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丰硕科学成果

丰硕科学成果

发布时间:2021-06-18 19:12:21

Ⅰ 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那些丰硕的成果

食品工业:人们通过观察研究知道有的微生物对人有益,利用它们可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奶品、面包、馒头、腊肉等都要依靠微生物。其中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原理是: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农、林业方面:农、林业上进行品种改良,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充分利用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作用,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杂交水稻要在水稻花的花蕊上进行,水稻开的花很小很小,因此寻找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和进行杂交工作都必须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也是解决21世纪全球粮食问题的法宝。
土壤的改良和净化:土壤中有许许多多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它们与土壤肥力有关,有的能把生物尸体分解为植物需要的营养,有的能和生物共生,起到固氮的作用。比如在豆科植物根部生长的许许多多小圆球是根瘤菌,根瘤菌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同时吸收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自身的营养。科学研究证明,每公顷大豆在其一生中能够固定氮素102千克(折合成硫酸铰是510千克)。因此,人们把豆科植物的根瘤比喻成巧妙的生物固氮工厂。如果土壤中有了大量的根瘤菌,可少施或不施氮肥,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能节约由于生产氮肥需要的电力以及减少水质和土壤的污染。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就知道豆类植物具有肥田的作用,并大量进行人工培植和使用。日前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中,一些农业微生物学工作者,大力提倡在西部沙漠、戈壁、荒坡多种植豆科树、草,增加土壤肥力,绿化荒山荒坡,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农、林、牧业的发展。世界上有不少科学家在对根
瘤菌进行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如日本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了一种控制根瘤菌数量的遗传基因密码,这将使在贫痔的土地上培育出不需施肥的作物成为现实。
因化肥、农药、除草剂过量使用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已成为重病沉疾,而土壤污染带给水果、蔬菜、粮食的污染以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更不可低估。净化土壤,也要靠微
生物发挥作用。
污水和垃圾处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还扮演着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处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还要靠微生物进行除臭。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微电子技术:显微技术还促进了微电子仪器的研制。美国的科学家已研制成功一种微型电动马达。这种微型马达直径仅0. 07毫米,厚度是0. 25毫米。有了这种微型马达,将来人们大约可以制造大批在人体内运行的装置,担负运输和清除有害物质的工作。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所取得的成果还很多很多,限于篇幅和学生的理解力,教科书只是列举了其中的几例,更多的事实,希望学生自己去查阅。

这可是我花钱搞的

Ⅱ 形容成果丰硕的成语有什么急!!!

形容成果丰硕的成语: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穰穰满家、满载而归、丰功伟绩
1、硕果累累:shuò guǒ lěi lěi
解释: 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
2、穰穰满家:ráng ráng mǎn jiā
解释: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译文:《史记·滑稽列传》:“瓯贫穷满点燃,肮脏邪恶满车,五谷蕃成熟,满仓。”
3、五谷丰登:wǔ gǔ fēng dēng
解释: 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译文:《六韬龙韬.立将》:“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家安宁。”
4、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
解释: 载:装载;归:回来。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出处: 明·李贽《焚书·又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
译文:第二.李礼物《焚书.又焦弱侯》:“但是汝宁林知府刚才三任,他没有一任不去,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5、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 ]
释义:伟大的功绩。
出 处:宋·包拯《天章阁对策》:“睿谋神断;丰功伟绩;历选明辟;未之前闻。”
译文:宋.包拯《天章阁回答策》:“睿策划神断;丰功伟绩;经过选拔第二开;以前没有听说过。

Ⅲ 形容“成果丰硕”的成语有哪些急!

1、功成名遂

【拼音】: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解释】: 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2、硕果累累

【拼音】: shuò guǒ lěi lěi

【解释】: 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出处】:《补天裂》:”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

Ⅳ 牛顿在科学领域成果丰硕,你能具体说说他在科学方面的伟大成就吗

力学三大定律的创始人
力学之父
经典力学(即牛顿力学)的领导者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率与之受到的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他物体和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
望采纳!!!!打字很累的

Ⅳ 为什么我们能取得如此丰硕的科技成果

实行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自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国家在人力物力与财力方面,对于科技发展大力支持,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国家加强了科技体制改革,调动了积极性,提升了国民素质,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付出。

Ⅵ 急~~~~~牛顿在科学领域成果丰硕,说说他在科学方面的成就!

