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辽宁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辽宁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发布时间:2021-06-17 17:46:03

Ⅰ 庞鸣嵘的科研成果

1995年,在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中学政治学科实验中,所撰写的《针对不同年级思维训练在层次、途径、方法上的区别》被评为国家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6年,在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被评为先进科研工作者。
2000年,在承担《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中,经验收获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自2003年-2006年承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任务。
自2003年-2004年承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年度先进个人。
2004年,在全国教育规划“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思想政治课教学经验现状调查及课程资源开发》被评为省级一等奖。
庞鸣嵘十一五《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立项证书
2009年,《“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一文在“2009全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2010年,庞鸣嵘校长论文《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在由中国教育学会研究会主办的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论坛”教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2010年,《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的办学特色》在“全国教育管理与实践论坛”大赛作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010年,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材实验研究》,子课题《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教材实验研究》中庞鸣嵘任课题主持人,该课题经评审准予结题。
2010年,经辽宁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您承担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专项课题《利用网络及其资源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已通过结题鉴定,经审核准予结题。
2011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立项课题《建构主义理念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此项课题已完成,经评审准予结题。 1998年《中学教学数学中运用研究法大有作为》获东北地区优秀论文。
2002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编入《现代教育理论研究》。
2002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编入中国名校600家一书。
2003年,指导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课评为省优秀课一等奖。
2004年,撰写的《践行校长职能、提高管理效能、发展群体智能、创建名牌学校》在辽宁省普通高中校长工作会上做了专题学术报告。
2004年,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教坛精英传略》一书,获市科研一等奖。
2005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文在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果奖评定中荣获特等奖。
2006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创新教育》入编在全国中小学千名杰出校长一书。
2009年《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发表在《中华少年》2010.1期上。
2009年,《“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一文经编委会审定,入编《教育改革与创新问题研究》一书。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0年,《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刊登在《东西南北·教育观察》一书中。
2010年,《高三复习要“对症下药”》发表在《中国教师》2010第6期上。
2010年,《浅议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发表在《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3月(下)上。
2010年,《领悟高三,解读高考》发表在《时代教育》2010年第7期上。
2010,《论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学校管理》发表在《科技资讯》2010年第28期上。
2010,《践行校长职能,提高管理效能,发展群体智能,创建名牌学校》一文发表在《名家论道——辽宁省中小学专家型校长谈教育》一书上,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0、《论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发表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9月刊上。
2011,《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发表在《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1期上。
201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创新教育》发表在岳麓教育论坛论文集上。
2011,《领悟高三,解读高考》荣获第二届全国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1,《科研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发表在《探索之路——本溪市“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选编》上。
2011年《试谈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文章,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中心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学校心理教育体系的建构及心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总课题专家组评审,获得论文一等奖。
2012年《论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荣获首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研成果一等奖。

Ⅱ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都需要哪些材料和资质

一、在辽宁境内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三、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四、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同时,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活动费用支出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支出的比例不低于60%。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应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六、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要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Ⅲ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章程

