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开局成果

开局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21 14:45:52

『壹』 思想建党,强势开局学习心得体会

为检验局党员干部参加县“思想建党、强势开局”专题培训班学习成果,扎实推进我局学习教育活动工作,2月23日下午,县人社局召开“思想建党、强势开局”学习心得交流会,局机关及二级机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立波主持。

『贰』 十一五的成果有什么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落实情况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提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官方数据显示,中国2006-2009年GDP增速分别为11.6%,13%,9.6%,9.1%。2010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1.1%。

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官方数据显示,“十一五”前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6%。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

居民可支配收入:2006-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1759元,13786元,15781元,17175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3587元,4140元,4761,5153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高等教育:2006年,全年在学研究生110万人,在校本专科生1739万人;2009年,全年在学研究生140.5万人,在校本专科生2144.7万人。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目前,“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已提前实现

我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2009年以来,12个区域规划先后上升到国家层面;中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增速一举超过东部,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在缩小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

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十一五”,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十一五”规划甫一开局,“三过”问题——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就开始考验国民经济。此后,通货膨胀以及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次第登场。最严峻的考验在“十一五”的第三个年头出现。2008年,近百年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突然袭来,猛烈冲击着正在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快车。一时间,外贸出口大幅度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百姓就业压力陡增……从“过热”到“过冷”似乎没有过渡,中国发展的势头急转直下。

接踵而至的困难,把传统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速度与质量,通胀与通缩,消费与投资……一对对矛盾轮番凸显,考验着中国经济会不会陷入大起大落的困境,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不能把国民经济成功带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更考验着全党上下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09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

这就是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的成绩单,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交出的考试卷。

统筹东中西部共同发展,我们取得巨大进步

科学发展就要统筹协调。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无疑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东部毫无疑问是领跑者。但是,东部的一花独放换不来全面的小康社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5年来,统筹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展现了百花齐放的春光。

在满园春光中,西部大开发是最美丽的风景。承继了“十五”发展好势头,西部大开发加速向前推进。5年中,近70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开工,投资额1万余亿,项目覆盖交通、能源、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加上“十五”,西部经历了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一个崭新的西部在崛起。在西部大开发迎来10周年的时刻,中共中央召开了西部开发工作会议,为西部的下一个10年描绘了宏伟蓝图。

占中国版图2/3的西部在巨变,中部和东北也紧随其后。2007年,国务院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及确立了“四基地一区”的目标定位。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东北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振兴的高度和起点。中部也没有落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2009年,国家又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明确了中部崛起的工作目标和进度。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从来没有像“十一五”时期这样精彩纷呈。2009年以来,国务院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先后将12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已成中国经济三大引擎,沿海有串串明珠,西部有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三大重点经济区,中部有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东北有长吉图、沈阳经济区……一时间东西呼应,南北互动,区域经济网络越编越密,协作形式越来越多。

“十一五”区域经济硕果累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一步步在缩小。到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增速一举超过了东部,这是前所未有的。2009年,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7.3%,比2005年提高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2.1%,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走在东部的前面。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们付出真诚努力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5年里,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攀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中国的就业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从2006年的7.64亿人增加到2009年的7.7995亿人。随着一批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而得到很大的改善。到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超过4亿、新农合8.3亿,覆盖面超过12亿。

也许数字是抽象而枯燥的,但它确实记录着进步:2006—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45.5%下降到41.0%。

毕竟生活是彩色的,它能让我们把总量还原到个体:越来越多的人圆了自己的“轿车梦”,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5年翻番毫不费力;手机几乎成为各个阶层居民的生活必备品,移动电话用户2006年末为4.6106亿户,到今年上半年已突破了8亿户。尽管许多城市居民饱受高房价的困扰,但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在扩大、市民居住环境在改变,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我们离环境友好型社会差距还甚远,但5年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取得巨大的综合效益,为我们争取了越来越好的水环境和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

走过“十一五”,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700美元,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即将走进“十二五”,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还要继续艰难前行,实现“国富民强”的美好未来还要继续努力奋斗。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目前,“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已提前实现

