城,出席美国社会学协会年会;
14. 2004年11月-2005年9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15. 2004年3月,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16. 2003年12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口研究中心,出席国际会议;
17. 2003年8月,美国亚特兰大,出席美国社会学协会年会;
18. 2000年11-12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19. 2000年7-10月,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社会学系、阿拉巴马大学社会学系、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0. 1999年7月,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学系,合作研究;
21. 1999年6月,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出席国际会议;
22. 1998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3. 1998年12月,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访问学者;
24. 1998年11月,台湾辅仁大学,出席国际研讨会;
25. 1998年11月,澳门,出席国际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分会第四届年会;
26. 1997年8-10月,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7. 1994年10-11月,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访问学者;
28. 1990年9-11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人口研究中心,合作研究。

㈩ 王钊的主要研究成果

论文、教材
1.《ERP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年第3期。
2.《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年第2期。
3.《主成因分析法在财务预警中运用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年第12期。
4.《对用友ERP-U8使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会计版),《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第7期。
5.《对高校ERP实践教学的思考》,《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第12期。
6.《构建营运资产Excel模型 加强应收账款事前管理》,《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第3期。
7.《如何做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年第1期。
8.论文《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ation and sports Ecation被ISTP检索。
9.副主编《会计信息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10.副主编《会计电算化应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11.2011年,为“湖北省会计学会首届会计信息化知识竞赛”参与了湖北省会计学会编写的《湖北省会计信息化知识技能竞赛辅导材料》部分内容。
研究课题
1.2006年,主持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会计专业加强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建设研究》。立项编号20060130。结项文件:华师行字〔2007〕334号。
2.2009年,主持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立项编号2009071。结项文件:华师行字〔2011〕334号。
3.2007年,主持湖北省人口学会课题《湖北省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4.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教育研究》。获奖情况
1.获得学校2003—2004学年度教师教学工作优秀奖二等奖。
2.2005年、2006年、2008年,三次获得学校 “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
3.2008年12月在第九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上,论文《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研究》被评为二等奖。
对学生的指导
1. 2007年,指导学生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利用Excel模型构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并作为该项目的指导教师。2009年结项。
2. 2008年,指导学生成功申报了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湖北省企业ERP应用现状研究》》,并作为该项目的指导教师。2010年结项。
3. 2009年,指导学生成功申报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武汉市企业ERP应用现状研究》。2011年结项。
4. 2009年,指导学生科研论文《运用Excel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获2009年校级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阅读全文

与2010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