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推进科研成果信息共享,推动实质性转化
第一,根据科研成果的特征,分阶段进行成果转化。我国基础研究支出近年来快速增长,2005年至2010年增长率达147%,但成果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NIH将科研成果转化分为应用转化研究和技术转让两个阶段。应用转化研究阶段支持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由于不确定性较高,公共性较强,主要由应用型科研机构负责。技术转让阶段的技术应用性较强,风险较低,商业前景明朗,由科研机构转让给企业,进行进一步开发和产业化。
第二,政府在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从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是当前我国创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是政府支持的重点。在应用研究阶段,政府侧重于弥补市场失灵,通过公共资源配置,发挥战略性和引导性作用,带动社会投入。在技术转让阶段,鼓励企业商业化开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良好的成果转让和后续监督机制,将创新转化为效益。
第三,强化公立科研机构的社会公益性。公立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弥补经济发展瓶颈,这与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不同。NIH支持罕见病研究,帮助弱势群体;对工具性发明不申请专利,以促进技术扩散;对中小企业和新成立企业提供技术转让补贴,以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对青年科学家给予特别支持,完善医学研究的人才梯队。
第四,完善竞争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NIH每个环节的机制设计都力图鼓励竞争,提升效率。项目申请时信息充分公开,广泛鼓励研究者申请,通过双层评审制度严格把关,依据项目特点采取拨款、合作研发、设备共享、技术购买等灵活的资助方式。在专利许可时,同一技术尽量转让给多家企业,形成锦标赛机制,激励企业加速产业化应用。
❷ 成果社会共享方式和范围--怎么写
申请专利
发表论文
出版专著
软件注册权
网站推广
校企合作
市场销售
❸ 为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应该怎样做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❹ 人人参与,成果共享,体现了哪些重要结论
团结是力量
❺ 专利归甲方成果共享的解释
1、甲方是哪方?
2、如果甲方是委托方,技术开发成果归委托人所有的,研发过专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亦属于属委托人所有。
3、如果甲方是受托方,技术开发成果归受托人所有的,研发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亦属于委托人所有。但委托人有权利免费使用该技术成果,受托人转让技术成果的,委托人有优先受让权。
《合同法》
第三百三十条 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开发合同包括委托开发合同和合作开发合同。
技术开发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之间就具有产业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实施转化订立的合同,参照技术开发合同的规定。
第三百三十九条 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权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❻ 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科学发展的根本目专的是发展属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❼ 关于“共同富裕 文明成果共享”的新闻、时事
(原标题:共享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湖南日报评论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幅壮美画卷中,民生是最厚重的底色,共享是最温暖的主题。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共享发展理念的阐述,既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制度安排,也是推动共享发展的着力点。
共享发展居于五大理念的核心地位,体现着人民主体、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等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要求。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全体人民共享,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实现共享发展,将收获经济社会发展的“双丰收”:既有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也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沛的动力。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只有把发展与民生改善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为顺利推进改革凝聚起最大的“公约数”。
推进民生共享,是贯穿“十二五”期间湖南改革发展最显著的民生温暖——全省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8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万人,减少贫困人口520万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持续不断的改革红利和民生投入,提升了全省群众的公平感、幸福感,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正在实施的扶贫攻坚,保证全省596万贫困人口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是一项亘古未有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人民是发展的主体,群众中蕴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遵循共享发展的理念,首先要在教育、就业、社保、就医、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痛处发力,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通过制度安排使财富分配更合理,进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民生共享合民心、增信心、聚民力、添动力,全面激发全省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共享发展的前提是共同建设。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就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必须从“做大蛋糕”为主,转向“做大蛋糕”、“做好蛋糕”、“分好蛋糕”并举,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站在“十二五”规划的终点展望未来,共享发展任重道远,面临着“再上一层楼”的阻力、“更进一步”的挑战,这就需要全省凝聚起勠力同心的奋斗力量,拿出“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决心与勇气,凭借“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恒心与韧性,用7000多万湖南人“满满的幸福”,支撑起三湘大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未来。
❽ 如何合作共事,共享成果
就是合作之间的责任和义务都共同担当。合作的结果和成就成果也是共同享受
❾ 怎样才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3推进内城镇化建设,关心容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
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在再分配中两者的关系
5健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推进依法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
6建立健全医疗保障生活保障制度
7更加明确人民的地位及权利和义务
老百姓手中的钱多了,自然会觉得改革发展的效果好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