我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2009年以来,12个区域规划先后上升到国家层面;中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增速一举超过东部,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在缩小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

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十一五”,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十一五”规划甫一开局,“三过”问题——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就开始考验国民经济。此后,通货膨胀以及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次第登场。最严峻的考验在“十一五”的第三个年头出现。2008年,近百年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突然袭来,猛烈冲击着正在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快车。一时间,外贸出口大幅度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百姓就业压力陡增……从“过热”到“过冷”似乎没有过渡,中国发展的势头急转直下。

接踵而至的困难,把传统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速度与质量,通胀与通缩,消费与投资……一对对矛盾轮番凸显,考验着中国经济会不会陷入大起大落的困境,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不能把国民经济成功带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更考验着全党上下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09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

这就是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的成绩单,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交出的考试卷。

统筹东中西部共同发展,我们取得巨大进步

科学发展就要统筹协调。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无疑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东部毫无疑问是领跑者。但是,东部的一花独放换不来全面的小康社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5年来,统筹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展现了百花齐放的春光。

在满园春光中,西部大开发是最美丽的风景。承继了“十五”发展好势头,西部大开发加速向前推进。5年中,近70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开工,投资额1万余亿,项目覆盖交通、能源、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加上“十五”,西部经历了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一个崭新的西部在崛起。在西部大开发迎来10周年的时刻,中共中央召开了西部开发工作会议,为西部的下一个10年描绘了宏伟蓝图。

占中国版图2/3的西部在巨变,中部和东北也紧随其后。2007年,国务院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及确立了“四基地一区”的目标定位。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东北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振兴的高度和起点。中部也没有落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2009年,国家又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明确了中部崛起的工作目标和进度。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从来没有像“十一五”时期这样精彩纷呈。2009年以来,国务院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先后将12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已成中国经济三大引擎,沿海有串串明珠,西部有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三大重点经济区,中部有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东北有长吉图、沈阳经济区……一时间东西呼应,南北互动,区域经济网络越编越密,协作形式越来越多。

“十一五”区域经济硕果累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一步步在缩小。到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增速一举超过了东部,这是前所未有的。2009年,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7.3%,比2005年提高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2.1%,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走在东部的前面。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们付出真诚努力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5年里,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攀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中国的就业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从2006年的7.64亿人增加到2009年的7.7995亿人。随着一批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因此而得到很大的改善。到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超过4亿、新农合8.3亿,覆盖面超过12亿。

也许数字是抽象而枯燥的,但它确实记录着进步:2006—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45.5%下降到41.0%。

毕竟生活是彩色的,它能让我们把总量还原到个体:越来越多的人圆了自己的“轿车梦”,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5年翻番毫不费力;手机几乎成为各个阶层居民的生活必备品,移动电话用户2006年末为4.6106亿户,到今年上半年已突破了8亿户。尽管许多城市居民饱受高房价的困扰,但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在扩大、市民居住环境在改变,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我们离环境友好型社会差距还甚远,但5年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取得巨大的综合效益,为我们争取了越来越好的水环境和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

走过“十一五”,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排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700美元,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即将走进“十二五”,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还要继续艰难前行,实现“国富民强”的美好未来还要继续努力奋斗。

『叁』 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哪一年

十四五指的是2021-2025,开局之年是是2021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同时,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肆』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取得的科技成就是什么

十二五开局之年也就是2011年,国内首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SAR”测图系统研制成功,至此,我国可成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从万米高空获取高分辨率测绘数据,及时动态监测地理国情

『伍』 以开局为题 作文500

话题五:

下棋是很有讲究的。好的开局,对于及时把握相持阶段的主动权,进而在残局中一举而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与下棋相似。

对此,你有什么联想呢?请以“开局” 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

【要求】: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不得以话题为作文题目。

例文欣赏

例文一: 《 那是天之梯的基石 》 黄志刚

我在孩提时代就热爱下棋。爱它的充满“战争”的刺激;爱它的对人脑智力开发的能力;爱它开局的和平;爱它结局的残酷……

至今不知道下过多少盘棋,更是经历了“战场”的冰冷,深知改变那残酷结局的正是那和平的开局。

在小学时老师经常与我们道高楼大厦如何挺起的故事。老师是过来人,他深深了解高楼大厦要有混凝土和水泥奠基———,或许他是从自己恩声之楼的不稳定中体会出的吧!

