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侵犯成果权的案例

侵犯成果权的案例

发布时间:2021-06-17 10:50:27

⑴ 侵犯公民智力成果权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精简到200字)

某市场女士日前在商场服务专柜特价区话130元买了一条裤子。回家试穿后发现裤子太大,于是到商场要求再换一条,却遭到拒绝,理由是“特价商品售出概不退还。” -----关于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甲先生为一位书法家。1990年3月,已先生经甲先生的一位朋友介绍找甲先生求一幅书法字。甲先生看到朋友面子上,立即给乙先生写了一幅字:“交天下友,做惊世人”。1993年5月,在没有征得甲先生同意的情况下,乙先生将甲先生的题字给了A旅行社,让A旅行社印制在旅行手提袋上作广告用语,乙先生获得了三千元的报酬。A旅行社共印制了这种带有“交天下友,做惊世人”题字的手提袋5万个。
1994年8月10号,甲先生从一位朋友处看到了自己手迹题字的A旅行社的手提袋,很生气,立刻与乙先生联系,要求乙先生和A旅行社给个说法。但A旅行社认为,本旅行社是花3千块从乙先生那里买来的,已经获得了乙先生的授权,所以本旅行社的使用行为是合法的,不构成侵权。乙先生则认为,甲先生的题字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无著作权,而且该题字的物权是自己的,自己有权同意A旅行社使用,并获得利益,不存在侵权的问题。
在协商无望的情况下,甲先生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著作权侵权诉讼。------关于侵犯智力成果权

⑵ 如何从法律角度评价侵犯隐私权和智力成果权的案件

1.隐私权是法律保护的民事权利之一。(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参见网络)
侵犯隐私权会受到民事赔偿。
2.智力成果权即是知识产权( 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德文为“Gestiges Eigentum”,其原意均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智力成果权。在我国台湾地区,则称之为智慧财产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有学者考证,该词最早于17世纪中叶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提出,后为比利时著名法学家皮卡第所发展。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参见网络)
侵犯知识产权不仅会受到民事赔偿,行政处罚,达到一定程度还会受到刑事处罚。

⑶ 调查身边侵犯我们的财产权或智力成果权或消费者权的事例

某市场女士日前在商场服务专柜特价区话130元买了一条裤子。回家试穿后发现裤子太大,于是到商场要求再换一条,却遭到拒绝,理由是“特价商品售出概不退还。”

⑷ 求一件近两年被侵犯人权的事件,案例或新闻。

原标题: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呼吁中非共和国冲突各方立即停止侵犯人权暴行
国际在线消息:据新华社电,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日在日内瓦通过决议,呼吁中非共和国冲突各方立即停止侵犯人权的恶行与各种暴力行为。

人权理事会当天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第20次特别会议,讨论近来陷入武装冲突的中非共和国的人权状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致会议的信中称中非共和国陷入危机,急需国际社会及时、具体的反应,他还呼吁冲突各方应立即停止暴力与复仇行为。当天有10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在会议上发言,一致谴责该国武装冲突各方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

人权理事会任命一名联合国独立专家,前往中非共和国调查战乱中各方侵犯人权的暴行。人权理事会呼吁有关各方与独立专家合作,并要求独立专家于今年3月向人权理事会提交有关报告。

同一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日内瓦发布公报,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中非共和国儿童命运,为该国儿童提供保护与帮助。公报说,过去几个月,该国230万儿童受到武装冲突影响甚至在冲突中死伤。此外,学校关门停课、许多医疗机构被洗劫一空、供水系统受损严重,儿童无法得到清洁饮用水。今年3月,该国将进入雨季,儿童的处境更加堪忧。

或者就直接写关于 美国窃听 啊

⑸ 列举侵犯智力成果权案例拜托了各位 谢谢

这几个都是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大案·番茄花园侵权案 ·中国第一内股歌案―“死了都不卖容”遭网络侵权 ·腾讯遭“珊瑚虫”侵权案 ·万艾可专利纠纷案--近年来最大的一起专利复审案 ·5家世界著名品牌公司状告北京秀水街案 ·朗科起诉美PNY公司案——中国企业境外专利维权第1案 ·叶辛剽窃会员作品案——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涉嫌剽窃案 具体案例 可以到 http://www.law-star.com/cac/c20.htm 查询

⑹ 求一篇关于侵犯著作权的案例及分析

首先你要清楚什么要件才算侵犯著作权。
侵犯著作权的构成条件
著作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了15种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为,但是根据本条规定,只有下列四种侵权行为可以构成本罪: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行为。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即指未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著作权人一般指作者,也可能是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享有著作权;演绎作品著作权由演绎人享有,合作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如其中的作品可以单独或分割使用的,其作者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其他权利由制片者享有,如果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其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任何未经上述人员同意而使用其作品的,均属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行为。
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发行是指为满足公众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印件。根据本条规定,复制与发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行为,应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如果仅仅具备其中一个方面的则不符合本罪行为特征。当然不同行为人事先通谋而分别实施复制、发行的,属于共同犯罪,仍然可以构成本罪。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行为
出版是指把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的行为。出版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复制发行。出版者出版图书,一般需要经著作权人授权而取得对作品的专有出版权。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的作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以原版、修订版方式制作成图书并予以发行的独占权利。它是一种与著作权有关的重要权益,同样具有排他性,他人不得行使,否则构成侵权。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行为
这是一种侵犯录音录像制作者著作邻接权的行为。录音录像制作者即制作录音录像制品的人,由于他们不仅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付出了相当的独创性劳动,对其制作的音像制品也依法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并获得报酬的权利,他人未经许可复制发行其音像制品的,当然是对其权利的侵犯。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行为
这是一种借他人之名非法牟利的行为。它不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 (主要是署名权),而且必然会影响他人美术作品的销售,从而间接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同时这种行为还欺骗了社会公众,对我国文化市场秩序具有相当的危害,因此应予以惩治。
值得探讨的是,本条把“制作”与“出售”以顿号分开作并列规定是否意味着有其中之一行为即可构成本罪?我们认为,结合构成本罪的前面三种行为方式,此处应理解为“制作并出售”或“为出售而制作”才构成本罪,这样其与“复制发行”和“出版”一样作为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之一才有其合理性。从主观上看,也只有既制作并出售或为出售而制作才能表明行为人具有营利的目的。
根据本条规定,上述四种情形还必须是违法所得的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本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桩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又侵犯著作权的;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支十万元以上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严重。

⑺ 社会上有哪些侵犯智力成果权的行为

所谓的智力成果一般就是指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一般又可以分为著作权、商标权、专回利权等,侵犯智力成答果权的表现为: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4.假冒他人专利;
5.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6.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7.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8.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9.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10.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11.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12.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⑻ 关于侵犯著作权的案例分析

1、李复某说法不合法。根制据《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故李某抗辩理由不成立。 2、李某侵犯张某著作权。适用于《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剽窃他人作品的”侵权情形(李某未经张某许可,原封未动照搬其作品,用于商业活动)。 3、李某的商标专用权有效期为2002年2月10日至2012年2月09日止享有商标专用权(李某胜诉); 商标被撤销、不保留申请记录,不享有商标专用权(李某败诉,商标被商评委撤销)。

阅读全文

与侵犯成果权的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