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序言

成果序言

发布时间:2021-06-22 22:22:50

① 序言怎么写

序言分为作者序、非作者序、译者序,不同主体序言的写法不同。

1、作者序:

(1)作者序是由作者个人撰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读者对象,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适用范围,对读者阅读的建议,再版书的修订情况说明,介绍协助编写的人员及其致谢等。

(2)它的标题一般用“自序”、“序言”或“序”,比较简单的作者序有时也用“前言”。当另有非作者撰写的序言时,为区别起见,可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

(3)翻译书的原作者专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标题用“中译本序”。作者序一般排在目录之前,如果其内容与正文直接连贯的,也可排在目录之后。

2、非作者序:

(1 )非作者序言是由作者邀请知名专家或组织编写本书的单位所写的序言,内容一般为推荐作品,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内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

(2)有时学生写作文集时,邀请老师或家长帮他们写序。它的标题用“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

(3)非作者序一般都排在目录及作者前言之前,如果是为丛书写的序,也排在丛书序之前.。

3、译者序:

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的也包括翻译过程中的某些事务性说明,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内容比较简单的也可以“译者前言”或“译者的话”为标题,一般排在目录之前。

(1)成果序言扩展阅读:

序言与绪言的辨析:

1、范畴不同:

(1)前言(即序言):

序言古称“序”或“引”,也叫序文、叙言、叙文、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以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它是一篇相对独立的文章,应该隶属于应用文的范畴。

(2)绪言:

绪言也叫绪论、导言,是学术著作开头说明全书宗旨和内容等的部分。它隶属于作品本身,不可独立于作品之外。

2、外延不同:

(1)序言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可用于文学作品,如《〈呐喊〉自序》,也可用于学术著作,如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序》。

(2)绪言只能用于学术著作。有时学术著作可以兼有序言和绪言,序言在前,绪言在后,功用不同,各司其职,如《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就是篇前有前言(即序言),篇首有绪论(即绪言)。

3、从作者来看:

(1)序言可以由原作者自己来写,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也可以请别人来写,如孙中山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绪言则一定要由作者本人来写,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J补:自序,他序)

4、从内容上看:

(1)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的内容可作说明,也可不作说明,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就未涉及《指南录》的内容;

(2)导言必须用主要篇幅介绍正文的内容要点。(序言内容可涉及可以不涉及,绪言必须涉及)

5、从表达方式上看:

(1)序言的写作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均根据写作目的的需要来决定,甚至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序言》以议论为主,《胡同文化》则以说明为主,房龙的《〈宽容〉序言》则以平静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寓言故事,《〈呐喊〉自序》就运用了记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绪言一般侧重说明,多用介绍性的语言,如《物种起源》导言。(序言表达方式多样不固定,绪言多为介绍,固定为记叙和议论)

6、从与原作的关系来看:

(1)序言是原作之外的文章,去掉序言,原作仍可独立;

(2)绪言是原作的一部分,去掉绪言,著作就不完整。(序言在书文其外,绪言是书文的必构成分)

7、从在原作品中所处的位置来看:

(1)序言一般放在原作前面;

(2)绪言只能放在卷首正文前。如中学教材《物理》、《化学》的第一章《绪言》。

② 前言怎么写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

5、前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长,太长可致读者乏味,太短则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000~5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一般掌握在200~250字为宜。

(2)成果序言扩展阅读:

包含内容

1、说明论文的主题、范围和目的。

2、说明本研究的起因、背景及相关领域简要历史回顾(前人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尚未解决?目前进展到何种程度?)。

3、预期结果或本研究意义。

4、引言一般不分段,长短视论文内容而定,涉及基础研究的论文引言较长,临床病例分析宜短。国外大多论文引言较长,一般在千字左右,这可能与国外内数期刊严格限制论文字数有关。

③ 毕业论文序言怎么写,包括那些内容

你毕业论文所要研究的东西是什么?从理论上说,你的研究目的
现实意义,是从实践上说研究目的,也就是你所研究的东西能不能应用于实践中
可以先简单介绍,你所研究东西的,背景,前人的研究成果,你研究的创新点,对理论实践将会有怎么的影响,就差不多了
不知你学什么方面的.以上我个人结合本学科的理解,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④ 求成果展示活动前言和结束语部分的点睛诗句