1)牛顿的数学成就

17世纪以来,原有的几何和代数已难以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如何求曲线的切线及曲线长度(行星路程)、矢径扫过的面积、极大极小值(如近日点、远日点、最大射程等)、体积、重心、引力等等;尽管牛顿以前已有对数、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成就,但还不能圆满或普遍地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笛卡儿的《几何学》和瓦里斯的《无穷算术》对牛顿的影响最大。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与此同时,他还在1676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利甩它还发现了其他无穷级数,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等。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了和拉长的S作为微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大陆各国迅速推广。

微积分的出现,成了数学发展中除几何与代数以外的另一重要分支——数学分析(牛顿称之为“借助于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并进一步进进发展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变分法等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瑞士J.伯努利曾征求最速降落曲线的解答,这是变分法的最初始问题,半年内全欧数学家无人能解答。1697年,一天牛顿偶然听说此事,当天晚上一举解出,并匿名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伯努利惊异地说:“从这锋利的爪中我认出了雄狮”。

(2)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

牛顿的《光学》是他的另一本科学经典著作(1704年)。该书用标副标题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和颜色的论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光学成就。

第一篇是几何光学和颜色理论(棱镜光谱实验)。从1663年起,他开始磨制透镜和自制望远镜。在他送交皇家学会的信中报告说:“我在1666年初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试验那著名的颜色现象。为此,我弄暗我的房间……”接着详细叙述了他开小孔、引阳光进行的棱镜色散实验。关于光的颜色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纯洁均匀,乃是光的本色。“色光乃是白光的变种。牛顿细致地注意到阳光不是像过去人们所说的五色而是在红、黄、绿、蓝、紫色之间还有橙、靛青等中间色共七色。奇怪的还有棱镜分光后形成的不是圆形而是长条椭圆形,接着他又试验“玻璃的不同厚度部分”、“不同大小的窗孔”、“将棱镜放在外边”再通过孔、“玻璃的不平或偶然不规则”等的影响;用两个棱镜正倒放置以“消除第一棱镜的效应”; 取“来自太阳不同部分的光线,看其不同的入射方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计算各色光线的折射率”,“观察光线经棱镜后会不会沿曲线运动”;最后才做了“判决性试验”:在棱镜所形成的彩色带中通过屏幕上的小孔取出单色光,再投射到第二棱镜后,得出核色光的折射率(当时叫“折射程度”),这样就得出“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匀匀的混合体”。这个惊人的结论推翻了前人的学说,是牛顿细致观察和多项反复实验与思考的结果。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牛顿还肯定:不管是伽利略望远镜(凹、凸)还是开普勒望远镜(两个凸透镜),其结构本身都无法避免物镜色散引起起的色差。他发现经过仔细研磨后的金属反射镜面作为物镜可放大 30~40倍。1671年他将此镜送皇家学会保存,至今的巨型天文望远镜仍用牛顿式的基本结构。牛顿磨制及抛光精密光学镜面的方法,至今仍是不少工厂光学加工的主要手段。

《光学》第二篇描述了光照射到叠放的凸透镜和平面玻璃上的“牛顿环”现象的各种实验。除产生环的原因他没有涉及外,他作了现代实验所能想到的一切实验,并作了精确测量。他把干涉现象解释为光行进中的“突发”或“切合”,即周期性的时而突然“易于反射”,时而“易于透射”,他甚至测出这种等间隔的大小,如黄橙色之间有一种色光的突发间隔为 1/89 000英寸(即现今 2 854×10-10米),正好与现代波长值5 710×10-10米相差一半!