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科学技术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三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学会、协会、研究会简称学会)和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组成。
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由同级学会和下一级科学技术协会及基层组织组成。
第四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五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加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科学技术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第二章 任 务
第六条 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第七条 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第八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第九条 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第十条 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和国家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
第十一条 表彰奖励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人才。
第十二条 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任务。
第十三条 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第十四条 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第十五条 兴办符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第三章 会 员
第十六条 全国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各级地方学会是同级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县级以上科学技术协会发展团体会员。基层组织发展个人会员。
第十七条 团体会员的义务和权利:
团体会员的义务:遵守本章程,执行科学技术协会的决议和决定,开展符合章程规定的各项活动。
团体会员的权利:推选代表参加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参加科学技术协会的活动,对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并进行监督。
第十八条 基层组织规定个人会员的义务和权利。
第四章 全国领导机构
第十九条 全国代表大会和它选举产生的全国委员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领导机构。
第二十条 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全国委员会召集。特殊情况下,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第二十一条 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常务委员会决定,其代表经全国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协会及有关方面民主协商,选举产生。
第二十二条 全国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二、审议和批准全国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三、制定和修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
四、选举产生全国委员会;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三条 全国委员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常务委员会召集。
第二十四条 全国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
三、审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度工作报告;
四、决定授予荣誉职务;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五条 全国委员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领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实施全国委员会确定的任务,批准全国委员会委员的变更或增补、团体会员的接纳或退出。
常务委员会会议每季度举行一次,由主席召集,也可委托副主席召集。
第二十六条 常务委员会下设书记处。书记处由第一书记和书记若干人组成,人选由主席提名,经常务委员会通过。书记处在常务委员会领导下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七条 常务委员会设置若干工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协助审议需经常务委员会审定的有关事项。
第二十八条 常务委员会根据需要,聘请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顾问。
第五章 全国学会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所称全国学会是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其相关科学的学科组建或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
第三十条 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全国学会的基本条件:
一、承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
二、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依法登记;
三、有学术带头人和相当数量的会员;
四、经常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及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科学技术或科学普及刊物;
五、有健全的办事机构和经费来源。
第三十一条 符合本章程第三十条规定的全国学会,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出申请,经常务委员会批准,即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
第三十二条 全国学会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执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决议,承担并完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的任务,选举代表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学会退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须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三十三条 全国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每三至五年举行一次,决定学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审议和批准学会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制定、修改会章,选举新的理事会。
第三十四条 全国学会办事机构在理事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行政上受学会挂靠单位的领导。
第三十五条 全国学会凡严重违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给予警告、限期整顿、除名等处罚。
第六章 地方科学技术协会
第三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协会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地方组织。
第三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协会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
省级学会接受省级科学技术协会领导,业务上受相应的全国学会的指导。
第三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协会由省级学会和市(地)科学技术协会组成。
市(地)科学技术协会由同级学会和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组成。
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由同级学会和基层组织组成。
第三十九条 地方科学技术协会执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章程和决议,推选代表参加上级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
第四十条 地方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决定本地区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审议地方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地方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
第七章 基层组织
第四十一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集中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等建立的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基层组织,接受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
乡镇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协会)联系指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第四十二条 主要任务:
一、开展社会化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节约的消费模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组织和动员科学技术工作者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科学技术普及活动,促进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社会风尚的形成与发展;
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引导农民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科学技术活动,促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
五、反映基层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改善。
第八章 工作人员
第四十三条 各级科学技术协会机关对其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十四条 各级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学会对其工作人员根据其编制性质和管理的需要,执行相应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参照挂靠单位有关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十五条 各级科学技术协会所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按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十六条 各级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人员应热爱科学技术协会的事业,树立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的思想,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组织和社会活动能力。
第四十七条 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第九章 经费及资产管理
第四十八条 经费来源:
一、财政拨款;
二、资助;
三、捐赠;
四、会费;
五、企事业收入;
六、其他收入。
第四十九条 建立学术交流、科学技术普及和奖励等专项基金。
第五十条 建立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民主理财管理体制。
第五十一条 各级科学技术协会的经费、资产及国家和地方拨给科学技术协会的不动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各级科学技术协会所属企业、事业的资产隶属关系不得随意改变。
第十章 会 徽
第五十二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由古天象仪、航天器、齿轮、麦穗、蛇杖以及中文和英文标出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称组成。
第五十三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可在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议会场悬挂,在出版物上印制,也可作为徽章佩戴。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址设在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英文全称是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为CAST。
第五十五条 全国委员会依照本章程制定《全国学会组织通则》。
第五十六条 全国学会可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本章程和民政部《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制定章程。
地方科学技术协会可根据本章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七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第五十八条 本章程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实施。

Ⅳ 辽宁省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典型材料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

辽河流域土地利用条件调查项目,是2009年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在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中,下达给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的子课题。该项目在综合评价辽河流域土地环境质量等级基础上,开展大比例尺调查试点工作,深入评估盘锦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条件。该成果为科学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地质地球化学依据。

调查成果表明,盘锦市水稻种植基地区土壤养分充足,有益微量元素均衡,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与辽河流域其他水稻基地对比,盘锦地区水稻田富含有机质、N、P、K、Ca、M、gS、B、Cl、Cu、Mo、F、I、Se、Zn、Fe和Mn等有益元素,尤其是对水稻生长有益的有效态硅是辽河流域最高的。综合评估盘锦市耕地土壤地球化学质量,88%区域达到优良—优质等级。