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唐】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陈章甫【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⑤ 论文前言怎么写

之一: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相对消沉。这种消沉是必然的历史过程?笔者认为,只要其植根的社会载体没有消亡,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关系到现代及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的问题,关系到人类如何从历史遗产中吸取营养以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之二:通过探究以西方现代休闲体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现代瑜伽等体育形式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文化精神,来考察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现代价值,发现它既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同时又蕴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价值。因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之走向现代有其内在的逻辑根据。不仅如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现代发展本身亦将为西方身体文化走出异化的困境、重塑现代身体文化价值提供了精神资源。
之三: 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现实,意味着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欲谋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尽快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应该说,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现代化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更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本文将立足于现代主流体育文化的视野,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独特的文化品格、精神价值及其先天蕴含的现代性价值元素进行考察,以探究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之走向现代的可能性。

⑥ 高分求一篇团日活动成果集的前言

生活,是一支感恩的歌。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可是现今的有些大学生,却在标榜个性的张扬中热衷于时尚风潮,视埋头苦读为痴傻,笑上台表演为爱现。他们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他们埋怨社会的不公,学校的不公,人情的不公。他们畏惧昨天的历史,今天的拼搏,明天的挑战,却只想永远缩在某个怯弱的角落构筑他的理想王国。然而,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却是那般脆弱,一次考试的失利,一段恋情的告终都有可能让他们以生命作为失败的代价。

这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悲。这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思考:今天的大学生是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却越来越不懂事?面对一点点挫折,就那么轻易,那么草率地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这究竟是为什么?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是的,正是因为一次次习惯与世故让他们迷失了灵魂最深处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

一只芦笛没有理由吹嘘它的圆润悠扬,是多情的少年赋予它歌喉,本来它只是阴森竹林中细细的一段。接受着高等教育的我们也没有理由指责社会的不公,而自己却在虚无荒废中度过;安逸生活着的我们更没有理由埋怨父母的罗嗦,而自己却在“言所欲言”;失败受挫的我们更没有理由无视国家学校家庭的培养,而随意轻生。我们应懂得感恩,正是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父母的血泪辛酸换得我们的幸福安康。世事如棋,人生如画,感恩在生命的张缓急迟中产生;岁月似衡,心灵似秤,感恩在生命的矛盾对立中深化。我们需要感恩之心,我们呼吁感恩之行。

让我们唤起感恩的心:感谢自然,让明月照亮了夜空,让朝霞捧出了黎明,让春光融化了冰雪,让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社会,使物质日益丰富,使教育普及全民,使人才拥有舞台,使人民安居乐业;感谢他人,是母亲赐予我生命,是朋友给予我友情,是恋人带给我温存,是老师传授我知识。

心存感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感恩永远,我们的生命在超然中腾升。

⑦ 论文的引言怎么写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论文的引言,也称为“导言”“序言”。通常置于论文前面,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进行初步的介绍,通常是一段或数段短文。通俗地讲,论文的引言就是论文的开场白。通常,论文的引言要涵盖如下数点:本论文研究背景是什么?本论文要说明什么问题?本论文的研究拟采用什么方法?其设计的方法是否的合理?可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读者能否论文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引言。

好的引言要遵循几条规则:

(1)引言要尽可能清楚地给出论文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2)为方便读者理解,引言应简要回顾相关文献中的工作;

(3)引言应明确指出采用的研究方法,必要时还应指出采用该特定研究方法的原因;

(4)引言应陈述主要的研究结果;

(5)引言应指出由研究结果得出的主要结论。不要给读者留悬念,要让读者清楚知道论文作者开展这一科研工作的思路。

⑧ 怎么写文章的引言

引言应含概的内容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

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

⑨ 文章中如何添加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绪论、导论等。引言是论文的开头,其作用在于说明写作论文的理由、目的、意义,以引起读者注意,并自然地引出正文。

引言有别于论著的序言。论著的序言可以用来说明成书经过、编写宗旨和体例,也可以对全书进行评介等。序言的作者或是本书作者,或是他人。引言的作者只能是论文的作者。

引言也有别于摘要。摘要主要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什么创新成果;引言主要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课题研究;预期达到什么目标。