《光学》第三篇是“拐折”(他认为光线被吸收)即衍射、双折射实验和他的31个疑问。这些衍射实验包括头发丝、刀片、尖劈形单缝形成的单色窄光束“光带”(今称衍射图样)等10多个实验。牛顿已经走到了重大发现的大门口却失之交臂。他的31个疑问极具启发性,说明牛顿在实验事实和物理思想成熟前并不先作绝对的肯定。牛顿在《光学》一、二篇中视光为物质流,即由光源发出的速度、大小不同的一群粒子,在双折射中他假设这些光粒子有方向性且各向异性。由于当时波动说还解释不了光的直进,他是倾向于粒子说的,但他认为粒子与波都是假定。他甚至认为以太的存在也是没有根据的。

在流体力学方面,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这种阻力与液体各部分之间的分离速度成正比,符合这种规律的(如、空气与水)称为牛顿流体。 在热学方面,牛顿的冷却定律为: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形成温差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在声学方面,他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强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他原来把声传播作为等温过程对待,后来 P.S.拉普拉斯纠正为绝热过程。

(3)牛顿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牛顿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连同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和一套初具规模的物理学方法论体系,给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给18世纪的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变革及机械唯物论思潮的发展以巨大影响。这里只简略勾画一些轮廓。 牛顿的哲学观点与他在力学上的奠基性成就是分不开的,一切自然现象他都力图力学观点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牛顿哲学上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同时也导致了机械论的盛行。事实上,牛顿把一切化学、热、电等现象都看作“与吸引或排斥力有关的事物”。例如他最早阐述了化学亲和力,把化学置换反应描述为两种吸引作用的相互竞争;认为“通过运动或发酵而发热”;火药爆炸也是硫磺、炭等粒子相互猛烈撞击、分解、放热、膨胀的过程,等等。

这种机械观,即把一切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归为机械运动的观点,把解释机械运动问题所必需的绝对时空观、原子论、由初始条件可以决定以后任何时刻运动状态的机械决定论、事物发展的因果律等等,作为整个物理学的通用思考模式。可以认为,牛顿是开始比较完整地建立物理因果关系体系的第一人,而因果关系正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 牛顿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正如他在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中的贡献一样,不只是创立了某一种或两种新方法,而是形成了一套研究事物的方法论体系,提出了几条方法论原理。在牛顿《原理》一书中集中体现了以下几种科学方法:

①实验——理论——应用的方法。牛顿在《原理》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去论证其他的现象。”科学史家 I.B.Cohen正确地指出,牛顿“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牛顿是从事实验和归纳实际材料的巨匠,也是将其理论应用于天体、流体、引力等实际问题的能手。

②分析——综合方法。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如微分、原子观点),综合是从部分到整体(如积分,也包括天与地的综合、三条运动定律的建立等)。牛顿在《原理》中说过:“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③归纳——演绎方法。上述分析一综合法与归纳一演绎法是相互结合的。牛顿从观察和实验出发。“用归纳法去从中作出普通的结论”,即得到概念和规律,然后用演绎法推演出种种结论,再通过实验加以检验、解释和预测,这些预言的大部分都在后来得到证实。当时牛顿表述的定律他称为公理,即表明由归纳法得出的普遍结论,又可用演绎法去推演出其他结论。 ④物理——数学方法。牛顿将物理学范围中的概念和定律都“尽量用数学演出”。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只有微分定律的形式才能完全满足近代物理学家对因果性的要求,微分定律的明晰概念是牛顿最伟大的理智成就之一”。牛顿把他的书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好说明这一点。

牛顿的方法论原理集中表述在《原理》第三篇“哲学中的推理法则”中的四条法则中,此处不再转引。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简单性原理(法则1),因果性原理(法则2),普遍性原理(法则3),否证法原理(法则4,无反例证明者即成立)。有人还主张把牛顿在下一段话的思想称之为结构性原理:“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的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规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Ⅶ 我国古代有丰硕的科技成果,为什么却在明朝中后期开始走下坡路了

