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路振平的书法成就
自幼学习书法,刻苦自学。擅行书,所作兼取篆、隶之古朴疏宕与魏碑之凝重俊美,结体匠意经营,用笔富有变化。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展览”、全国十省市“长江颂”书法展览、北京湖南书法联展以及湖南省历届书法展览等,获“爱国杯”海内外书法大赛、“黄鹤杯”书法大赛优秀奖,在《书法报》、《成才之路》、《湖南画报》等发表,或被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天心阁、岳麓书院等收藏或镌刻。独著《行书基础与创新》专著一部,主编《中国行草大字典》、《王羲之行书结构习字帖》等字典、字帖12部,分别由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国际新闻出版中心、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参加“中日百人书法展”、“全国第二届书法展”等多次国际、国内大展,获龙年“中意杯”国际书法大赛铜奖,湖湘书法大赛一等奖,被镌刻于屈原碑林、岳麓书院碑廊等名胜古迹;被收入《中国当代书法作品集》等多本作品集中。作品人选“中日百人书法展览”、“全国第二届书法展览”,主编专著、字典、字帖12部,均已公开出版,如《行书基础与创新》(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中国行草大字典》(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年8月出版),其中《王羲之行书结构习字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出版)已发行45万册。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版专著3部,如《贾宝玉与林黛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贰』 开学时带上字帖和你的成果接受老师的检查 这句话什么意思
检查作业吧
『叁』 用字帖练字多久出成效,每天练字多少可以,练字应注意什么_
您好,练书法只要您用心去练习,一个月就能出成效。
1、练字讲求的是用心,连这也要思考着,如同学习。
2、练字贵在坚持,不能两天打渔。。。。你懂得。
3、每天练字要坚持1-2个小时,并不是您练习了几张字帖。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祝您练到一手好字。加油哦!!!
『肆』 王羲之在书法方面有什么成就
王羲之生在东晋时期,和当时名声最大的贵族王导来自一个家族,父亲王旷也在晋朝做官。王羲之从小就很聪明,家里的人对他的希望很大,指望他长大后做官,为家族争光。
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在当时也是个有名气的书法家,他想把儿子培养成超过自己的大书法家,便给他请了一个老师,就是在当时很有名气的女书法家卫铄,又称卫夫人。
据说,卫夫人的书法是学习汉朝蔡邕和魏国太傅钟繇的,在成就上还超过了前人,卫夫人和王羲之家有亲戚关系(据考证,卫夫人是王羲之的姨母,王羲之有一幅字叫《姨母帖》就是为卫夫人而写的)。所以,卫夫人教王羲之写字时,教得比较认真。
有一天,王羲之在父亲的枕头下发现了一本专门讲书法道理的《笔法》,便偷来阅读,还照着上面讲的道理写字。当时,社会风气很重视书法和绘画,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很受欢迎,而《笔法》又是前人留下来的珍品,轻易不给人看,加上当时王羲之才12岁,所以他父亲不愿让他过早地学习此书。等到发现王羲之已经在偷着读《笔法》时,父亲对他说:“等你长大了再读吧。”可王羲之的母亲却说:“等他长大了,说不定就来不及了,他既然想学,就让他学吧!”
从此后,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大大长进,已经完全不像一个孩子写的字了。卫夫人看到了这个情况,激动地说:“他一定已经读过《笔法》了,最近的字写得这么老成,将来成就和名气一定没人能比得上,我恐怕要远远地落在他的后面了!”
王羲之成年以后,在朝廷里做了官,交往的都是上层人士,他的书法更加广为人知,名气越来越大,大家都想求他写一幅字,可他一般情况下不给别人写。有一次,他到一个学生家去,看到学生家一张桌子很光滑,木质也好,他拿过笔就在桌上写了几行字,这个学生看到王羲之写了字,高兴得无法形容。可是有一天学生出门去了,他父亲来给他收拾东西,看到崭新的桌子上写了黑字,觉得不好看,便想把字擦掉,使尽力气也擦不掉,干脆拿刀来刮,刮掉一层,不行,还有字,又刮一层,一直刮了三分厚才把字刮去,学生回家后,后悔不迭。
还有一次,王羲之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卖纸做的扇子,没什么人来买,王羲之向老太太把扇子要过来,在上面写了几个字,交代老太太说:“你只要喊‘快来买王羲之写字的扇子!’就行了。”老太太照着一喊,果然一下就卖完了全部纸扇。