水稻是一种富集硅、锰、镁等多种元素的农作物,对微量元素需求强烈。调查成果显示,盘锦地区地处辽河三角洲,土壤由海退沉积地质作用形成,土壤中除了富集氯、溴、碘等卤族元素外,土壤养分物质含量高,各种碱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丰富。从理化性质看,辽宁省内地水稻田多为弱酸性,而盘锦地区土壤呈弱碱性,这种独特的理化性质,更有利于土壤中全量物质为微生物所利用,更适合种植水稻。

进一步分析大米中元素,发现盘锦大米中富含Na、I、B、Co、Cr、rC、F、Ca、Mg、S、P等多种有益元素,尤其是硅和铁元素含量达到其他地区稻米的2倍。富含多种有益元素是盘锦大米质量独特、品质上乘的重要原因,富含多种有益元素也可以成为提升盘锦大米品质和经济附加价值的重要依据。

综合考虑土壤、稻米、灌溉水和大气中有益和有害元素含量特征,规划出七处相对集中的特色大米产区。其中,富铁大米种植规划区两处,总面积为29655公顷,占盘锦市耕地的18.63%,大米中铁的含量大于22.5×10-6;富锌大米种植规划区两处,主要分布在东郭农场—石新镇、新兴农场、西安农场—平安农场一带,种植规划区总面积为6124公顷,占盘锦市总面积的3.85%,大米中Zn含量均大于20×10-6;富钙大米种植规划区两处,分布在盘山县新兴农场—陆家乡一带和大洼县王家乡地区,总面积为2949公顷,占盘锦市耕地的1.85%,大米中钙含量大于180×10-6;在盘锦市西部的新兴农场还规划一处同时富含锌、钙和铁的稻米种植规划区,面积2796公顷。

综合以上特色土壤规划区,共规划出41524公顷特色土地,每年可开发出28万吨特色大米,这些富含有益元素大米的价格往往高出普通大米十几倍,年增加的潜在经济价值在几十亿元以上。

2010年9月18日,辽宁省科技厅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国内知名院士和地质学、农学、生态环境等领域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验收和鉴定。与会专家认定“项目研究成果意义重大,项目应用土壤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壤、作物以及化肥、灌溉水和大气干湿沉降物等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其成果为合理管理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根据地球化学理论,在对各种样品的多元素高精度测试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辽河流域农业地质数据资料有机结合,系统提出流域和地区两个层面的土壤环境和质量、土壤肥力分区和发展特色农业产区;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明确了盘锦地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耕地灌溉条件、特色大米分布区域等一系列土地利用条件指标,为盘锦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产生巨大的农业经济效益”。

经专家组鉴定,辽河流域土地利用条件调查评价项目选题意义重大,技术路线合理,研究方法先进,数据资料翔实齐备,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Ⅳ 辽宁省朝阳市近几年经济社会状况调查

我这有09年全年经济社会状况调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施“突破辽西北”和实现“奋战三年,再造朝阳”战略目标,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工作主线,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历史罕见旱灾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攻坚克难,奋发图强,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实现5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59.8亿元,增长27.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6.3亿元,增长16.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5724元(折合2303美元),比上年增长17.5%。

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1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各项税收31.2亿元,增长22.5%。在各项税收中,营业税8亿元,增长31.8%;增值税3.1亿元,下降29.6%。全年地区税收收入65.1亿元,比上年下降4.6%。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亿元,增长19.4%;农林水事务支出17.3亿元,增长50.7%;教育支出16.9亿元,增长10.8%;科学技术支出0.9亿元,增长11.8%。

物价指数温和上扬。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102.2%,上涨2.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7.2%,烟酒及用品类上升5.6%,衣着类下降2.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1.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居住类下降3.2%。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8.2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下降10.0%;轻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上涨1.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改革和体制创新力度加大。组建龙城新区,为实现区域内资源和要素的有效互补奠定了基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农村集体林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全面展开;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完成。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支撑朝阳经济的产业集群急需扩量提质,引进和建设的大项目还不多,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水资源短缺,生态建设任务艰巨,民生、稳定等工作任重道远。