你好!那是因为到了中古时代后期,中国和欧洲社会的对比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和欧洲文学的对比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从15世纪开始,世界历史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这个转折首先表现为西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亚洲和中国却由于多种原因没有能够跟上这个变化。因此,便造成了如下结果:在中古时代前期,中国是比较先进的,是走在世界各国前列的;但是到了中古时代后期,中国就渐渐落在欧洲先进国家的后边了。 由于中国近代的历史情况与西方相比差异很大,所以中国近代的文学情况与西方相比也迥然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中国近代文学的产生比西方晚,历史比西方短。计算起来,中国近代文学的产生要比西方晚四五百年,历史要比西方短四五百年。第二,中国近代文学的思想倾向一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革命思想,二是反对封建主义、争取民主自由的民主革命思想。西方近代文学则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第三,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不如西方文学充分,一般说来优秀作家作品的数量不如西方多,质量也不如西方高。 总起来说,在世界各国文学之林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当然都不乏像中国这样的文学大国,如东方的印度、希伯来、阿拉伯、伊朗、日本,西方的希腊、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不过,若从历史古老、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兴旺不衰的角度来说,能够与中国文学比肩而立的国家似乎是不多的。有的文明古国的文学产生很早,可是后来中断了;有的国家的文学曾经在某个特定的时期繁荣过,后来便衰落下去了;还有更多国家的文学产生比较晚,历史比较短。而中国文学却始终像是一条日日夜夜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尽管中间有过曲折,有过险滩,但是从来没有出现断流,濒临绝境,而是不断扩展,不断壮大。

Ⅷ “丰硕的成果”中的“丰硕”是什么意思

丰硕:

拼音:fēng shuò

形容词:(果实)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的回成果答。

词义:丰富,丰盛。果实又多又大。

造句:

今年的果实格外丰硕。

丰硕的果子压弯了枝头 。

近义词:丰盛,硕大。

反义词:瘦小。详细解释1. 丰满,肥胖。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吴皇后 年幼体弱,皇孙体未舒,负媪惶惑,乃以宫中诸子同日生而体貌丰硕者以进。”《明史·杨博传》:“ 博 魁梧丰硕,临事安闲有识量。” 清 韩菼 《江阴城守纪下》:“ 应元 躯体丰硕,双眉卓竖。”

2. 丰富,充实。

明 归有光 《宋孺人寿序》:“ 闽 之物产,博大丰硕,离奇怪异,荔枝龙眼,海物之珍,溢於大官。” 明 高攀龙 《答吴安节年伯书》:“圣学全不靠静,但各人禀赋不同,若精神短弱,决要静中培拥丰硕,收拾来便是良知,散漫去都成妄想,益验 念菴先生 无见成良知之说也。”

3. 指果实饱满而硕大。多虚用。

周邨 《<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序》:“这本《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是一个比较丰硕的果实。在不久的将来,将有第二个、第三个果实问世。”

Ⅸ 祖德明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祖德明又名祖德铭(祖德显),1905年4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易县一个农民家庭里,家境清寒。高小毕业后,考入保定高等农业专科学校附中(又称甲种实业学校)。他在班上年纪最小,但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四年中有三年免交学费,并经常得到伙食津贴。中学毕业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河北大学农科。1929年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一年后,学校组团赴日本参观,由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农业化学系毕业的孙吉人教授为团长,祖德明申请随团参观,得到批准。
在日本参观结束后,祖德明留下来在东亚预备学校学日语。后又由孙吉人推荐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遗传育种教研室进修,从事细胞学研究。他很快就掌握了石蜡切片技术,制作的片子清晰可辨,受到夸奖。在导师赴欧美考察期间,祖德明被委托以副手名义协助新任助手掌管教研室的工作。在日本期间,祖德明撰写了《兄妹配偶之场合杂种自然固定之公式》和《韭花粉的发芽和花粉之寿命与外界条件的影响》两篇论文,发表在日本《遗传学》杂志上。前一篇是属于数学推理的著作,它比该校著名教授宗正雄所著书中引用的公式要完整、简明得多,而且应用范围广。宗教授看后赞叹不已。祖德明对油菜胚胎学制作了大量切片,并准备写成论文,后因七七事变而搁置下来。论时间,这项研究在我国学者中应是最早开展的一例。
1936年,祖德明从日本回国,任母校河北农学院遗传学教授。次年7月,日本侵略军发动七七事变,当时他正度暑假在家。不久,战火扩大到冀西一带。起初,老家易县有些士绅勾结旧衙役企图投敌求荣,要拉他下水,迎接敌人,并许以事成后推他当日伪县长;随后,当地土匪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号招兵买马,两次派人劝他入伙,都被他拒绝了。表现出不为利诱、不怕威胁的民族气节。1939年阴历2月,他突然接晋察冀边区政府电报,约他去边区工作。其时,他上有年过七旬的父母,下有妻子幼女,但他义无反顾,毅然于翌晨起程,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阅读全文

与丰硕科学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