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3 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获奖奖金发放了吗
现在都2015年了 你应该去问问颁奖单位
Ⅱ 省级教学成果奖项有何用途
一封我的老母亲的来信,
译者:陈黎张芬龄
苦闷,苦闷是我的遗产,
这里连钟乳的分秒也停止了滴落。
以及他们分量极微的不相似。
透是别离;哈哈
Ⅲ 省教学成果奖能花钱买吗
一般情况下不能,但是……
Ⅳ 教学成果奖是指哪些
教育教学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员(包括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某一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行动研究和思维等一系列研究活动,获得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为论文、科研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
1、具有研究价值。
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具有科学性。
主要体现在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确,理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有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3、具有创新性。
课题反映新的内容,反映时代特点,反映新的视角,应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没有做过或做过却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具有可行性。
课题是否具备进行研究的主观与客观的条件。
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论水平、知识、能力、专长、经验、基础,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兴趣、资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广泛。
客观条件是指课题研究所必须的资料、设备、人员、时间、经费以及领导支持程度等因素。
扩展资料:
关于对教育教学成果注意事项
1、明确教育和教学的目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是为了获得几项证书,更是通过教育科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价值,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提高教育效率。
2、明确教育教学的对象。教师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必须以自身工作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避免脱离实际的“学术性”研究。
3、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在工作中培养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兴趣,自觉、积极地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活动。
4、使用科学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研究方法,用研究的眼睛观察平时的工作,避免脱离实际的研究。加强学习,注意观察、分析和思考,不断积累,加强沟通和讨论,及时反思和总结。通过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研究的规律和方法。
5、是持久的。教育研究不是短期行为,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生涯的全过程。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卓有成效,关键是要坚持,坚持发展。
Ⅳ 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证书及资金
没发,我们徐州市的就连2013年的省教学成果奖证书就没发,更别说奖金了。当然,省教育厅的证书早就寄发到各大市了。
Ⅵ 什么是教学成果奖
教学成果奖包含有很多的种类,有国家高等教育成果奖、省高等教育成果奖、省内基础教育容教学成果奖、市区县教育教学成果奖还有各级的赛课奖。
教学成果指自己独自撰写的教学论文,在县教科所或市、省级教研室组织的教学实验成果评比中获奖,发给教学成果证书。或是,从教科所申请教研课题,经自己的实践实验上报材料后被上级选上,发给教学成果奖证书的。
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
拓展资料:
申报材料:
1.反映成果的总结
2.教学成果鉴定书
3.视频
支撑材料:
1.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情况统计表
2.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情况
3.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
4.校际共享合作协议
5.承办省级及以上实验教学研讨会一览表
6.示范中心面向校际开放、共享的实验实训一览表
7.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批准文件
8.学生获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技术资质证书
9.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10.公开发表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11.出版及自编的实验教材
Ⅶ 江苏省职称评审中课件奖算教学成果奖吗
课件是不算的
Ⅷ 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是省级奖吗
不是,是地厅级奖。省级奖励严格的说必须是省政府奖
Ⅸ 蒋勇的获奖情况
第四届国家教委(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获得者;
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者;
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者;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
多项科研成果奖。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行业特色高校“三个导向”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1(集体,个人排名第六);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坚持素质教育,重视第二课堂,培养创新人才——数学教育中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2001,(集体,个人排名第一);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构建二位一体、六维驱动教学体系,提升大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2013(集体,个人排名第一);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构建“五环相扣”培养体系,以国际化视野提升研究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2015(集体,个人排名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立体化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数理综合素质,2013,(集体,个人排名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学术型、技能型、国际化”的多元化信息与计算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2013,(集体,个人排名第二);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高等数值分析,2014(负责人);江苏省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气象计算方法,2014(负责人);江苏省重点教材:数值分析与计算方法,2014(主编);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计算方法,2000,(集体,个人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