现在我深知开局是多么的重要,也许正是一个开局的转变导致一个人人性或人生道路的改变。也许他原本应是个才人,但因开局的败坏导致他产生自卑或胆怯的心理,走向了与原本人生道路反向的道路。

因此,开局是可以改变人生道路的神灵,但神灵有时也会战败,比如那次吧!

刚迈入初中的我好胜心强,存留着小学时的傲气。但第一次月考彻底将我的懦弱之面展示出来。回家后,看着电视上父母对子女期望的表情,我痛苦的流下了眼泪,因为我不相信自己就这样被一次小小的月考所打败,被败坏的开局打败。因此我就化“悲痛为力量”,站起来与人搏击。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成功了,我将开局俘虏了,但开局也在我的心上刻了个芭,让我永远记住。

开局是什么?

是改变他人人生道路的神?

不!它是飞往人生道路的阶梯,它是天之梯的基石!

【简评】文章从自身的喜好写起,由建筑物的基石想到人生的基石。全文围绕“开局”这一主题而展开,层层推进,富有这里。情感也随着文章写作的不断深入而得以展现出来!

例文二: 《开局 结局》 蔡晓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好的开端意味着好的结局”。这些名言警句无不告诉我们好的开局意味着成功将至。

气象学家LORENZ写了一篇论文,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作“蝴蝶效应”,也就是《相对论·蝴蝶效应》中所描述系统初始量微小的变化……。南美洲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便能引起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万事开端的好坏,往往预示着成功与否。者是朦胧中的安排,更是一种必然。

人生中有诸多的开始,开始学习、开始说话、开始写字……,开局也是我们的机遇。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前面的路是个未知数,但我们可以“解方程”,而“解方程”就是开局。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但无论你有辉煌灿烂的昨天,还是不堪挥手的过去,一个好的开局也会再次平等的展现在你的面前。

“机遇偏爱有头脑的人”,同样,开局偏爱肯努力的人,开局为人所创。

试想,如果每一个人都没有好的开局。那么,舜就永远是个农夫,还说不顶是个水泥匠;丘吉尔也只不过是个混混;达尔文在父母的强迫下,也应该是个不称职的神父……。

有些人总说自己没有一个好的开端,然而并不。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努力+方正确法+少说空话”。因为“成功”也无非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没有正确的方法也就没有好的开局,南辕北辙必定事半功倍,只会徒自嗟叹,一事无成!

呜呼!开局---结局!

【简评】文章论述准确深刻语言富有一定的哲理性,能够通过各种事例揭示出开局对人生的重要性切行文流畅,说明平时在课下是花了时间的。正所谓:工夫不负有心人!

例文三: 《开局 结尾》 方旭东

开 局

20世纪40年代,德国凭借先进的武器,以“闪电战”的战术,各个击破,打败了许多欧洲发达国家。大有称霸地球之势。不久,它的目光转向了美国。

这时的美军阵营弥漫着恐怖气氛,一大部分新兵受谣言的恐吓,甚至想当逃兵。

阅兵式上,巴顿---美军最高司令官,戴着一顶头盔上来了。下面立刻一阵骚动。噢,上帝啊,巴顿戴了一个什么玩意儿---一顶德军钢盔。上面的德军军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先生们,看看吧!瞧我头上戴的是什么?一顶德军头盔,这是我从德军阵地上拿过来的,是从一个德国佬头上拿下来的。谁有本事也去哪一个给我看看?”但是除了欢呼声,只剩下雷鸣般的掌声。

经 过

随后几年,巴顿将军指挥着美利坚的小伙子们,为了保家为国,当然还有头盔,努力的奋斗!