1.引言的内容

一般科技论文的引言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l)缘起目的。说明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动机是什么,这项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2)历史背景。介绍前人在本课题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绩,尚存在哪些问题。

(3)内容方法。介绍研究方案,包括技术路线、实验方法、手段、成果等。这些内容只需扼要地提一下,因正文中要作具体论述。

2.引言写作的方法

(1)引言的起句要紧扣论题,吸引读者。如论文《永平地下水除砷净化的研究》的引言开头是这样写的:“全世界都对饮用水水质问题十分关注,许多文献报道了某些特定地区与砷有关人民健康的问题。一些地区的地方性慢性流行病的发生与供水含砷相关性的研究证明:色素沉着、黑足病、角化病、各类心血管症往往是砷的毒性效应所致。”这段话综述了文献的研究成果,即含砷的饮用水严重损害人民身体健康。这一写法起到了开宗明义的作用,即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所在。

(2)引言要明确研究的范围。这样可限制论述的范围,并有助于读者了解论文与自己的关系,有所取舍。如论文《煤尘污染浓度数值模式的初步研究》的引言中写道:“本文就无反射型模式的推导及其参数的选取进行初步研究”,明确了论文研究的范围。有的论文在引言中告知研究成果的适用对象:“本文所研究的几种余热的利用装置,主要适应于中型氮肥厂使用。”这样可避免误导读者。

(3)引言要恰当介绍背景。论文中的背景有课题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历史背景主要交代课题的由来。理论背景主要交代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根据。在介绍这两方面的内容时,应注意分清前人的成果与自己所做的工作,不要混为一谈。

(4)引言要扼要介绍研究的方案。这是指研究采用的实验方法或实验途径,有助于读者了解论文的内涵。不过,这方面的内容在正文中要作详述,这里只需指明即可。

(5)在文字上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解释;不要过多地诠释基本理论;不要推导公式,更不要引述公知公用的知识。