二、农业

2009年,全市遭受特大旱灾,由于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种植业的部分灾害损失。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现价,下同)208.4亿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产值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0.8%,比去年提高了16.9个百分点。全市蔬菜产值57.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27.4%。

粮食大幅减产,保护地发展较快。全市粮食总产量64.6万吨,比上年减产88.8万吨,下降57.9%,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减产较重的一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22.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514.2万亩。粮食与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82.6:17.4。全市棉花总产量542吨,比上年下降50.1%;油料产量5222吨,下降74.3%;水果产量24.2万吨,下降14.2%;鲜切花38032万枝,增长1.4倍。全市蔬菜总产量319.7万吨,比上年增长5.9%;其中棚菜产量193.7万吨,增长7.7%。

林业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完成国家重点工程造林面积98.2万亩,受旱灾影响造林成活率为70%。其中人工造林作业面积37.0万亩,封山育林24.5万亩。其中三北四期工程造林44.9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16.6万亩。全年育苗面积1.4万亩,苗木产量达18681万株。2009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95.6万亩,完成零星(四旁)植树3150万株。

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继续加大发展畜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标准畜禽小区建设,推动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102.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49.1%。猪、牛、羊、禽发展较快,其饲养量分别达到349.1万头、80.4万头、255.4万只和9596.2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8.1%、9.8%、8.0%和23.8%。全市肉类总产量达42.5万吨,比上年增长11.2%。

农田基本建设如火如荼。在全省2009年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中,我市获市级优秀组织奖,凌源市、朝阳县、北票市获县级优胜单位称号,喀左县获县级先进单位称号。农村饮水安全、灌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建设成果显著。全市各类农建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45亿立方米,投入人工3600万个工作日,完成农建工程投资13.76亿元。全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73处,受益人口22.58万人;完成各类农田灌溉工程2583处,为高效农业配水工程2934处,其中保护地小区2183处,畜牧小区751处;完成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130万亩;河道生态工程治理面积2.2万亩,新修堤防280公里。

三、工业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工业系统积极应对,开拓进取,以构建“4+2”产业支撑体系为主要施力点,大力推进接链条、扩规模、促创新、保运营、壮园区、查资源六大行动,全力开展促开工、遏滑坡、保增长各项工作,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下同)工业总产值完成7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10.5亿元,增长24.8%。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实现19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3.1%,增长34.9%;轻工业增加值实现1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增长17.3%。主要特点是:

县域工业持续保持增长,占全市的比重提高。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562.9亿元,增长20.5%,比全市平均增长幅度高4.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7.4%,比上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已成为带动我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民营工业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完成546.9亿元,增长21.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1.8%提高到75.2%;民营企业户数达811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户数的92.5%。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利润总额21.2亿元,比上年降低15.1亿元;利税总额44.4亿元,比上年下降17.8亿元。

产销衔接形势好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低于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0.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105.5%,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实现生产、效益同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4%。137户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6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8亿元,增长72.7%;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817万平方米,增长38.7%,其中新开工面积601.8万平方米,增长47%;房屋竣工面积337.6万平方米,增长10.7%。全员劳动生产率11.8万元/人,下降11.3%。上缴税金4.42亿元,增长68.7%;实现利润1.14亿元,增长20%。

房地产开发业快速发展。全年开工的房地产企业开发楼盘由上年的65个增加到98个,房地产开发投资59.2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45.8亿元,增长3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2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9%;竣工面积135.9万平方米,增长18.4%;销售面积210.1万平方米,增长52.4%;销售额39.3亿元,增长38.1%。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44.6万平方米,增长6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0.4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07.4亿元,增长35.2%;农村投资完成73亿元,增长40.4%。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94.4亿元,比上年增长72.9%;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下降4.5%;股份合作经济固定资产投资0.5亿元,下降45%;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92.2亿元,下降8.3%;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增长1.8%;私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19.7亿元,增长59.5%;港澳台商固定资产投资0.9亿元,下降30.8%;外商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增长2.2倍;城乡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31.2亿元,增长27.3%;其他内资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增长1.3倍。

按投资种类划分:建设项目投资399.3亿元,比上年增长37.4%;房地产开发投资59.2亿元,增长37.2%;农村农户投资21.9亿元,增长11.9%。

按投资的重点行业划分:用于农林牧渔及水利管理业的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比上年增长86.6%;用于工业、建筑业的投资307.5亿元,增长33.8%;用于交通、运输、邮电业的投资14.1亿元,增长1.1倍。

