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京津冀成果集

京津冀成果集

发布时间:2021-06-21 08:26:56

㈠ 京津冀都市圈、环首都经济圈 、首都经济圈到底有什么区别

【京津冀都市圈】是指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囊括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八座城市的区域,该区拥有中国的 政 治、文化中心和曾经的近代中国经济中心。2004年11月,国 家 发 改 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
【环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是在北京周边的十余个区县,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圈。
1圈: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
4区: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6基地: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
13+1 县(市):环绕北京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兴隆县(增补)
【首都经济圈】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北京市将以“三个转变、八个辐射”努力打造首都经济圈。
这“三个转变”,一是从过去注重功能集聚,特别是经济功能集聚向功能疏解和辐射转变;二是从过去更多强调外省市保障北京向主动为外省市提供服务转变;三是从过去强调服务首都自身向通过服务区域、服务全国来实现自身发展转变。

“八个辐射”主要突出了北京市辐射和带动首都经济圈发展有很多资源优势。北京市可以在金融资本、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市场和流通、总部经济、人才和教育资源、信息、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等八个方面加强对区域的辐射。

借助北京方面的“三个转变和八个辐射”,打造首都经济圈对河北省区域经济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

在建立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等一系列楼市利好消息,北京周边住房消费、投资预期后劲并未因国家宏观调控而停滞,房价一度水涨船高。位于京西南世界地质公园的华银天鹅湖正是"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典型受益者。

"华银天鹅湖"是以"欧洲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理念为基础,结合群山大湖的资源,打造的一座集生态人居、旅游度假、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城镇。它是"首都经济圈"的重点工程,也是目前掀动京西南"主动外溢"热潮的领袖项目,更是一种慢调山水生活方式的缔造者。

㈡ 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如何了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在协同发展、功能定位、产业转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更加清晰。由于人口、环境、城市规模等压力,北京开始从多功能首都城市向单功能首都城市转变,这一转变使京津冀城市群由城市个体、无序发展向城市组团、协调发展过渡。

尽管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并正在快步推进。但由于京津冀区域发展涉及城市定位、产业分工、区域协同、利益协调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仍任重而道远,需要中央、京津冀三地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

希望越来越好

㈢ 京津冀一体化具体内容

据2019年最新半年报统计,京津冀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河北建设与发展形势大好,GDP高达17700亿元,比2018年上半年涨了7.1%,高出全国平均值0.8%,北京GDP总量15212.5亿元,增速6.3%,和全国平均增速持平,而天津尽管上半年首超万亿元,但增速只有4.6%,几乎是全国最低建设与发展速度。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但经济活跃程度却和两者相比差别很大。那么,究竟如何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才能翻盘,赶上长三角、珠三角的步伐呢?

实际上,在京津冀区域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两极分化现象还很严重,中型城市的联系和支持相对薄弱,特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滞后。因此,建设与发展中等城市是提高京津冀区域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质量、优化城市群结构的重点和关键。

6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区域协同建设与发展的壁垒,形成开放建设与发展格局

要解决整个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支持形成经济协调建设与发展的协同作用和动力的机制和体系。在京津冀协调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机制和体制不协调的现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激发各地区建设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保障。

加快区域的开放融合建设与发展,协同建设自贸区,协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合作建设与发展相关机构和机制的建设。建立产业转移与合作利益共享机制,构建法治条件下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商业机会制度。尤其要推动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促进要素资源的充分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㈣ 如何引进转化京津冀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

河北省与中国工程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今后,河北省与工程院将在开展重大决策咨询、联合推进重点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建立省院合作协调机制、营造良好合作环境等五个方面展开重点合作。

为落实好合作协议,河北要求着力把握四个重点,即围绕河北沿海经济发展,努力为打造“两大增长极”加强双方科技合作,针对产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积极参与沿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等;围绕京津冀一体化,着力推动京津科技成果尤其是两院院士科技成果在河北转化的工作;围绕河北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与中国工程院科技合作;围绕扶贫攻坚和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与中国工程院的科技合作。

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积极参与河北曹妃甸大港等重大项目建设、钢铁、装备制造、生物制、新材料、新能源、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先后有100多位院士与河北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受聘担任了河北高校的名誉校长、院长、博导等职务;多位院士参与河北重大决策、考察咨询、评审论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河北科学发展水平。

河北为推动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合作,2000年8月,在河北科技厅率先成立了“河北省院士联谊会”,院士会员由开始的70多位发展到现在的269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53位。目前,河北还建设了60家院士工作站,加强省院合作。同时,河北省还对驻冀院士每年给予生活补助20万元;对新当选院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科技项目奖励经费和20万元的住房补贴;医疗享受副省级待遇。