王羲之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特别喜欢大白鹅。他模仿鹅在水里游戏的各种姿态写字,从中体会很深,便养了许多大白鹅,专门用来欣赏。山阴(今浙江绍兴)地方有一个老道士,想请王羲之抄写一部老子的《道德经》,但又怕他不愿意写,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的消息,便养了一大群品种很好的鹅,道士还故意让人告诉王羲之:某某地方有一群白鹅,很好看。王羲之听说后,立即跑去看,果然见一群大白鹅正在山林中一个池塘里游水,青翠的山、碧绿的树的影子映在澄清的池水里,白鹅在水面上忘情地追逐。这美妙的景色和美丽的白鹅把王羲之看得发了呆,他便打听鹅的主人是谁,道士恰好在这时候出现,说这群鹅是自己的,王羲之问他肯不肯卖,道士说:“只要你愿意要,我全部奉送,不过有个条件,请你为我们抄一部《道德经》。”王羲之满口答应下来,王羲之写字换鹅的故事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353年,是东晋穆帝的永和九年,上层贵族名人40来人在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集会,喝酒作诗,非常愉快,大家提议把各人写的诗汇集起来,编成一个集子,叫作《兰亭集》,一致推荐王羲之为这部诗集作个序言,并把这个序言写下来。王羲之也不推辞,写下了《兰亭集序》。这个序被保留下来,到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让人模仿王羲之笔迹原样,把《兰亭集序》抄了几份,后来,王羲之写的原本不知流到哪里去了,唐朝临摹下来的字帖一直流传到今天。《兰亭集序》被中国历代书法家所珍爱,有人称它为“中国第一帖”。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书法家,现在人们谈论书法家的时候,常把“二王”并提,“二王”就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
兰亭集序
『伍』 练字要多长时间才初见成效
1个月初见成效,3个月大见成效,1年刮目相看。
『陆』 写字帖有用吗,为什么我写了那么多年却没有多大效果呢
当然有用,而且是必须的。
但凡学习书法的人必须从习贴开始。因为碑贴是古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经过多年的苦心孤诣,继承发展并且获得大众和时间的认可才能够成为碑贴的。临贴实际就是站在古人的成果上,更快地获取知识,可以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为什么写了那么多年却没有多大效果?原因可能有:一,方法不对,临的时候没有认真读贴。信笔游走。临贴可以先摸临,就是把贴放在下面,然后再在贴上用纸盖住,照字临,待有基本认识后就可以对临和丢开贴默临了。读贴最重要,分析字的特点,结构、笔画,在下笔前脑子里一定对所写的字有个清醒的认识。故书家说,心中有字,才能够写好字。二、没有信心,缺乏耐性,写俩下就不耐烦,三天打鱼,俩天晒网。俗话说,曲不离口,笔不离手。字不天坚持练习怎么能有效果,有进步。三、不循次渐进。对贴上 的字一个完全没有搞清楚,就去临下一个字。结果是这个字没有写好,下一个也泡汤。
制度目标,静下心来,讲究方法,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一定能够成功的。
『柒』 怎样练字才能有成效
写字姿势 写字姿势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充分发挥书写技能,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脊椎弯曲等疾病的发生,有益健康。这也是写字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身直、头正、臂开、足开。身坐端正,两肩摆平,腰要自然伸直,并略向前倾,胸口离台桌沿一拳左右;头正、微向前倾,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两臂自然向左右张开,小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握笔,使笔杆略斜偏向右侧,不是在鼻梁正前方,笔尖要落在鼻梁正前方;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 ※ 执笔方法 用右手拇指、食指的指肚和中指的侧面分别从三个不同方向捏住笔杆的下端,使之形成合力。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手腕轻贴桌面,以形成安稳的“支撑点”。 ※ 写字姿势要做到三个“一”: 眼睛距书写纸面一尺, 笔尖距捏笔手指一寸, 胸部距书桌边缘一拳。 ※ 练写硬笔字书法的要领: 练习硬笔书法这个最重要的是兴趣,要想用速成法也不是太好的方法,因从开头打好基础持之以恒练字才会扎实。先练习笔画:点、横、竖、撇、捺、提、竖钩、弯钩、斜钩、卧钩、竖弯、竖弯钩、竖提、横钩、横折、横折钩、横撇、撇折、撇点、等等这些基本笔画要领。我建议练习庞中华的字都几好的,要照着字帖模仿他的间架结构,然后用自己学到的基本笔画去写,很快就会有很大收获。每天练习时间,这个一开始的时候如果有时间最少不要低于1个小时,如果有兴趣其实不用很长,连续一个月应有成效,这样坚持一个月,然后自己自然就会自觉每天去写,不用写太多时间太长加班加点会太累反而没效果,后期每天写15-30分钟就行。当然是加强兴趣,买一本基础笔划的字帖,即是阐述怎样写偏旁部首的,和结构布势,庞中华、李放鸣,钱沛云等的硬笔.可以入中国硬笔书法.持久便能战胜硬笔书法.那些书法家不是历经十年数十年而成的.所以选到那位就习惯爱上那位书家的字来练就行了。我也是这样的练习的。
『捌』 练字帖多久就出效果了
这要看个人的努力成果,努力 因素和个人的天赋问题,如果练字比较快的话,就可以短时间来完成,如果个人天赋比较差的话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玖』 怎么练字成效最快
多看些帖
一边注意字体的结构
一边用笔在纸上随意的临摹
不用很正式的
随意一点容易出效果
『拾』 字帖怎样写得快写的好
学习字贴主要是练习字体,定下来学习一种字体要适合自己的原体风格。不断临摹是基础,要做到形似,并在实际的书写中加以运用,以此巩固练习成果,不要练习是练习,运用做不到。运用的得心应手时达到形似的境地。此时再加以练习达到神似的境界,真正把别人的字变成自己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