全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3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3.4%。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到2009年末,全市有高速公路282.3公里,普通公路13450.7公里。2009年全年共完成普通公路固定资产投资7.59亿元。全市通油路行政村1349个,完成了省交通厅确定的村村通油路目标。全市共有公路桥梁90821米/3082座,其中:大桥以上24453米/106座。本年新建桥梁22237米/919座。全年共完成公路客运量3454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145173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3021万吨,货物周转量388010万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2.7%、4.8%、-11.3%和-6.4%。

到年末,朝赤高速公路建设完成路基桥涵工程总体形象进度99%,完成路面工程形象进度35%,累计完成投资16.2亿元。我市重点工程麒麟大桥9月10日竣工通车。全年建成了北票市台吉营、凌源市大河北、河坎子、朝阳县尚志、七道岭和双塔区孙家湾等6座农村客运站。锦赤铁路新线建设征地动迁工作全面展开,桥梁和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已开工建设。竹林路公铁立交桥建成通车。文化路、黄河路公铁立交桥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

邮电通信业务发展迅猛。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年末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15.85万门,增长4.7%;城乡固定电话装机数80.9万户;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73.39万户,增长12.6%;年末互联网用户19.67万户,增长19.5%;全年发送特快专递39.3万件,增长11.2%。

七、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亿元,增长1.6%;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亿元,下降3.4%;有限责任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2亿元,增长19.4%;股份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3亿元,增长33.5%;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1.6亿元,增长24.3%;个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实现84.2亿元,增长16.9%。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82.7亿元,增长16.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5.5亿元,增长21.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实现101.6亿元,增长19.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25.7亿元,增长14%。

八、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工作成绩显著。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7332万美元,增长46.1%,全年出口创汇额37027万美元,增长5.7%。对全市出口贡献较大的企业是浪马轮胎、金达钛业、飞马集团、百盛锆业,全年出口创汇额分别是6896万美元、3636万美元、2997万美元和1428万美元,四家出口企业出口额占全市总出口额的40.4%。域外招商引资完成329.8亿元,增长60.3%;向国外输出劳务2071人次,增长6%;全年共接待旅游、访问、从事商务等项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千人次,增长45.6%;全市旅游总收入83.1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为664万美元,增长43%。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运行状况良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平稳增长,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3%,比年初增加85.9亿元,比上年少增7.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23.1亿元,增长13.9%,比年初增加51.5亿元,少增33亿元;企业存款余额99亿元,增长29.1%,比年初增加22.3亿元,多增21.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6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比年初增加68.1亿元,比上年多增41.6亿元。短期贷款余额170.9亿元,比年初增加22.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28亿元,比年初增加6.4亿元。

保险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全市保险行业承保金额1269亿元,其中财产险承保金额1194亿元,人身险承保金额75亿元。全年保费收入15.9亿元,下降4.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95亿元,增长26.1%;寿险保费收入11.95亿元,下降11.1%。全年共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7.38亿元,比上年增长75.8%。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4.52亿元,增长1.6倍;寿险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2.86亿元,增长17.1%。