㈤ 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国际城市,多少年可以看到成果河北有哪些城市在规划内在这方面又有哪些创业机遇

北京会把高污染企业、低端企业搬去河北,河北GDP会提高,但是环境会变差。
天津打肿脸充胖子,又想接受北京搬出去的低端企业,又怕对面子,进退两难;再加上天津房地产泡沫破灭和化工厂钢铁厂发展的不可持续,经济会越来越糟糕。
北京环境会变好,但经济增长变慢。

㈥ 京津冀都市圈的相关事件

河北实施“环京津”战略
河北省利用环京津这一特有的区位优势,通过主动对接,错位发展,形成体制梯度差、政策梯度差、服务梯度差和综合环境梯度差的新优势,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日前出台的《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明确了河北的定位:中国北方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战略资源储备调配中心区;京津冀都市圈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休闲旅游、绿色健康食品和二次能源基地;河北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产业聚集发展样板区,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
河北与京津两地分别签署了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会谈纪要,在规划衔接,设施对接,生态共建,能源、农业、金融、商贸、旅游合作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着力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环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环京津特色农业带等。
河北与京津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更趋一体。以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为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经成形,环京津各市都在努力与京津构建1小时交通圈。京津冀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已经开通,“京津人才家园”计划正式启动,部分紧邻京津的县市,积极与京津基础设施全面对接,朝着同城化目标迈进。涿州、大厂、香河、三河等地初步实现了与北京公交、供电、通讯、供热等一体化,涿州在医保、公积金等方面也基本对接。
同时,河北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错位发展促共赢。保定提出建成京津经济发展协作区、产业配套合作区和休闲旅游区,廊坊精心打造“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唐山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大城市”,承德确立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目标等。如今,环京津地区已形成聚集高新技术产业的省级以上园区39个,省级高新技术区域特色产业基地30个。这些园区基地已经吸引北京外迁企业项目1200多个,2008年以来引进北京技术4000多项,合同成交额70多亿元。
在此基础上,河北将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涿州、涞水等13县(市、区),打造环首都经济圈,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建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㈦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有何亮点

北京7月30日,《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公布,将推动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出台。

与此同时,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扎实推进。该负责人指出,通州区总体规划已形成阶段性成果,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规即将出台。行政办公区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谈到今年下半年工作,这位负责人表示,北京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方面,将联合河北省研究制定“交钥匙”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加快推进“交钥匙”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底具备开工条件;将启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善支持雄安新区卫生事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适时签署,加快启动4所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将推动京雄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

㈧ 京津冀协同合作有何优势

据报道,京津冀三地协同合作的优势尤其明显,将有助于三地优势互补产业升级,协同走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该产业港已集聚各类机器人企业超过80家,其中75家来自北京,未来这里将打造成集服装设计研发、面辅料一站式采购、金融服务、仓储物流等于一体的服装产业集群。

位于河北沧州的明珠商贸城已经聚集了8000多家来自北京的服装批发商,吸引他们真正扎根留下的,是沧州给他们打造的服装全产业链。明珠商贸城不远处,总投资500亿元、能容纳近万家企业的服饰产业特色小镇已经初具规模。

文章来源:央广网

㈨ 京津冀一体化重大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笔者认为,应该将北京的国企总部尽可能转移到外地,不仅是转移到津冀,而且范围应该更广。国外跨国公司总部都在企业发源地,而非集中在大城市,目的就是保有企业文化的根。北京央企集中,更多出于政治因素。一个更好办法是,将央企分类转移到产业相关集中地区,如将中石油迁到大庆,将中石化迁到兰州,让他们保留石油企业根脉,也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央企总部搬迁,应该作为经济战略来探讨,不能局限于京津冀区域发展。当然,在目前情况下,将合适企业集中到天津,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因为天津产业链齐全,且有港口。将天津真正打造为环渤海地区制造业中心,这是比京津冀协调发展更高的战略布局。

京津冀协调发展,是改善北京环境,乃至治理华北污染的重要一步,更可以促进这一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目前京津两地负责人都是外来干部,没有过去老京津帮的过深根基,因而利于中央进行利益分配,但阻碍区域发展的观念依旧存在,而这是天津和河北的大问题。没有观念更新,京津冀协调发展并不会顺利,而这需要时间。
++++++++++ yin行咔+80551766

阅读全文

与京津冀成果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