⑩ 最后的沉思的序言

另外的人则专心致志地围绕这个问题,从中引出所有能够引出的结果。彭加勒本人则属于前一种类型。法国数学家、彭加勒的传记作家达布(G.Darboux)谈到彭加勒这一特点时说:“他一旦达到绝顶,便不走回头路。他乐于迎击困难,而把沿着既定的宽阔大道前进、肯定更容易到达终点的工作留给他人。”在天文学方面,彭加勒的主要工作有三项:旋转流体的平衡形状(1885年);太阳系的稳定性,即几体问题(1899 年);太阳系的起源(1911 年)。彭加勒在这些问题上的解决方法在当时十分先进,以致在40 多年后,还没有几个人能够掌握他的这一锐利武器。他的早期研究成果汇集在专题巨著《天体力学的新方法》(三卷本,1892、1893、1899 年)中,这部巨著被认为是开辟了天体力学的新纪元,可与拉普拉斯(P. S. M. de Laplace)的《天体力学》并驾齐驱。接着该书的是另一部三卷本著作《天体力学教程》。稍后又有讲演集《流体质量平衡的计算》和一本历史批判著作《论宇宙假设》。达布在评价彭加勒的这些工作时说:“在50 年间,我们生活在著名德国数学家的定理上,我们从各个角度应用、研究它们,但是没有添加任何基本的东西。正是彭加勒,第一个粉碎了这个似乎是包容一切的框架,设计出展望外部世界的新窗户。”
彭加勒讲授物理学达20 年以上,结果使他成为理论物理学所有分支的第一流专家。他特别偏好光理论和电磁理论,研究了三维连续统的振幅,弄清了导热问题以及势论方面的电磁振荡问题,论证了狄利克雷原理。值得指出的是,彭加勒对物理学革命作出了直接贡献。由于他的建议,客观上促成贝克勒耳(H.Becquerel)于1896 年发现了放射性。是他的推动,使洛伦兹《H.A.Lorentz)于1904 年提出了完整的经典电子论。彭加勒是相对论的先驱。早在1900 年之前,他就掌握了建造相对论的必要材料:他于1895 年第一个提出尝试性的建议,认为象相对性这样的原理应该是必要的;1898 年,又是他第一个讨论了假定光速对所有观察者都是常数的必要性,同时还讨论了用交换光信号确定两地同时性的问题。他在1904 年还惊人地预见了新力学的大致图象。尤其使人赞叹的是,在1904 年后期到1905 年中期,彭加勒给洛伦兹写了三封信,其中在第三封信中完成了洛伦兹变换形成一个群的证明。
3 这三封信的思想后来写在《论电子动力学》(1905 年6 月5 日发表了缩写本,全文于1906 年发表。需要说明的是,爱因斯但的狭义相对论论文是1905 年9 月发表的)一文中,为了符合在具有确定的正规度■的“四维空间”中的不变量理论,他首次使用了虚时间坐标。这正是阂可夫斯基(H.Minkowski)1908 年把狭义相对论数学化的思想精髓。1911 年的索耳未(Solvay)物理学会议使量子论越出了德语国家的国界,大大激励了彭加勒的敏锐思想,促使他在临终前的半年时间内,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速度从事这项困难的研究,写出了长篇专题论文和一篇评述性文章,在学术界(特别是在英国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量子论的传播和发展中作出了新贡献。此外,彭加勒在20 世纪开头就洞察到物理学危机,并对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他认为,物理学危机是物理学发展的必经阶段,它预示着一种行将到来的变革,是物理学革命的前夜,因此它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他正确地指出,要摆脱危机,就要在新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重新改造物理学,使力学让位于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他一再肯定经典理论的固有价值,针锋相对地批判了“科学破产”的错误观点,对科学的前途充满信心。这些论述,对物理学家清醒地认识物理学面临的大变革形势,澄清一些风靡一时的糊涂观念不无裨益。
彭加勒对科学和数学的哲学意义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于1902、1905和1908 年先后出版了《科学与假设》、《科学的价值》和《科学与方法》。在他逝世后的第二年,勒邦(G. Le Bon)集其遗著编辑出版了《最后的沉思》(1913 年),这是彭加勒所期望的第四本科学哲学著作。彭加勒的这些著作被译成英、德、俄、西班牙、匈牙利、瑞典、日、中等文字,几乎传遍了整个世界。
在科学哲学上,彭加勒继承了马赫(E. Mach)和赫兹(H. Hertz)的传统,汲取了康德(I. Kant)的一些思想,并通过对他的科学研究实践的总结和对当时科学成就的深思,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新思想。彭加勒是约定主义的创始人,他本人是一位温和的约定主义者。他承认科学的目的是寻求真理,即使科学原理(有别于定律)也要由实验来最终裁决,因为实验是真理的唯一源泉。他充分肯定了科学的固有价值,认为科学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在科学理论的更迭中,真关系将通过溶化在更高级的和谐中而得以保留。这完全是科学实在论即唯物论的态度。彭加勒通过对科学的哲学反思看到,无论是康德的先验论,还是马赫的经验论,都不能说明科学理论体系的特征,为了强调在从事实过渡到定律以及由定律提升为原理时,科学家应充分享有发挥能动性的自由,他提出了约定主义。彭加勒认为,在数学及其相关的学科中,可以看出自由约定的特征。约定是我们精神自由活动的产品。我们在所有可能的约定中进行选择时,要受实验事实的引导;但它仍是自由的,只是为了避免一切矛盾起见,才有所限制。约定主义既要求摆脱狭隘的经验论,又要求摆脱先验论,它反映了当时科学界自由创造、大胆假设的要求,在科学和哲学上都有其积极意义。彭加勒的约定主义和马赫的经验主义是逻辑经验主义兴起的哲学基础,因此彭加勒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始祖之一、彭加勒也是一位热情的理性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