十、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2009年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7项,其中:列入国家4项,争取经费180万元;列入省科技计划41项,争取经费4040万元;列入市本级科技计划62项,落实科技经费1200万元。申请组建省级研发中心1个,总数达到11个。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2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值实现15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49亿元。引进、培育农业新品种28个,农业新技术20余项,重点扶持了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台了《朝阳市科技特派行动若干意见》,建立了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和科技特派员三级科技特派服务体系。选送了95名农民进入高等院校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已累计培训147人。有54项科技成果获得2008年度市科技进步奖,有18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2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通过市级以上鉴定科技成果56项。其中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0项,4项获省科技成果转化奖,获奖金110万元。完成技术合同认定17项,实现技术交易额520万元。以朝阳科技信息网、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及专业服务协作网和科技基础数据库、科技文献资料库、科技专家库“二网三库”为载体的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得以完善,发布各类科技信息2500多条,收集600项最新工业科技信息项目。专利申请量222件,其中专利授权量82件,组织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5项,争取省科技经费支持180万元。在辽宁新能源电器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已完成研发中心基本条件建设,能够用于研发中心用房的面积将近7000平方米,已有12家技术研发中心入驻科技创业大厦。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新农合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有226.54万农业人口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为93%,全年筹资总额2.27亿元,有143.5万人次通过门诊、住院得到报销补偿,受益面达到63.3%。我市以总成绩第一获得全省先进市称号。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网进一步健全。积极争取国债资金5140万元,自筹资金14107万元,对建平县、凌源市、北票市、喀左县4所县级医院、2所保健院和27所乡镇卫生院进行改扩建,新增面积13.7万平方米。防治甲型H1N1流感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县两级政府储备呼吸机73台,购置达菲药品2552人份,争取并接种疫苗21万只,有效抑制了疫情的蔓延。重大、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免疫屏障继续巩固,全年未发生重大疫情。完成了全市饮水解困工程水质监测和2000座卫生厕所改厕任务,我市获得省饮水解困工程水质监测先进单位称号。妇幼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9.77/10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17‰,低于省控制指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门诊量达641.9万人次,增长13.3%,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9.2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91.07%。

文化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大型评剧《赵尚志在1933》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参演剧目奖”。在辽宁省首届农民艺术节中获奖项20余个,其中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8个。北票市图书馆、建平县图书馆荣获国家二级图书馆称号;朝阳县图书馆、喀左县图书馆荣获国家三级图书馆称号。龙城区召都巴镇、建平县张家营子镇、朝阳县波罗赤镇被评为2009年度省级文化先进乡镇(街道);双塔区桃花吐镇荒地村、龙城区向阳街道浪马社区、北票市东官营乡东官营村、凌源市四合当镇四合当村、建平县叶柏寿街道新工社区被评为2009年度省级文化先进村(社区)。全年共举办各种大中型文化艺术活动150余次,参与人员5万余人次。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到2009年末,全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40处。牛河梁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启动。到2009年末,全市文物系统注册登记博物馆10座、纪念馆1座、私人博物馆1座。全市馆藏文物达21608件,其中一级文物99件(含国宝3件),二级文物476件,三级文物2886件。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采取有利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教师交流制度;市本级、建平、凌源实行了初中新生平行分班制度;全市省级示范性(重点)高中公费生招生指标到校比例提高到了75%。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共消除D级危房6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87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2所。全市高考成绩优异,26241人报考,20219人被高校录取,其中本科8900人,1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市本级工程技术学校校舍扩建工程和中小学素质实践基地校舍翻建工程进展顺利。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课本费。全市高中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国家资助。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取得可喜成绩。竞技体育成绩显著,成功举办了朝阳市第七届运动会,整个运动会共设有20个大项371个小项,共有127个代表队5000名运动员参赛,参赛运动员、领队教练、裁判员和工作人员总数达到6000多人,是我市建市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共有22名朝阳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15枚奖牌,其中金牌8枚,创造了参赛人数及奖牌数的历史之最。我市运动员获得4个洲际以上冠军,为我市争得了荣誉。我市承办了2008-2009年度全国男排联赛、全国女篮俱乐部联赛、全国青年男篮联赛,承办了辽宁省青少年曲棍球比赛、辽宁省少年柔道比赛。群众体育工作全面推进,成功举办和承办了“格林特杯”全民健身日万人健身徒步走、“交通杯”朝阳市第五届公路自行车比赛,“华烨房地产杯”辽宁省老年人网球比赛,中国朝阳首届国际化石节“乐在朝阳”龙舟大赛暨辽宁省第三届龙舟锦标赛。2009年我市打入蒙牛“城市之间”这一全国性群众体育赛事的中国区总决赛,并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总决赛,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通过组织41次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体育竞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外部形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十一、城市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市政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朝阳市区新建城市道路13条、12.15万平方米,改造5条、7.16万平方米,铺设人行步道方砖20.5万平方米,道路维修5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排水管道8公里,新建改造城市路灯668基杆。到2009年末,市区共有道路205条,面积365.41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0.44平方米,排水管道291公里,城市路灯6368基杆。

