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人单位有没有权利扣押毕业证书
用人单位没有这个权利,他这样是违法行为,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
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其他证件包括学历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
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1)单位扣证书扩展阅读:
劳动仲裁的流程
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二)开庭与裁决
1、仲裁庭应在开庭前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2、当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
3、开庭后应宣布仲裁人员名单,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4、然后当事人陈述并辩论,最后进行裁决。
注意: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Ⅱ 公司扣押证件怎么办
公司扣押证件是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Ⅲ 从单位离职(合同到期 ),现在单位扣留证书,这个证书是在单位任职时考出来的,证书可以拿回来吗
可以
单位没权利扣留个人证书
如果是单位提供专项并且约定服务期,服务期内辞职需要支付单位剩余服务期违约金。不存在这种情况正常通知单位辞职就合法,单位没权利扣留个人任何物品
《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Ⅳ 单位扣押证书怎么办
单位扣押证件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协商要回或报警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Ⅳ 用人单位有权力扣押职业资格证书原件吗
没有权利扣押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其他证件包括学历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5)单位扣证书扩展阅读: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八十条: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集体合同纠纷和法律救济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Ⅵ 单位是否可以扣留证书
这个要看你们和单位之家是否存在培训协议,没有的话,不用管,单位扣押你的证件违法,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单位不能扣押员工证件,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Ⅶ [劳动法]单位扣押证书怎么办
网友仪文的困惑: 我朋友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他当年在原单位考的很多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职业资格证、学历证、学位证、职称证都被原单位无任何理由扣留。现在在我朋友从解除劳动合同后半年来多次与原单位交涉,但都被原单位以董事长不在、领导不在等等理由,不予归还这些证书。(注:原单位因为特殊,每年都需要凭资质才能接到业务,凭资质得有这些证书。) [前程无忧特约劳动法顾问阿克答复:] 对于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劳动者时,为了防止劳动者随意离职,扣押劳动者的学历证书,《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有明确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但是,你的情况属于在入职之后,在单位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就不属于第九条所规定的在招用时扣押证件的情形。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没有保障了呢? 一般来说,在单位就职时考取的证有两类,一类是与单位无直接关系的证书,比如在职学历,一类是与单位工作有关的证件或证书,需要挂靠在单位才能获取,特点是证件或证书上会写明工作单位。 对于前者来说,证书属于劳动者个人。原则上来说,单位不能随便扣留劳动者的证书。不过,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有些单位为了鼓励内部员工提高自己的学历,提供学习的资金、时间等特殊待遇。利用了单位的这些资源考取证书的劳动者,必然需要付出代价。如果获得证书后时间过短就离职,则必须按照双方的约定赔偿单位的付出。在此前提下,单位没有获得相应赔偿时,采取扣押证书的做法,未尝不可。相反,不存在利用单位资源的,单位来扣押证书的,这是没有道理的。 对于与单位工作有关的证件或证书,规则与上面所提到的完全不同。本身劳动者之所以获得这个证书,就是依托于单位的资质、经营范围或其他条件。既然现在离开了这家单位,单位完全有权利收回证件或证书。 就你所提到的情形,阿克认为大约属于第一种。像房产中介人证书、保险经纪人证书,是开设房产中介公司、保险经纪公司所必须的。(完)
Ⅷ 单位扣押我证件怎么办
公司扣押证件是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退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8)单位扣证书扩展阅读: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生活中,部分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的资格证书、档案资料等,并在劳动者离职时拒绝返还或协助办理转移手续的事情时有发生,引发诉讼。北京海淀法院提示,非法扣押员工资质证书、档案资料,用人单位需担责。
小蔡的遭遇就非常典型,他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在2009年入职一家科技公司后,将自己的档案存放在科技公司所在的人才中心的集体户中。2013年11月双方劳动合同到期,小蔡向科技公司表示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科技公司人事经理在挽留未果后,对他的离职耿耿于怀。
此后,小蔡要求科技公司协助自己将个人档案转移至新的用人单位,公司拒绝办理。经协商未果后,小蔡最终将老东家告到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某科技公司于15日内为小蔡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在法院审理的案件中,还有企业非法扣押“建造师注册证”的、在没有本地户籍亲朋担保的情况下,违法收取从业押金的,还有停车管理公司为防止员工私自返乡省亲,责令外地员工将身份证件上交公司等等情况。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Ⅸ 用人单位扣留我的证书.
像你说的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具体证书究竟该不该归单位所有,要看你参加公司外派培训之前的约
定,最好是书面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而且公司也没有这方面的相关
书面规定,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其实可以给你讲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证书归单位了,证书上有你的身
份证号码 照片 唯一编号等信息,你说丢失了,再到发证机构申请补办
一个就得了。
Ⅹ 原单位对于扣留离职员工的证书是不是违法
单位扣押你的证件属于违法,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
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