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育课题预期成果指什么
课题预期成果指你研究此课题可能产生、希望得到的创新和突破。如果是纯回理论研究,则应在答理论上有所创新、突破;如果是应用研究,则应在某种理论指导下提出新方法及其效果。
德育课题,是在课题前加了限制词。德育课题预期成果,专指德育领域的研究,可能产生、希望得到的创新和突破。
2. 怎样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教学之中800字
一、 幼儿园德育的意义著名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早在三百多年前就指出 “德行越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越容易。”幼儿期是幼儿良好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及早的对其实施符合社会规范的品德教育,使其习惯于这种正确的社会行为,对其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现在许多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大多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思想,父母的过渡宠爱和包办代替,使他们在家庭中一直处于家庭中的核心位置,加上“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如:不懂得关心别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铺张浪费、不爱劳动,规则意识淡薄等等。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必须将品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来抓。这也是让幼儿长大后,适应社会需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能经得起社会的考验与挑战,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 幼儿园德育的内容 (一)礼仪教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保障。《新纲要》社会领域目标第二条中指出“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就是要求幼儿能够学会礼貌待人,以文明的方式对待他人,学会和他人和谐相处。在参加集体活动时,要求幼儿学会谦让,早上来园向老师和小朋友问早,晚上放学时能主动和老师道别,得到别人帮助是主动说“谢谢”,麻烦别人学会说“请”,不小心碰到别人学会说“对不起”等等,都是礼仪教育的一部分。 (二)规则教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社会,小到班级,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的运作。因此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也是幼儿园德育要求的一部分。一个班级中三四十个孩子,没有规则就会乱成一锅粥,所谓班级常规的建立,就是要在班级中建立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两人以上就应该排队,懂得先来后到,学会谦让。当人多资源少的时候能学会轮流,学会分享,当人少困难大时,学会合作,学会互助。当两人产生矛盾时,学会协商而不是武力。这些虽然都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做到这些却没有那么容易,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为德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爱心教育《新纲要》社会领域目标第五条中指出“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也就是除了自己以外,对身边其他人、事、物的关爱,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经验的不同水平,从幼儿身边的人出发,范围由小到大,有具体到抽象,培养幼儿对他人的爱心和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因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一定不会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四)劳动教育劳动是智慧的源泉,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劳动教育也是幼儿园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幼儿园教育中,应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机会劳动,在劳动中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也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让幼儿照顾花草树木,给花儿浇浇水,给小鱼喂喂食,可以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品质。给幼儿机会帮助老师、同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使幼儿在劳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和品格的提升。三、 德育渗透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一)语言教育语言活动中,优美的儿歌、感人的故事往往都蕴含着是非善恶,人间真情,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体会主人公勇敢、善良、勤劳、守信、诚实、宽厚等美德,从中认识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用故事感染幼儿,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及对事情的辨别能力,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幼儿弃恶扬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二)科学教育德育在科学教育中的渗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内容本身出发进行的教育。科学教育中包含着许多有关自然环境、动植物等内容,这些内容同时也是爱心教育的内容之一。因此可以从这些内容出发,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珍惜生命等品质。二是从教学过程出发进行的教育。科学教育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中有个人进行的,也有小组合作进行的。因此可以在操作中,培养幼儿或独立自主,或互帮互助,同时材料的提供的缺陷性还可以培养幼儿轮流、谦让等品质。(三)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无论是美术教育还是音乐教育,都是美的体现,在艺术活动中,更能给幼儿一种美的熏陶,歌曲中蕴含的各种情绪,尤其是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浸润着幼儿的思想,美术活动中,教师往往重视技巧的传授,其实在许多艺术作品尤其是名画名作中,也蕴含着作者的作画动机,这些作画动机往往是作者美德的体现。(四)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康体魄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主要手段,在健康活动中,往往要求幼儿具有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等品质,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还能培养幼儿合作、互助、关心他人、照顾别人等品质以及一些规则意识。 (五)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可以说是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重要战场,幼儿在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一例外的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平,见到别人问早问好,排队上下楼梯靠右行,得到别人帮助说谢谢,别人有需要乐意给予……这些都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活动,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浸润,才能使幼儿将外在的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表现。四、 德育渗透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策略所谓言传身教,就是不仅要将道理告诉给幼儿,更应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品德的高下,直接影响着幼儿的道德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成果。《新纲要》社会领域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因此德育教育更需要教师用实际行动感染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才能达到德育的良好效果。配合于身教,适当的言传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幼儿懂文明、讲道理,不仅用行动引导幼儿,同时也需要将这些道理告诉幼儿。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德育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它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需要通过教师自身的榜样示范,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3. 中班德育交通安全我知道教案
设计意图:
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是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监护,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独自穿越马路,独自活动的机会增多了。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信号灯及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信号等标识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2、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儿歌《小小孩学常识》动画。
2、交通安全标志图片,信号灯标识卡片,自制方向盘一个。
3、课件:幼儿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4、布置场地:十字路口、人行横道、停车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1、观看画面,引起幼儿思考。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画面1:几个小朋友在翻越车行道中间的护栏。画面2:一个人跨越护栏横穿马路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倒。)2、师:"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危险事情的发生?"小结:这是多么危险可怕的事,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和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今天老师请一位小客人来教给我们一些最基本的交通规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动画《小小孩学常识》)师:动画里面的小客人告诉我们信号灯有几种颜色?(三种,红、黄、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请小朋友们看信号灯过马路。
小结:小朋友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师:在车辆穿梭的大马路上,除了信号等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
播放标志图片,问:这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做?
4、请小朋友指认标志,答对的奖一颗智慧星。
三、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
师: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么多交通安全标志,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上学路上》,动画片里的小朋友有的做得对,有的做得不对,我们可要看仔细哟!(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四、模拟游戏动画片看完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安全小卫士》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朋友,一起去上学,路途中要注意交通信号和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提醒小朋友不要犯动画片里出现的错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大家表现得很出色。
下次课我们邀请交警阿姨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不好?"好"五、活动延伸观看交警指挥手势,学做几个常见的指挥手势(直行手势、停止手势、左转弯手势、右转弯手势),学做小交警指挥交通。
活动简评:
活动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形象,孩子们易于接受。游戏的参与,孩子们有了亲身体会,真正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在快乐体验中,学到了交通安全知识。
4. 幼儿园中班教育活动内容记录
活动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2、实物:鞭炮、气球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5、延伸活动:
①在滑滑梯过程中再次渗透安全教育;②可将活动中的一些安全知识编排成情景游戏,让幼儿自己比比谁对谁错,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③结合阶段安全教育的要求,在教室设置"安全小卫士"评比栏,巩固教育的内容.
④通过亲子活动家园配合,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5. 幼儿园德育有哪些内容
1.合理构建环境
改变过去单纯的为美化活动室而布置环境的观点,从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出发,考虑全面发展的需要和不同个性的差异,为幼儿创设一个整洁、温馨、舒适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在幼儿园墙壁上、盥洗室、午睡间等地方布置礼仪教育和养成教育的图片,让孩子熟知幼儿园礼仪的要求;在各楼走廊上粘贴温馨小提示,知道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说话要轻声、轻拿轻放玩具等;在家教栏和宣传栏等公共场所粘贴公益广告标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2.激发道德情感
良好的环境气氛和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乐于接受成人的建议,这样情境下的教育过程会给幼儿带来愉快,并培养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为此幼儿园首先尽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着爱、信任、同情以及民主的人际交往环境,同时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半日活动、亲子活动等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了解幼儿园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同时建立了《教师行为规范》和《家长行为规范》,督促家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