城市绿化环境不断改善。朝阳市区新增城市绿地23.1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绿地17.5万平方米;新植补植乔木1.19万株、灌木38.4万株,栽花50万株。到2009年末,市区绿地面积达到894.8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11.5公顷,绿化覆盖率35.1%,绿地率25.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8平方米。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进一步加强。朝阳市区新建水洗公厕5座,无障碍设施改造9座,维修水厕24座,维修改造旱厕48座;新建和更新地下垃圾转运站18座。到2009年末,城市清扫保洁面积562万平方米,年生活垃圾清运量24.2万吨,年粪便清运量5.5万吨,共有旱厕163座,水厕46座,移动和环保生物公厕15座,垃圾转运站75座。

城市公交持续稳步发展。朝阳市区新开通15路公交车,调整公交线路6条,新建候车亭35个,增加站标47个,年营运里程1421万公里,到2009年末,市区公交营运车辆207台,营运网长度419.2公里,万人拥有公交车辆4.8标台。

城市燃气供应稳定增长。朝阳市区铺设管网20公里,发展煤气用户7000户,煤气用户达9.67万户,煤气供应总量1697万立方米,液化气供应总量1232吨,燃气普及率79%。

城建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全年共接收竣工档案174个单位工程,整理入库档案3784卷,形成重点工程照片档案484张,接待档案利用者553人次,提供档案1066卷。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编制完成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为加快“创模”进程奠定了扎实基础。根据年度减排计划,加强对31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和35个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的日常督导力度。全年共削减二氧化硫6400吨、削减化学需氧量10500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实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四通五零”服务,构建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加强水质污染监控力度,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大凌河入市界王家窝铺断面COD含量为30.7mg/L,出市界面章吉营断面COD含量为26.2mg/L,出市界断面水质优于入市界断面。对城区建筑扬尘、三产油烟排放等影响城区空气质量问题进行排查。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天数为351天,达标率96%。开展“环境信访积案化解年”和“环境信访攻坚惠民百日专项行动”,对400多件信访案件进行办理答复,对39件重点疑难案件进行攻坚,处理率100%。完成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水质监测和信息录入等工作。全年共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资金725万元。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42.6万人,较上年底增加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4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1.1%;非农业人口为99.1万人,占总人口的28.9%。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3元,比上年增长9.8%,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634元,比上年增长6%。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尽管我市2009年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农作物严重减产,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预期造成重大影响。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一心一意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通过采取大力发展霜期农业、畜牧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等措施,确保大灾之年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达到5170元,比上年增长5.5%,总量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注: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Ⅵ 杨红的科研方向及成果