彭加勒对科学方法论问题也有专门研究。关于假设、科学美。简单性原则、事实的选择、直觉与发明创造,他都有精彩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彭加勒还兴趣十足地探讨了物理学理论的形式和系统的特点,也涉及发现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在数学哲学上,彭加勒在发现了数学悸论的情况下复活了直觉主义,并且形成了广泛的运动,他的立场使他成为数学直觉主义学派的先驱。他批判了罗素(B.Russell)、皮亚诺(G.Peano)等人为代表的逻辑主义和以希尔伯特(D.Hilbert)等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但也不是完全排斥它们。
毋庸讳言,彭加勒的科学哲学思想并非完美无缺,但是确有许多东西值得借鉴和汲取,我们相信,聪明的读者肯定会以公允的态度正确对待这一历史遗产。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彭加勒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他在论证自己的哲学观点时,不仅大量引证了他所精通的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方面的材料,而且也旁及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生理学、心理学等领域,他所掌握的材料的丰富绝非纯粹哲学家所能企及;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哲学头脑的科学家,他研究、探索的问题,往往超出了一般科学家的视野。由于他具有如此优越的条件,所以在他的有关论述中,不时迸发出发人深省的思想火花,其中有些论点可以当之无愧地列为人类的思想财富。难怪爱因斯坦称他为“敏锐的深刻的思想家”。
1912 年7 月17 日,彭加勒在久病之后,因栓子(堵塞血管使血管发生栓塞的物质)而十分突然地去世了。在茫茫的夜空中,一颗“智多星”陨落了!这颗“智多星”曾发出了他所能发出的熠熠光亮,即使在坠入大地之前,也要把最后一道余光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间。1912 年初,彭加勒还在思考一个新数学定理,这就是把狭义三体问题周期解的存在归结为平面的连续变换在某些条件下不动点的存在问题。他感到自己没有精力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便一反通常的习惯,把这篇“未经深究和修改的论文”寄给《数学杂志》请求发表,希望它能把其他人“引到新的、未曾料到的路线上”。同年春,彭加勒再次患病,但他还是顽强地工作着。4 月,他在法国物理学会的一次讲演中又谈到他冥思苦想的量子论问题,他要求人们不要为推翻根深蒂固的旧见解而烦恼。在当月发表的评述性文章中,他明确指出:“把不连续引入自然定律”,“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观点能够成立”,“自牛顿以来,自然哲学所经历的最引人注目的革命可能就在其中”。他甚至大胆地猜测,量子跃迁也适合于宇宙万物,宇宙会突然地从一个状态跃迁到另一个状态,但是在间歇期间,它依然是不动的。宇宙保持同一状态的各个瞬时不再能够相互区别开来,这将导致时间的不连续变化,即时间原子(atomof time)。彭加勒在临终前三周,即1912 年6 月26 日,又抱病在法国道德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最后一次公开讲演。他说:“人生就是持续的斗争”,“如果我们偶尔享受到相对的宁静,那正是我们先辈顽强地进行了斗争。假使我们的精力、我们的警惕松懈片刻,我们就将失去先辈为我们赢得的成果。”他还指出:“强求一律就是死亡,因为它对一切进步都是一扇紧闭着的大门;而且所有的强制都是毫无成果的和令人憎恶的。”
彭加勒的一生就是自由思考、持续斗争的一生。可是,彭加勒本人及其思想曾被不少人误解和曲解。长期以来,在前苏联、东欧。日本和我国的许多出版物中,彭加勒竟被描绘成在科学史上“兴风作浪”的反面人物,他就哲学问题所发表的见解也被斥为“唯心主义的胡说”,“任何一句话都不可相信”。当我们用事实①拭去他脸上厚厚的油彩和尘埃时,难道不应该作一点历史的沉思吗?《最后的沉思》法文原版于1913 年出版。1963 年,在美国纽约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数学和科学:最后的论文》。中译本按英译本译出。彭加勒的这部遗著收录了彭加勒在最后的科学生涯中就数学和科学以及它们的哲学所发表的九篇文章讲演,其中包含着他的一些值得注意的见解。《规律的演变》一文就自然规律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空间和时间》讨论了相对性问题;《空间为什么有三维?》对这个问题作了新颖的解释;《无限的逻辑》讨论了罗素的类型理论;《数学和逻辑》分析了实用主义和康托尔主义对数学在逻辑中的作用的见解,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量子论》是作者临终前不久写的一篇评述性文章,论述了量子论及其应用,阐述了作者独到的观点;《物质和以太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世纪之交物理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最后两篇《伦理和科学》及《道德联盟》论述了伦理和科学的关系,说明了科学在道德教育中的重大作用。这些文章和讲演文笔流畅、
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值得对科学与哲学有兴趣的读者一读,对从事科学史、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研究的同志,尤其有参考价值。

阅读全文

与成果序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