结 局

1945年6月,一个喜庆的日子,德国,向世界人民低下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巴顿将军,功不可没。其实,打败法西斯,他做的最大一件事就是开了个好头。

回 顾

巴顿将军告诉我们;打仗,士气很重要,鼓舞士气的最好方法其实也是为打一个漂亮的胜仗而努力。不仅打仗,任何事,一个来年搞好的开头,于是着你已成功了一半。用中国的老话就是要开个好头。

开了个好头,你就成功了!

【简评】文章结构比较新颖,奇特!能够将简单的故事以镜头的方式将简单的历史故事串联在一块,更具有说服力。准备的比较充分!

例文四: 《人生路,开始!》 元 健

“就像阳光穿过黑夜,黎明悄悄划过天边……”《迪迦奥特曼》的这首主题曲人人耳熟能详。不仅因为它有高昂的旋律,幽雅的节奏。更多的是让人有所感触吧!

黑夜中的一屡阳光象征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一切都已过去。“开始”这一多么敏感的话题,让人可喜又可恨。

在我们的匆匆生命中,有很多次“开始”,开始说话、开始走路、开始学习……,当我们做事手挫时,渴望重新开始;当我们考试失利时,渴望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需要我们花费时间、精力等等。那么为何不在第一次开始时就把路想好呢?然而却有很多事只给予我们一次机会,不可能再重新开始。

人生的道路有两条。一条路面前繁花似锦,好似天堂仙境,但后面却是一个沼泽深渊;另一条路前面泥泞不堪,杂草丛生,但后面是一条通填大道。而往往我们只能看到眼前,所以很多人选择了第一条路,快乐逍遥后他们后悔不已,渴望重新开始,呜呼!可笑矣!选择第二条路的大凡是敢于向生命挑战的有识之士。在走第一步之前,他们有的重新布置好了开局,全副武装,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而没有布好开局的在行进途中伤了、哭了,最终只能返回。由此,布好开局对我们的影响有多么大。

人生中这样的开局比比皆是,要想出奇制胜,开局布好,我们就已经胜利一半了。也许有人很不以为然,认为只要在过程中作好就可了。殊不知,顺利的过程是由良好的开局奠定了基础的。布好了开局,你就比别人多了一份准备,也就多了一份成功。

请记住:开局很重要,要想万事顺,首先布开局,开局布好了,天地任我转。阵是众人的体验成果,也是本人发自内心的真诚劝戒。

【简评】“开始说话、开始走路、开始学习……”,文章立意比较新颖,对话题的表述很清楚明了,语言优美。

例文五: 《种子终会开花》 蒋 娜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戏,也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梦,但我觉得人生其实就像一盘棋,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棋子,没有谁是主宰,我们的命运只有自己去把握。

人生的棋不像人们平时所下的棋,那是死的,它的命运终究掌握在人的手中,被热主宰,命运都由不得自己去决定。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一个儿子,在很多方面都很好,但就是不喜欢主动,久而久之,很少有人去欣赏他。这时母亲与儿子进行了一场交谈,母亲讲了一个故事:有两粒种子随风飘落在同一个庭院中,一粒落在空花盆里。而另一粒落在岩石缝里。在花盆里的种子被人发现,于是天天给它浇水,使的它可以无忧无虑地长大,而另一粒种子由于在岩石缝里,生长尤为困难,但它始终不放弃它的信念,最终也长大了。但情况有所改变,岩石缝中的花要比花盆中的花美丽的多,于是人们便不再理会花盆中的花了……

母亲的故事还未说完,儿子便不禁的说到:“而我就是那粒落在花盆里的种子,由于被动而开不出像岩石缝里那样娇艳美丽的花朵”!此后,儿子便事事主动,由于他的才华和愿意主动很快便绽放出了花盆中的岩石花。

有此我们可以感悟到:人生的棋由不得你被动。因此人生的棋的开盘并不是别人走,你也走,而是直到有一天你能主动的去走,那样你的人生棋才是开局,你才算真正开始你的人生。

所以,只要你能够积极主动,种子终会开花!

