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转让金的计算:
一、工业用地土地出让基准地价: 凡符合高新区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用地出让基准地价16万元/亩。 为支持工业项目,采取以下政策予以优惠: 1、投资额在400万美元以上,注册资金在2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和经省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其土地出让价格在基准地价基础上优惠10%;投资额在400万美元以下,注册资本在200万美元以下的一般性工业项目,执行基准地价。 2、自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后3日内交齐土地出让金及各种税费的,出让金再优惠10%。 3、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影响,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高新技术工业项目,土地出让价格由高新区管委会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出让地价原则不低于土地征用价格,差额部分由高新区财政补贴。 4、土地使用金每年1元/平方米。一般性工业项目用地使用金免5年;高新技术项目土地使用金免10年,期满后逐年缴纳。 5、土地交易契税以基准地价计征。 二、商业用地土地出让基准地价: 商业用地土地出让基准地价为38.6万元/亩。 1、商服业用地采取招标拍卖方式供应土地。 2、沿建设北路两侧商业用地地价幅度在40-42.7万元/亩。 3、沿龙泽北路等城市其它主干道路两侧的商业用地地价幅度在38.6-40万元/亩。 4、在高新区内其它的商业用地根据土地的坐落、配套等条件,地价按38.6万元/亩执行。 5、土地使用金每年1元/平方米,自取得土地使用权后逐年缴纳。 三、住宅用地土地出让基准地价: 住宅用地基准地价28万元/亩。采取招标、拍卖方式供应土地,土地出让价格以最后竟价为准。 1、一般性住宅用地28-30万元/亩。 2、公寓等高档住宅用地31-33万元/亩。 3、土地使用金每年1元/平方米,开发建设单位缴纳,分户确权后由受让方按分摊土地面积和使用年限一次性缴纳。 四、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符合土地划拨条件的项目或用地项目代征的土地,过有土地划拨费为10万元/亩,如征地地价高于国有土地划拨标准的,则按征地地价标准交纳。
❷ 第30类商标可以转让成25类商标吗
35类商标是不可以在转让过程中变更为25类商标的,如果需要在25类使用此商标,两种途径:
1 需要在转让后,由受让方在25类再次进行注册
2 转让前由转让方在25类进行注册,再进行转让
❸ 公司法规定公司高管每年转让25%,一年之内不得转让.我记得还有种说法是第一年装让10%第二年装让20%,
1、关于前面的说法,《公司法》的具体规定是:“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2、关于后面的说法,应该是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的承诺:“所持非流通股股份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在十二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❹ 帮我解释一下转让建设用地使用权条件中必须投资达到25%和在剩余期限范围内转让是什么意思 谢谢
投资必须达到25%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参见建设工程合同的相关规定,即施工版单位必须在权施工之前落实一定的资金,工期不足一年的需到位总资金的50%,工期长于一年的需到位30%,否则不允许领取施工许可证。建设用地使用权条件应该是一样的意思,目的就是在于保证工程的正常运作和进行而对申请人进行了强制性的条件限制。至于剩余期限范围内转让是指原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时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那么该权利人在转让建设用地使用权时,他与第三人签订的转让合同约定的转让期限必须是在该期限的剩余期限内。比如甲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是70年,经过5年后甲将该使用权转让给乙,那么双方约定转让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即乙能取得的期限)就只能少于或等于65年。若超过部分则约定无效。
❺ 土地转让需按总投资25%是根据什么法
宪法里面写的允许转让的情形不涉及普通人民群众,讲转让土地要么讲违什么法怎么处罚,要么就不要提及法律
❻ 董监高每年减持不超过25%是什么意思
公司法142条规定,董监高每年转让股份数不超过在其名下股份总数的25% .
其名下股份总数”说的很明确,就是没有区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2007年4月5日 证监公司字【2007】56号)
当年新增股票应分别两种情况处理:
第一,因送红股、转增股本等形式进行权益分派导致所持股票增加的,可同比例增加当年可减持的数量。
第二,因其他原因(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股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因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二级市场购买、可转债转股、行权、协议受让等)新增股票的,新增无限售条件股票当年可转让25%,新增有限售条件股票不能减持,但计入次年可转让股票基数。
《上交所董高监持股规范问答》举的例子是:
某上市公司董事张先生,2008年末持有公司无限售股份10000股,2009年度理论上可减持股份数量为2500股。直至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完毕,张先生并未减持公司股份。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10送10的红股分配方案,张先生持有的公司股份变更为20000股。此后,张先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10000股,还获得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50000股(但该部分股份需待三年后才能上市流通),张先生持有本公司的股份变更为80000股,其中,30000股为无限售条件股,50000股为有限售条件股票。2009年度,张先生可以减持的股份数量,由2500股增加为7500股(因分红同比例增加2500股,因二级市场购买新增无限售条件股票当年可转让25%即2500股),而张先生新增的有限售条件的50000股激励股份则不能上市流通,但计入次年可转让股票基数。
❼ 股权95%中的25%转让,实际是多少
实际转让=95%*25%=23.75%
剩余=95%-23.75%=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