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目前在医学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有那些
万方数据库,一查便知道了。没有最前沿,只有更前沿。
医学领域太广了,包括预防医学。所以实在太多,您还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方向性的去研究更为实际些。
㈡ 张连舫医学成就有哪些
张连舫率先应用生物技术与中医结合治疗各类抽动、多动、脑瘫等发育行内为疾病临床诊疗,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出国学术交流期间,张连舫教授深刻体会到国外先进技术的优越及自身技术的不足之处,率先将国外先进的科研治疗理论带回国内,结合自身四十年的临床经验,进行科研攻关,将我国传统中医和国外生物技术结合在一起,在临床应用取得突出成果,引领我国发育行为疾病在病因、病理、临床治疗从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治疗儿童发育行为疾病诊疗方面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同时张教授为全军儿童癫痫生物研究所、省矮小症研究中心、省(全军)儿童 早期评估干预中心成立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众多儿童发育行为疾病诊疗权威机构的中坚力量。
㈢ 中国医学成就
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就有很高成就,
有了医学分科;扁鹊提出了四诊法;《内经》提出了病理学说。秦汉时期医学有重大发展,“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刊《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实的药物学著作,
被译成多种文字 。
1)商周医药学
①商和西周时期,已有较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②甲骨文中所见的疾病有数十种,包括眼、耳、口腔、肠胃等各种分科。
③商代遗址中还出土了石贬镰等医疗用具。
(2)秦汉医学
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②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③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④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和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A.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
B.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3)隋唐医学的进步
①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②李时珍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㈣ 如何将临床医学成果转化为论文及专利
第一,诊断或治疗方法在中国无法申请专利保护(根据专利法25条)。
第二,药物配方方面的创新点可以申请发明专利。
第三,医疗器械可申请专利,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均可考虑。
㈤ 中国在医学上诞生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1、脊髓灰质炎系列疫苗的研制及应用:让脊灰与中国儿童绝缘
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域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这是继全球消灭天花之后,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又一伟大业绩。
由于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广及免疫规划策略的实施,自1994年10月以来,全国未有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报告,曾被医学界称为“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杀手”的小儿麻痹得到有效控制。
2、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向恐惧和绝望宣战
麻风病,一个曾经让人谈之色变、闻风丧胆的重大传染病,如今已难觅踪迹。1957年,为防治在我国多地大面积流行的麻风病,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了皮肤病研究所,根据我国麻风病流行情况,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密切结合。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符合我国麻风病流行情况的防治策略、技术和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果。
3、根治绒毛膜上皮癌化学疗法的创建与推广:从死亡率90%到治愈率90%的颠覆性突破
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带领团队对绒癌耐药机制、耐药标志物筛查和耐药逆转等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对耐药与危重病例的治疗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使耐药及危重绒癌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完全缓解率达70%以上,治疗效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4、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
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5、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救治体系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国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近60年来,随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创建和发展,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防治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阜外医院几代人对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体系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科技网-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 十大科技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㈥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成功必备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的复习过程是漫长的、艰辛的、有些考生能在这种煎熬中坚持着,有些考生却选择了放弃。对于参加临床医学检验考试的考生来说,有扎实的基础固然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首先要求我们有韧性,要有小强打不死的态度和精神,学会在高潮中享受成就,在低潮中享受人生,能屈能伸是很好的品质。无论在刚开始做模拟题的不堪入目的分数,还是背了一遍又一遍可是永远也分不清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面对这些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被打击,不要失去信心。
另外有耐性也是临床医学检验考试成功的关键医学|教育网。在复习的过程中,面对如此枯燥的知识点,其实是很考验一个人的耐性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坚定信念,并一根筋的坚持下去,相信胜利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㈦ 临床医学专业最大成就是什么
主任医师,教授,业内专家。越老身价越高。
㈧ 举例现代科学技术在医学上的成就
电除颤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呼吸器等医疗仪器不断改进,使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诊断技术的发展。W.C.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到20世纪初 X射线诊断便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
最初用于观察骨骼状态,1906年借助铋糊检查胃肠运动,以后又改用钡餐、碘油等进行 X射线造影。此后重要的诊断技术进展有:心电图(1903)、梅毒血清反应(1906)、脑血管造影(1911)、心脏导管术(1929)和脑电图(1929)。
50年代后期,生物医学工程学成为独立学科,除人工脏器外,尚研究人工关节、假肢,人工感官等。60年代激光应用于临床。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首先用于眼科。
科学技术决定先进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是一个由劳动者、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过程的组织管理等各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某一时代特定生产力的先进性质要通过系统中每个要素的先进性质反映出来。劳动者由"体力型"转变为"知识型"标志着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提高。
其次,科学技术决定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在20世纪以前,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往往是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的,即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当代,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超前性。
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科学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等方面,使得生产力向越来越广的先进领域发展。
(8)临床医学成果扩展阅读
科学技术为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㈨ 吴军的医学成果
曾受多家着名专业医疗机构与社会团体邀请,在中东部等省份皮肤病高发地区巡诊,受到当地百姓与领导的高度好评,并积累了宝贵的临床资料,参加多项国家医学课题的研究,并获基金2项。曾赴加拿大医学院深造进修,并将多项国外先进治疗技术引进国内。曾多次受美国临床药物治疗学协会邀请学术交流,其中医药对皮肤病治疗的作用等理论见解受到美国学者的重视。
㈩ 目前医学科技,有哪些新成就
医学科技新成果
外科博士严佶祺首次提出肝脏热缺血耐受极限为确定肝移植最佳时机提供理论依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博士严佶祺在导师李宏为教授指导下进行的“大鼠心脏停搏供体肝脏移植的研究”,获2000年度《香港外科医学院杂志》最佳论文奖,文章首次提出移植肝脏热缺血耐受极限为45分钟。
严佶祺博士的研究重点是对供肝遭受心脏停搏这一热缺血现象损伤的机制,目的在于了解心脏停搏后肝脏移植手术所能耐受的缺血极限。他对5组大鼠进行了原位肝移植,供者心脏停搏时间范围分别是0、15、30、45、60分钟。在对上述时间中大鼠肝移植病理变化、肝功能和受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后发现,热缺血45分钟后25%的受体大鼠成活一周以上,由此提出肝脏热缺血的极限为45分钟,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为在临床进行人体肝移植手术中较好地把握供肝热缺血时机,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提出了理论依据。
(汪敏)
郝钦忠新灸法治多种病症
四川汉源梨城回春堂疑难病诊所郝钦忠,在应用传统医药的灸法基础上,研制新法新药,治疗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妇科疾病,获得较好疗效。
灸法治病,大多用来治疗寒类疾病。而郝钦忠的灸法治疗因配以多种药物,因而增加了疗效。其药物多用中草药制成,针对不同病种,或清热散毒、行淤止痛,或软坚散结、祛风止痒,或清热凉血、止痛通经。
郝钦忠的灸法治疗另一特点是不需取穴治病,病人可自己在病位熏灸治疗,使灸药之力透达至病处,且不扎针进入人体,方便了患者,特别适用于山区野外作业的人、登山旅游的人在遇到扭伤、跌打伤、过敏及寒症、痹症使用,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在家自我保健也很方便。
目前郝钦忠的灸法主要用于治疗晕痛病、胃肠肝胆气滞血淤及风寒湿淤的痹症,如头晕、头痛,头面五官疼痛,胃肠气滞胀痛,妇女经期疼痛,迟经、闭经等。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