【简评】人生犹如棋局,只要积极主动去把握人生定将不凡。文章故事之中有故事,耐人寻味,对比手法的运用突显了文章的魅力,增强了对文章主旨的表现,引导人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陆』 以撒的结合重生纵火狂开局成就怎样获取

你好 可以去特玩网上面看看攻略的

『柒』 乡村振兴战略开局成效如何

今年以来,我国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农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经济活力增强。我国农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7.4%。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16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200亿元,同比增长15%。

在乡村振兴战略拉动下,农业农村成为投资热土。1到5月,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844亿元,同比增长15.2%,分别高于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7个百分点和7.4个百分点,成为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突出亮点。来源:央视网

『捌』 以撒的结合:重生纵火狂开局成就怎么完成

估计最近RP比较差,之前一直是想开局D6来R启示录的,结果R了5天,每天大概3小时就光R,没见过一次启示录。
然后这几天看了精品帖,学了纵火狂跟插头or修女服R怪物手册的方法,然后就去实践,
第一个纵火狂R了1个多小时才出现,我都后悔先解锁太多道具了
然后前面几次,不是没钥匙就是没钱,不是遇不到吐根怪,就是刷不出插头修女服
还有次太激动买完插头,不小心把自己插死了。
直到昨天晚上才成功用到怪物手册。
中间出了2次启示录,貌似,第一关拿到启示录的话,攻略说必出天启,但我试了2次,都只有1、3、5、7关才出天启,还不一定出
因为第一次很惨,集齐3个之后,第七关给我来个萌死戳X2,可能是忘记使用一次了。
第二次拿到启示录就成功了,其中还有1层是复合层,还是单数关出天启,这次我打BOSS前都注意把启示录使用2次以上,成功集齐了肉妹。
总结:纵火狂开局需要的RP点比较多,想做这成就的,可以以纵火狂开局为前提,中间如果R出启示录,建议果断拿起启示录直通吧,注意每层打BOSS前,把启示录使用几次,提高出天启的几率。

『玖』 十三五开局之年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2016年6月20日,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登上回全球超级计算机答500强榜首。2016年8月16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2016年8月25日,我国研发的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海斗”号潜深达到10767米,首次进入万米时代。2016年9月,中国国家基因库正式投入运行,这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库。

(9)开局成果扩展阅读

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2年)》,该规划包括4条线,共计114.1公里,为“十三五”期间轨道交通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同时,2号线二期的工可和初设、3号线一期和S2号线一期工程的工可也相继获得批复。2号线一期和二期PPP工作有序推进。

2016年,市轨道公司党委组织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与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轨道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始终把“绿色+”的理念贯穿始终,努力实现了城市生态、企业生态、管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拾』 “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年经济有何看点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第一季度的我国经济数据有什么看点呢?接下来我们可以来谈一谈。

首先,如果保持今年一季度的增幅增速的话,今年我国GDP的增幅超过百分之六是很正常的。


并且早在去年后半年起,在供给侧需求侧,还是产业供应链,我国都已经逐步摆脱新冠疫情带来的困境。


另外,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速已经逐渐趋于正常,但是经济的深度恢复基础还很薄弱。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的深度衰退。


而此时我国正面临着从40年高速的发展向30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化。所以我们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深化供给侧改革,强调创新发展。


虽然一季度我国的GDP还不错。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形势十分乐观。


因为虽然消费的增长水平转正了,具体到服务行业恢复性增长,仍然是负数。

还有一个方面。我国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外出务工和城镇新增的就业人员增长率呈恢复性态势,但并未完全恢复到以往水平。


由于新馆疫情的影响,各国都开始实行经济刺激计划。

也就是说,全球的多数国家都会开始宽容通货膨胀。鉴于全球目前的经济形势,这一策略,应当是长期的。

但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要做到的是高质量发展。所以得着眼于自身的问题。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之芯片研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这一部分,国家的投入和发展速度会明显增快。


要保持我们的战略定力,聚力于高质量发展,不要过分看重经济增速。
阅读全文

与开局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