(一)主要研究领域:
1. CFTR氯离子通道相关疾病病理生理学研究
2. CFTR氯离子通道化学遗传学研究
3. 以膜通道为药靶的药物发现
(二)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项目“CFTR激活剂在慢性胰腺炎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LS2010094),10万元,2010-2012。主持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FTR氯离子通道在慢性胰腺炎发病机理及治疗中的作用”(No. 30973577),32万元,2010-2012。主持人。
3.2009年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脑血管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课题“新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在脑卒中研究与防治中的应用”(2009CB521908),课题骨干,主持其中60万元,2009-2013。主持人。
4.2008年大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基于高通量筛选技术的中药现代化研究平台建设及脑卒中防治药物发现”(2008E11SF162),10万元,2008-2010。主持人。
5.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cAMP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在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NCET-07-0406),50万元,2007-2009。主持人。
6.2006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氯离子通道蛋白CFTR在ADPKD中的作用”(2006R33),10万元,2007-2009。主持人。
7.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项目“CFT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2006J23JH018),5万元,2007-2009。主持人。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FTR氯离子通道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No. 30570864),26万元,2006-2008。主持人。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LC-7 氯离子通道小分子调节剂的高通量筛选及应用”(No.30470405),21万元,2005-2007。主持人。
10.国家自然基金委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CFTR氯离子通道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30681240605),0.4万元,2006。主持人。
11.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CFTR氯离子通道功能敲除猪模型的建立及表型研究“(20060492)。2万元,2007-2009。主持人。
12.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项目“氯离子通道小分子调节剂的高通量筛选及应用”,2万元人民币,2004-2006。主持人。
(三)发表的SCI学术论文(*为通讯作者)
1.李坤,刁云鹏,王明东,杨松松,张厚利,黄珊珊,杨红*. 锦灯笼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有机化学, 2010, 30:128-131.
2.刘军,于波,金伶伶,麻彤辉,杨红*。20(S)-原人参二醇促进CFTR氯离子通道开放。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731-735.
3.刘军, 石琳琳, 杨红, 麻彤辉. 细胞运动中的水通道蛋白——细胞迁移及相关生理和病理机制的新视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 32:583-586.
4.麻彤辉, 杨红. 。膜通道研究再获诺贝尔奖. 特邀评论. 生物物理学报, 2003, 19: 343-346
(四)鉴定成果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cAMP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在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NCET-07-0406),结题等级为优秀,主持人。
2.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项目“CFT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2006J23JH018),2009年通过大连市科技局鉴定,主持人。
3.基因工程新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0年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鉴定,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国药证字(2002)S-38号),主要完成人。
4.“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2年通过教育部鉴定,第三完成人。
5.“纤溶酶原的结构与功能”,2004年通过吉林省科技厅鉴定,第二完成人。
6.“基因工程新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制”项目,获2002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五)发明专利
“嘧啶(硫)酮类化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发明人:麻彤辉,杨红。专利号ZL200510017135.X。授权时间:2009年2月15日。
(六)国际学术交流
1.2010年10月在吉林大学主办的“Channelopathy and Drug Discovery”国际研讨会上作题为“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from natural procts”大会特邀报告。
2.2009年11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Ludwig Maximilians University of Munich, LMU)药学与化学系作题为“A HTS-based Strategy for Discovery of Natural Compound Drug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报告。
3.2007年10月在东北师大主办“Channelopathy and Drug Discovery”国际研讨会上作题为“A High Hit-Rate Strategy to Discover Therapeutic Natural Compound Drugs from Medicinal Chinese Herbs”大会特邀报告。
4.2006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中韩生物技术双边论坛上作题为“The Natural Anthranoids Activate CFTR Chloride Channel ——A New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axative Herbs”大会报告。

Ⅶ 姜伟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主要在磁性和铁电材料的相变、临界现象、磁化率、电极化率等物理性质和过滤纤维吸收效率等计算机模拟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曾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辽宁省科技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教委基金1项。辽宁省科技成果鉴定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在《Physics Review B》、《Physics Letters A》、《Physica A》、《Physica B》、《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Journal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被SCI收录英文论文30余篇。

Ⅷ 辽宁瑞丰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辽宁瑞丰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位于盖州市双台镇服务业集聚区环保技术服务、环评、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监理、环境工程设计制造、环保工程设备施工、环保技术设备代理;仪器、仪表研发;节能环保开发成果转让;建设项目工程设计总承包咨询;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环保设施运营相关环境服务经营状态:存续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成立日期:2010-12-21法定代表人:邢树满法人对外投资营业期限:2010-12-21-2020-12-20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发照日期:2014-09-15登记机关:营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邢树满
成立时间:2010-12-21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1088100404746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盖州市双台镇服务业集聚区

Ⅸ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和辽宁省科技奖可以同时报么

科技成果鉴定及进步奖申报评审程序
(一)材料准备阶段
由申请鉴定(验收)单位准备以下材料:
(1)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2)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审批表;
(3)项目计划任务书或实施方案;
(4)项目实施技术总结(按科技局提供的提纲);
(5)成果应用的有关证明材料。
(二)鉴定申请阶段

(1) 申报单位将按照要求组织好的材料报送县科技局;
(2) 由科技局对申请鉴定(验收)的项目材料进行审查,需进一步补充完善的,返回申报单位对材料进行补正;
(3) 材料审查合格后准备进行鉴定(验收)。

(三)鉴定阶段
(1) 由科技局聘请同行专家组成鉴定(验收)委员会(小组),并提前15天将全套材料送交鉴定(验收)成员审查;
(2) 召开鉴定(验收)会议,对申请鉴定(验收)项目进行鉴定(验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鉴定(验收)意见;

(四)公告、授奖阶段
通过评审的获奖项目报经县政府批准后,由政府发出公告,公告时间为30天。
公告期满后对获奖项目予以授奖

阅读全文

与辽宁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